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當代工筆人暑期班

當代工筆人暑期班

發布時間: 2021-01-17 03:16:47

1. 當代工筆畫家 何紅玉

鄭經五 名綸恩,字經五,號緯一,濰坊人,自幼嗜畫,青年時拜師於候卓如和劉書內誥,習山水容,後學陳洪綬,任伯年等名家,攻古代人物,以傳統技法為本,重線描變化,力求形神兼備.
其所繪古典人物畫多次參加國內外書畫大型展覽並獲獎,近百件作品被海內外友人及權威部門收藏。作品屢載報刊,個人傳略被收入《國際書畫家大辭典》、《世界書畫名錄》、《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中國當代老年書畫家大辭典》等多部典籍。其入室弟子楊振華的作品都早已過萬了,他的作品我想應該高很多吧?

2. 當代工筆人物畫家的風格中有唐卡因素的

唐卡是來我國藏民族自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它已超越了繪畫的范疇。其藝術形式和元素廣為我國當代藝術家們借鑒和採用。我覺得其中有一位藝術家韓書力的藝術作品中多有體現,而且結合的最好。
傳統的唐卡多是描繪藏佛像、上師等,如今新的唐卡藝術作品,也已經拓寬了其藝術表現范圍,融入生活,表現現代生活,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了。是為新唐卡。

3. 現在當代工筆畫比較好的有誰呀

當代「工筆三傑」分別是何家英,馮大中,楊寅,現在購買工筆畫可以選擇楊寅老師的作品,現在是價值低窪期,未來升值的空間比較大,希望採納!

4. 對當代工筆人物畫色彩的幾點認識

一 、 中國工 筆人物 畫色 彩發 展現 狀 地運用 於 自己的現代創 作 , 大膽借 鑒其他 藝術 , 包括 油畫 、 版畫 等, 大膽創 新和 改革 畫料 , 色 彩運用 明快清 麗、 優 美和 暢。從作 品畫面 中可看 出他用色 單純 , 善於 營造 氣氛 , 使 畫面 生動活潑 , 給人 以吉祥 、 圓滿之感 , 又可 以看到他 追求清 新秀逸 、 率 意疏 朗 中國畫的色彩發展過程是 : 從先秦 兩漢的萌芽 、 魏晉南北朝 的興起 , 至唐 五代 的繁盛 , 到宋元 時期 的衰 落。色彩的發展從簡 單 到復雜 , 又從 絢麗 多彩漸趨清 淡單一 , 以至於後來用 「 墨分 五 色」 替代 了「 隨 類賦 彩」 , 色彩被放 到 了次 要的位置 , 用色 處在相 對 薄弱 的環節。 隨著 時代 的變遷 、 觀 念的更新 , 藝術家對色彩 的 認 識也有所更新 。工 筆人 物畫在傳統 的基礎上 汲取 了世界范 圍 內的繪 畫特 別是現代 繪 畫流 派 的一些藝術 營養 , 從而形 成 了具 的新格 調 。王天勝 高度 重視 色彩 的造 型 與表 現功 能, 充 分顯 示 色 彩 的魅 力 , 使 線 與色彩 相得 益彰 , 從而增 強 了畫面的視 覺 張 力 。他 的作 品在 凝重 與鮮 活中求統一 , 在 統一 的色調下 求變化 , 具有一種精彩紛呈又洋溢著 內在美 的動人意境。 有 現代 審美特點 的新工筆 畫。在 當今 , 許多 畫家意識到 色彩是 繪 畫的生命 , 對色彩的研究是 中國畫變革的一個 重要突破 口。 四、 當代淡 彩 畫 的色彩 表現 淡彩相 對於 重彩來說 , 不求濃 烈, 而求色 彩的冷 暖、 筆墨 內 涵 的微妙 轉化 , 也強調 一種 筆 墨格 調 , 以色助 墨 , 以墨 顯色彩 。

5. 當代工筆畫與傳統工筆畫有什麼不同

藝術作品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審美思想和精神風貌,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中國工筆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承,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傳統工筆畫和現代工筆畫在藝術表現上有了巨大的變化。

1、題材不同

傳統工筆畫以山水、人物、動物為題材進行表現,一般與當時的社會面貌有關。
當代工筆畫表現我們的時代、社會的精神面貌與審美情趣,其作品主要以教育人、啟發人為主。

2、表現技法不同

(1)用筆:傳統工筆人物畫以線造型、墨色分染為主,線的內在屬性和特點已經為其形式奠定了基調,使畫者必須對物象提煉和概括,將物象按其本質特徵和語言規律給予取捨、重組與再造。當代工筆人物畫在傳統基礎上派生出諸多樣式和形態,以多種表現技法並存。
(2)用墨:傳統工筆中,重彩顏色要與墨色相協調,墨色濃重或稀薄是畫作色相飽和度和純度、冷暖色彩傾向的關鍵。當代工筆畫中,墨的用法不僅僅表現在簡單的程式化暈染,而是融入了寫意畫的著墨方法。

(3)著色:傳統工筆畫一般以固有色為主;現代工筆畫大量採用了在畫面製作肌理效果,用上了現代化的手段。

3、表現手段不同

傳統工筆畫中色彩成為了主要表現手段;當代工筆畫借鑒西方繪畫和日本現代繪畫的某些表現手法,強調色彩的豐富性、體量感以及畫面的構成意味,最求視覺效果的沖擊力,這類作品造型常常概括、簡潔,為色彩發揮和主觀處理提供了諸多可能。

4、工具顏料不同

(1)傳統工筆畫主要以錦帛或宣紙為主,而現代工筆畫出來帛和宣紙,還有皮紙、棉布、模板等許多中工具。

(2)傳統工筆畫顏色分為植物性顏色和礦物質性顏色。植物性顏色多為透明色,時間久了容易褪色;礦物色屬於重彩,覆蓋能力較強。當代工筆畫的顏料則有著數不盡的顏色搭配和種類。

(3)傳統工筆畫主要以毛筆為主要工具,分為勾線筆和渲染筆兩種。而現代工筆畫的工具則五花八門,還有花架,畫板,鉛筆,橡皮,素描紙,筆洗等等。

6. 當代工筆人物畫的流派有哪些

中國工筆人物畫有著漫長的發展史,在唐代已達高峰,各體俱備,異彩紛呈,其後每況愈下,逐漸走入低谷。明清到近代,雖然優秀的工筆畫家不斷出現,但是始終沒能成為畫壇的主流。建國以來,在中西繪畫技法上打下堅實基礎的徐悲鴻提倡把素描融入中國人物畫學習,對中國畫壇產生了深遠影響。工筆人物畫在長時間的休克中得到復甦和繁榮,從傳統中吸收智慧,從現實生活中搜取素材,從國外繪畫的精髓中汲取養分,為中國工筆人物畫的繁榮發展提供了不可磨滅的新的道路。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工筆人物畫進入繁榮時期,人物畫創作風格面貌表現為題材和形式風格的多樣化,一定社會條件下形成的藝術家自覺的藝術活動,更會促使某種創作風格的產生和發展;而不同群體對藝術創作方法的不同偏好導致藝術創作風格方法的多元。
當代工筆人物畫處在一個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寬松的藝術范圍使工筆人物畫創作有了更廣闊的空間。畫家們以開放的心態吸取古今中外的精華,無論在油畫、壁畫、版畫、連環畫、裝飾畫,只要有益於表現創作風格的就加以吸收和借鑒,這使得現在的工筆人物畫創作風格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呈現出各種可能性,甚至有些工筆畫的創作風格已經超乎了我們的想像。工筆畫是用工整謹細的筆法來描繪物象的,是中國繪畫傳統中的一種繪畫形式,追求繪畫手段的裝飾性意味,造型手法上強調寫意性的旨趣、概括、提煉,並主張以神韻、神態的思維為先導來把握物象的本質形態,這說明當代工筆人物畫壇已是多姿多彩的語言形態,要想准確的將這些語言歸類是很難做到的。
一、工筆人物畫的創作風格多元取向
1.追求傳統的寫實特點,就是風格上呈現工整、細謹,鍾情於古典工筆人物畫的筆法、用線及層層渲染中容入現代元素,並借鑒西畫中嚴謹扎實的造型技巧,重新構想著自己的語言形式形態。以何家英、李愛國等為代表的一部分工筆畫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合了西方的寫實觀念,走出了一條寫實的傳統路線。
2.吸收水墨畫及裝飾畫語言,強化工筆人物畫的寫意性,即吸收水墨畫語言及其寫意旨趣。它從一味傳統的工整謹細中走出,進行潑彩、潑墨試驗,強化工筆畫的寫意性而將水墨筆法及寫意精髓採納到自己的語言形態中,不但豐富了工筆人物畫的表現形式,也使古典繪畫中的繪畫形勢相融合,如「工筆」與「寫意」、「色彩」與「水墨」、等,都在當代實現了大融合。引入民間美術的表現形式,注重裝飾性的造型觀念,吸收西方構圖造型理念,逐漸形成裝飾變形的工筆重彩人物畫新樣式。這種繪畫色彩對比較強烈,造型古樸誇張,顯示出獨特的風格風貌。
3.繪畫材料的研究,借鑒油畫、版畫及壁畫的表現手法,智力於色彩的塑造能力和材質美感的表現,並進行多種創作手法方法的嘗試。近年來,由材料而表現已經成為繪畫交流的總體趨勢,在工筆人物畫的繪畫過程中材料、肌理媒材等技術元素的使用也越來越明顯。畫材的拓展與使用,極大地豐富了工筆畫的語言表現,從而使工筆人物畫相對於古典時期的繪畫具有更寬廣的表現領域和更搶眼的視覺效果。
二、當代工筆人物畫創作風格多元化的原因
1.地域及文化選擇的不同
當代文化語境的獨特性必將產生與之相適應的符合當代人們審美需求的藝術表現形式,這是時代的需求。在當代多元文化語境中,藝術家的文化價值取向、審美理想不再有單一的標准,中國工筆人物畫創作己經突破了過去審美模式的單一性、模式性的局限,幾乎每一位工筆人物畫家都在努力突破傳統工筆人物畫的模式,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工筆人物畫作品層出不窮。這些種種跡象表明,當代中國工筆人物畫創作格局已經進入了一個多元並置的時代,尋求突破成為必然。
2.不同藝術家的藝術個性,促成當代工筆人物畫藝術風格
改革開放迎來了強調藝術個性化創作的現代藝術潮流,在東西文化的交融中,當代中國畫壇正步入表現形式多樣化的進程,面臨如何向現代轉型的問題。當代廣大工筆人物畫家們自覺尊重自己的地域、民族文化的個性價值,努力順應自己思維模式,積極構建拓展其獨特的個性化藝術表現形勢,探索藝術的發展方向而向現代蛻變

7. 何家英的繪畫對當代工筆畫人物藝術語言的影響有哪些

何家英為中國工筆人物畫向當代性的轉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創造性地借鑒了中國工內筆畫的傳統容和西畫中嚴謹扎實的造型技法,結合當代人的審美觀點,創作出一大批洋溢著時代氣息的作品。讀他的畫,會從中找到一種真誠細膩的激情和夢幻般的理想色彩。
何家英在工筆畫領域能取得重大成就,自然與他獨特的創作理念分不開。在他眼裡,繼承傳統和創新其實是「一事兩步」,哪一個都不能丟,丟了一個也就丟了另一個,真有傳統者總想為創新開路,真求創新者不會拿傳統祭刀。他的這一思路既是對當下中國畫領域的時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對自己創作的要求。他力求在東西方不同的傳統中探求相同的規律、彼此的契合點。[8]
何家英除了對傳統有著獨到的認識外,對中國畫吸收西畫營養的方式也有自己的見解。他反對那種只吸收概念,只做表面文章的做法,借鑒具體方法解決問題。
他的探索找到了一種藝術與市場的最佳結合點,從而給人們以啟迪。努力開拓,不斷創新,兼融百家,自備一格。

8. 中國當代優秀工筆人物畫家有哪些

何家英當數第一,
羅寒蕾
孫震生等都很好

9. 當代工筆畫家有哪些

當代工筆畫名家如下。

喻繼高(1932.7)男,漢族,江蘇徐州人。別署雲嶺堂,1932年7月生於江蘇銅山。1951年考入南京大學藝術系。1955年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先後入江蘇省美術工作室、江蘇省文化局藝術科工作。1957年參加籌備並調入江蘇省國畫院工作。1958年參與籌備江蘇省國畫院。擅工筆重彩花鳥,畫風典雅秀麗,雍容豁達,富有時代氣息。

劉大為,自幼隨父母移居內蒙包頭市,1968年從內蒙師范學院美術系畢業後,做過工人、記者、走遍牧區草原,淳樸、善良、勇敢。198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班,受教於葉淺予、蔣兆和、李可染、吳作人、黃胄等中國著名畫家,基本功扎實,並刻意求新,工、寫皆精。劉大為是全能型畫家,工筆重彩和水墨寫意兼精。他的工筆人物畫造型嚴謹,刻畫入微線條流暢,剛健爽朗,風格清閑,完全擺脫了舊人物仕女畫柔靡瑣細的積習。近幾十年來,大量作品在中國及美國、日本、法國、新加坡、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展出,獲獎三十多次,是獲獎最多的畫家之一。是中國當前藝術成就突出,影響較大的中國畫家。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韓殘沙,號沙翁,1976年10月出生於北京,職業畫家,齋號「蓮國法本堂」。 幼飫內訓,專意丹青,及長,尤嗜先秦諸子;大學畢業後隱遁西山,博覽東西方哲學、文學、戲劇等「萬卷書」,並掌握了西方古典透明畫法、中國傳統諸科畫法。後進修於中央美院、首師大美院,並得到故宮博物院摹古老專家垂教,畫藝日臻完善,是當代畫壇具有深厚國學積淀的通科畫家。繪畫上尊重傳統承繼,植根於魏晉宋元畫理畫學研究及畫藝實踐,其山水初師張大千,後上溯石濤、藍瑛、倪黃董巨,入其堂奧;佛道人物師張大千、禪月大師貫休,花鳥師惲南田、趙昌、宋徽宗,錢選,後常於郊野幽僻之隅,觀鳥蟲動靜游息之態,盡得天地造化之機;書法師陸機、王羲之、西周散氏盤,後遍臨諸家,陶熔各家之長。 繪畫上提出「明心一筆,勝於妄作千筆」,畫風謹嚴、筆墨雋永典雅、具有深刻的人文內涵,刊載發表於重要媒體雜志並受到我國及韓國、美國、法國、加拿大、奧地利等文化藝術界、政界社會知名人士及高修養人士喜愛和收藏。 早年劇本《情定菊花白》由北大劇社香山公演,並著有《莊子綜論》、《金剛經旨要》等,被媒體譽為「迥然時下浮躁筆墨,具有深厚國學積淀的大家風范。」

何家英,男,1957年生,天津人。著名國畫家。1980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並留校任教。現為全國政協委員、天津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天津文聯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

馮大中,號伏虎草堂主人,1949年生於遼寧省蓋縣。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遼寧省本溪市文聯副主席、遼寧畫院副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曾任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熱點內容
南京教育咨詢公司 發布:2025-08-25 14:53:20 瀏覽:632
2017年陝西數學 發布:2025-08-25 11:13:28 瀏覽:808
千筆教學 發布:2025-08-25 10:13:14 瀏覽:178
最美鄉村教師馬劍霞 發布:2025-08-25 09:48:41 瀏覽:504
認識米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8-25 08:32:43 瀏覽:788
游褒禪山記教學反思 發布:2025-08-25 03:51:39 瀏覽:894
監禁姐妹教師西瓜 發布:2025-08-25 03:19:29 瀏覽:790
李德印老師 發布:2025-08-25 02:35:21 瀏覽:859
硝酸鈣的化學式 發布:2025-08-24 20:54:14 瀏覽:595
四平招聘教師 發布:2025-08-24 19:15:36 瀏覽: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