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高尚的詞
歌頌「師德」的詩句大多不是直接表達,而是借物喻人,具體如下: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2、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白居易
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3、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落下的花朵營養了大地,提供了養料,培育了下一代。
5、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鄭燮
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
B. 贊美師德的成語
春風化雨、高風亮節、關懷備至、平易近人、德高望重
一、春風化雨[ chūn fēng huà yǔ ]
【解釋】:化:化生和養育。指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自】: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十二章:滿想在這春風化雨的環境里,多受一些教益,哪知道剛入黨後的一點鍾內,就要離開這塊令人陶醉的土地。
二、高風亮節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解釋】:高風:高尚的品格;亮節:堅貞的節操。形容道德和行為都很高尚。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藍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聖哲與偉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們的高風亮節。
三、關懷備至 [ guān huái bèi zhì ]
【解釋】:關心得無微不至。
【出自】:近代 劉白羽《海天集·偉大創業者》:「總理對人總是關懷備至,體貼入微。」
四、平易近人 [ píng yì jìn rén ]
【解釋】:對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了解。
【出自】:漢 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譯文】:對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人民一定會回來的。
五、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解釋】:德:品德;望:聲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自】:唐 房玄齡《晉書·簡文三子傳》:「元顯因諷禮官下儀,稱已德隆望重,既錄百揆,內外群僚皆應盡敬。」
【譯文】:元顥於是暗示禮官下儀,說已經德隆望重,既然統領文武百官,內外百官都應恭敬。
C. 求問武周(武則天時期)年間當時朝中比較有名的大臣有誰
1.張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將,漢族,唐朝襄州襄陽人。張柬之中進士後任清源丞。689年以賢良征試,擢為監察御史。後出任合州、蜀州刺史、荊州長史等職。狄仁傑向武則天推舉之,武則天將其提升為洛州司馬。不數日,狄仁傑再薦之,稱其「可為宰相,非司馬也。」遂得以升為秋官侍郎,過了一個時期,升位宰相。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張柬之與桓彥范、敬暉等乘武則天病發動政變,復辟唐朝國號。因功擢天官尚書,封漢陽郡公,後升為漢陽王。不久,張遭武三思排擠,被流放邊疆。張柬之被流放隴州,氣憤致死。
2.婁師德
武周天授初,升為左金吾將軍、檢校豐州都督,仍舊知營田事。婁師德主管營田十餘年,取得了積谷數百萬斛的巨大成就,獲得武則天的嘉獎。長壽元年(692年),拜夏官(兵部)侍郎判尚書事。次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但是不久,武則天認為營田事關重要,又任之為河源、積石(今青海貴德西部)、懷遠(今地不詳)等地軍隊及河、蘭、鄯、廓等州(今甘肅蘭州以西、青海湟源以東地帶)的檢校營田大使。後又內遷秋官(刑部)尚書,轉左肅政台(即御史台)御史大夫。證聖元年(695年),吐蕃進犯洮州(今甘肅臨潭),婁師德統軍迎戰,兵敗,遂被貶為原州員外司馬。萬歲通天二年(697年),復官為同鳳閣鸞台平章事。聖歷元年(698年),遷隴右諸軍大使,仍檢校河西營田。次年,官為天兵軍副大總管,依舊充隴右諸軍大使,專掌招撫吐蕃事。同年八月卒於會州(今甘肅靖遠)。
後來的「開元賢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則天時期提拔起來的
D. 形容「師德」的古詩詞有哪些
1、唐·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 處,花重錦官城。
2、清·龔自珍《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3、唐·羅隱《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4、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5、唐·劉商《酬問師》
虛空無處所,彷彿似琉璃。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
E. 頌揚高尚師德師風詩詞
1、解釋唐詩泛指創作於唐朝的詩。唐詩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也對周邊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2、形式...
F. 頌揚高尚「師德師風」的詩詞有哪些
《婁師德》
年代:宋作者:徐鈞
面乾人唾苦無剛,為國求賢慮卻長。
不是陰將人傑薦,誰能取日再興唐。《漁舟》
年代:宋作者:文天祥
一陣飛帆破碧煙,兒郎驚餌理弓弦。
舟中自信婁師德,海上誰知魯仲連。
初謂悠揚真賊艦,後聞欸乃是漁船。
人生漂泊多磨折,何日山林清晝眠。《念昔游四首》
年代:宋作者:胡仲弓
昔游金山寺,一葦破滄溟。
怒濤正拍天,風雨歘晦冥。
江豚急吹浪,水央轟雷霆。
滿船失顏色,莫辨死與生。
此時婁師德,高卧看長鯨。
過午忽開霽,濟岸猶登瀛。
清風泛我衣,陽光射檐楹。
舟人相慰勞,山僧笑出迎。
行行金鰲背,月鑒浮空明。
波平蒙天影,潮靜聞經聾。
殿閣耀金碧,守護真龍形。
系纜少沉吟,紅輪江西傾。
炬火爍江面,直使潛鱗驚。
因成一宿覺,問津維揚城。
重來知幾時,未計歲月成。《謁郭道沖唐師德登台偶作》
年代:唐作者:朱長文
沖寒步郊原,煙水照林薄。
雪余山色佳,浦浚湖波落。
靜可釣綸垂,清欲塵纓濯。
相逢兩俊友,辭義富金臒。
攜手登高台,談笑有真樂。
寸眸周遠近,幽思騰寥廓。
逝將飛片帆,直泛洞庭腳。
縶維阻並游。搔首向城郭。《舟行》
年代:宋作者:趙蕃
夜來投宿定花浦,乞曉占風更前邁。
波濤洶涌勢莫遏。顧視吾舟真若芥。
是時霜威甚可怖,篙師戰縮不可耐。
急溫濁酒澆肺肝,向者飢寒夫安在。
自憐不比婁師德,未可輕犯垂堂戒。
徑搜苦語謝江神,恐懼偷生勿吾怪。
G. 形容師德的古詩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三人行,必有我師。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