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小學師生比標准
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的師資力量標準是需要根據所開設的課程而定的,所學專版業的專業課程有幾權門,和有多少學生相結合起來,設置班級人數,班主任;綜合辦公室,學生科管理處,教務管理,後勤管理等,一所學校加入有1000學生的話,應該有老師50人,差不多就是20:1的學生和老師的比例。
『貳』 申報標准化學校的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師生比是多少
申報標准化學校的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師生比是
小學師生比:城市達1:20.6;縣鎮、農村達1:23.3;初中師生比:城市達1:15.3;縣鎮、農村達1:18.1
國家教育部對每個地方的中小學教師課時量的標准各不相同。詳細信息咨詢當地教育局。
『肆』 小學中最為合理的師生比例是多少
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制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准意見
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准
學校類別 教職工與學生比例
城市高中 1∶12.5
縣城高中 1∶13
農村高中 1∶13.5
城市初中 1∶13.5
縣城初中 1∶16
農村高中 1∶18
城市小學 1∶19
縣城小學 1∶21
農村小學 1∶23
http://hsb.hsw.cn/gb/newsdzb/2001-11/02/2001-11-02-01jryw3.htm
『伍』 國家教育部規定農村中小學教師與在校學生數的標准比例是多少
國家教育部規定農村中小學教師與在校學生數的標准比例是1:19.。
根據中央關於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精神。
在遵循《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制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准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1〕74號)和《關於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制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准意見的通知>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09]6號)
關於核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原則和有關工作要求的基礎上,將縣鎮、農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准統一到城市標准,即高中教職工與學生比為1:12.5、初中為1:13.5、小學為1:19。
(5)最新中小學師生比標准擴展閱讀:
師生比是學校教師人數與培養學生人數的比例關系。國家按照規定的師生比, 下達學校教師編制。測算學校師資需求量的數量指標,也是反映學校人力資源利用效率的指標。
不同國家和同一國家的不同時期,由於經濟、教育發展狀況和體制不同,對師生比的要求也不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手段不同,師生比亦不同。
一般情況下,同一時間里辦學條件基本相同的同級同類學校中,平均每個教師負擔的學生多,則教師工作量大, 人力資源及財力資源的利用率高;反之,每個教師負擔的學生少,說明教師的工作量小,人力資源及財力資源的利用率低。
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於統一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通知
『陸』 誰有中小學學生正常身高體重標准
中 童
7 歲回 116.6-126.8 115.1-126.2
8 歲 121.6-132.2 120.4-132.4
9 歲 126.5-137.8 125.7-138.7
10 歲 131.4-143.6 131.5-145.1
大 童答
11 歲 139.6-159.2 141.3-159.3
12 歲 144.4-166.4 147.5-163.4
13 歲 152.8-170.4 151.8-166.9
14 歲 159.8-174.3 153.5-168.1
15 歲 163.2-177.5 154.5-168.7
16 歲 165.5-180.5 155.1-169.2
『柒』 國家規定的中小學校師生比例
根據規定,小學的師生比為:1:23,工作人員的比例不應超過教師總數的5%
『捌』 國家規定中小學班額是多少
根據國家關於《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准》、《農村普通中小學校建回設標准》答等文件的規定:農村完全小學最大規模是24班、1080人,城市完全小學最大規模是30班、1350人;農村初級中學最大規模是24班、1200人,城市初級中學最大規模是30班、1500人;九年制一貫學校最大規模是45班、2250人;完全中學和高級中學最大規模是36班、1800人。2012年教育部發布的《關於「十二五」期間加強學校基本建設規劃的意見》要求合理規劃學校的服務半徑和辦學規模,普通高中原則上不超過3000人,初中和小學原則上不超過2000人,幼兒園原則上不超過360人。
『玖』 教育部有沒對中小學體育師生比的規定多少
學校類別 教職工與學生比例
城市高中 1∶12.5
縣城高中 1∶13
農村高中 1∶13.5
城市初中 1∶13.5
縣城初中 1∶16
農村初中 1∶18
城市小學 1∶19
縣城小學 1∶21
農村小學 1∶23
『拾』 教育部對中小學體育師生比有什麼規定規定
學校類別 教職工與學生比例
城市高中 1∶專12.5
縣城高中 1∶13
農村高中 1∶13.5
城市初中 1∶13.5
縣城初中 1∶16
農村初屬中 1∶18
城市小學 1∶19
縣城小學 1∶21
農村小學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