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談談你對師生平等的認識

談談你對師生平等的認識

發布時間: 2021-01-17 04:36:58

1. 1.請談談你對師生關系的理解2.我們以該怎樣維護師生關系

1.師生關系給我們的校園生活帶來新的喜悅,我們要和老師共同努力 2.(1):尊重與信任老師.(2):理解與體諒老師.(3):關心和幫助老師,和老師做朋友.

2. 結合實際談談如何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可以說是教師最主要的人際關系,在師生交往中,教師的態度、方式等無一不體現了教師的師德素養。在新時期,對教師在師生交往中的師德素養有著明確的要求,要求教師為了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愛護、尊重學生,把學生當作獨立、自主的個體,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保證教育公正、公平地對每一個學生;明確認識學生是發展中的個體,體諒、寬容學生的缺點;同時又要嚴格要求學生,在不傷害學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慎重使用懲戒,對於體罰一定要杜絕使用。一、要關心學生。關心學生是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關心學生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孩子們都很單純,經常是老師的一個小動作或一句無意的話會給孩子造成傷害或給他們帶來溫暖。記得有一次一個孩子手臂摔破了皮,我發現後很心疼,就摸了摸他的傷口,讓他下次要注意些。孩子是很容易滿足的,只要我們花一點心思去關心他們,他們就會覺得很幸福,從而也會很喜歡你了。二、要尊重學生。很多人認為應該「尊師重道」,學生就應該服從老師,學生被老師批評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學生雖小但他們也是一個個體,有自己的主見,他們也需要別人的尊重。因此尊重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尊重後進生是老師必須要做到的。只有老師尊重學生學生才能更真心的尊重老師。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感受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平等地位,從而使學生自願接受老師的教育,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要信任學生。一個老師對學生的信任對於學生而言就是對他的一種肯定,能增加學生自己的自信心。四、要真誠對待學生。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有了初步的分析能力,能分辨出老師的真誠度。因此我們要讓學生能切實感受到我們的真誠,我們就要從言行兩方面做起。1、真誠地與學生溝通。溝通是最快的表達自己想法的方法。在班上我提倡民主,廣開言路。在課堂上,一旦學生找出我的錯誤,只要學生指出我一定虛心接受。課後我也會找個別學生談心,互相指出對方的優點和不足。事實表明真誠民主的溝通利於加強師生感情,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2、真誠地與學生交往。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要老師設身處地地體驗學生的感受,以實際行動對待學生。五、寬松的教育環境。創造一個寬松的教育環境,可以為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於學生發揮潛力,有助於師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古人雲:親其師,信其道。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就可以做到這點。讓我們用自己的真誠去關心、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在寬松的教育環境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3. 談談你對師生情的理解,生活中你是如何處理好這些關系的

都說老師是園丁,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因此直接版決定了人才的培養質量。一位好權的老師首先要有愛心,體現在愛自己的職業和自己的學生,對待學生要有耐心,誨人不倦。再來要尊重學生,不能給學生高高在上的感覺,應該和學生之間建立平等的關系,這樣學生才可能認可老師的教育。這里需要注意把握好平等關系的分寸,和學生間還是要保留一定的距離,特別是和異性學生之間,可能自己的行為很規范,適當的避嫌是必要的,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最後評價學生時一定要公平公正,這一點特別重要,這也是對老師的基本要求,育人先育德,老師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4. 結合實際談談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1、遵循理解原則。小學生年齡小,與教師在認識問題、處理總是上有非常大的差異。為了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教師有必要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知識,加強自身的修養,陶冶自己的情操。

2、堅持尊重原則。尊重學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說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基礎,那麼,尊重就是這一關系的核心。

一位教育家在論述教育的功能時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教師不尊重、愛護學生,便得不到學生的尊重。許多學生在調查問卷中說:喜歡和佩服尊重學生的教師。

一個學生在投入「友好信箱」的信中寫道:「老師,您講課時我在下面小聲說話,您不但沒批評我,還讓同學們聽聽我有什麼看法,使我很感動,我覺得您這樣做很好!」

總之,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應該從教師做起。轉變教師思想觀念是突破口;調動學生積極因素,建立學生評價機制是關鍵;堅持理解和尊重原則是保障。



(4)談談你對師生平等的認識擴展閱讀:

師生關系的現實意義

作為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結成的相互關系的師生關系,它的走向是指師生關系的價值取向及其實踐結構的發展趨勢和方向。

歷史上有兩種主要的師生關系價值取向:一是教師本位的師生關系取向,如傳統「師道尊嚴」思想;二是學生本位的師生關系取向,如民主、平等的理論和要求。現代教育需要民主、平等,也需要「師道尊嚴」。

在新課改形式下,教育需要繼承「師道尊嚴」的合理內核,剔除壓迫、獨裁、體罰等非尊重學生的方式,形成民主、平等式的「師道尊嚴」,即雙向式「師道尊嚴」。雙向式「師道尊嚴」是現代師生關系新走向,可稱為「第三種結構」或「第三條道路」,具有尊重、溝通、分權等性。


5. 1.請談談你對師生關系的理解2.我們以該怎樣維護師生關系

我和我們的班主任沒有隔閡,因為我是九零後,他是八零後,而且大家有很多的話題可以聊。我覺得你和你的老師有隔閡,最大原因還是年代問題,不同的年代會有不同的道德觀,很多人罵我們九零後腦癱,很不理解我們,那是因為他們不理解我們的九零後的無奈。為什麼我們會搞那些東西,那是現在社會讓我們感到空虛,我們需要在無聊的生活加一些調味劑。而這些在那些長輩或者老師眼裡就成了不可理喻,胡鬧的行為。其實誰都沒有錯,錯的是我們不生在一個時代,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道德觀,文化觀。其實這些問題不是不可以解決,我們可以不再那麼張揚,但也請那些家長和老師諒解,為什麼大家不能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事情和人呢》?

6. 談談你對我國基礎教育學中師生關系的看法

師生關系是一種動態的關系,每一個時期由於社會經濟發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有著不同的表現。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課改的推進,師生關系在現今條件下面臨並呈現出各種新情況需要重新審視與研究。
從素質教育的要求來看:應試教育背景下的主從型師生關系將不再存在。現在我國學者在自己平時教育實踐過程中和在對國內外教育研究借鑒上總結出我國教育的弊端,我們應該以學生發展為本,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根據我國學者的研究,本人認為,現今的師生關系的確有很大缺憾,師生關系應該與時俱進,應該以學生為本,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中指出:新型良好師生情感關系應該是建立在師生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的情感關系,它是一種真正的人與人的心靈溝通,是師生相互關愛的結果,是師生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的催化劑,是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性情和靈魂提升的沃土。真正貫徹課改精神的課堂,應該營造出新型良好師生情感關系為基礎的和諧、真誠和溫馨的心理氛圍。這種心理氛圍應該從始至終都貫穿於整個教育過程中。師生之間缺乏積極的情感聯系,不僅使得一直為人們珍視的師生情誼黯然失色,也使得教育活動失去了寶貴的動力源泉。優化師生情感關系,重建溫馨感人的師生情誼。是師生關系改革的現實要求。

7. 淺談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語文班 謝曉川 【摘要】師生關系對學生心理的發展影響相當明顯。本文首先從三個方面論述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工作成功的基礎: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創造和諧課堂氣氛的前提、有助於學生道德品質的提高和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是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的潤滑劑。進而從教師的角度提出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途徑: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樹立為學生服務的觀點、平等待人、正確處理師生矛盾、為人師表。【關鍵詞】師生關系 必要性 途徑 有人說:美的環境是一部多彩的、立體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它對學生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環境分為物質環境和人際環境,富有文化內涵和藝術之美的物質環境會給學生以心靈的凈化、智慧的啟迪、情感的陶冶,但人際環境對學生的成長往往影響更大。小學生心理的發展很容易受周圍的人際關系的影響,其中不同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影響更為明顯。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學生不願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老師,不願意與老師開誠相見,那麼談論任何教育都總歸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課程標准也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不但要重視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更要關注學生學習情感態度的發展。由此可見,現代教育教學過程,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更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那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教育教學有什麼作用呢?以下我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一、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創造和諧課堂氣氛的前提要愉快地完成每節課的教學任務,就要創造一個良好的智力活動環境,教師學識的淵博、語言的生動,推理的清晰,是提高教學效率必不可少的條件,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和諧課堂氣氛的基礎,因為它能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暢通,反應迅速,學習效率提高。二、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於學生道德品質的提高和學校精神文明建設人的道德品質發展離不開人的實踐活動,離不開對人際關系的親身體驗,學生正是在與老師真誠的交往中,感受著人間的真、善、美,體驗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情感。這種坦誠友好,關心理解的真情,對學生高尚道德品質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也會用同樣的真情去對待別人,而且在實踐中通過反復體驗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勢,最終成為固有的個性品質。三、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的潤滑劑少數學生之所以成為後進生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後進生得不到老師應有的關懷,使學生的自尊心得不到滿足,自卑感不斷增強。當後進生自尊被老師一次次無情地傷害時,學生的自尊和自卑在心理的天平上產生嚴懲錯位,導致他們和教師搞對立,以此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由此可見,做後進生思想工作的關鍵是改善師生關系。從而對教師的教導易於接受並變為自己的行為。其次,師生關系的改善可以改變後進生在集體中的地位,消除同學們對他們的歧視,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同學間的平等,以及做人的尊嚴,從而循序漸進地改變其不良行為,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既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工作成功的基礎,那如何在師生間架起心靈的彩橋呢?一、樹立正確的學生觀這就要求我們認真的貫徹新課程提出的「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把學生看成是發展的人,是獨特的人,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每個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處於發展過程,正在由不成熟的人向成熟的人過渡。雖然在一定意義上說,學生的生活和命運掌握在學校和教師的手裡,但學生不是一張沒有思想的白紙,也不是一隻空空如也的的容器。而是獨立於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賴於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不是說教師想讓學生怎樣,學生就會怎樣,把學生當作泥土或石膏任意捏塑。教師應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和其思想認識的發展規律,指導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觀察、分析、思考,從而使學生通過自我探究,明白事理,理解認識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獲得學習、做人和生活的能力。 二、樹立為學生服務的觀點「風來了,雨來了,老師捧著一顆心來了!」要想成為學生的朋友,與之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還應該具有服務精神。這並不是要把學生當成"上帝",而是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多方面的知識、多方面的服務。當代的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是廣泛的,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遠遠滿足不了他們的要求,所以教師自己不僅僅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引導他們在廣闊的知識海洋中自己汲取正確的知識,給學生全方位的服務。學生需要答案的時候,教師總應該在第一時間交給他;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總是在第一時間出現;學生遇到危機的時候,教師總在第一時間幫他一把,這樣,你就會成為學生心目中的"英雄"。順其自然,教師與學生之間就會形成一種良好默契的師生關系。 三、平等待人平等愛生,注重激勵,促使學生上進,使學生感激你,從而產生良好的「教師期待效應」,羅森塔爾效應。我國有句老話:「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功。」斯大林也曾說過:「要小心翼翼地培養人,就像園丁栽培心愛的花木一樣。」心理學的研究和教育實踐經驗也證明,如果教師喜歡某些學生,及時實施鼓勵性評價,對他們抱有期望,他們會以積極的態度對待教師、學習和自己的行為,經一段時間之後,這些學生常常會如老師所希望的那樣有所進步。反之,如果教師厭惡某些學生,對他們不抱希望,他們會從教師的言行態度意識到教師的偏心和歧視,因而以消極態度對待老師,不理會或拒絕教師的要求,甚至「破罐破摔」,不求進步。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或品行便會一天天變壞。盡管有某些例外,但總的趨勢是如此。因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應單一地以學習成績為標准,將學生分為差生、優生,甚至辱罵學生為「白痴」、「笨蛋」、「糊塗蟲」、「不可救葯」這是對學生心靈人格的冷酷摧殘,這是無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應爭取多形式、多渠道、多種評價標准鼓勵學生,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評價學生。四、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正確處理師生矛盾和諧的師生關系,求之難,去之易。師生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特殊關系。與其他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一樣,也會經常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矛盾處理得當,會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反之,會造成壞的影響。為此,教師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要冷靜思考,不要感情用事;要發揚民主,聽取學生的意見;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要公正、友善;處理師生之間的矛盾要因勢利導,多作自我批評,以身作則;對待學生中的錯誤,要堅持耐心、正面教育。這樣師生之間的矛盾就會迎刃而解了。五、為人師表教師作為「以德育人」的勞動者,不僅要用全部的知識才華去教育學生,而且要用人格風范去影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身教」往往勝於「言教」,讓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教師必早來晚歸;要求學生勤奮學習,教師也應不斷充實自己,孜孜以求;要求學生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師必先樹立崇高的人格和師德。這樣學生才更願意追隨這樣的教師,聽從教師的教導,從而有利於學生人格的健全,智力的增長。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成為我們教師孜孜以求的目標!

8. 當代新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怎樣的請談談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那樣看在什麼階段了
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還是覺得師生之間的關系要明確,在這一階段老師還是在教育者這一方面占很大比重,所以是良師型,當然畢業後可以與學生之間關系趨向益友型
大學:那就是益友型的了,一般這時學生已經不小了,有自己的想法與主意,老師更趨向於引導這一方面,在必要時刻給予幫助,更像朋友

9. 淺談在班級管理中如何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班級管理中,學生既是管理的對象,也是管理的主體,要實現班級管理的預期目標,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總結十多年的班級管理經驗,發現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劑良方。
一、口出和言,身體力行,使學生拆除對老師的心理防線。
師生之間,因其角色不同,學生很自然地在心理上對老師築起一道無形的心理防線,這很不利於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所以,我們應想法縮短與學生的心理距離。
⒈口出和言。"言"在此指口頭語言。口頭語言是憑借發音器官發出的聲音,以表達思想和感情的語言形式。實踐證明,用親切的語言開展班級管理工作,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消除學生對老師的心理戒備。如在布置工作任務或總結情況時說"我們、我們班",學生會感覺到老師與他們是同一陣線的;在說明活動的原因、目的時說"根據、考慮",學生聽起來覺得很安全,不象聽到"針對"那樣緊張、充滿"火葯味";教師叫學生時,只叫其名,他會覺得班主任與自己是"平起平坐"的;在請學生幫忙前說"請、能否",幹完活後說"謝謝、辛苦了",學生會倍感親切。
⒉身體力行。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的思想、行為、作風和品質無不感染、影響著學生。因此,身體力行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實踐證明,在平時的工作中,班主任若能做到始終把自己當作班集體普通的一員。嚴格遵守班規班紀。班主任自身的榜樣示範,對學生有著極強的說服力、感染力。學生對老師的心理防線也會慢慢地消失了。有一次,學校安排我們班清理衛生死角,開始時,同學們望著布滿圍牆的"萬國旗"、雜物中堆積如山的垃圾、嗅著從堵塞了的溝渠發出的陣陣臭氣,怨聲載道,指手劃腳,就是沒人動手清理。見此情景,我二話不說,拿起工具埋頭干起來。一會兒,同學們不罵了,有的爬上圍牆清理那些"萬國旗"、有的擠身進入雜物堆中清理堆積如山的垃圾、有的則清理溝渠的堵塞物,工具進不去的地方,他們乾脆用手去挖,一絲不苟,出色地完成了學校交給的任務,這就是身體力行的功效。
二、周記對話,促進師生間的默契。
所謂"周記對話"是指班主任首先要求學生把自己在學習、生活、工作、人際關系、家庭、心理等方面所碰到的疑難問題在周記中提出來,然後根據問題的不同性質通過筆談、面談或者討論、主題班會等形式給予解答的一種工作方法。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過程,實質上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雙向的情感交流過程。實踐證明,"周記對話"最便於教師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是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好途徑。進行周記對話可著重從"定、細、尊、守、展"五個方面進行。
⒈定。就是把學期工作有目的地滲透到"周記對話"中去,確定一系列的周記專題。
⒉細。就是班主任要細致批閱學生的周記,細心分析周記的內容。這是保證"周記對話"順利開展的關鍵。為此應努力做到:第一,給周記寫批語時,要全情投入,以筆交心;第二,在批閱周記的過程中,盡力糾正學生寫錯的字、詞、句;第三,在批閱周記中多設一些疑問,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作深入細致的了解,並盡已之所能為學生排憂解難。有一次,班裡的一個女生整篇周記只寫了:"老師,我好煩,真想一死了之!"這樣一句話,憑我的生活閱歷和工作經驗,我立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我馬不停蹄地找到她並耐心地開導她,但不管我說什麼,她總是心神恍惚地望著我,不吭一聲。我只好深入學生宿舍詳細了解她最近的生活狀況。原來,她已連續十多天夜不能眠,日不能吃。為幫她解開這個死結,我一方面通知其家長迅速來校,另一方面訪醫問診。由於發現及時,她在極度危險的境地被拉了回來。

熱點內容
千筆教學 發布:2025-08-25 10:13:14 瀏覽:178
最美鄉村教師馬劍霞 發布:2025-08-25 09:48:41 瀏覽:504
認識米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8-25 08:32:43 瀏覽:788
游褒禪山記教學反思 發布:2025-08-25 03:51:39 瀏覽:894
監禁姐妹教師西瓜 發布:2025-08-25 03:19:29 瀏覽:790
李德印老師 發布:2025-08-25 02:35:21 瀏覽:859
硝酸鈣的化學式 發布:2025-08-24 20:54:14 瀏覽:595
四平招聘教師 發布:2025-08-24 19:15:36 瀏覽:290
學習讓師德在教育中閃光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24 19:05:49 瀏覽:260
校園產業 發布:2025-08-24 18:45:21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