幼兒園師德制度
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有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和終身學習,具體有以下六個內容(2008年修訂):
1.愛國守法,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教師必須愛祖國,愛人民,支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支持社會主義,充分執行國家教育政策,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和權力,並且不得違反黨和國家及地區的政策。
2.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教師必須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勤奮敬業,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和教課,認真指導學生,不能敷衍了事。
3.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教師應關愛所有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以同情心平等對待每位學生,成為學生的好老師和好朋友,保護學生的安全,關注學生的健康,維護學生的權益,避免諷刺、歧視或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遵循良好的指導思想,孜孜不倦地教人,把自己的才能教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品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分數不應作為評估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教師必須恪守高尚的道德風尚,懂禮義廉恥,嚴格自律,以身作則,穿著得體,講文明,關愛團隊,團結一致,尊重同事,尊重父母,誠實正直,履行職責,並自覺抵制有償補習,或利用職位謀取私利。
6.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教師應秉承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勇於探索和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
(1)幼兒園師德制度擴展閱讀
《規范》的基本內容繼承了我國優良師德的傳統,充分體現了新形勢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對中小學教師道德素質和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規范》在教師的職業道德中起著指導作用,是規范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校、教師與國家、教師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基本行為准則。
該《規范》不是所有教師的道德行為以及教育和教學工作的要求,並且不能代替其他學校規章制度。《規范》的許多內容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有關規定的具體化,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注意教育法律法規的研究和實施。
㈡ 安徽幼師摔打男童致傷,卻謊稱是被門擠,學校應如何加強對教師的管理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案件的經過,在安徽歙縣某一早教中心,某幼師看著孩子在調皮搗蛋,一氣之下將其拎起後重重摔倒在地上,據監控顯示,孩子被騰空扔起一米多高,孩子向幼師下跪求饒,然而,幼師竟然毫無憐憫之心,又對孩子推搡。放學時,媽媽看著孩子身上帶傷,向老師了解情況。老師謊稱:孩子調皮自己被門夾了。孩子的媽媽半信半疑,於是帶著孩子去了醫院,檢查得出結論傷情是復合傷,並非單獨被門夾。孩子媽媽聽完氣憤不已,來到早教中心查看監控,監控顯示孩子是被重摔造成創傷。目前該幼師已被停職。
㈢ 幼兒園師德輿情快速反應機制格式模板
教育關乎民生,關繫到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直接關繫到人們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是國民關注的重點。隨著網路與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進入到了更多的領域,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網民數量也越來越多,互聯網已成為師生獲取信息和溝通交流的主要渠道以及生活娛樂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是「校園網路輿情」傳播的主要渠道。多數學生沒有豐富的生活閱歷,思考問題角度較單一,在遇到突發事件、危機事件、社會熱點等問題時理性思考不足,走極端的比率較一般社會群體更高。校園網路輿情其傳播載體范圍廣、速度快的特點,一旦爆發就會迅速蔓延,如不及時處理或者處置不當,將給學校聲譽和正常的學校教學秩序帶來巨大危機。輿情是民意的反映,如何去獲取這些輿情信息,如何去了解大眾對教育事業的期望,這些對於教育事業更好的發展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因此,通過互聯網進行輿情監測將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輿情監測途徑。尤其在高校,互聯網與學生的生活更加緊密,教育相關部門可以通過檢測校園BBS、校園Blog、教育新聞來及時把握輿論熱點,並通過郵件簡訊等形式做出預警。
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的採集子系統可以及時搜集網民對教育的關注度,對特定教育政策的支持度,對教育政策的期望等
強大的數據挖掘技術追蹤事件來源、掌握事件發展趨勢等信息,制定應對策略。
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分析子系統幫助學校職能部門掌控對教育輿情信息的及時性和准確性,了解相關主題正負面新聞的分布。
及時准確地了解學生生活學習等需求,了解學生對授課內容的需求。
搜集學生家長的關注熱點,了解他們對教育的意見和建議。
幼兒園師德輿情快速反應機制格式模板就是可以去下載輿情報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