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永正成長師德
《我怎樣教語文》是於永正老師寫的。1999年教育部召開「於永正語文教學方法研討專會」,推廣其「五重屬」(重情趣、重感情、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教學法。
於老師的這本書每一章都讓我學到了很多語文教學的知識技能。本書分為四輯來寫第一輯、語文教育,應該給學生留下什麼;第二輯、教語文,其實很簡單;第三輯、語文課堂教學的「兩點」在哪裡;第四輯、關於作文教學。在本書的開始於老師還寫了「人生留痕——寫在前面的話」寫的是於老師的教書經歷和寫作經歷。於老師從教五十多年,主要教的是語文學科,以本書寫的大都是有關語文教育的。在書的末尾於老師還寫了後記,於老師對小學語文教學情有獨鍾,說「痴迷」也不為過。
2. 於永正怎樣把課上的有意思讀後感
於永正:怎樣把課上得有意思
你要問別人:「你喜歡哪位老師,為什麼?」,在回版答「為什麼」時權,幾乎會眾口一詞:「課上得好!」
理論家千萬別大驚小怪,說沒有把「師德」放在首位。「上好課」不單純是技巧問題,是老師的學生觀、教學觀、課程觀、審美情趣、道德修養、知識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體現。況且,學生每天和老師主要是在課堂上度過,他們感受最多的是老師的課。
在小時候的我眼裡,所謂好課,就是「有意思」,在我學生的眼裡,好課的標准也是有意思,你若問他們:「於老師的課好在哪裡?」他們准會異口同聲地說:「有意思!」把課上得有意思,是我畢生的追求。
何謂「有意思」?換言之,怎樣教才有意思?
課堂輕松幽默,有意思
3. 急求於永正老師所寫的《於永正文集》里所選文章名字,還有《教海漫記》里所選的文章名字
——精彩導讀————————————
第四屆第五屆課堂教學大賽光碟3折特價……教師社區注冊可獲得點卷
加入名師資源庫獲得50元點券
《走進餘映潮》期刊第二期
提供課件,贏點券,得光碟
2010各學段暑假作文專題
求真求新於永正
一、 呼喚:向最成功者學習
1、 時代呼喚名師。
2、青年教師的成長需要名師。
3、名校呼喚名師。
二、傳奇:求新求真於永正
1、 一枝獨秀知春秋——名師於永正老師檔案
2、 教海泛舟立潮頭
3、五重三本,求真新
4、德藝雙馨真情留
三、思考:腳踏實地搞教研
求真求新於永正
—關於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個案研究與思考
尊敬的各位專家與語文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向大家匯報和分享的題目是<<求真求新於永正>>,的副標題是"關於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個案研究與思考"。我為什麼選擇這個題目與大家分享呢?於永正的名師成長歷程與教學思想對我們有何啟發呢?下面我就從三個大的方面來作以專題匯報與大家分享。
二、 呼喚:向最成功者學習
俗話說的好:「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門。」選擇真正的名師之首的於永正老師做個案研究,總結其教學思想,體會其教學藝術,感受其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學工作科學性殛待加強的今天,尤其有著特別的意義!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 時代呼喚名師。
當前,全國上下全面落實新課程標准,基礎教育課程面臨重大變革,信息技術給人們的學習方式、交往方式帶來深刻變革,知識經濟對教育創新能力也發出了親切的呼喚。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科研能力急需提高。時代呼喚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呼喚具有創新能力、健康人格、德藝雙馨的名師的出現、示範,立於改革潮頭,親教改風氣之先。
2、 青年教師的成長需要名師。
教師往往有三種:知識傳授型、經驗技術型、科研藝術型。而目前我們市絕大多數青年教師距離科研藝術型教師還有很大的差距。
古今中外,教育家群星璀璨,像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等飲譽世界的一流教育家留下了寶貴教育思想,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我國小學語文的特級教師們,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也形成了許多各具特色教育教學思想,他們不僅為國家教育事業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也為現代教學論思想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們的影響是長久而永恆的。他們在引導、幫助青年教師成長上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年輕的教師可以從他們身上汲取營養,不斷提高,可以減少個人摸索的無效勞動,少走彎路,因此我們認為:向教育家學習,效仿名師向最成功者學習是青年教師成長的光明坦途與捷徑。
3、 名校呼喚名師。
目前,我市各小學都求真務實謀發展,大大重視了名校名師工程的落實,已有相當一批中青教師脫穎而出,成為教學的骨幹力量,如在座的各位名牌學校的精英們,都具有高尚的師德、強烈事業心,具備將來成為名教師的基礎和條件。
綜上所述,向小語界最成功者學習應該成為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的真心呼喚,因此,選擇真正的教育名師研究,才有典型意義,這對我們選擇並不太出眾的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無論如何研究都沒有多大意義。套用我們蒼山一句老話:跟著木匠學打鐵,一輩子都學不會。
二、傳奇:求新求真於永正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在我們小語界是一個想當當的名字,他求真求新敢為人先的教改事跡和厚重大氣的人格魅力,為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帶來了一縷清新的風。
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來談談求真求新的於永正老師的教育傳奇人生。
1、一枝獨秀知春秋——名師於永正老師檔案
4. 於永正怎樣把作文寫得有聲有色
——精彩導讀————————————第四屆第五屆課堂教學大賽光碟3折特價……教師社區注冊可獲得點卷加入名師資源庫獲得50元點券《走進餘映潮》期刊第二期提供課件,贏點券,得光碟2010各學段暑假作文專題求真求新於永正一、呼喚:向最成功者學習1、時代呼喚名師。2、青年教師的成長需要名師。3、名校呼喚名師。二、傳奇:求新求真於永正1、一枝獨秀知春秋——名師於永正老師檔案2、教海泛舟立潮頭3、五重三本,求真新4、德藝雙馨真情留三、思考:腳踏實地搞教研求真求新於永正—關於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個案研究與思考尊敬的各位專家與語文同仁: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匯報和分享的題目是<<求真求新於永正>>,的副標題是"關於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個案研究與思考"。我為什麼選擇這個題目與大家分享呢?於永正的名師成長歷程與教學思想對我們有何啟發呢?下面我就從三個大的方面來作以專題匯報與大家分享。二、呼喚:向最成功者學習俗話說的好:「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門。」選擇真正的名師之首的於永正老師做個案研究,總結其教學思想,體會其教學藝術,感受其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學工作科學性殛待加強的今天,尤其有著特別的意義!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時代呼喚名師。當前,全國上下全面落實新課程標准,基礎教育課程面臨重大變革,信息技術給人們的學習方式、交往方式帶來深刻變革,知識經濟對教育創新能力也發出了親切的呼喚。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科研能力急需提高。時代呼喚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呼喚具有創新能力、健康人格、德藝雙馨的名師的出現、示範,立於改革潮頭,親教改風氣之先。2、青年教師的成長需要名師。教師往往有三種:知識傳授型、經驗技術型、科研藝術型。而目前我們市絕大多數青年教師距離科研藝術型教師還有很大的差距。古今中外,教育家群星璀璨,像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等飲譽世界的一流教育家留下了寶貴教育思想,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我國小學語文的特級教師們,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也形成了許多各具特色教育教學思想,他們不僅為國家教育事業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也為現代教學論思想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們的影響是長久而永恆的。他們在引導、幫助青年教師成長上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年輕的教師可以從他們身上汲取營養,不斷提高,可以減少個人摸索的無效勞動,少走彎路,因此我們認為:向教育家學習,效仿名師向最成功者學習是青年教師成長的光明坦途與捷徑。3、名校呼喚名師。目前,我市各小學都求真務實謀發展,大大重視了名校名師工程的落實,已有相當一批中青教師脫穎而出,成為教學的骨幹力量,如在座的各位名牌學校的精英們,都具有高尚的師德、強烈事業心,具備將來成為名教師的基礎和條件。綜上所述,向小語界最成功者學習應該成為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的真心呼喚,因此,選擇真正的教育名師研究,才有典型意義,這對我們選擇並不太出眾的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無論如何研究都沒有多大意義。套用我們蒼山一句老話:跟著木匠學打鐵,一輩子都學不會。二、傳奇:求新求真於永正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在我們小語界是一個想當當的名字,他求真求新敢為人先的教改事跡和厚重大氣的人格魅力,為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帶來了一縷清新的風。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來談談求真求新的於永正老師的教育傳奇人生。1、一枝獨秀知春秋——名師於永正老師檔案
5. 於永正的教學思想過時了么,小學語文,語文課堂,語文
《語文標准課程》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中的過程中進行,教師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即要求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在學習活動中,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不是被灌輸的器皿,更不是書本的奴隸,教師的「應聲蟲」,而是要體現出「個性的、生動活潑的、充滿生命活力」的學生。而教師就不再是課堂的「主角」,其主要任務是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充當語文學習的「主人」。這也就決定了教師這個既是「主體」又是「客體」的工作的復雜性與艱巨性。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長期固定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產生了厭煩情緒,認為課文的閱讀不外就是知道裡面所講意思,存在這種心理現象比比皆是,學語文簡直一點味道都沒有。那如何促使學生重建學語文的興趣呢?這可要看教師的本領了--即如何運用教學藝術,創設良好教學情境,靈活運用,巧於點撥。從而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使情景交融的語文教學在課堂上能愉快地完成。鑒於此,本人認為:若在課堂上貫徹「激發,引導,培養,實踐」這四法的教學模式,對於培養學生的興趣,發揮其學習的主體精神。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一、 激發興趣,營造愉悅的學習氣氛。
教學中,學生要成為學習的主體,最主要的條件是促使學生具備學習的興趣。「興趣」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從而培養學生多向思維,激發其想像力和創造力。那麼,教師應如何激起學生濃烈的學習興趣呢?關鍵在於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每節課都需要根據各自不同的重點,精心設置,創設一個引人入勝的氣氛。哪怕一幅畫,一個小故事……只要有的放矢,創設情境,就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了。如在教學課文《鯨》時,我先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鯨」字,然後叫學生議論,猜猜教師的用意。大家熱烈地討論著:「老師的大字寫得漂亮。」有的說:「鯨字有魚旁,但鯨不是魚。」有的說:「因為鯨是最大的動物。」這時學生的興趣應運而生了。都在猜教師的用意。我乘機讓學生速讀,瀏覽課文。體會老師的用意。課堂上,要放得開,就得讓學生自己提取信息。在學生知道鯨是最大的哺乳動物後,我馬上在「鯨」這個大字旁邊編上1、2、3、4、5、6、7。然後在「1」的旁邊引導學生寫上「大」,接著,讓學生分組各派代表上黑板寫上答案。興趣盎然的環境讓學生在愉悅中了解到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
在激發興趣同時,我因勢利導,要求學生找課外書或到網路查找最小的哺乳動物,把最感興趣的一點寫出來。讓學生把課內知識與課外活動聯結起來,開拓知識視野,舉一反三,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是激發學習興趣的優良契機,把握好這一契機的「火候」,就為培養學生的「要學」與「會學」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 引導自由閱讀,拓展思維的遷移與發散。
現代教育十分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注重引導學生自由閱讀,自由表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上,教師提出的學習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自然樂意去學;不感興趣的,如果強制他們去學,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引導學生自由談論,自由講述,自由提問,自由發表意見,就變成了逐步提高閱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智能結構,有目的地把學生引向目的地,讓學生說出自己想說的話。為了更好拓展學生的創造思維還得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自主學習的能力。如我在教二年級的一篇課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時,首先拋出趣味性濃的問題:「植物旅行靠的是啥辦法呢?」接著把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給孩子們聽,創設了良好的情景。學生感受到了蒲公英媽媽對孩子們的關心喜愛。緊接著,對學生進行點撥引導:「這些植物是怎樣出外旅行的呢?我們先來看看蒲公英。」教學操作辦法如下:
①學生自由朗讀。
②自讀自說,談談蒲公英出外旅行靠的啥辦法?
③教師指導朗讀:為了讓孩子順利地出外旅行,蒲公英媽媽特意給孩子准備了降落傘。(指圖)你覺得這位媽媽對孩子怎樣?(關心、喜愛)
④大家練習,比賽朗讀,把媽媽對孩子的愛讀出來。(要求配合表情,表演動作)
如此引導,熏陶,學生稚嫩心靈體會了人間的母愛,情境達到了和諧統一。至此,我提出新的學習任務,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使既定思維產生發散與遷移:蒼耳和豌豆要旅行靠的又是啥辦法?每個同學只需抓住其中一種植物來學就可以,還可以仿照教師抓住關鍵詞板書。這一任務交給學生,就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在引導學生自由討論,自由表達中。本人認為:課堂上,教師不要作任何限制,只要學生能提問題就好。「質疑」與思考密切聯系,不會思考的人難以提出問題的。如在教《植物媽媽有辦法》時,有一學生提出:蒲公英的孩子離開媽媽去旅行會不會很傷心呢?作為老師的我能體會到孩子對母親的依賴和眷戀,缺少獨立精神。對此,教師要運用教育機智,善於為學生解決問題,並能培養他們自強自立的素質。也只有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朗讀,自由提問,自由發表,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自主鍛煉思維,拓展思維,使思維素質產生發散和遷移。
三、 培養審美情趣,熏陶道德情操。
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操,促進德、智、體、美和諧發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學生的心靈是純潔的、美好的。教師的責任在於如何讓學生感受美,體味美,弘揚美,從而熏陶、培養優良的品格情操。
在教學過程中,在充分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要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渲染教學氛圍,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益,達到培養審美情趣的目的。而審美情趣不僅來自視、聽等高級感官的感受,還要使這種感受貫穿到想像、情感、思維以及個性心理之中。這種貫穿性會使意識活躍起來,多種心理因素的自由相互作用,產生出一種輕松的愉悅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童話、寓言、故事、詩歌,有很多美好的人,美好的心靈,美好的景物,美好的情境……。學生的情感是易於激發的,之所以對課文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升騰起崇敬之情,對祖國山河的壯美為之贊賞,對不幸人們的同情……都是為情所驅動而產生的體驗。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健康的情感(包括審美情感),喚起學生對「美」的嚮往,這得靠教師有目的的培養。我在教學中有如下體會:
1、因勢利導,善於點撥。
所謂「勢」即教材內容及學生心理。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內容中去領悟做人的道理。如教《我的戰友邱少雲》:先出示掛圖,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觀察畫面(注意邱少雲的眼神與表情);再聽教材范讀。啟迪學生從視覺到聽覺這種高級感官來體會邱少雲在烈火燒身中所忍受的巨大痛苦。進而要學生進行想像,自覺對照,從不同的現實生活,不同的感受與邱少雲嚴守紀律的高尚品德相比。學生受到的道德教育水到渠成!所以文道統一,德道兼備,殊途同歸。
2、熏陶感染,潛移默化。
小學語文教材形式多樣,作者的生花之筆,描繪了許多生動鮮明的形象,飽含豐富的情感。如教《桂林山水》時,我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配樂朗誦,讓學生寓樂於景,領悟「秀麗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之意境。升騰起自豪感,而這秀麗的河山又來自於作家的妙筆,所以我注重從多個角度去熏陶學生感受各種美。
當然,脫離學生的實際去灌輸美,無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我覺得誘導從現實中發現美,才能起潛移默化的作用,使學生從現實的感性中到達理性的審美觀,是教師在培養學生審美情趣,養成良好道德情操的一項長期性工作任務。
四、 注重實踐活動,提高閱讀能力。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閱讀一向是語文教育的重頭戲。閱讀文章時,我要求學生能利用各種工具書,及圖書館、網路等多種渠道查閱各種信息。課堂上為學生提供一個表現自我的平台。讓學生體會學習所帶來的滿足感及成功感,有效地促進學生閱讀的興趣。如教《只有一個地球》時,我根據教材目的,讓學生聯系實際,就關於如何保護我們這一美麗的家園談談個人的觀點及保護措施。大家通過多種渠道查閱信息,准備充分材料。演講時落落大方,各自觀點不同,提出措施具有一定的實效性。這不僅是一種知識掌握的檢驗,更是一種能力的培養。
6. 於永正:怎樣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
在現在抄教育和醫療一直被大家吐槽的,醫德和師德各種喪失的年代,很幸運看到一個想讓自己同學喜歡的老師,我認為你會是一個好老師。我就談談我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我認為對學生真的好,學生自然喜歡你,如何算對學生好呢,肯定不是放鬆要求,放任自由,而是能夠給予其巨大的幫助,讓學生認識到他們以前所不知道的事情,讓他們知道自己如何面對以後的生活,知道這個社會是什麼一種狀態,完成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在他們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你能夠給予幫助,如果能夠做到對他們人生認識產生巨大影響,能夠給予他們想不通的問題的給予解決幫助,老師如果能夠做到一條我認為就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老師。我認為幫助學生們有一個好的三觀比什麼都重要,比學習成績重要的多,學生感覺到老師的魅力,那就是三觀的魅力,感覺這個老師不一樣,與只看重成績的老師不一樣。如果做到這樣那就意味著你要比看重成績的老師多一些付出,對學生多了一份關懷,多了一份愛意,不容易的。但是學生們會念及你的好的,會非常喜歡你的。
best wishes for you
7. 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讀書筆記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教師》讀書筆記
朱永新老師說:「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的前提是什麼?是「愛」,愛這一職業,愛自己的崗位,愛自己的學生。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為此我讀了《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這本書,書中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方法,對我今後的教學有很多的幫助。
從這本說中,我知道了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我要做到以下幾點:
1、 我認為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格,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鼓勵學生。
書中說教師的巨大力量在於做出榜樣,教師應該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在教師的高尚人格的影響下,學生為其崇高的品德所折服,為其卓越的才能所傾倒,為其廣博的知識所陶醉,心甘情願地接受老師的教育。這就是教師的人格力量。那麼何謂教師的人格?那就是四個方面形成的文化品格。
先說「德」。任何國家,任何時代,任何學校,都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這是支撐教育大廈的棟梁,是教師的靈魂。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加強師德修養,提高自身素質,在與學生的交往中,「以德服人」。只有良好的師德修養,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進而 「樂其道」,才能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聖使命,才能不辱教師這一神聖而崇高的職業,才能實現自己真正的人生價值,最終也能得到學生的尊重。那麼,教師的德包括哪些具體內容呢?首先,要無限熱愛教育工作,甘願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毫無保留地貢獻給「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一切為了孩子」,「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具有神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熱愛本職工作的教師,才會有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老師只有熱愛、尊重學生,才會關心學生的成長。其次,要對教育事業有深刻的理解。教育起著傳播人類文明的重要作用,沒有教育,人類就無法前進。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工程,不可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勢必會使教育誤入歧途。教育工作是培養未來的建設者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立足現實,著眼於未來。第三,要作風正派,待人以誠為貴,交往數信為最。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具備了以上三點素質,教師道德品質之燈便高懸於講台之上,浩然之氣便充塞天地之間,就會產生無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