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支教一般
1. 大學生為什麼暑假去支教
暑假因為時間比較久,支教可以鍛煉自己更是可以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
我想想四年前對面怎麼說的。。。
1.大學生並不專業,所以很多問題並不見得能夠很好的解決,會有誤導。(在這里下套,如果對方說只是教課本知識,那麼就可以反問支教的意義在哪裡,課本知識老師都會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認為支教最重要的是教思想,而不是單純的一個暑期輔導班監督寫作業)
2.學生們不見得喜歡假期還要被支教(下勞逸結合的套,教育局都反對假期補課這種過度的)。
3.短期並不見得會教多少知識,卻可能會讓學生們產生對比,從心裡抵觸原本的老師。(大學生畢竟從城市過去的)
4.打亂原有安排
3. 大學生暑假支教時間有多少天
你好,很高興你能夠有支教的想法,對此表示贊許和感謝。通常情況下寒暑假支教是一至兩個月,也根據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時間要求。如果你想了解關於支教方面的信息,建議可以網路下中華支教,官網的信息都是真實可靠的,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祝一切順利。
4. 大學生暑假支教是怎樣的體驗 知乎
人家山村孩子們寒假也要放假的 這種支教,一般有幾個渠道,供你考慮 1、是全國性的,你通過你所在學校的團委報名,然後全國分配你去哪支教,學校給你保籍; 2、你這種純自發性的,你找個想去的地方,一般離家近什麼的,然後聯系當地的學校、。
5. 參加大學生暑期支教需要哪些品質
曾經一度認為教師是與我無緣的工作,可是偏在畢業之前得到了一次實習支教的機會。在來之前,我告訴自己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自己現在的工作。
轉眼支教生活的一半已經過去了。和朋友聊天我總喜歡稱自己是一個「偽教師」,披著老師身份的畢業班學生。記得9月6號那天踏上征途,在行駛的路上我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鳳居。「鳳居」,聽名字感覺好雅,肯定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我甚至就在車上幻想起了自己以後的生活,像陶淵明一樣,在田園小鎮悠然自得。等真正到了鳳居才知道我要去的是鳳居學區的黃岩學校。恰逢周五,下午上完課後,老師和學生們就相繼離開了,留下偌大的空盪盪的校園,空盪盪的宿舍。幸好還有一個年歲相仿的剛入編的高老師和我作陪,差點忘了還有她的老鄉兼同學宋老師(在另一所學校)。就這樣我們三度過了一個無聊卻又充滿各種奇葩事件的周六日。周一迎來了排課。一二年級品德、音樂、美術,還有全校體育,美名曰晉中學院培養的應該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老天,我的專業是化學!我就這樣被「全才」了。
站在講台上給二年級上品德課時,看著那一雙雙清澈的充滿期待的眼神時,我突然覺得自己特別神聖,就好像講台之下是一群等著我去拯救的信徒。說實話,站在講台上才發現原來真的能看到所有同學們的小動作。站在講台上,眼神總是會無意忽略第一排左右倆邊的學生,碰到他們的眼神閃現出略帶點被遺棄的感覺時,瞬間會涌現出好多負罪感。我終究不是聖人,原諒我的眼睛不能360°全方位都能看到。讓我驚喜的是原本以為我在黑板上寫字時底下會亂成一鍋粥,可是他們竟然跟著我寫字速度把一個個字念出來。第一節課下來了才發現,其實好多事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只要你敢想,然後去做。周二是9月10號教師節,這個本不屬於我的日子,恰好在實習期,所以我有幸度過。早上第一節是二年級音樂,上課鈴響了,他們卻不讓我進教室,讓我等一會。等我再次推開教室門的時候,看到很班上歪歪扭扭的用彩色粉筆寫著教師節快樂五個大字,還有同學們畫的各種圖案,還有三個桃心,上頭用鉛筆寫著「老師節日快樂」,教室各個角落還零星的掛著氣球,雖不甚美觀,可是我能感受到他們滿滿的心意。第一個教師節,我收獲的是滿滿的感動。
還沒等我完全適應下來,周三就被調去了皋落初中。原本覺得初中應該很輕松,可是看到其他班主任的校友每天必須跟著學生們出操、早讀、晚自習,很是佩服她們。我沒有課,所以只是看著她們忙碌而忙碌,我沒有體驗到「教」,我只是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體驗著這個小鎮獨有的風情與民俗。
周一又被調到了大寨,沒想到兜兜轉轉一圈後竟然真的來了大寨,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迎接我的竟然是當初在黃岩有過幾日之緣的宋老師!緣分真是個很奇妙的東西。來了大寨。廁所近了,早上也不用吃那硬邦邦的饅頭,晚上宿舍外頭也沒有癩蛤蟆和老鼠蝸居了。沒有比較就沒有幸福感。雖然來了這里是一年級包班,仍舊覺得在天堂。這里一年級與黃岩不同,他們不會上課藏在桌子底下和我捉迷藏。第一堂課,他們甚至有些怕老師。我一直覺得教小孩子最重要的是親和力,可是待我發現這群熊孩子在摸清老師的稟性後肆無忌憚起來,我開始懷疑親和力的力量。一年級孩子的思維常常讓我覺得他們來自外星球,上課也是有時候感覺完全聽不懂我在講什麼,吼破了嗓子,他們依然照舊。而且上課一旦涉及到他們懂得能插上話的,絕對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可以說話的機會。小孩子完全是視覺動物,大多時候他們上課看的不是黑板,而是老師的臉!每個學生的進度參差不齊,每天早上起床最發愁的就是上新課還是復習舊知識。事實上,在學習方面,真的存在所謂的好學生和差學生,有些人你教一個小時就能懂,而有的一天也教不會。每天全天的課不免讓人心情煩躁,再加上哪些嘰嘰喳喳的聲音,簡直讓人瘋了。有耐心,微笑面對學生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教書其實並非自己想的那麼簡單,想要上好一堂課,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其實是不少的,雖然講的內容很簡單,但必須要懂得怎樣去講,所以第一點必須做的就是精心設計每堂課程。其次,自己在不斷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一有時間就走進其他老師的課堂,學習他們的教學技能。通過對比,自己什麼地方不足,或者哪種方法能使學生更容易接受,便根據實際情況去改正,去採納。這樣能快速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
這里做飯阿姨還有各科任教教師都對我特別好,大家不分年齡經常坐一起說說笑笑,其樂融融。無論酸甜還是苦辣,我都覺得特別有滋有味。不知道在正式結束要離開的時候我會有多麼不舍?
最後,在此我要感謝給了我這次機會,給了我明白這些道理的機會,是青年支教團讓我們長大,所以我們也要學會愛與感謝如果每個人都吝嗇那麼一點點小小的愛心的話,那麼我們將面對的是一份苦澀的淚水,還是孤獨?以前自己很渺茫,人活著到底是為什麼?到底是為什麼而活?今天終於讓我體會到了,我想人活著是為了愛與責任,是為了感謝與愛。
6. 大學生暑期支教都幹些什麼,去支教需要准備什麼
溝通能力,場面掌控能力,還有吃苦耐勞的能力。支教是需要和當地學生打交道的,還需要適應當地的環境,更需要自己獨立生活,安排生活的能力。
7. 想利用寒暑假去支教,不知行不行
不知道你是不是大學生
我知道大學生裡面每個院系和社團暑假時候一般都會組織去貧困地區進行三下鄉活動的
你可以去大學裡面了解一下看看他們招不招你
1、支教的途徑。
(1)如果是應屆畢業生可參加團中央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發起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這個計劃是03年開始的,當時自己就是通過這個途徑去支教的。http://xibu.youth.cn/這是專題網站,關於具體的政策等方面都有官方的詳細介紹。http://bbs.cycnet.com/index_bbs.jsp?action=showbbs&bbs_code=0114這是專題論壇,好多志願者都去,有什麼問題發個帖子就行。
(2)如果是應屆畢業生,還可以參加有本省組織的志願者支教活動,其實就是各個省仿照團中央的西部計劃而在本省實施的。現在黑龍江和吉林好象都有,不知道樓主是哪裡的,一般這樣的信息在本省團省委的網頁上都有,可以看下。
(3)如果是應屆畢業生還可以參加本校組織的研究生支教團活動,一般是支教回來後就讀研,這個得向自己系院咨詢。
(4)如果是在職的,可以參加團中央的「扶貧接力計劃」一般是服務半年至兩年,這個我不太了解,可以向團中央咨詢下。
(5)如果自己有一定的條件,也可以自己找個西部的貧困學校來去實現支教。
通常參加有組織的計劃是要報名審核的,例如西部計劃,然後通過體檢和培訓後上崗,西部計劃的項目辦設在每個高校的團委。
2、支教過程中的政策保障問題。
一般都會有些政策,比如保留檔案和戶口在當地,記工齡,考研和考公務員享受優先錄取,可以參加各種評獎。西部計劃的志願者還享受交通補助和每個月600元的生活補助。不過這里要提醒一點,政策是有,落實很難,所以盡量看淡些。
3、支教前的思想准備
最好考慮清楚再去,也就是想清楚自己的計劃。建議最好把支教納入到自己未來10年內的人生計劃來規劃,有很多志願者支教回來後的景況很不好。另外就是要現實地估計下自己承受各種困難和困惑的問題。到西部貧困地區支教,要遇到很多困難,語言上的,飲食上的,環境上的,心理上的,習慣上的,感情上的,思維方式上的等等,好多。自己一定要事前作好充分的准備。
4、支教中能做的事情
其實支教的時間有限,能做的事情更有限。但我們可以大致作好這事情:激發孩子門的學習熱情和奮起的精神,為他們的心靈打開一扇通向外界的窗口。其實,教育不應是一桶水,應該是一把火,一把點燃孩子心靈的火。教會孩子們懂得自強自信自愛,比傳授那些具體知識重要的多。
:)不明白的再發信息給我吧
8. 對暑期支教的看法
支教這種行為時個人自發的,因為學校和社會都不會給志願者任何費用,全部都是志願者自費,這首先在物質 就是對志願者的一個考驗。
所謂個人價值的實現,不能通過支教一件事來衡量,因為教書育人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從小學到大學,各個學習階段,就看你把哪個階段作為衡量成功的標准了。
比如說,你是想把學生培養成初中生還是高中生還是大學生?就算是初中畢業都需要九年的時間。你不可能九年的時間都花費在你的幫助對象身上。你只是暑假的時候去一次,暑假結束就要離開,短暫的一個暑假,其實不可能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形成有影響力的幫助。
所以說,暑假支教這種事,個人價值實現的可能性很低,但是肯定會增長自己的社會閱歷,對自己的動手思考能力都會有很大提高,也能提高自己吃苦的能力。
9. 請問在校大學生是怎麼申請到暑期支教的
去網上查找相關的基金會等NGO的招募公告,不過我們一般喜歡與校內組織社團或是團委等合作,請他們代為招募,這樣比較便於管理~
10. 大學生暑期15天的支教,意義在哪裡
1、公益和志願者精神是讓大學生涯得以完整的一劑「良葯」。公益和志願者精神,只能通專過實屬踐去習得。在公益行動中,大學生將更加懂得愛與被愛、懂得現實與理想、懂得純真與感動、懂得責任與堅守、懂得團隊與寬容。
2、改善農村兒童的教育狀況,通過輸送年輕優質的師資,實踐創新的教育方法,幫助農村兒童接受更適合的教育,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未來社會所需的優秀人才,持續推動教育公平。
(10)暑期支教一般擴展閱讀:
支教的環境
我國基本國情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這是高中地理課文中的一句,但如果算起整體,前句話需改為「地小物稀」,又因各地自然和社會條件不一,及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等政策原因,讓物質分配極為不均衡,貧富差距較之以前擴大許多,部分地區「富顯闊,貧求生」,這就需要教育和政策性引導。
作為去到異地支教的志願者,首先需要具備生存自理和溝通能力,其次具備教學能力,能長期忍受在艱苦、孤獨的條件下從事教育的毅力和能力,切忌盲目沖動和缺乏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