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師生情
老師喜歡學生,這是正常的,因為很多老師都喜歡學生,因為只要學習好的老師都喜歡這種學生的,俗話說長輩都喜歡乖孩子
⑵ 表達師生情誼的贈言,不少於4句,謝謝
1、所有一切有益人類的事業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業。——(法)盧梭《原序》
2、 良師方能啟睿智真理,聰明的教師教學生發現真理。 ——德國諺語
3、與其找糊塗導師,倒不如自己走。 ——魯迅《魯迅如是說》
4、有四種類型的門徒:學得快忘得也快——這種人失而未得;學得慢 忘得也慢——這種人得而不失;學得快忘得卻慢——此謂智者;學得慢 忘得倒快——惡徒一個。——《塔木德·艾博特》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春秋)孔丘《論語》
6、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 而怨之。——(春秋)孔丘《禮記》
7、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漢)司馬遷
8、有教育則為文明國,無教育則為野蠻國。 ——黃興《致孫中山》
9、教育是廉價的國防。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10、教育為公以達到天下為公。 ——陶行知《知行集》
11、如果一個人將錢袋倒進他的腦袋裡,就沒有人能將它偷走。知識的投資常有最好的利潤。
——(美)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
12、要提高別人,自己必須是崇高的。 ——(德)尼采《1888 年都靈通信》
⑶ 趙家璧的與徐志摩的師生情
1925年5月30日,上海發生了震驚全國的「五卅慘案」。趙家璧是聖約翰大學附中的學生。6月3日,全校學生准備懸掛半旗,向死難同胞致哀,美籍校長卜芳濟當眾撕毀中國國旗,激起全校師生的義憤。師生們一同宣誓永不進外國教會學校。一月後,由國人自建的光華大學正式成立。秋季,趙家璧進入光華大學附中高中一年級就讀。當時同學們愛國熱情高漲,社會活動積極,學生會自行編輯出版中、英雙文字的《晨曦》季刊,向社會發行。趙家璧被推為中文部編輯主任,以後又當選為總編輯。他經常在此刊物上,寫些介紹英美作家的文章。也翻譯過但丁、王爾德、莫泊桑等的作品。這些文章引起了當時在光華大學任教的徐志摩的興趣。一天,他讓費疏洪先生把父親叫到教員休息室去。那時,趙家璧還是一個不到18歲的中學生,他猜不出一位知名的大學教授找他有什麼事,心裡忐忑不安。可是,當他進入教員休息室,徐志摩立即微笑著迎了上來。這位年輕教授非凡的風度、高雅的談吐一下就把趙家璧迷住了,受到教授如此的青睞,又讓他有些不知所措。他不停地向徐志摩發問。想從他那裡得到一些進入文學殿堂的秘訣。免得自己再去苦苦摸索。徐志摩看出趙家璧的意圖,便認真地對他說:「文學不比數學,需要循序漸進。文學的園地等於一個蜘蛛網,你如有愛好文學的素養,你一天拉到了一根絲,只要耐心地往上抽,你就會有一天,把整個蜘蛛網拉成一條線。我自己念書,從沒有一定的步驟。找到一本好書,這本書就會告訴你別的許多好書。」老師的這番話,奠定了趙家璧走文學道路的基礎,銘記在心,終生受用。
次年,趙家璧進入光華大學英國文學系。二年級時,徐志摩又到光華大學任教。出於對徐志摩的崇拜,凡他講授的課,趙家璧必定都去聽。在散文課上,徐志摩獨創一格的散文,在文字運用方面摻入詩的聲韻和格調,使學生們得到心靈上的啟示;在小說課上,徐志摩講故事的伶俐口才。又讓學生們傾倒。他還把教室搬到寬闊的校園,倚在梧桐樹幹上,用純正的英語念哈特遜(Hudson)的《綠色大樓》(Green mansion)和《男人與鳥》(Bird and man)。他—會兒凝望著藍天,一會兒背幾句詩,一會兒又感慨地解說,在這樣美好的境地,聽著啾啾的鳥鳴,傍著潺潺的溪流,又讀著自己崇拜者的文章,使同學們更感受到了宇宙萬物的可愛和文學的魅力。徐志摩還帶著同學們去參觀美術展覽會,聆聽交響樂演奏會。他對同學們說:「要真正地鑒賞文學,你就得對於繪畫、音樂有相當心靈上的訓練。這是一條大道的兩個旁支。前者是空間的藝術,後者是時間的藝術,同樣是觸著心靈而發的。」受恩師的啟迪,父親對音樂與美術也投入了許多的關注,特別是美術方面的學習,對他日後編輯出版《蘇聯版畫集》、 《新中國畫庫》、《萬有畫庫》等大有裨益。
外灘的外文書店也是徐教授常帶同學們去的地方。那些裝幀美麗、附有版畫、插圖的外文書,成了趙家璧日後編輯出版《良友文學叢書》的參照,而那些成套的叢書,則給了趙家璧謀劃《新文學大系》以極大的啟示。徐志摩對這個門生有些偏愛,他希望趙家璧大學畢業後到牛津或劍橋深造,成為外國文學方面的專家,但趙家璧卻早早地談起了戀愛,而且在大學二年級的春節結婚了。徐志摩送給他一部羊皮面的哈代短篇小說集作為結婚禮物,表達自己對學生的祝賀和期望,也沒忘了在課堂上調侃幾句,以致趙家璧好幾次不好意思地從課堂里溜了出去。還有一件事,趙家璧也是違背徐志摩意願的,那就是在大學一年級他就過早地參加工作,為良友圖書公司編輯《中國學生》月刊,進而還做起文學編輯,編輯什麼《一角叢書》。雖然如此,徐志摩仍很支持趙家璧在國家民族危難之際,擔負起宣傳群眾、鼓動群眾的工作,他不但自己常供給趙家璧稿件,還介紹陳夢家、何家槐把稿件交給趙家璧出版。
1930年底,光華大學發生學潮,國民黨當局公開干預,徐志摩出於義憤,斷然離校。次年2月即赴北京大學執教。離滬時,趙家璧依依不捨地去他家送別。至6月份,風潮已過,同學們對恩師萬分思念,趙家璧給徐志摩去了一封信,懇請他回光華大學執教。6月30日徐志摩給趙家璧回了一封信,在信的末段開列了一大批研究古希臘文學的書目,還寫道:「你能如此黽勉從學,我是說不盡的喜歡,你愛研究古希,尤其是好門徑……我等著你的成績,你向前努力吧!」 徐志摩沒有回光華,為了生活,他在北京、上海之間奔波。他在北京時,趙家璧曾將自己主編、剛面世的《一角叢書》寄了一疊去,請恩師指正。11月中旬,志摩回到上海。趙家璧得知後,又拿了一本新出的《一角叢書》,想送到福煦路恩師家中,請他當面指點。那兩天不知什麼事,他特別忙沒去成。19日晚上,他下班後買了一份英文晚報,在車上讀著,無意間發現徐志摩慘死的消息。他不相信這是真的,他真希望這是新聞記者造的謠言,於是匆匆跑到新月社。當他看見一群老朋友個個滿面愁容,桌上放著胡適的電報時,愴然淚下:「恩師真的離我而去了!」
徐志摩逝世後,趙家璧首先想到的是,把恩師生前交給他的遺作《秋》送到讀者手中,作為對恩師的奠祭。他自己又寫了一篇充滿感情的散文《寫給飛去了的志摩》與《秋》合為一冊,作為《一角叢書》第13種,於11月27日出版。此書出版距詩人逝世只有8天,受到熱愛詩人的讀者的喜歡,一印再印。
由於《秋》首頁需要一張徐志摩的照片,趙家璧去訪問陸小曼。當陸小曼知道趙家璧要出版志摩的《秋》時,極表欣慰,並提出她還藏有其他遺稿、日記、書信等,問趙家璧能否幫她做些整理工作。趙家璧在大學圖書館和西書店看到那些精美的歐美作家全集時,就萌發過出版中國作家全集的遐想。現在徐志摩成了第一個離世的中國現代文學家,為恩師出版一套全集,既可寄託自己的哀思,也是對現代文學的一大貢獻。他們兩人不謀而合,編《志摩全集》的意向,不用簽字就這樣達成了。陸小曼在回憶錄中寫道:「在他遇難後,我病倒在床上有一年多。在這個時間,昏昏沉沉,什麼也沒有想到。病好以後趙家璧來同我商量全集出版的事,我當然是十分高興的。」
但全集編輯工作真正排上日程已是1935年了。那年5月趙家璧到北京訪友組稿,遇到許多徐志摩的摯友,如鄭振鐸、冰心、胡適、周作人、沈從文和陳夢家等。除胡適外,其他人都熱情支持出版《志摩全集》,鄭振鐸更建議他去徵求茅盾的意見。茅盾說:「徐志摩的詩,在當時的新詩作者中還沒有人能與他比。日記和書信是研究一位作家的重要資料。」他鼓勵父親早日動手。
回滬後,趙家璧向經理陳述了自己的意向,徵得同意後,就與陸小曼商談編輯全集的步驟,開始收集散落在各地刊物上的詩歌、散文、小說。他們兩人還合擬了一封情辭懇切的信,向志摩生前好友徵求借印作者書簡。可是,北方的幾位掌握大量書信的朋友都默不作聲,這使趙家璧感到非常不解。陸小曼卻拿出了在她手中的全部日記和書信。她對趙家璧說:「我原來不準備全部交給你去發表,現在北方的老朋友們都不來支持我們這個全集的計劃,萬不得已,只能由我一個人去出醜了。將來付印前,你幫我做些清潔工作吧。」翌年3月,趙家璧把徐志摩的部分日記和書信用《愛眉小札》為書名,列入《良友文學叢書》出版,走出了全集出版的第一步。 1936年10月,時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的胡適來到上海。趙家璧在北四川路味雅酒樓宴請他,約陸小曼作陪。席間,趙家璧談起《志摩全集》的編輯已初步完成,陸小曼當場請胡適寫篇序,並再次請胡適向林徽音、凌叔華等北方朋友征借書簡和日記。但胡適卻顧左右而言他。幾天以後,陸小曼在電話中告訴趙家璧:胡適已為《志摩全集》另做安排,商務印書館的王雲五不日將來取稿件。趙家璧萬萬沒有想到。文壇的兩位大人物會用這種方式來作弄一個青年編輯。他只得把已編排好的文稿全部交給了陸小曼,心想:也許胡適不願意由經常出版魯迅等左翼作家書籍的良友圖書公司來出版他們新月派詩人的全集;也許胡適手頭有許多書簡和日記,又收集了許多詩歌、小說、散文,想編一部更完美的全集。反正我已完成了初步工作,只要全集快快出版,讓有志於研究徐志摩的人能從中有所獲益,我也就對得起恩師在天之靈。
可是,次年8月13目上海被日軍佔領,商務印書館先遷香港,再移重慶,全集的出版變得遙遙無期了。趙家璧的心裡非常後悔:當時如果與胡適爭一爭,良友版的《志摩全集》肯定早已面世了。
⑷ 關於親情、友情、師生情、童年、成長、誠信的名言各五個
關於親情:
1、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2、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4、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5、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關於友情:
1、把友誼歸結為利益的人,我以為是把友誼中最寶貴的東西勾銷了。(羅馬)西塞羅
2、有些人對你恭維不離口,可全都不是患難朋友 (英)莎士比亞
3、那此忘恩的人,落在困難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臘)伊索
4、友誼真是一樣最神聖的東西,不僅值得特別推崇,而是值得永遠贊揚。 (意)卜伽丘
5、友誼永遠是一個甜蜜的責任,從來不是一種機會。 (黎)紀伯倫
關於師生情:
1、教育就像航海一樣:是船的帆和風給船以動力,教師的作用只是掌 舵,指導船的航行。
2、師嚴而後教尊。欲尊乎教,在嚴其師。欲師之嚴,在重其位。(宋)張方平
3、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德)第斯多惠
4、一個好學生能夠發現自己老師的錯誤,但能恭恭敬敬地保持沉默, 因為正是這些錯誤對他有所裨益,使他走上大道。(俄)屠格涅夫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春秋)孔丘《論語》
關於童年:
1、人生不得恆少年。——唐代詩人 岑參
2、童年是理智的睡眠期。——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 盧梭 《愛彌兒》
3、幼是定基,少是勤學。——洪自誠 明朝道人 洪應明
4、兒童是進入天堂的鑰匙。——美國作家 理·斯托達德 《孩子們的祈禱》
5、孩子們,你們的未來萬歲!——前蘇聯作家 高爾基 《義大利童話》
關於成長:
1、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都不會太遲——開始永遠沒有太遲,快樂也永遠沒有太遲。
3、恆心可以使你達到目的,博學可以使你明辨世事。
4、客觀的批評能使人受益,不那麼客觀的批評也未必真能傷害到你。
5、要改變命運,首先改變自己。
6、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關於誠信:
1、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
2、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薛瑄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5、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徵,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瑟
6、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
⑸ 古希臘二賢教你理解什麼是愛情、婚姻和幸福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他和自己的學生柏拉圖八年的師生情誼,以及求真問道的生活點滴,譜寫了西方思想史的恢弘篇章。柏拉圖(Plato)是蘇格拉底最著名的的學生。當初,蘇格拉底要求學生每天甩手500下,堅持做到者才能成為出色的哲學家。多年以後,只有柏拉圖一人能堅持下來。傳說蘇格拉底從不給學生現成的答案,而是啟發他們思考,日後,愛思考的柏拉圖成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偉大哲學家,壽終正寢,活到80歲。
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圖覺得很容易,充滿信心地出去,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去。
最後,他垂頭喪氣出現在老師跟前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難得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卻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棄,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到發現已經走到盡頭時,才發覺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那就是愛情。
愛情是一種理想,很難得到,也很容易錯過
。」
蘇格拉底叫他到彬樹林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的杉樹,用來做聖誕樹,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圖有了上回的教訓,充滿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後,他一身疲憊地拖了一棵看起來直挺、翠綠,卻有點稀疏的杉樹。
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好的樹材嗎?」
柏拉圖回答老師:「因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見一棵看似不錯的又發現時間、體力已經快不夠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來了。」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那就是婚姻。
婚姻是一種理智,是分析、判斷、綜合平衡的結果
。」
蘇格拉底還是叫他到樹林走一次,可以來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圖又充滿信心地出去,兩個小時之後,他精神抖擻地帶回了一支顏色艷麗但稍稍焉掉的花。
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好的花嗎?」柏拉圖回答老師:「我找了兩小時,發覺這是最盛開最美麗的花,但我採下帶回來的路上,它就逐漸枯萎下來。」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那就是外遇。
外遇是一種誘惑,亮麗惹人,但稍縱即逝
。」
蘇格拉底還是叫他到樹林走一次,可以來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圖有了以前的教訓,又充滿信心地出去,過了三天三夜,他也沒有回來。蘇格拉底只好走進樹林里去找他,最後發現柏拉圖已在樹林里安營紮寨。
柏拉圖回答老師:「我如果把它摘下來,它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遲早會枯。所以我就在它還盛開的時候,住在它邊上。等它凋謝的時候,再找下一朵。這已經是我找著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蘇格拉底說:「
生活是對生命中每一次美麗的追隨與欣賞。你已經懂得生活的真諦了
。」
蘇格拉底說:我請你穿越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麗的花,但是有個規則: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於是柏拉圖去做了。許久之後,他捧著一朵比較美麗的花回來了。
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美麗的花了?柏拉圖說道:當我穿越田野的時候,我看到了這朵美麗的花,我就摘下了它,並認定了它是最美麗的,而且,當我後來又看見很多很美麗的花的時候,我依然堅持著我這朵最美的信念而不再動搖。所以我把最美麗的花摘來了。
這時,蘇格拉底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