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家訪過程
呵呵,同行辛苦,俺也正在寫,
我們都在扎扎實實的務虛啊
2. 老師怎樣寫家訪記錄
家訪目的:該學生上期期末成績下降特別厲害,排到了班上倒數幾位,對她是極不正常的現象,帶者要問個為什麼?我來到了她家。
家訪情況:來到她家,家裡只有個母親在,父親還在外面幫人家送貨。聽她母親說,在家很懂事也很聽話,是標準的乖乖女,知道父母均下崗,家裡經濟條件很緊張,平時她也很節省,從不向父母提過高的要求。學習一直很刻苦,成績也很好。問她前段時間怎麼回事?她閉口不說,經她母親再三要求她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因為家裡經濟狀況非常困難,看到父母為自己吃苦,心裡很不是滋味,決定不再讀書,想打工來減輕家裡的負擔。但自己成績不錯,要父母同意不讀書,肯定不行。就決定不努力學習,不完成作業,讓父母覺得讀書是沒望了,以次來達到不讀書的目的。聽了她的話我感到她的孝心,同時決定要好好幫她,讓大家來給予她幫助,讓學校來給予幫助。
感想:教師只有和學生成為朋友,才能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才能把我們當成可以信賴的人。
3. 初中老師家訪對話記錄 急吶!!!
鄭志超爸爸:「范老師好!」
鄭志超媽媽:「范老師好,歡迎歡迎!」
鄭志超:「范老師好!」
鄭志超爸爸:「大冷的天,還在為了孩子們奮戰,范老師辛苦了!」
范明剛老師:「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應該的。」
鄭志超爸爸:「14號下午到學校聽您的講座後,我感觸很多,您的演講實在太精彩了,觀點也十分新穎!」
范明剛老師:「呵呵,過獎過獎,這幾天我去家訪,我發現,家長和孩子們已經形成習慣了。家長們左手拿本,右手拿筆,孩子們也左手拿本,右手拿筆,做家訪記錄,我看了很欣慰。」
鄭志超媽媽:「做好筆記很重要啊!」
范老師:「嗯,做好計劃更重要,鄭志超,你現在要列出一份計劃,分成三大模塊,分別是:計劃前、計劃中和計劃後。」
鄭志超:「范老師,計劃前、計劃中和計劃後分別有什麼用處呢?」
范明剛老師:「好的,我現在就給你講講:
計劃前:預習部分,列出你的預習計劃,預測你的老師下次講什麼。等老師講的時候,你已經很明白了,要盡可能走到老師前面。
計劃中:課堂上,知識點不明白,用自編的符號系統表示出來,重點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在專門的本子上。
計劃後:主要指復習過程。拿出專門記錄本過一遍計劃前、計劃中不太理解的知識,將不太理解的知識全部消化掉了。
做到以上三個環節的學習,你還能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呢?」
鄭志超爸爸:「干好事業是需要激情的,我認同您的觀點。」
范明剛老師:「一個人需要有自信,自信成就事業,而自信源於一次一次小小的成功。人生就是一個登山過程。知識才能武裝自己的大腦,而知識的獲取重要在於過程。但學習是自己的事,父母是無法替代你的。」
鄭志超:「哦,我明白了,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走向成功。」
范明剛老師:「希望你在假期中制定一個作息時間安排計劃表。幾點到幾點起床,幾點到幾點晨讀等,每天按照計劃執行,將來形成良好的習慣了,必將成就一番事業!好了,時間差不多了,我還要去其他同學家家訪,再見!」
三口之家:「謝謝您的指導,范老師再見!」
4. 家訪過程怎麼寫
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成長環境以及在家思想狀況與表現還有學內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等。
2.向家容長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在校表現,指導家長轉變教育意識,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與家長共同討論如何促進學生發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和價值觀。
3.徵求家長對學校和教育部門的意見和建議等。
5. 老師家訪要說些什麼內容好呢
1、學生在校自實際情況匯報(學生在校表現如何)。
2、學生在家實際情況詢問(學生在家表現如何)。
3、了解學生家庭的結構、經濟狀況、環境、教育等情況。
4、與家長協商共同教育學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協調學生與家長的關系。
6、聯絡教師與學生、學生家長的感情。
(5)老師家訪過程擴展閱讀
老師家訪家長說些什麼
1、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家長對於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大部分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又很少有時間上學校問老師。因而,家訪便為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提供了便利條件,所以,家長應該充分利用家訪,詢問老師孩子在校的狀況,讓自己更了解孩子。
2、向老師介紹孩子在家的狀況。老師來家裡家訪的目的,無非是想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通過多方面的了解,使老師在學校能夠抓住孩子的特點,更好的教育孩子。因此,在老師來家裡家訪的時候,家長應該提前想一想孩子在家的情況,在老師詢問的時候,全面地介紹給老師。
6. 教師如何進行家訪
一、家訪要有計劃
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是說,不論做什麼事情,如果事先有個打算,就會達到預期的目的,家訪也一樣,也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制定計劃要具體詳細,如本期家訪人數、次數、時間、目的、內容等,並按計劃行事。這樣做不僅能使家訪避免盲目性,而且也可防止想起來了,去訪一訪;忘了,就擱在一邊的現象發生(即所謂的家訪冷熱症);這樣做有利於家訪工作的持久性和穩定性。
二、家訪的形式和內容
家訪通常有三種基本形式:普訪、隨訪和定訪。
隨防,顧名思義就是隨時進行家訪。根據隨訪目的和時機的不同,可以有以下方式:
1 、串門式家訪。利用一些順便機會到學生家中走走,與家長做禮節性交談,順便了解一下學生的情況,有利於增加彼此間的感情。這種家訪方式自然,耗時少,省精力。
2 、祝賀式家訪。當學生取得進步或成績時。及時抓住時機,前往學生家中報喜,家長和學生都會受到鼓舞,感到高興。在這種友好氣氛中,借機指出學生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議,成效會大不一樣。
4 、間接式家訪。當自己與家長之間產生某種誤解時,應及時讓其他教師去做間接家訪,當誤解消除後,再去進行正面家訪。
5 、探望式家訪。當學生染上某種疾病,不要忘了探望,並把希望帶給他們,激發學生與病魔作斗爭的勇氣,這樣還會感化家長更好地配合學校工作。
6、鼓勵式家訪。當學生犯了錯誤,有了認識並有了一點改正時進行家訪,目的是及時表揚,鼓足他的後勁。
適時地隨訪,極易於老師走入學生內心,觸動學生、家長對教師的真情,喚起他們對班級工作的參與熱情,從而達到促進班風建設穩步發展的目的。是教育工作中比較可行的方法,這種形式也得到了學生與家長的認可。
定訪,是教師與家長採用合同式的方法,定期聯系的一種家訪。它適用於重點教育對象。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安排它的使用時間:組班的初始階段不宜,待老師、學生、家長互相了解之後,方可再廣泛應用。如我校的幫扶結對工作中教師對自己結對的學生就有必要進行定訪。實踐證明:它的教育效果也是不錯的。
三、家訪要面向全體學生
家訪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出了問題之後,也不要僅僅局限在學困生身上,家訪要面向全班學生。這里著重提出兩類學生。
其一是對各方面都表現不錯的好學生,有必要進行家訪。家訪中對好學生表揚、肯定,增強他們的信心,自不在話下,更為關鍵的是:通過家訪,與家長溝通感情,促使家長協助強化、鞏固學校教育的效果,使好學生不是安於現狀,而是在自己已有的基礎之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其二是對中等學生進行家訪更有必要。因為在班級里,中等學生是最易被班主任忽視的群體。雖然他們在班裡聽話,在學校里不搗亂,學習成績又不拖後腿,比較安全,但許多問題往往就出在這部分學生身上。中等生沒有優等生那樣自信和優越感:也不會像差等生那樣敢於放開自己:一般比較刻苦,但也正因如此,他們往往在心理上存在一些健康問題。班主任可以在家訪中對他們進行仔細的觀察與研究,找到對他們進行教育的突破口。從而有效地完成對學生的教育。
四、談話講究藝術,力求做到三忌三宜
家訪時的談話時最講究技巧方式的,談話是指通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親切交談以進行說明的方法,是了解學生的重要方法,通過談話可以更有意識地、主動地探索學生的情況及其內心活動,談話要有目的、有準備、更要講究技巧。其一、宜多鼓勵,忌多批評。鼓勵是一種有效的談話方式,通過鼓勵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克服困難,增強學生奮發進取的信心,當然鼓勵也要適可而止,避免使學生產生驕傲自滿,沾沾自喜的情緒.同樣,批評對於有錯誤的同學也使應該的,更具有針對性,對於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則更應注意分寸,以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產生逆反心理,適得其反.這主要要求教育者應善於發掘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正確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促使學生的健康發展。其二、宜全面忌片面,教育是雙向的,談話同樣也是雙向的活動,要注意彼此間的相互聯系。這要求談話時,雙方都要正視問題,特別是教育者不要單純職責學生的過錯,甚至借機告狀,推卸責任。對於談話的內容更應一分為二,抓住問題的關鍵,做到曉知以禮,方可使學生信服.對於學生家長,應聽取他們的意見,與他們達成共識,切忌各執一詞,互相指責。其三、宜多啟發,忌武斷妄下結論。談話就是要通過親切的交談,使雙方在和睦的氣氛中充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為此教育者應該加以正確引導,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啟發他們說出心理話,對症下葯,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切實解決學生存在問題。
三、首次家訪要注意的事項
1、要選擇適當的時間,家訪要事先預約。現在學校設計的新生報名表上填的內容比較詳細,家家戶戶都有電話有手機,這也給家訪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家訪前,最好先電話預約,可避免跑空腿。因而家訪前需事先預約。才能收到了訪必見,見必果的良好效果。
3、家長談話要開誠布公、直率坦誠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雙方都是從關心學生的目的出發的,開誠布公、直率坦誠就成了雙方談話的語言特色。
4、首次家訪,是了解性家訪。這是一般性家訪,適用於多數學生家庭。內容包括:
①家長基本情況,包括學歷情況,職業情況等;
②家庭基本情況,包括居住條件,家庭成員構成,學生父母感情情況,家長對學生的要求等;
③學生的情況,諸如學習環境,學習時間,看電視時間,交往情況,家務勞動情況等。
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還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長、生活自理能力。我們這是寄宿制學校,還要了解學生是否偏食、夜裡是否要叫起小便等等。新生家長還會問到許多具體的細節上的問題,如,夜裡,小孩踢被子著涼怎麼辦?我們要做好准備,進行耐心地解說,消除家長的顧慮。在以後與家長的交談問題時,也要做到不告狀、不誇大學生的缺點和錯誤。因為告狀的結果會激化學生與家長的矛盾,事後家長必要懲罰孩子,師生結怨;談成績時,不溢美、不誇張,不要空洞贊揚學生的優點,要言之有物,具體到事。
5、首次家訪,還有一個任務,是要向家長和學生介紹自己。讓家長與學生了解老師。了解老師的
6 、要把握時間,不要冗長拖沓。在摸清情況,弄清問題以後,班主任要果斷地結束談話,適時告辭。不要講得忘了時間,忘了場合,既耽誤別人休息,又浪費自己的時間。
總之,家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7. 教師如何進行家訪
先給學生家長通電話或讓學生帶信回去,讓家長有一定的思想准備;然後與家長面對面交談時,由學生的長處說到其不足的地方,使家長有一個接受過程;最後可以與家長留下後續聯系的方式。
8. 家訪過程簡要記錄怎麼寫
思路:
主要描寫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等情況,比如是否合理安排時間完成作業、是否做家務、和父母的關系如何等等。
例子:
孩子假期回達州,能自己整理自己的內務,收拾書桌,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生活自理能力較強。整個假期,和家長一起度過了難忘的時光,能關心、體貼父母,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成長。但在學習上仍然顯得不夠主動,比較好玩,完成假期作業有點被動,需要家長監督提醒。
(8)老師家訪過程擴展閱讀:
家訪的意義:
1、家訪能讓老師全面了解孩子形成心理問題的原因。
2、家訪能協調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矛盾沖突,從而及時阻止孩子不正常的心理問題的發生。
3、家訪能教給家長正確的心理教育方法。
4、家訪還能協調師生關系,從而促進學生更健康的心理發展。
教師最重要的基本工不是教學技巧,而是分析學生心理,與學生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能走進孩子的家,傾聽孩子和家長的心聲,在家校之間建造一座美麗的心靈之橋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
9. 老師對家訪的過程應怎麼寫
把當時的過程如實寫下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