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教育家師德思想

教育家師德思想

發布時間: 2021-01-21 16:06:43

A. 怎樣理解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和素顏

所謂職業道德,就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所遵循的道德規范,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規范,情操和品質的總和。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則是指必須熱愛幼教事業,熱愛幼兒,正確處理好與領導、同事及家長的關系等。 那麼,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的內容應該是什麼呢?那就是熱愛幼兒教育事業,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愛護兒童,尊重兒童,關心集體,團結互助等等。 一、熱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內容。 原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認為,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熱愛學生,必須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時刻地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健康發展,與學生建立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 二、尊重家長,是師德修養的重要體現。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他們在人的一 生成長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向家長宣傳正確的幼教知識和經驗,我們責無旁貸。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校和家庭是兩個並肩工作的雕塑家,有著相同的理想觀念,並朝著一個方向行動.在創作人的工作上,兩個雕塑家沒有相對對立的立場是極其重要的。.尊重家長,讓家長多了解參與學校的教育工作,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聯合起來。 為了讓家長能更多地掌握幼兒情況,我們藉助利用發校訊通這一平台,每天發信息,讓每位家長都能收到今天所教的教學內容,以便及時對幼兒進行鞏固復習。另外,我還對每位孩子的在園表現進行跟蹤記錄,和家長進行個別交流,促進幼兒更好的發展。除此之外,我讓家長也把幼兒在家的各種表現告訴我,讓我真實全面地了解孩子教,為我對孩子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資料。我長期進行這種信息交換,與家長達成共識,最大化的利用了家長這一教育資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樂教勤業,是師德規范的最高境界 為了把孩子教育的更好,現在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崗位,課前認真備課,鑽研教材,課前准備好各種教具玩具,以最佳的狀態面對幼兒。在活動中關注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細心耐心的引導幼兒。活動後認真的反思,無論是活動設計的制定還是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都仔細的反思,提出更好的改正措施。 四、團結協作,取長補短 作為幼兒教師要正確處理與同事的關系,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團結一致,密切配合,共同促進幼教事業的發展。團結協作、取長補短是教育事業的內在要求。在面對同事時,以共同進步為出發點,經常與同事交流經驗,不僅學到了很多組織孩子活動的經驗和竅門,豐富自己的學識,更對同事關系起到了促進作用。 教師工作的純孰性源於他的積極進取和勤奮敬業精神,只有樂教勤業的老師才能全面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工作的偉大意義,才能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樂趣而深深吸引。 總之,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
undefined
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一部分,它是以社會生活為基礎的,因而,我們每位教師都應該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總而言之,通過師德學習,我認識到加強師德修養對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推動作用

B. 蘇聯/俄國的教育學家的師德觀的主要體現是倡導良好的教風或學風嗎

比如練習微笑,不是機械地挪動你的面部表情,而是努力改變你的心態,調節你的心情。學會平靜地接受現實,學會對自己說聲順其自然,學會坦然地面對厄運,學會積極地看待人生,學會凡事都往好處想。

C. 師德師風演講稿 在教育中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

根據家長性別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溝通策略。

D. 我國 歷代思想家,教育家有關師德修養的內容有哪些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孔子說:「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要求教育者要不斷地學習,吸取更多的知識營養,教育學生要孜孜不倦,把全部精力投身到教育事業。孔子又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時習之」;「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他自身不僅好學樂學,而且終生如此。後代學者、教師,大多好學不倦。孔子一生從事教育事業,四十年幾乎沒有間斷,表現出對學生的厚愛、對教育的執著。教育是高尚的事業,需要極大的責任心和熱情。教師對待學生,就應該諄諄教導、不厭其煩、循循善誘,幫助其成人、成才。
以身作則,反躬自省。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又言:「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強調身教重於言教,以身作則的教育原則。教師為人師表,以身作者,是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影響學生最好的資源。因此,儒家經典大多強調力行,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義者。在教育上,教育學生既有言教,也有身教。言教在於說理,提高道德認識;身教在於示範,實際指導行為方法,這體現了儒家的一貫主張。孔子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凡事反求諸己,嚴於律己,時時反思,成為古代先賢修身養性的自覺行為。孔子的學生曾子深得老師的影響,他講:「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今天,教師在教學中提倡反思性教學,不就是反躬自省在當代的延伸嗎?
教學相長,相互尊重。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以友輔仁」;「德不孤,必有鄰」。《學記》中說:「相觀而善之謂摩」,指出教學中要相互觀摩、切磋,提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韓愈則明確認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種觀點,在以人為本,倡導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今天看來,更具有極其現實的意義。「己欲立而立仁,己欲達而達人」。學習與進修,都要做到相互尊重與體諒,這樣才能達到師生共同進步的境界。
立志樂道,甘於奉獻。 傳統師德強調積極人世,以「出世」 的精神,干一番「人世」的大事業,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原則。在老百姓心目中,教師是與天、地、君、親並舉者。這就決定了教師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所以,教師一般都具有淡泊名利、不計較個人進退、熱愛本職工作、專注投入的高尚品格。
嚴於律己,為人師表。傳統師德非常重視嚴於律己、身體力行、為人表率的模範作用。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董仲舒則主張教師「治我」要嚴, 待人要寬,「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論語·仁義法》)。這樣做,不僅體現了傳統師德之美,而且說明教師只有成為「人之模範」,才會贏得學生的尊敬。
樂教善教,講究教法。荀子提出為師的四個條件,實際就是教學道德。他說「師數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著艾而信,可以為師;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知微而論,可以為師。」 (《荀子· 致士》)只有具備了上述四方面條件者方可為師。也就是說為師者不僅要樂教,還要善教,即強調實施教育要有科學合理的施教途徑和方法。傳統師德對教學之德的要求,具體說可分為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等方面。這些都是當今師德建設有益的不可多得的借鑒。
有教無類,教書育人。孔子極力倡導「有教無類」,主張不論其貴賤、貧富、長幼、華夷、智愚,均應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在他的學生中,有來自不同階層和地域的學生。從教育史上來說,「有教無類」是一次重大的革新,由此形成了「平等相待」、「一視同仁」、「教育公正」等一系列師德品質。古人把教師的職責歸結為「傳道」 、「授業」 、「解惑」三條, 歸根結底還是教書和育人兩個方面。這在任何時代都是對為師者的必然要求。教書育人,就是通過教書, 既向學生傳授知識, 又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禮記·文王世子》)這是教師的基本職責,同時也是由教師的社會責任決定的。
大教無痕,相反相成。-老子說:「大音稀聲,大象無形」,是說,真正的道理是不必大聲傳導的。「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言外之意就是,大愛無痕,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事。教師應該深明管理的藝術,這樣才能達到大教無痕,正如老子所說:「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在這里,「無為」、「好靜」、「無事」、「無欲」等,都是老師教化人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老子說:「反者,道之動」。這就是說,道自身包含著相反相成、終極復始的運動規律。教師應該明了這樣的道理,把學生皆看作可變化之人,可塑造之人。依老子的這種觀點來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從邏輯上來講就十分成立,也應該成為我們教師的一種憧憬、期待和追求。
躬行自明,身體力行。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矩,教職員躬親共守。」陶行知一生的教育生涯說明,為師躬行自明,身體力行,才能立教於天下。無產階級教育家徐特立也指出:「教師工作不僅是一個光榮重要的崗位,而且是一種崇高而愉快的事業。他要求教師不僅要當教師,教學問,而且要當人師,教學生怎樣做人。

E. 家長對學校老師的意見建議怎麼

家長意見和建議代表著對自己孩子學習環境和老師的一種溝通。家長意見和建議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從教育教學活動方面建議學校;例如:學校多組織一些有益的課外和校外活動,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還可以利用一些休息日,舉辦一些集體活動,如春遊、訓練營、公益活動、親子活動等,以適應未來社會生活。

二、從常規方面來提意見及建議;例如:建議在午休時間能夠嚴格督促,讓孩子真正擁有午休的安靜環境。

三、關注每一個孩子的自身情況,例如:關注不活潑的孩子以及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改善與學生交流方式,對孩子習慣培養給予意見,針對孩子的性格給予教育。

(5)教育家師德思想擴展閱讀:

白家莊小學 「家長教師協會」正式成立已有三年,家校雙方在共同協商中有組織、有制度、有計劃的科學推進工作,家長們由單純的「活動參與者」切實轉變為「參與式管理者」,實現了教育角色的轉變,與學校真正成為合作夥伴。

家長們還參與學生各類評優競賽,確保工作的公開、公正、公平,這既保障了家長對學校教育的知情權、監督權,又有利於家長主動承擔起教育的職責。家長教師協會還出台了家校活動審批制度、家校獎勵制度等。

祖雪媛校長辦學思想中常說的話是「家長是我們最好的專家,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就是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請家長走進學校參與方方面面的管理、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是促進學校不斷創新和不斷發展的源泉。白家莊小學家長教師協會工作經過三年的不斷研究和探索,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機制和工作的模式與效果。

F. 古羅馬的昆體良是不是西方第一位論述師德的教育家

沒有提到,只是說他最早提倡反對體罰,這也算教師道德的一部分吧
在世界教育史上,昆體良是最早提出反對體罰的教育家。體罰,在古代和中世紀,是世界各民族中普遍流行的教育方法之一。古埃及的諺語說:「男孩的耳朵是長在背上的」,意思是必須打學生的背才能使他們聽課。諺語還說;「學神把教鞭送給人間」,意思是借鞭打來教學是神所確認的。一般人甚至把教育比作馴獸,把教鞭當作教育的同義語。即使到現在,在有的號稱發達國家的學校中,對學生的體罰仍然受到法律保護和家長的支持。但是,昆體良早在公元一世紀就明確提出反對體罰,說明他不愧是有遠見卓識的教育家。
昆體良反對體罰所持的理由是:1.體罰是殘忍行為,是一種凌辱;2.如果申斥還不足以矯正孩子的過失,他就會對體罰習以為常,使體罰失去作用;3。如果經常正面告誡,在課業上嚴加督促,體罰就沒有必要;4.幼年時使用體罰,一旦長大以後,恐怖失去作用,就更難以駕馭;5.體罰造成兒童心情壓抑、沮喪、消沉。從上述昆體良反對體罰的理由中,可以看到他對兒童的深刻了解,對兒童人格的尊重,對正面教育的強調,以及對培養兒童生龍活虎般的積極性、創造性的要求。這些都是文藝復興以後一切進步教育家追求的理想。

G. 面對當下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應該怎麼做

一、熱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內容。 原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認為,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熱愛學生,必須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時刻地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健康發展,與學生建立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 二、尊重家長,是師德修養的重要體現。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他們在人的一 生成長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向家長宣傳正確的幼教知識和經驗,我們責無旁貸。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校和家庭是兩個並肩工作的雕塑家,有著相同的理想觀念,並朝著一個方向行動.在創作人的工作上,兩個雕塑家沒有相對對立的立場是極其重要的。.尊重家長,讓家長多了解參與學校的教育工作,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聯合起來。 為了讓家長能更多地掌握幼兒情況,我們藉助利用發校訊通這一平台,每天發信息,讓每位家長都能收到今天所教的教學內容,以便及時對幼兒進行鞏固復習。另外,我還對每位孩子的在園表現進行跟蹤記錄,和家長進行個別交流,促進幼兒更好的發展。除此之外,我讓家長也把幼兒在家的各種表現告訴我,讓我真實全面地了解孩子教,為我對孩子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資料。我長期進行這種信息交換,與家長達成共識,最大化的利用了家長這一教育資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樂教勤業,是師德規范的最高境界 為了把孩子教育的更好,現在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崗位,課前認真備課,鑽研教材,課前准備好各種教具玩具,以最佳的狀態面對幼兒。在活動中關注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細心耐心的引導幼兒。活動後認真的反思,無論是活動設計的制定還是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都仔細的反思,提出更好的改正措施。 四、團結協作,取長補短 作為幼兒教師要正確處理與同事的關系,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團結一致,密切配合,共同促進幼教事業的發展。團結協作、取長補短是教育事業的內在要求。在面對同事時,以共同進步為出發點,經常與同事交流經驗,不僅學到了很多組織孩子活動的經驗和竅門,豐富自己的學識,更對同事關系起到了促進作用。 教師工作的純孰性源於他的積極進取和勤奮敬業精神,只有樂教勤業的老師才能全面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工作的偉大意義,才能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樂趣而深深吸引。 總之,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 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一部分,它是以社會生活為基礎的,因而,我們每位教師都應該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總而言之,通過師德學習,我認識到加強師德修養對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推動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後的教育生涯中,一定會不斷提高對教師道德的再認識,規范自己的行為,隨著時代的前進,不斷地充沛自己,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真正做到寓德於教,為人師表。

H. 重慶家師德教育信息咨詢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慶家師德教育信息咨詢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是重慶的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公司位於重慶市江北區建新東路28號公司主要從事招生招考信息咨詢服務;翻譯服務;承辦經批準的文化交流藝術活動;心理咨詢;出國留學信息咨詢;學生課後看護服務;提供上門式家庭教育服務。
法定代表人:何玲玲
成立時間:2016-08-03
注冊資本:6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10500893395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重慶市江北區建新東路28號第5層2-2

I. 西方教育史上被稱為教聖 其師德被稱為聖德的是教育家是誰

乞丐一樣的菲斯泰洛奇,在他畢生的努力下,平民教育最終在瑞士得到普及。內教育上的成功使得這個貧容窮落後的山地小國,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成為歐洲一流的教育超級大國。瑞士的成功引起各國教育專家和高層政要人士到瑞士學習先進的教育經驗。後來西方稱菲斯泰洛奇為「教聖」,把他為獻身教育的崇高精神,贊譽為「聖心」、「聖德」。法國著名教育史學者康彼耶贊譽說:「他是人類教育發展中最早呼籲和力行『愛的教育』之典範」。

熱點內容
電功率教學反思 發布:2025-08-23 14:21:15 瀏覽:38
初二下冊語文輔導 發布:2025-08-23 14:18:50 瀏覽:124
農村留守兒童家訪教案 發布:2025-08-23 14:05:48 瀏覽:645
大阪藤田美術館 發布:2025-08-23 12:42:18 瀏覽:329
英茂生物 發布:2025-08-23 11:51:54 瀏覽:412
語文易錯詞 發布:2025-08-23 11:00:28 瀏覽:565
伊朗人文地理 發布:2025-08-23 10:41:35 瀏覽:577
化學計量數怎麼求 發布:2025-08-23 08:59:33 瀏覽:596
蹬牆步教學 發布:2025-08-23 08:32:07 瀏覽:312
數學中i是什麼 發布:2025-08-23 08:25:30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