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暑期
『壹』 洛克菲勒基金會的種族問題
洛克菲勒家族有關注黑人問題的傳統。老洛克菲勒的父親和岳父斯貝爾曼在內戰前就是廢奴主義者,後者曾幫助黑奴逃亡到加拿大,所以勞拉紀念基金一開始就把種族關系問題列為社會科學研究的重點。洛克菲勒先於基金會建立的「教育總會」原打算命名為黑人教育總會,後因顧慮白人的反感遂改名,實際上仍以黑人教育為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這是最大的、有系統地資助黑人教育的組織。其方針也是以職業教育為主,目的是把黑人教育成適應在工業社會中能自立謀生的人。當時在南方還沒有實行義務教育制度,整個基礎教育很薄弱。洛克菲勒先從培養合格的初等教育學監著手,並聘用熱心教育的專家進入地方政府的教育機構,取得在南方各州普遍加強公共教育的成果。「教育總會」又於1912年撥專款通過各種渠道全力改善黑人學校和鼓勵建立黑人中學,主要是職業中學,取得一定效果。一戰之後南方種族主義回潮,3K黨等活動猖獗,此項工作有所退卻,不過並未完全放棄。有鑒於直接解決黑人學校問題阻力太大,「教育總會」於20年代建立了一個項目,培養南方教育專家,黑人白人都有,以備將來需要。被選中來完成這一任務的大學是納什維爾的費斯克大學。1924年洛克菲勒的教育總會聯合卡耐基與其他基金會共同向該大學許諾捐款總計100萬美元。這一項目持續了30年,結果幾乎所有南方黑人高等院校的校長都是從這里培養出來的。它不但為黑人教育提供了極為寶貴的人才,而且使黑人增加了自信,向白人顯示出黑人的才乾和潛力,這一效應的意義是無可估量的。
早期的黑人教育工作都是在承認種族隔離的現實下進行的,沒有向種族隔離挑戰,而且基金會內部多數人實際上也是贊成隔離的。這種情況到60年代民權運動高漲時開始有所改變,並開始與一些黑人民權組織合作。1967年洛克菲勒基金會總結了過去幾十年在這方面的工作之後,確定將關注重點轉移到貧民區的醫療保健和培養底層黑人的領袖人物上,改變過去培養中產階層的黑人子弟的做法,其資助的中介機構也由白人上層機構改為一些有影響的黑人組織。不過主要與黑人組織關系密切的還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它成立之時黑人運動已進入新階段,許多黑人民權組織紛紛成立,其有關黑人教育、福利和爭取平權的工作成為該基金會的經常項目的資助對象。此外,還有許多計劃外的臨時對民權運動領導人的特別援助,如訴訟案件等,以及在特殊需要時對馬丁·路德·金等民權運動領袖的直接資助。
在黑人高等教育方面,基金會的工作包括:
資助南方一些大學首次招收黑人學生;改進原來的黑人高校的教學質量;在普林斯頓、達特茅斯、奧伯林等一些大學設立暑期班,以擴大達到入學標準的黑人隊伍。到1963年基金會成立50周年時,用於此項計劃的款項累積達8500萬美元。
基金會的博物館項目還曾於1940年資助考克蘭畫廊組織「面對歷史:黑人在美國藝術中的形象(1710—1940)」的展覽。這是第一次對美國主流畫家如何表現黑人的歷史的系統審視。
『貳』 深圳天音通訊公司和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那個比較好
這是兩個不同的行業,看你自己了,要我來說,我會選擇天音通訊公司,因為我回現在也是做通訊的答嘛。不過你要是對基金感興趣,選擇南方基金管理比較好些,他們是大公司,待遇比較好。我們在深圳有幾家基金公司的客戶,他們公司都挺好的,還要經常出差,每周要開電話會議。哈哈,你自己怎麼看呢?
『叄』 有沒有了解斯雅或者WESTARTIN浪潮的寒暑假短期實習項目的這兩個怎麼樣兩者對比呢知道的去
國外的很多實習項目,都是公益性質,像哈佛大學每年的寒暑期就有獎學金計劃,還是全球免費招募,沒什麼可對比性,一般都需要層層篩選,能者居之,像這類型也屬於海外游學,可以參考下我們的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