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家訪的話題

家訪的話題

發布時間: 2020-11-20 13:20:30

⑴ 幼兒園家訪面訪話語大全

a.提問注意
1.確實掌握談話目的,熟悉自己談話內容,交涉時才有信心。
回2.預測與對方的面談狀況,准備談答話的主題及內容。
3.努力給對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即努力准備見面最初15~45秒的開場白提問。
b.尋找話題的七個技巧:
1.儀表、服裝:「這件衣服料子真好,您是在哪買的?」
2.鄉土、老家:「聽您口音是山東人吧!我……」
3.氣候、季節:「這幾天熱得出奇,去年……」
4.家庭、子女:「我聽說您家女兒是……」
5.住宅、擺放、鄰居:「我覺得這裡布置得特別有品味,您是搞這嗎?」
6.興趣、愛好:「您的歌唱得這樣好,真想和您學一學。」
7.線索、偵察:從蛛絲馬跡中就可以了解到顧客喜歡的一些話題。

⑵ 家訪的目的是什麼

家訪,是一種聯系家長獲取孩子在家學習情況的橋梁,也是實現家長與學校互動的重要途徑。老師上門家訪,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觸動。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

家訪的對象通常瞄準班裡 「有情況」 學生的家庭,這些學生往往紀律、表現差,或出現了特殊的情況,需要班主任去聯絡家長,以求得問題得到家校合力的解決。

⑶ 家長與班主任溝通技巧

總結了一下五個和老師溝通的要領,希望可以給家長們一些啟發。
一、學期初的見面,闡明自己的態度

好像生活中的好多事情,態度決定一切。

在和老師溝通的這件事上,家長的態度更是決定一切。

作為中國家長,我們肯定是一切為了孩子,這一點上全世界人民都比不過我們。可是當面對的是外國老師時,如果自己的態度非常的保守且被動,或者是非常的自我和封閉。那麼跟老師的溝通在開始前就有很大的障礙。

我的經驗是,在學期一開始就跟老師單獨進行一次交談,可長可短(哪怕語言不太靈光),讓老師了解孩子大概的家庭情況,更重要的是家長的態度。

在這次交談中,家長可以大概的把孩子的生活狀況,生活背景,性格特點,優勢劣勢都簡單的跟老師溝通下。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簡單的交談了解一下這個老師的性格特點,是開朗外向還是內向保守?家長了解這些情況可以有的放矢地准備接下來的溝通安排。

所以,不要忽略這個簡單的溝通,如果家長的態度是願意跟老師溝通、跟老師開誠布公的交談、互換有關孩子的信息,這也是協助老師的工作,當老師的沒有不願意的。

還有一點是如果孩子感到老師和家長的態度是一致的,那麼他們就會有更強的是非意識,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印象就會更加深刻。

二、定期見面

法國的學校每年在開學期間有個家長會,這之後的見面都是取決於孩子們的情況。

我的經驗是,學期伊始跟老師見一次面,學期1/3再見一次。

除此之外,每天送孩子上學、接孩子放學時也時常的跟老師打個招呼,以便及時與老師溝通需要家長協助的問題。如果人在海外的家長感到有什麼差池是不明就裡的,那麼一定要在第一時間跟老師通曉。

老師與家長的見面會給孩子們一個提醒,大人們是統一戰線的,他們經常互通消息,所以作為小同學,應該意識到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以免大人們見面時會談論出比較沉重的話題。

三、從內心的深處尊重老師

法國的老師可能並不那麼親切,但是大多還是很敬業的。所以從任何角度來說,我們做家長的對老師都應該是滿懷尊敬的。法國每個班級班額30個學生是上限,貌似不多,但是想一下他們的養育理念是「不要懼怕表達和爭論」,國訓是」自由、平等和博愛「,所以在這些大方向的引領下,每個人在集體里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自我」,這種情況下,老師想把一天天的內容進行順利真的不容易,說簡單些,這些孩子很難教。

所以,我從來都是對孩子們說老師的辛苦和不易,我從來不會守著孩子說老師的不是,更不會評說老師的作業給得太多了這樣的話。

學校是孩子們的第一個社會平台,跟老師友好而信任的相處是非常重要的。上學期結束,我和兒子女兒一起親手給班主任們做了餅干,兒子只有一個班主任和一個生活老師,而女兒不光是給二年級的老師,一年級的老師我也提醒她要給。雖說外國人不會強調「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們會尊重老師的人、尊重老師的勞動。畢竟有了尊重作為前提,一切都會比較容易進行。

四、信任,真正的信任!

我們既然把孩子交給人家了,那麼我們就應該選擇相信老師,相信老師的方法。

我說的不是迷信,不是所有事情面前都沒有自己的判斷,而是在經過判斷之後,能夠公平而客觀的看待實際情況,從而做出積極的消化和回饋。

順順的班主任是一個非常愛留小紙條的老師,雖然還沒有給他留過條子,可是能看出她是一個凡事都愛較真、又有些挑剔的人。記得有一次,我送小二去上學,孩子因為高興上學所以蹦跳著進入教室,我平日里對孩子在公共場合的行為習慣要求的挺嚴的,而那天我確實覺得沒什麼過火的舉動,但是他的老師在教室門口迎上去說了句:你要靜一點,你現在進入教室了,知道嗎?要靜一點。還有,你跟我問好了嗎?進門第一件事要問好,知道嗎?

她說的道理都對,可就是方式太生硬、語氣太冷酷,讓我不禁想起其他家長對她的評價:吹毛求疵、求全責備。

我當時真想進門跟她問問情況,可是轉眼看到小二,兩眼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話,並且點頭認可,說明他是接受老師這種方式的。

是呀,不能說孩子年齡小就可以為所欲為的。上學的一個重要學習內容不就是學習接受嗎?接受集體生活的節奏,接受集體生活的規矩,接受管理者發出的指令,接受暫時離開媽媽爸爸視線的時間,接受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更包括接受來自老師的批評和教誨。

所以,我什麼也沒說,遠遠地看著,之後轉身走了。

五、當有話要說時,一定注意措辭和說話的時機

我覺得好多情況下,人與人之間溝通地不順暢是因為說話的方法、措辭的方式以及說話的時機不對。

話說上次看到老師那麼嚴苛的對待小二,我的心裡咯噔了好久,雖說當時我說服了自己接受了眼睛看到的畫面,可是我始終覺得我需要說些什麼。

我找了一個周五的清晨,沒有多少家長圍著老師的時間,非常輕松地問老師小二平日里的行為習慣等等問題;這個對話是個引子,是非常感情用事驅使下的對話。

老師說了些順順的優點和特點,能看出來,老師對順順各方面的情況很滿意。

我順著她的話說下去:順順畢竟是個男孩子,有時一興奮了就會手舞足蹈的,也不知道是否會給您添餘外的負擔。那天我看他進門四腳朝天的,也沒有跟您打招呼,您把他攔住了,還非常認真地對他講解了在教室里的規矩和見到老師要問好的重要性。這樣他記得就很清楚,對吧?!

老師可能沒料想我那天看到了這一幕,聽我說起時一愣,之後緩和地笑了笑說:是呀,我們這個教室建材結構很特殊,如果孩子們每個人都發出稍大點的聲音,迴音特別的大,所以為了不影響其他的小朋友,我要求大家只要進了門就只能靜靜地走。

我想,如果我不是用這個時機、這種方式跟老師輕松地聊起這個話題的話,很有可能就是一個老師覺得家長挑剔、家長覺得老師苛刻的結果;但是換了一個溝通方式,我不但了解到老師的苦衷,從而理解了老師的立場,並且也給老師提了個醒,告訴她家長也有自己的渠道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事。

我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學生家長,就是一個對孩子的事比較上心的媽媽。我深知跟老師溝通順暢、有效的重要性,也知道作為外國媽媽的我們有很多的挑戰要面對。但這樣的事就是靠心思和時間的。老師也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去了解外國家長,只要家長的心意足,老師肯定會願意配合。

如何拯救這個班級

其實厭學這個事情對於多數學生來說都是很正常的,教育式學習確實是一件讓人很煩惱的事,一般來說理想教育只要用對了地方還是有用的,比如說學生中有多數是農村的子女或者是家庭並不是很富裕的學生的話就可以試試,給他們說說道理,但如果不是就最好不要用這種方式;如果是叛逆心比較重的學生,作為老師最好是能夠理解他們,先和他們打成一片,了解他們為什麼會突然轉變?從好到壞總是要有原因的,要多和他們談心,然後再好好開導,一定要有耐心.最好是能開展一系列教育他們的活動,如果有機會,可以試著帶他們出去玩玩,然後再告訴他們玩後就應該認真的學習了,接著可以鼓勵他們一旦有進步下次還會有玩耍的機會.

⑸ 家訪都在聊些什麼話題

你最近學習怎麼樣,表現如何,問問家裡的情況,以後該怎麼辦

⑹ 優勢視角理論的概念

優勢視角
「優勢視角」是一種關注人的內在力量和優勢資源的視角。意味著應當把人們及其環境中的優勢和資源作為社會工作助人過程中所關注的焦點,而非關注其問題和病理。優勢視角基於這樣一種信念即個人所具備的能力及其內部資源允許他們能夠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中文名
優勢視角
外文名
Strength Perspective
構成要素
3部分
優勢評估
5類
快速
導航
基本假設

學理基礎

優勢詞典

抗逆力

助人原則

優勢評估

實踐要素

主要策略
定義
Strengths perspective
An approach to assessing people by focusing on strengths and capacities rather than identifying only deficits, disabilities, and/or problems.)
核心理念:相信人們天生具有一種能力,即通過利用他們自身的自然資源來改變自身的能力。
優勢視角是社會工作中的一種全新工作理念。
優勢視角著重於挖掘案主自身的優點,幫助案主認識其優勢,從而達到解決案主外在或潛在的問題。
基本假設
1、優勢視角相信人可以改變,每個人都有尊嚴和價值,都應該得到尊重。
2、優勢視角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解決問題的力量與資源,並具有在困難環境中生存下來的抗逆力。即便是處在困境中倍受壓迫和折磨的個體,也具有他們自己從來都不曾知道的與生俱來的潛在優勢。
3、優勢視角認為在社會工作助人實踐過程中關注的焦點應該是案主個人及其所在的環境中的優勢和資源,而非問題和症狀,改變的重要資源來自於案主自身的優勢,個人的經驗是一種優勢資源。
優勢視角超越了傳統的問題視角的理論範式,關注點在於案主的優勢和潛能。它強調要把注意力聚焦於案主如何生活、如何看待他們的世界以及從他們的經驗里找出意義。
運用社會工作優勢視角的觀點思考案主問題時,並不是要刻意忽略其痛苦或是不足之處,而是期待以另一種角度出發,協助案主以另一種態度去思考自己的問題與改變的機會,使得問題對於案主或其他人較不具威脅性,當危險性降低時,案主與他人願意解決問題的動機便會提高。
學理基礎
從消極悲觀轉向積極樂觀的人性觀
從問題缺陷轉向優勢力量的理論視角
從醫學治療轉向社會心理的研究範式
從線性單一轉向生態整合的干預方法
優勢詞典
賦權(empowerment)
成員資格(membership)
抗逆力(resilience)
治癒和整合(healing & wholeness)
對話與合作(Dialogues and Integration)
抗逆力
抗逆力作為優勢視角的理論內核,是當個人面對逆境時能夠理性的做出建設性、正向的選擇和處理方法。抗逆力是個人的一種資源和資產,能夠引領個人在身處惡劣環境下懂得如何處理不利的條件,從而產生正面的結果。同時抗逆力也是一個過程,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並且不斷增強。抗逆力高的人能夠以健康的態度去面對逆境。在面對逆境過程中,抗逆力能使人的心理健康回復至逆境發生前的狀況,甚至展示出更理想的心理狀態;而在克服逆境後能夠擁有更高的抗逆能力。
表現形式
從表現形式而言,抗逆力有常規和非常規兩種方式。前者通常表現出常規的親社會取向的行為方式,遵從社會規范與道德,認同主流社會文化,同時也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接納。後者通常表現出反傳統、反社會、反主流的行為傾向,具有挑戰常規、對抗成人、批判現實的特徵,往往會受到成人的指責、朋輩群體的排斥

⑺ 高一新生作文以家訪為話題

《疑點》
萬能的真愛之神獨自徒步在人間,打開了能夠照亮凡塵的鏡子,卻發現人心早已變了顏色,他只好在人間無奈地前行著,不知何去何從……
在某所學校里,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剛剛任教不久,這位女教師講課時不喜歡看答案,只喜歡和自己的學生們討論,因為她認為這樣有利於學生開拓思維,增強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有一天,女教師看到一道問題,她認為這道題有利於開闊學生的思維,便拿到課堂上來講,同時她自己也沒有看問題的答案.「同學們,在上課之前,大家先做一道題——在下著傾盆大雨的一天里,一個年輕的男子打著雨傘獨自走在街上.在他的前方,他看見有一位婦女手裡挎著一個包,還抱著一個幾個月大的孩子.見此情形,走在後面的男子連忙接過手中的孩子,那麼請問這個男子是誰?
聽到這個問題後,教室里立即沸騰起來,同學們都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就在這時,老師叫起了其中的一位同學,讓他回答這個問題.學生毫不猶豫地回答道:「老師,我認為這個男子肯定是一個小偷,想偷那個婦女的包.」聽後,許多學生連忙點了點頭.老師沒有說什麼,揮揮手讓他坐下.
「老師,沒准那個男子是個人販子,想搶走女人手中的孩子.」學生們的答案五花八門,類似的答案還有很多.這時,這所學校的校長站在門口,連忙讓老師揭示答案.令人驚奇的是,答案只有兩個字——雷鋒.此時此刻,站在門口的校長早已淚流滿面,說:「二十年前我也經歷過……」
當我聽到這個故事時,心頭為之一顫.是啊,只是簡簡單單的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的體現,為什麼總是建立在別人的利益之上呢?難道當代社會中,就沒有人世間最朴實,最美麗的關愛嗎?記得幾天前的一則新聞中寫到:某市的街道上,一位車禍現場的老人家卧倒在地,引來了多少人駐足觀看,卻沒有一個人迎上前去,扶那個老人一把.只有路過這里的兩個七八歲的孩子,上去扶那個老人家一把,但因為力不從心,只好無奈走去.最後因為警方及時救助,老人家才平安無事.多少人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不願意伸出援助之手?為什麼?為了利益?

熱點內容
文科生物會考知識點 發布:2025-07-11 21:32:18 瀏覽: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學 發布:2025-07-11 21:21:02 瀏覽:729
寶藍色校園 發布:2025-07-11 20:31:21 瀏覽:714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
燃料電池歷史 發布:2025-07-11 13:49:58 瀏覽:96
什麼心理 發布:2025-07-11 11:13:50 瀏覽:198
天都教育 發布:2025-07-11 09:35:37 瀏覽:447
廈門在職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1 09:05:50 瀏覽:694
十佳師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發布:2025-07-11 08:34:05 瀏覽:745
曲宏老師 發布:2025-07-11 08:29:28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