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務工熱背景下的風險調查
1. 大學生「務工熱」有甚麼風險
就是有點風險也能夠為自己將來創業積累經驗財富呀,只要不加入傳銷等那類非法組織就行。
2. 大學生創業風險分析與對策
大學生創業者要認真分析自己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風險,這些風險中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可控制的,哪些是需要極力避免的,哪些是致命的或不可管理的。一旦這些風險出現,你應該如何應對和化解。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明白最大的風險是什麼,最大的損失可能有多少,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並渡過難關。大學生創業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風險一:項目選擇
大學生創業時如果缺乏前期市場調研和論證,只是憑自己的興趣和想像來決定投資方向,甚至僅憑一時心血來潮做決定,一定會碰得頭破血流。
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場調研,在了解市場的基礎上創業。一般來說,大學生創業者資金實力較弱,選擇啟動資金不多、人手配備要求不高的項目,從小本經營做起比較適宜。
風險二:資金風險
資金風險在創業初期會一直伴隨在創業者的左右。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創辦企業是創業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企業創辦起來後,就必須考慮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企業的日常運作。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如果連續幾個月入不敷出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導致企業的現金流中斷,都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威脅。相當多的企業會在創辦初期因資金緊缺而嚴重影響業務的拓展,甚至錯失商機而不得不關門大吉。
另外如果沒有廣闊的融資渠道,創業計劃只能是一紙空談。除了銀行貸款、自籌資金、民間借貸等傳統方式外,還可以充分利用風險投資、創業基金等融資渠道。
風險三:管理風險
一些大學生創業者雖然技術出類拔萃,但理財、營銷、溝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要想創業成功,大學生創業者必須技術、經營兩手抓,可從合夥創業、家庭創業或從虛擬店鋪開始,鍛煉創業能力,也可以聘用職業經理人負責企業的日常運作。
創業失敗者,基本上都是管理方面出了問題,其中包括:決策隨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患得患失、用人不當、忽視創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風、意志薄弱等等。特別是大學生知識單一、經驗不足、資金實力和心理素質明顯不足,更會增加在管理上的風險。
風險四:競爭風險
尋找藍海是創業的良好開端,但並非所有的新創企業都能找到藍海。更何況,藍海也只是暫時的,所以,競爭是必然的。如何面對競爭是每個企業都要隨時考慮的事,而對新創企業更是如此。如果創業者選擇的行業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領域,那麼在創業之初極有可能受到同行的強烈排擠。一些大企業為了把小企業吞並或擠垮,常會採用低價銷售的手段。對於大企業來說,由於規模效益或實力雄厚,短時間的降價並不會對它造成致命的傷害,而對初創企業則可能意味著徹底毀滅的危險。因此,考慮好如何應對來自同行的殘酷競爭是創業企業生存的必要准備。
風險五:核心競爭力缺乏的風險
對於具有長遠發展目標的創業者來說,他們的目標是不斷地發展壯大企業,因此,企業是否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最主要的風險。一個依賴別人的產品或市場來打天下的企業是永遠不會成長為優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創業之初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但要謀求長遠的發展,就是最不可忽視的問題。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終究會被淘汰出局。
3. 暑期大學生打工情況調查
前言在我的同學之間,第一次接觸打工這個詞是在高考過後的暑假。因為在高考結束後,沒有課業負擔,假期時間長,同學們紛紛感到自己成人了,應該為家長分擔一些,所以不少同學接觸了暑期工作。在大一下學期的時候,我認識一位日本朋友,在聊天中得知,在日本,學生,尤其是大學生,利用假期打工,甚至是平時打工,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大部分大學生都是通過打工來負擔自己的學費。其實不僅在日本,這種現象在歐美也是習以為常的。但是在中國,據我了解,大部分學生還是在大學階段才開始打工的,而且,目的多種多樣,早已不僅僅局限於負擔學費。隨著越來越不容樂觀的大學生就業情況和觀念的逐漸改變,近年來中國的大學生打工現象也越來越普遍,打工,已不再是貧困學生的專屬,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把它當作再就業難的情況下的一次社會實踐。現在新的大學暑假來了,新的打工熱潮也開始了,這次的主角是我們的莘莘學子們。每年的假期都有一批大學生投入到假期打工這個行列來,而且暑假又是打工最熱的時候,所以,我利用這個暑假,對大學生暑期打工情況做了一次基本調查。本次調查主要採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共發出問卷 39份,收回有效24份。 (問卷見附件) 一、大學生打工現狀調查在24份調查問卷中,有9個人未打過工,15個人打過工。在未打過工的人群眾中,全部認為暑假打工對大學生有好處,可以鍛煉大學生的交際能力,但是,有44.4%的人對大學生打工是否可行一題選擇不知道。結果表明,大學生普遍存在打工的意願,也認同打工的好處,但是還是對打工的安全性存在疑慮,我認為這也是現在大學生打工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1. 目的從調查中發現,現在大學生打工已經從單純地解決經濟問題,減輕家裡負擔,到更多地想要鍛煉自己,這種打工目的的顯著變化導致大學生更願意選擇具有挑戰性和現實意義的工作。根據我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現代大學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3%的大學生是為了增加收入,滿足個人慾望;有20%的大學生是想自食其力,減輕家裡負擔;有27%的大學生認為要鍛煉自己的能力,適應社會;還有20%的人具有多種目的. 2. 種類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大學生打工的種類也呈現多元化的形式。調查結果顯示,在勞務性和智力型兩種工作中,大學生更願意做智力型工作,但是在做過的工作中,大部分人都只從事過勞務性工作,而從事過智力型工作的,基本上只是是做過家教。在勞務性工作中,商場促銷員,快餐店打工,派發一類的工作比較普遍,基本沒有人從事過抄寫。二、大學生打工存在的問題由於大學生大多比較單純,社會經驗相對不足,因此,每年暑假大學生打工被騙的事件都時有發生。在本次調查中,4人有過受騙經歷,比例已經不小了。經過上網查詢得知,現在大學生暑期打工市場還沒有一種規章體制,社會上有些用人單位利用在校大學生社會經驗少的特點設下陷阱,使大學生權益受到侵害。進一步查詢了解到,大學生在校期間勤工助學並不視為就業,不受《勞動法》的保護。《勞動法》沒有將大學生列在調整的范圍內,勞動監察部門無權受理投訴,在校大學生只能按照《民法》打官司來維護自己打工的權益,其成本之高遠遠超過他們的承受能力。一般情況下,大學生所要爭取的是幾百上千元錢,但訴訟成本可能高達好幾千元,並且還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大學生受侵害的事情也就屢屢發生。 以下是我上網搜索總結的幾種常見的受騙表現:1. 騙取押金或培訓費,單位以工作服或培訓為由要求交納費用,不開收據,學生辭職時便以各種理由不予退還,或是培訓時壓根什麼也沒有學到。2. 是非法中介,先承諾找到滿意工作,收取中介費後,便遲遲不能兌現承諾。3. 工作前沒有和僱用單位簽訂合同,發工資時候,單位不兌現當初的工資承諾,也無法追究。三、自身打工感受及建議身為一名有打工經歷的大學生,我從事過三種工作。去年寒假的時候,在一家軟體控股公司做過小工,主要負責曬圖紙,疊圖紙,復印,跑腿一些小工作。這是我第一次打工,當時充滿了新鮮感,但是沒過多久,就感受到了賺錢的不易,圖紙刺鼻的氨水味,只能長時間帶著口罩,後來由於機器的的問題,還發生了氨水外漏……經歷種種,雖然辛苦,但是作為第一次正式接觸社會,我也學會了很多,簡單的比如工作中對同事的稱呼,困難的比如對突發性事件的應對。第一份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是讓我感受頗多。這次暑假,我做了兩種工作,一個是在步行街促銷飲料,一個是在商場賣衣服。在這兩個性質差不多的工作中,我學的最多的是與人接觸的技巧。面對顧客,要熱情,但同時也不能太卑微。越是積極的態度,越是燦爛的微笑,越是能帶來更多的銷量。做成一件事,比如賣出一樣東西,掙得比我想像的難多了,不光需要努力,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但是以我的經歷看,就是再困難的事也要去做,因為做了,努力了,就有可能,不去做,不去努力,就永遠沒有可能成功。我想,這也是我學會的最重要的道理吧。我做的促銷飲料的工作沒有提成,是死工資,所以很多人並沒有把重心放在銷量上,但是我覺得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就像在同一個地方,同樣的周末,因為我努力,一天我賣出了 7箱飲料,而別人只賣出了4箱。當我再經過那個促銷點時,老闆娘居然還認得我這個只在這個點干過一天的人,強烈要求我回到他這個點工作,因為別人兩天的銷量和我一天的一樣。雖然再也沒有回去工作,但是我得到了別人的肯定,心情真的很開心。努力是沒有白費的,在我工作期間,一名顧客就對我的表現十分滿意,甚至給我名片希望我去他的公司做促銷員,承諾底薪 謝謝採納
4. 急求大學生暑期調查報告
我已經發到你的郵箱
我的郵箱是zhang開頭的
5. 大學生創業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每個人的經歷都是各不相同的,在工作中的願景也不盡相同,有的學生會及早的為自己規劃畢業後的人生,有創業願景的學生其實在學習的過程中讀書的過程中已經為自己在創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創業還是比較難的,首先要選好了創業的方向,並且要為之去不懈的努力,同時要有一定的抗壓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因為創業路上不會風雨無阻平平坦坦。
創業要選好方向
首先要進行大量的市場調研,並對此進行冷靜客觀的分析。調查一下現代的經濟的需要,怎樣的行業才是適應當今市場潮流的,也就是說要選擇當時比較熱門的行業和比較緊缺的行業和資金回報率比較高的行業。比如開個幼兒園呀,一些特色小吃的經營,旅遊業等等。
其次要符合地區的經濟發展需要,深入研究國家政策方針,選擇國家和地方支持和鼓勵的行業進行攝入,更有可能具有良好的市場。
再次需要從小事做起,萬事開頭難,也就是說在創業的時候要選擇投資規模較小的行業進行嘗試,比較容易取得一定的成績,很快的見到收益,同時也可以規避一些風險不至於將自己的經濟收入全部投資進去。
當然,在選擇創業的時候,一定要爭取父母和親戚朋友的大力支持,也就是能夠有資金的來源和可以商量研討的夥伴。
創業要提高自身素質
創業首先要進行自我素質的提高,也就是首先要努力學習要具有營銷商業經濟理財投資等等一些專業的知識作為理論的支撐。另外還要多看一些投資管理等方面的書籍,平時要多聽聽新聞,了解國家政策法規。
其次呢要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的能力,懂得營銷的理念,在會做的同時也要會說。
最後要具有良好的品質,首先要講究誠信,信譽,對一個企業來說非常的重要。其次,要學會尊重他人。
6. 高分急求一份關於「大學生暑假留校」調查報告!!!
引言
炎炎夏日,烈日當頭.一年一度的暑期生活來臨了.暑期,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個放鬆身心,提高自身修養的大好時機.但我們發現:留守校園的一些大學生以玩網游,睡覺,閑逛等方式打發自己的暑假時間,這些現象在當代大學生中是否很普遍?這些現象產生的根源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解決方案?為了深入了解武漢各高校大學生的暑假生活,我們」SUMMER OBSERVER」調查團隊頂著烈日,走訪 各高校,以訪談與問卷相結合來調查他們的學習、生活。以便學校和社會及時掌握同學們的思想動態,為他們的學習、生活營造良好的環境,引導他們如何利用這短暫的時間去充實豐富自己。本課題——「大學生暑期生活狀況調查」對高校學生暑期留校生活調查是一個具有實際意義的研究課題。該課題對了解大學生思想和學習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借鑒意義(04級輔導員張建華老師評語)。 調查內容解析:
本次調查選取了武漢市七所教育部直屬院校。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610 份(地大135份,華科 90 份,華師80份,武大80份,財大80份,理工大75份,華農70份)。其中有效問卷588份,有效回復率98%。因為本調查傾向於地大學生,對地大留校學生的暑假生活安排以及學校相關領導的決策具有參考價值。
1. 留校大學生假期生活調查
l 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實施自己的暑期計劃不盡如意。
①關於當前大學生制定自己的暑期計劃情況調查
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能夠意識到暑期是一個學習知識,鍛煉能力
的 大好時機,在沒有繁重的學習和厭煩的考試下可以做自己喜歡的
事情。比如在「暑期留校期間,你有沒有制定自己的暑期計劃」問題中,
有93.4%和6.6%的人回答「有」和「沒有」。這表明仍有極少數的大學生
針對兩個月的暑假沒有計劃,以至於無所事事,在空虛中度過一天又一天。
而在「如果制定了自己的暑期計劃,實施情況如何?」問題中,有61.2%的人回答「一般,這表明,超過半數的學生沒有嚴格執行自 己的暑期計劃,這可能主要由個人因素決定的。
②關於假期生活狀況調查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了當代大學生的暑期大致可以分為四類:「打工一族」(佔50%)、「充電一族」、「考研一族」[有文章需求,請到文秘寫作網站留言板,12小時內解決您的問題!](共佔61.7%)、「無聊一族」(佔28.5%)。他們不同種類的暑期生活既由個人因素,又由社會因素決定的。但不管怎樣,如何把握這短暫的兩個多月的時間真正學點什麼,做點什麼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考慮的。
l 僅少數大學生會選擇利用暑期時間做志願活動
①「社會實踐、兼職打工」一族
調查結果顯示:現代大學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
有25.5%的大學生是為了增加收入;
有36.7%的大學生想自食其力;
有54.1%的大學生認為要鍛煉自己的能力,對報酬無所謂。
隨著社會改革的和思想觀念的轉變,大學生打工的形式開始變得異常豐富起來,選擇「到企業事業單位實習」和「暑假家教或兼職」分別佔46.6%和42.35%,而選擇做志願者的學生僅佔6.97%。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一條重要途徑。到企業事業單位實習是大學生的首選,這樣既可以鍛煉自己,提高專業水平,也可以開闊視野,接觸社會,為日後工作積累社會經驗。暑假家教兼職打工賺錢也是許多學生的選擇。「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多吃點苦,父母少花點錢」這是不少大學生「打工族」秉乘的至理名言.
盡管大學生「打工族」具備「初生牛犢不畏虎」的勇氣和自信,但他們也 同樣有著缺乏經驗和辨別能力有限的「先知不足」。
正因為如此,大學生因打工而上當受騙的事情才層出不窮。
不少專家也紛紛呼籲,大學生打工要謹防陷阱。調查顯示,在「如果在暑假找工作的時候,你會擔心哪方面的問題呢?」的問題中,有61.2%的同學選擇了「怕上當受騙」,而且最近武漢晚報有關「200多名大學生被中介公司所騙」的報道更加劇了他們的擔憂。
華中農業大學的徐本禹同學在武漢各高校的講座在大學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凡響,但經過我們調查,僅有6.97% 的人選擇了在暑期時間做志願活動,[文章來源於=大=秘=書=網=站-幫您找文章,12小時內解決您的文章需求]這不能不引起我們深思。徐本禹的確感動了很多人,在感動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多一些思考:當那麼多素不相識的熱心人因為感動而伸出援助之手時,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天天面對貧窮、面對那麼多貧困的失學孩子,我們做了些什麼?當看著那些辛勤勞作的貧困村民,看著那些搖搖欲墜的校舍,看著那些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目光時,我們能就這樣對貧困熟視無睹?當那麼多人因為感動而遠離繁華的都市、遠離舒適的生活來到大山深處,為那裡的孩子帶來知識、帶來希望的時候,我們難道忍心想盡一切辦法遠離大山,追求舒適安逸的生活?當那麼多人因為感動而紛紛向大山深處的貧困人口、失學孩子捐物捐錢提供援助時,我們卻可以無視貧困,安於貧窮?徐本禹點亮的火把刺痛了那麼多人的眼睛,讓那麼多的人把愛灑向貧困的大山。面對徐本禹,我們是否感到自己很庸俗,也很自私;或者是否曾經也有這樣的沖動,到偏遠的鄉村支教,但一些外界因素阻礙了我們的行動?
②「考研一族」
面對武漢炎熱的夏天,他們放棄了回家與親人團聚的機會,放棄了寶貴的休息時間,頂著三四十度的高溫天氣,在自習室里埋頭苦讀。
調查顯示,79.1%的 同學有時間在校上自習,上自習的時間一般為3—5小時。而在他們之中考研的人佔了絕大多數。隨著高校擴招以來,本科生倍受青昧已成歷史,越來越多的大公司傾向於錄用起點較高的研究生。因此,考研成了留校大學生的奮斗目標。
③「充電一族」
為了更美好的明天,如今就業形式越來越嚴峻,一些大學生紛紛意識到只有多掌握幾門技能,提高綜合素質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所以他們選擇假期留校充電(大學生把暑假期間各種課外實踐和學習稱為「補充教育」),盡管需要金錢和時間,但經調查顯示,仍有16.8%的同學選擇以培訓班的方式給自己充電,。
④「無聊一族」(「網游一族」)
整個暑假,無所事事的同學的確也存在。一些大學生本想留在學校學習或到校外兼職,但因為種種原因喪失了自信和興趣,最終只好郁悶的度過整個暑假。另外有少數學生呆在學校是為了逃避現實中的一些事情或者沉迷於游戲中不能自拔。調查顯示有28.5%同學屬於「無聊一族」,其中就有10.7%的人選擇了「網吧上網」。
大學校園「流行風」多姿多彩,變幻不定。隨著網路化世界與信息時代的到來,大學校園也颳起一陣網路旋風。格調幽雅,設計別致的一間間網吧在校園周圍悄然興起。而自恃站在思想和社會最前沿的大學生在網路潮流中自然是先領風氣,於是,大學校園就出現了一種新的消費和休閑時尚---泡網吧。 經過走訪調查,在校內的一家網苑中我們看到,電腦前幾乎座無缺席,而掃視一下整個網苑的電腦屏幕,游戲畫面確實佔了一大部分。而且即使在寢室,也有同學玩網游,雖然他們在大學生群體中僅佔少數,但也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2 學校為留校大學生提供的生活條件的調查
l 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對學校食堂的問題不甚滿意.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同學對暑假在學校留校的生活條件感覺一般,僅有級少數同學表示很滿意,而食堂問題是學生最不滿意的一個主要方面,許多大學生希望學校能夠提供良好的飲食條件,通過與留校大學生交談,我們了解他們留校生活藉此實踐機會傳達他們的心聲。以下三點是他們反映的主要方面,其中食堂問題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考研,繼續深造7月27日下午,我們在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里看到,閱覽室里大約有40多名學生正在上自習,學習緊張的程度不亞於平時。[您閱讀的文章來源文秘寫作網-文秘寫作網互聯網服務最好的文秘資料站點!]一位開學上大四的學生對我們說,這里的學生都是為了迎接研究生考試的。為了考研,他們放棄了暑假休息,而選擇了在學校學習。在武漢理工大學馬房山校區上學的李同學,家住黃岡市,雖然回家只需要3個多小時的車程,但她暑假卻沒有回家,選擇了與書海為伍。雖然是暑假,她也是6點半起床,吃過早飯後馬上奔到圖書館自習,中午累了就在圖書館桌子上趴一會,下午一直學習到17點左右。
我們在訪談中了解到,「考研族」不在少數,他們或奔波於各類考研輔導班,或忙於專業課程的復習,學習是他們暑假生活的主題。中國地質大學化學學院陳同學的假期生活甚至比上學還忙碌,他給自己制訂了一份計劃,每天早晨讀單詞、上午英語閱讀,下午去考研輔導班,晚上專業復習。他告訴我們,自己的「盟友」光本班就有十幾個,「我們放在自習室里的書摞得像堡壘一樣,現在的感覺就好像回到了高考的備戰期。」 對於正在利用暑期忙充電的大學生,華中農業大學團委理論學習部的張力丹老師認為,這部分大學生比較理性,能夠充分利用暑期這段豐富知識和本領的最好時機,他們在接觸和理解社會的過程中,既提高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也在完善自我的同時將自己的專業技能運用於社會實踐,服務社會。他進一步談到,隨著社會對於綜合性人才的需要,大學生不能僅僅滿足於課堂理論的學習,也不應該只想著在暑假放鬆休閑。在理性分析自我的基礎上,應該明確社會需要什麼,自己還需要補充什麼,有的放矢,更好地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張老師同時提醒廣大同學,在懷揣滿腔熱情的同時,也要冷靜觀察,合理選擇,注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調查結語
---------暑期社會實踐感想
暑假已成為長年開采中的金礦,漸漸可以看到盡頭了,而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挖掘開鑿出最好的資源,實現其價值。今年暑假,我們參加了有關「留校大學生暑假生活的調查」的實踐活動。經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收獲很多。第一次有組織到外面做社會實踐,雖然整個行程比較長,但我們暗下決心:無論多麼艱難,我們一定要做好!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團隊無論是從組織上還是配合上都做得比較好。夏日的燥熱與喧囂依然存在,但我們內心卻始終不為之瘋狂,我們默默地用我們的微笑與熱情去深入了解遇見的每一位留校大學生。從武大、華師、理工大、財大到地大、華科,每一個行程都灑下我們的汗水,都浸透我們的苦樂。
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如何用得體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與他人合作。當然,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首先,由於沒有學校相關證明,我們不能進入他們寢室進行調查,只能調查在教室和校園行走的同學,雖然回收率能夠保證100%,但作廢的問卷也多;其次,調查校園行走的同學,增加了我們工作的難度,也給他們帶來了不便。通過此次調查,「無聊一族」(玩網游,睡覺,閑逛等)在留校大學生中還是比較普遍的,其實,社會上的誘惑或其他外界因素不是留校大學生荒廢自己暑期生活的罪魁禍首,思想是行為的指導,行為是思想的表現,社會和高校應該看到留校大學生思想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及時地給予足夠的重視,並妥善地疏導,只有徹底祛除他們思想中的陰影才能治本(見建議及可行性分析項)。不管怎樣,這個暑假沒有白過,盡管只有短短幾天,但是卻包含了大學生活中很深很美好的回憶,盡管只有短短幾天,但是卻學習了大學校園生活中所學不到的很豐富的寶貴經驗,盡管只有短短幾天,但是卻經歷了我們人生前21年所未經歷過的實踐。怎樣過一個愉快、充實而有意義的暑假?相信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打算。但計劃終歸是計劃,離具體實施還有一定的距離。當暑期真正來臨時,我們很容易變得庸懶和無所事事,也許有些同學「一覺醒來」已經開學了。在此提醒大家:說到不如做到,社會需要行動的巨人,而不是空想家。我們本著為武漢各高校留校大學生真誠地服務的原則,希望這次實踐成果能引導他們合理安排好今後的暑假留校生活,度過一個真正有意義的暑假;同時也希望學校和社會能夠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為他們的暑期生活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SUMMER OBSERVER」調查團隊
2006年7月28日
辭謝
7. 大學生暑假「務工熱」背景下的風險
不公正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