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是幾族

師生是幾族

發布時間: 2021-01-21 16:44:50

A. 學校應當加強師生員工的民族團結教育工作自覺承擔起什麼責任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同志們,當我們還是孩提時,老師就教我們唱這首《團結就是力量》的歌,而此時此刻,這首歌再次在我的耳邊響起,因為我們互換團結,團結無處不在。

偉大的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個人離開社會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離開土地而被拋棄到荒漠里不可能生存一樣。」著名哲學家叔本華也曾說過:「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賓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還有好多的名人都對團結這個詞作出不同的解釋,面對這些名人名言,我們又怎能忽視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做到團結協作呢?首先,我們需要做到一個字――仁。「仁」又是什麼呢?有人將「仁」分解成「人」和「二」,這便解釋了「仁」由人而來,只有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愛護,才能稱得上擁有一顆仁愛之心。不過,這里的「仁」,並不是指朋友之間的義氣,也不是說不論黑白的幫助或是支持,而是與同事之間的相互協助,當同事遇到困難時,我們要伸出援助之手,當同事彷徨時,我們要給予正確的分析,我們需要時刻樹立仁愛的思想。

B. 莫力達瓦旗民族中學師生多少

萬力達瓦旗民族中學師生一共有1000多人

C. 九族是指哪些

1、「九族」泛指親屬。但「九族」所指,諸說不同。一說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仍孫(古時稱從本身下數第八世孫為仍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說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說法一: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選自國文參考書第九課)
說法二:
中國古代「抄家」和「滅族」經常是伴隨使用的,目的在斬草除根--完全除去復仇的實力和人脈。少康中興「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就是除之不盡的後果,吳子胥與吳伐楚是滅族不徹底的結果。因此,秦始皇開始有「族誅」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代越來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連最廣的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
2、出現原因:
「九族」一說的出現,與封建社會的刑法制度有很大關系。封建社會實行殘酷的株連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滅「九族」,即「株連九族」。隨著時代的變遷,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變化,其親屬之意已經淡出,變成了對與之有關的一切人的泛稱。
中國古代「抄家」和「滅族」經常是伴隨使用的,目的在斬草除根--完全除去復仇的實力和人脈。少康中興「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就是除之不盡的後果,伍子胥與吳伐楚是滅族不徹底的結果。因此,秦始皇開始有「族誅」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代越來越嚴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連最廣的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

D. 成都西南民族大學師生共多少人

答: 成都西南民族大學師生共3850人
節日快樂
合家歡樂

E. 家族革命,師生革命,革命非兵戎相見之謂,乃除舊布新之謂,謂是什麼意思

「之謂」,就是「的意思」,謂意指說法、含義

F. 株連九族是哪九族,第十族又是哪族

九族:

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回妹之子(外甥)、女答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

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這

第十族:第十族就是除了親戚之外的老師一族被稱為十族。

(6)師生是幾族擴展閱讀:

相關故事:

滅十族:

明太祖在位三十年,病歿,享年七十一。由於太子早逝,遺詔傳位於太孫允炆。方孝孺被稱為明初第一大儒,且是輔佐朱元璋孫子建文帝的重臣,桃李滿朝廷(其實是一大派系)。

燕王朱棣打下金陵後,第一個要收服的就是方孝孺,偏偏這位老夫子一身傲骨,兩次見新皇帝都是披麻戴孝、嚎啕痛哭,朱棣低聲下氣請他代擬詔書(逼他表態),他只寫了「燕賊篡位」四個大字。

朱棣問他:「難道你不怕死嗎?」方孝孺答:「要殺便殺,詔不可草。」朱棣:「難道不顧及你的九族嗎?」

方孝孺:「不要說九族,誅十族也不怕。」這一下皇帝火了,在方孝孺九族之外,加上他的學生湊成十族,統統殺掉。

G. 如何加強對師生的民族團結教育,確保三個離不開思想入腦入心

要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強化「四個認同」、打牢「三個離不開」思想基礎,重點做好兩項工作,突出開展好兩項活動。
1、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學校的中心任務,為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培養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設者。
要從「辦什麼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兩個根本問題上入手,正確處理好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培養可靠接班人與合格建設者的關系、育人與成才的關系,堅持把民族團結教育貫穿育人全過程,融入到大學生專業學習的各個環節,納入法制教育、公民道德、精神文明和校園文化建設,滲透於日常生活和管理服務等各個方面,始終高舉民族團結旗幟,綻民族團結教育之花,夯實民族團結的基礎和保障。
2、著力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切實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堅持立德樹人,圍繞人才培養目標,著力構建「教育、管理、服務、發展」四位一體的學生工作模式,積極推進核心價值引領、綜合能力拓展、身心素質發展、職業發展教育、服務保障體系五大平台建設。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以推進黨的思想理論「三進」為主線,以主題推進年級遞進為模式,抓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科建設、課程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教職工「潤物細無聲」的育人職責,及時解決師生員工思想認識上的問題,處理好「軟與硬」、「虛」與「實」、「疏」與「堵」的關系,著力改進和克服「只教書(工作)、不育人」的傾向。重視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積極推進和落實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良好工作格局。
3、深入開展黨的民族宗教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學習宣傳教育活動。
著力落實和推進黨的民族宗教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進單位(部門)、進教材、進課堂、進宿舍、進家庭。要把《新疆歷史和民族宗教政策理論教程》作為必修課,列為校級重點建設課程培育,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文化觀和中國歷史、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兵團維穩戍邊史及形勢與政策等內容的學習宣傳教育。在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時,緊密結合學校實際,採取內容豐富、靈活多樣的形式,通過課內、課外相互配合、各有側重、多點滲透的方式,不斷增強學習宣傳教育的效果,努力使黨的民族宗教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入腦入心。要區分層次,因人施教,努力消除盲區和死角。
4、積極開展「雙語」學習活動。
切實把學習「雙語」作為加強民族團結的重要任務,進一步加強校內民族預科教育、雙語專業教育,提高雙語水平和質量;加強和改進少數民族學生五年一貫的漢語教學,保證學生畢業時達到雙語要求;面向漢族學生開設維語課程,鼓勵漢族學生學習維語,探索改革漢族學生掌握第二語種條件的相關要求。採取多種形式和有效措施,使漢族教職工掌握本地少數民族日常用語和簡單對話、少數民族教職工都能用國家通用語言交流。
通過共同學習,使黨的民族宗教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基本普及,各族師生員工對話溝通基本無障礙,「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意識在心底紮根,不利於民族團結的話不說、不利於民族團結的事不做成為自覺行動。

H. 如何在少數維吾爾民族師生中快速推進國語教學

少數民族的國語教育是對少數民族進行的第二語言教育,在許多方面上與母語教育不能同等對待。國語教育雖然與民族語言教育在教學內容上具有很多共同點,在教學方法上具有語言上的共通性,但是國語教育在情景、內涵、語法和體系建構上都有自身的特性。我國在少數民族群體中進行國語教學時,應當改變觀念,深入調查,對民族環境和地區特徵進行科學分析,在此基礎上開辟出一條在少數民族群體中進行國語教育的有效途徑。

I. 四川民族大學有多少師生

對外數據來是3萬餘人。
學校自有56個民族的在校全日制學生2.8萬餘人,有教職員工18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300餘人,副高以上職稱近640人,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300餘人。有46人先後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現有22人為國家民委或四川省突出貢獻專家,53人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聘請國內外客座教授近300人,其中,院士6人。

熱點內容
電功率教學反思 發布:2025-08-23 14:21:15 瀏覽:38
初二下冊語文輔導 發布:2025-08-23 14:18:50 瀏覽:124
農村留守兒童家訪教案 發布:2025-08-23 14:05:48 瀏覽:645
大阪藤田美術館 發布:2025-08-23 12:42:18 瀏覽:329
英茂生物 發布:2025-08-23 11:51:54 瀏覽:412
語文易錯詞 發布:2025-08-23 11:00:28 瀏覽:565
伊朗人文地理 發布:2025-08-23 10:41:35 瀏覽:577
化學計量數怎麼求 發布:2025-08-23 08:59:33 瀏覽:596
蹬牆步教學 發布:2025-08-23 08:32:07 瀏覽:312
數學中i是什麼 發布:2025-08-23 08:25:30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