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共讀寓言

師生共讀寓言

發布時間: 2021-02-12 19:09:18

師生共讀

低吟默讀皆自在

就在幾天前的早讀課,我抽查了本學期班裡孩子們的讀課外書的情況,同學們一個個滿懷自豪地站起來響亮地報出:「23本!」「35本!」「15本!」當盧晨陽說出「51本!」時,全班同學都驚詫了,哇!這么多!齊刷刷的幾十雙眼鏡都向他投去,臉上流露出佩服的神色。能在兩個半月時間讀完51本書,的確需要超人的毅力與耐心,這在一個班裡也是為數不多的。

然而我們班的同學基本上強烈地喜歡上了讀課外書,並養成了每日必讀的習慣。有一個語文基礎很差的學生,目前也常常能看到他捧書默讀的身影,雖然不知道他是否真讀進去了,但至少已經邁出了可貴的一步。而幾個特別愛讀的學生更是有滋有味,甚至有時像周公一樣「三吐脯」。當大家排隊盛飯時,這幾個學生還手不釋捲入神地看著,等別人都盛好了飯,他們才來盛,端起飯碗又坐到位置上邊吃邊看。這種情景,不是你親眼所見,可能還會以為我像敏豪森一樣在吹牛撒謊呢!

渠引清流緩緩來

這令人欣喜、使人自豪地習慣能水到渠成,那得靠「渠」一段一段地銜接好,才能讓「水」暢通無阻地由源頭緩緩流淌。這「渠」就是老師的方法,我的「渠」就是「師生共讀」。在我剛接手這個班時,他們上四年級。一開學,我就有意在教室里,在學生面前捧起一本書認真地閱讀。早讀時,學生讀背語文課文,我就大聲朗讀一些詩歌、散文;午飯時,學生做作業,我默讀兒童小說;課外活動時,我對學生津津樂道地講書中有趣的故事,令人感動的情節;外出回來,我特地買來一兩本書,興奮地告訴大家,我買了新書……

經過兩三個星期後,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學生抽屜里、課桌上的書漸漸豐富起來,由此拉開了師生共讀的序幕。早讀課學生背完一定的內容就拿出課外書讀;午飯後做完作業也拿出書看;自由安排地時間里,更是學生徜徉書海最快樂的時光。有的同學買了書,喜滋滋地跑來告訴我,還許諾看完後先借給我看。自己買的書不夠看了,大家催我快到圖書館借閱。

楊紅纓的馬小跳系列小說,托馬斯·布熱齊納的冒險小虎隊偵探小說,秦文君、曾金豪、金波等一些著名兒童文學家的書籍深深虜獲、占據了學生的心。同學們常在課間、茶餘飯後談論天真可愛又調皮的馬小跳,勇敢機智又無畏的三隻小虎,一說起來就滔滔不絕。

小荷已露尖尖角

「厚積而薄發」,在汩汩清流地滋潤下,小荷已初入鮮嫩的小苞兒。學生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後,下筆輕鬆了,優美生動的語詞增多了,寫的文章也傳神了。本來作文寫得短短的呂曉峰、應楊雄同學現在寫得較長了,語句也通順了。而劉素萍、盧政通、盧瑩等同學的文章更是流光溢彩,常常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並且,他們的文章在磐安報上、教研網上發表了十幾篇。看到班上的同學作品發表了,更激起了其他同學的慾望,寫得更勤了。

當然,在師生共讀中還有許多地方亟待進一步改進。比如粗讀與精讀,本學期看了51本的那個學生必定是一目十行地看,還沒有好好消化。「細讀一頁書勝於讀幾本書」,所以這段時間,我極力引導學生們選擇一兩本書讀上幾遍,自然我也帶頭先做。

還有一點讓我喜不自禁的感受是,我的師生共讀帶動了幾位家長的親子共讀,這在農村也是較難得的。

我將帶領孩子們與書為友,一路讀下去!

Ⅱ 師生共讀,享受成長的作文

快樂成長

成長快樂成長快樂成長,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件事。有很多小孩認為,成長就是長高了,成長就是穿的衣服更成熟了,成長就是發型更像大人了。但這些都只是外貌上的變化,真正的成長是心理的成熟。弟弟以前是一個很不懂事的孩子,一天到晚出去玩,早出晚歸,「忙」得不可開交,而且常常出門時一身衣服乾乾凈凈的,回來時衣服上,手上,到處沾滿了泥巴,讓她的父母很擔心。又好像在一夜之間,他忽然長大了,不再是成天只會玩,不顧一切的小孩子了。他現在學會了自己疊衣服、疊被子、早上不睡懶覺……有了很多好習慣,放學回家也在很認真的寫作業,一點都沒有以前頑皮的影子了。這才是真正的成長。再說說我。小時候,我是個很膽小的孩子,平時,爸爸的同事來家裡做客,我都是一直躲在卧室里,不敢出去。如果有陌生人和我說話,我就會被嚇哭。就是這么一個膽小的人,現在也漸漸的成長了,膽子也越來越大了。記得那年去旅遊,到了一個景點,那裡有一個游戲,叫「滑草」。一個草坡,與地面成70°角,如果玩,就從這里滑下去。很多人都玩了,我也想試試。但剛一坐在那兒,我就害怕了,以前我沒有玩過這類型的游戲。我在起點坐著,心中很是糾結,還是試一試吧。當後面的人把我推下去的時候,我心跳加速,呼吸都快停止了……很快,我到達了終點。這對自己也是一種挑戰,這也算成長,不是嗎?只有成長,才會擁有更廣闊的天空,讓我們一起,在成長中享受快樂!

享受快樂

輕輕拈起一支筆,記錄下每個春夏秋冬、歡笑惆悵。 享受自己的快樂,獨有的快樂——寫作。靈動的一支筆,總能給你些意想不到的快樂。猶如雄鷹展翅時,搏擊天空的豪邁;瀑布沖擊時,流雲瀉玉的飛旋。 很小的時候便喜歡上了五彩斑斕的文字。它總能散發出沁人心弦的香氣。讓你的大腦一陣又一陣暈眩。長大後,學會用自己的雙手創下金色的輝煌,讓細小的文字張上翅膀,飛到世界的每個不被人記得的小角落,令所有被人遺忘的塵埃享受眾星捧月的燦爛! 從小到大,不知有多少幸運的記錄冊留下了自己的痕跡:稚氣的文字:吹出的肥皂泡好漂亮,像媽媽的眼睛一樣明亮……溫柔的文字:古老的院子,婉約的女子在鞦韆上吹笛,美妙的音符旋繞在小城,久久……豪邁的文字:英姿的將軍在塞外馳騁駿馬……隨著文字,舞動心靈,異想天開,讓思緒流浪。到塞外草原,無垠沙漠,神秘古堡,讓快樂的精靈隨自己一起舞蹈,飛旋。 天長地久、海枯石爛、至死不渝的愛情;溫暖人心、照亮人間、催人淚下的親情;不離不棄,永不退色、攜手相依的友情。只有這些才是出現在記錄冊上最真實、最快樂的童話。 我愛寫作,無論心情好壞,無論時代變化,無論春夏秋冬。我要用自己的筆,烹飪美味的大餐,在寫作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寫作。 風箏因為風的陪伴越飛越高,我會因寫作的快樂逐漸成長。 讓快樂伴我飛,讓寫作同我一起奔跑!

快樂成長

隨著歲月的流逝,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的成熟了;由於我的成熟,我的生活也豐富了起來。

轉眼間已經是九年級的學習生了,又比往日的我健康快樂了。來到九年級我已不再是曾經那個天真幼稚可笑,不愛說話的小女孩了,如今的我是一個樂於助人熱愛生活的學子了。到了九年級後,我與同學的關系也慢慢的密切了,特別是我的前後位的同學,每當我遇到困難時,她們就會與我一同想辦法解決,她們倆的性格屬於外向型的,她們很愛學習,也善於幫助別人。所以。我坐在她們的後面,多多少少也有點影響。

一復一日,我與她們的關系已經很熟了,我們其中一個要有東西吃的話,就會分給對方一半,若是學習方面遇到問題的時候,她們就會全力幫助我。當然了,同桌關系也不用多提了,我的同桌是一個極好的人,善良誠實,是我心目中的一面鏡子。如果我有心事,她一眼就能看得出,而且還能知道我心裡在想什麼。她若看到我傷心,就會安慰我說一些鼓勵我的話,我聽了心裡會很高興。

我告訴我的同桌,我們一定要努力進取,互相幫助。在做題時遇到了麻煩,就會問對方請教。如果對方都不會的話,就會問前面的兩個朋友。她們會給我們講的很詳細,而且還解析,有時候我們也會在一起商量,這所謂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在這一僅僅一年的時間里,我長大了,變得沉著穩定了,我擺脫了煩惱,享受了愉快,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生活將會變得更美好。」

如何有效開展師生共讀

二年級下期,我和孩子們共讀了一本國際大獎小說《一百條裙子》。故事講訴了一個有著怪名字,成績差,家境又貧寒的女孩--旺達,因不甘心被一群打扮的女孩漠視,告訴別人自己有一百條裙子,而遭到更大的嘲笑,最終離開傷心之地的故事。 選擇這個故事源於班上前幾天也曾上演過因漠視而發生的故事。希望通過《一百條裙子》引導像旺達那樣的同學擺脫困境,實現夢想;引導像佩琪、馬蒂埃那樣的同學學會與人相處,不要去做讓你歉疚一生的事。 師生共讀,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我們決定採用師生共讀提問討論——班級共讀提問討論——給書中人物寫信的形式來展開閱讀。 「 語言激發語言,思想啟迪思想」老師盡力引導學生提問,激發孩子的思考熱情。當老師和孩子一起涉入故事當中,進入故事情境去經歷作者、主人公的思維歷程,讓老師和孩子的生命經驗與故事呈現的情境或意義產生連結,更引發學生老師對生命的思考。培養孩子開拓思維的閱讀能力,而非只是死記硬背的閱讀能力,由於在共讀中與孩子一起去讀、去思考、去表達,和孩子擁有了共同的語言,我與孩子的心和生命存在,在共讀中被連在一起。我真的非常享受這樣的課堂,在師生的交流碰撞過程中,不僅是你在給予孩子幫助,孩子也引發了老師許多的思考。 共讀第一章時,因為共讀對我來說是一個新課題,發現許多人採用的是導讀推進:老師事先出好題,學生閱讀後回答問題,進而檢驗出孩子是否認真。盡管覺得學生會敷衍了事,為讀書而讀書,在沒找到更好的方法之前,我還是決定這樣做。為了出好導讀題,我只好反復認真地閱讀。在出題的過程中我發現:為了提出更多更好的問題,我不得不迫使自己認真閱讀。我突發奇想,為什麼不讓孩子自己出呢?這樣就迫使他們反復認真的閱讀。 實踐證明,這個辦法真的不錯,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為了展示自己,每個同學都提出了許多問題。少則十來個,多則二三十個。有些問題,在老師看來根本就不是問題。但就是這些不是問題的問題引發了我們許多的思考。觸動最深的是王荀提出的一個問題:全班同學為什麼只欺負旺達一個人?引發了學生的很多思考:有人認為因為她家很窮,有人認為是她的成績差有人認為是她不講衛生每天腳很臟就進教室,總之是自身的原因。但有一個同學聯想到同學們之前提到的一個問題:老師為什麼把女生旺達編在那個屬於成績差、舉止又粗魯的男生們的角落裡。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的問題,立刻引發了我們的思考:這一切難道和老師無關嗎?老師對某個同學的態度將直接影響其他同學對這個學生的評價態度,哪怕是老師當著全班真誠地指出孩子的缺點,善意的批評,或許對他也是一種傷害,這難道不值得我們老師深刻反思嗎?於是我決定讓群情激昂的孩子們給旺達的老師寫一封信。沒想到,才二年級的孩子給旺達的老師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令我也感到震驚。當初只想到用這個故事去教育幫助孩子們,沒想到孩子們竟然讓我發現這是一本適合老師用一生去品讀的好書。這是我之前從未發現,更未體會到的。感謝孩子們! 在讀第五章:旺達最終傷心離開學校,遠走他鄉。他的爸爸給老師寫信,表達不滿的這章時,有的同學提出一個問題:他們為什麼要搬到大城市?有的說,她爸爸掙大錢啦;有的說,她爸爸去掙大錢;有的說,旺達的爸爸實在無法忍愛同學對女兒的嘲笑,盡管沒錢也要搬走。許多同學都同意最後一種觀點,包括我在內。我們都認為她的爸爸關心女兒。為了不讓女兒被漠視,不受嘲笑,為了改變孩子成長的環境,盡管貧窮,依然選擇了搬家。 當我和許多孩子都被偉大的父愛感染,不斷地譴責她的老師同學時,有一個同學提出了一個一個問題,引發了不同的思考:為什麼一封來自旺達爸爸的信,老師和同學都認為一定事關重大。大家開始暢所欲言,最後大家達成共識:旺達的爸爸平時對旺達的學習、乃至學校生活並不關注,以至於一封信會讓大家認為事關重大。之所以造成今天這種局面,爸爸也罪責難逃。這是我在閱讀中不曾發現的。 「如果你是旺達的爸爸,你會怎麼做?」我不失時機的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的情緒空前高漲。有的說,老師把我的女兒編到那個屬於成績差、舉止又粗魯的男生們的角落裡時,我會和老師溝通。有的說,當同學嘲笑女兒的舊裙子、怪名字,我會和她們講怪名字的來歷,我家的困境;有的說,當女兒每天下山讀書時,我會讓她洗干凈腳,換上干凈的鞋才進教室;有的說,我會鼓勵女兒積極舉手發言,讀不懂的課文,每天回家幫助她多讀幾遍···總之,孩子們都要做幫助女兒努力展現自己,融入集體,不被集體所拋棄的好爸爸。「改變孩子,從家長開始。讓我們趕快提筆給旺達的爸爸或自己的爸爸寫一封信吧,幫助他們成為一個好爸爸。」我不失時機的提出了要求。每一位孩子都開始奮筆疾書,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這也是我在閱讀中不曾發現階段,真的感激這些孩子幫助我們家長成長。我們該做是一個什麼樣的爸爸?終日抱怨別人的爸爸,還是積極引導孩子改變自己,展現自己,融入集體的爸爸,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不要等到自己的孩子成為旺達,甚至成為被整個世界所拋棄的邊緣人老斯文森,你仍然在那裡怨氣沖天的抱怨老師、抱怨同學、抱怨家人、抱怨整個社會,甚至抱怨命運,唯獨不抱怨自己,反思自己,改變自己。真的感激這些孩子幫助我們家長成長,這也是我在閱讀中不曾讀懂的。這真是一本需要我們家長用一生去品味的書。 剛讀完第四章,掩飾不住內心喜悅的我一下課就跟辦公室的老師,分享這節課給我帶來的驚喜。當時,有個同學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旺達朗讀時,大家總希望她能讀得快點兒,趕緊讀完,趕快坐下?有的說,因為大家討厭她。她家窮,穿的舊裙子。有的說,每次旺達會花費好長好長的時間,大家不想聽;有的說,她有時只是獃獃地看著她的課本,什麼都讀不出來。老師想幫她,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總之,因為她窮、成績差。 真的是這樣嗎?有位同學提出了不同意見:馬蒂埃穿的舊裙子還是佩琪淘汰的,為什麼馬蒂埃沒有被漠視呢?不僅坐在教室的前排,還成了佩琪的好朋友。而旺達卻成為以佩琪為首的全班同學的嘲笑、捉弄對象呢? 不是因為窮,那是因為成績差嗎?比他差的同學還大有人在,看看那些興止粗魯,無論什麼話都能引起鬨堂大笑的男生,和那些整天只關注外表的女生就知道了。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幾乎所有的同學都陷入了沉思,這也是我在閱讀終未成考慮過的,我也陷入了沉思。我突然想到在前幾章同學們曾提出過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孩子們全都在大聲地叫著鬧著,每個人都試圖用比別人更高的嗓音說話?為什麼一直以來,塞西莉都在練芭蕾舞而且穿的衣服總比別人的別致?大家發現:她們每個人都在想盡千方百計引起別人的關注,希望融入集體,不被集體拋棄。 從後面僅僅因為繪畫獲獎,境遇是如此不同。同學們似乎茅塞頓開:不管你是否窮、成績差、臟……只要你盡全力去展現你最優秀的一面,努力去做好一件事,你就能讓別人去發現你,關注你。你就能融入集體,贏得別人尊重。趕快拿起筆,給旺達寫封信,告訴她怎樣做才能融入集體,不被集體拋棄。否則她到了一個新環境,仍然會被拋棄。 「 如果你時刻想到要融入集體,不被漠視,你就不敢有絲毫懈怠,那麼該怎樣做才不能成為旺達第二呢?」同學們暢所欲言、前所未有的投入,有許多從不發言的舉手發言了。沒人想成為旺達第二,成為被整個社會拋棄的老斯文森,連旺達都在改變。 旺達為什麼唯一一次開口說話,就說自己有一百條裙子呢?許多同學都體會到:想引起關注,她們班的女生都喜歡裙子,想改變自己,想融入集體。我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是什麼讓旺達下定決心改變自己,融入集體?為了尋找答案,我們在努力閱讀。有個孩子發現她和老斯文森這個被整個社會拋棄的人住在一起。可能她不想變成老斯文森的樣子,所以才想改變的。說實話,我一直沒有讀懂這個角色,也不懂作者的用意。在孩子們的幫助下,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匠心獨運。「你想成為老斯文森嗎?我們該怎樣改變呢?」我頓時發現,許多同學明朗了,眼睛亮了,心也透亮啦! 第二天體操比賽,我只說了一句話:你想讓二四班成為老斯文森嗎?你想讓二四班被眉師附小這個集體拋棄嗎?幾乎所有的人精神煥發。在這次比賽中,我班以絕對的優勢獲得了冠軍。在孩子心中,他內在的動力被激發起來,不再是別人要我怎麼樣,而是我要怎麼樣做。這樣的人不論他在哪裡,都是最優秀的。 師生共讀試驗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年多了,但至今還讓我回味無窮。我覺得,師生共讀要取得實效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要選擇好閱讀材料。閱讀材料要適合學生閱讀,有針對性,能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2.教師要認真閱讀,不僅要讀懂,而且要產生情感共鳴。 3.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你,要採用自然巧妙的策略引導、點撥、調控學生的閱讀過程,教給閱讀方法 ,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讓他們通過閱讀獲得更多收益。 4.要給學生提供展示閱讀成果的平台,給予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暢所欲言,交流閱讀的收獲、感受、體會,一方面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另一方面通過平等交流,互相啟發,取長補短,從閱讀得到更多益處。 5.教師要尊重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題地位,充分相信學生,學生有能力自主讀懂合適的讀物,因此,既要指導,又要放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從真強共讀的有效性。

熱點內容
2017小學師德師風總結 發布:2025-07-24 04:13:08 瀏覽:916
化學實驗反應 發布:2025-07-24 04:13:08 瀏覽:946
八下生物知識點 發布:2025-07-24 03:00:05 瀏覽:584
李成福老師 發布:2025-07-24 02:45:39 瀏覽:240
法律進校園手抄報簡單 發布:2025-07-24 01:44:09 瀏覽:652
瓦房店教育局 發布:2025-07-24 00:06:24 瀏覽:252
數學答案軟體 發布:2025-07-23 20:58:51 瀏覽:524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23 20:31:28 瀏覽:202
老師想你了 發布:2025-07-23 20:31:14 瀏覽:924
英語etc 發布:2025-07-23 17:46:24 瀏覽: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