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家博物館今年暑期近代講解是誰啊
A. 北京國家博物館電話是多少
010-65116400
B. 北京國家博物館(200字)
中國國家博物館簡抄稱國博,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宗旨。把優秀歷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當代中國先進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展示好、發展好,賡續民族血脈、弘揚民族精神,同時,展示世界優秀文明成果,是國家博物館的光榮使命。國家博物館是中國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
C. 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有人講解嗎
中國國家博物館內有講解員,可分兩種:收費或義務。 收費方面主要是有講解員和語音導覽器,通常組團遊客請收費講解員。時價20元上跳 義務講解員通常是大
D. 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很好,都是國之重器,非常值得去,說實話,你光去看看他壯觀的建築都值
E. 參觀國家博物館幾點有講解
你說的是免費講解嗎?
如果是,主要是集中在《中國古代史陳列》展廳。每逢開放日9:15、9:45、14:00、14:30有免費講解,每場2小時,集合地點在北側序廳
F. 國家博物館中國近代展廳簡介
《復興之路》作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後推出的第一個基本陳列於2011年3月1日開幕。陳列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關心和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的指導,曾於中共十七大召開前後和國慶60周年前夕數次修改完善,向公眾開放。這期間,國博堅持精心設計,精心製作,精心施工,並在材料、工藝、技術、設備等各個方面精益求精,打造精品,使陳列形成了十分鮮明的特點。
一、主題宏大
陳列通過1280多件套珍貴文物和870多張歷史照片,回顧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一百多年間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中國各階層人民在屈辱和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深刻揭示出歷史和人民為什麼和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深刻揭示出歷史和人民為什麼必須始終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動搖。這是目前唯一一個全面展示中華民族170年復興之路宏大主題的陳列展覽。
二、內容豐富
陳列展示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2011年初170年間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
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主線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眾為救亡圖存而英勇抗爭,尤其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仆後繼,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並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終於把一個極度貧弱的舊中國逐步變成繁榮昌盛、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這一歷史的主線也是《復興之路》基本陳列的主線。但是,不同於一般的中國近現代、當代史陳列,《復興之路》基本陳列既把握歷史主線,又立足於中華民族復興的歷程,有所側重,有所取捨。因此,在內容體系方面,按照復興之路的主題將陳列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要展示鴉片戰爭以來,列強入侵,中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中國人民在屈辱和苦難中覺醒、奮起。
第二部分——探求救亡圖存的道路。主要展示仁人志士歷盡千辛萬苦,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但理想總不能實現,包括辛亥革命在內的種種努力都沒有成功。十月革命後,中國的先進分子找到馬克思列寧主義,建立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的斗爭才走上科學社會主義指引的勝利發展道路。
第三部分——中國共產黨肩負起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歷史重任。主要展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緊緊依靠和緊密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壓迫,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第四部分——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主要展示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使古老的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第五部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主要展示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中央領導集體,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做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提出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創立鄧小平理論,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中央領導集體,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制定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綱領,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全面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大勢,求真務實,抓住機遇,開拓進取,提出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促進社會和諧,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開創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篇章。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
陳列的五個部分立足主題,高屋建瓴,層層推進,以豐富的內容再現了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轉變,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偉大歷史轉變,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變。昭示出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G. 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國家博物館是不是一回事
故宮博物院與位於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是兩個不同的博物館。
一、位置不同。
1、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
2、中國國家博物館,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
三、收藏的文物不同。
1、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
2、中國國家博物館,是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整體規模在世界博物館中位居前列。
H. 誰了解國家博物館的義務講解員周婭啊
這里寫了把,
愛上博物館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將用一天參觀博物館。——海倫凱勒的名言印在《上海博物館參觀指南》上。
之一·邂逅周老師
古羅馬文明展覽第一天下午,一進展廳,就看見周老師在一群孩子中間,正給他們介紹第一件展品「維納斯」。於是,25歲的我混進中學生的隊伍,跟在了周老師身後。
一件件大理石的製品在周老師的講解中不再冰冷,充滿了溫暖的文明和歷史。古羅馬人的商業、貿易、住房、烹飪,宗教、甚至保健美容,都由這些文物生動的展示在我們面前。但我的注意力,卻在周老師身上。
一邊用溫柔的語氣告訴孩子們要文明參觀,不要觸摸雕塑,一邊娓娓道來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如何演變為中國雕塑中的力士。沒有呆板的、背誦式的介紹,文雅的、特別有風度的周老師的解說是那麼充滿了欣賞的、熱愛的、艷羨的口吻,她了解這些展品,也了解這些展品背後的神話和傳說。她本身就在為這些精美的鑲嵌畫、晶瑩的玻璃器皿或者內飾玫瑰花結的過濾器深深陶醉,而為她的聽眾如數家珍,比他們還要贊嘆不已那無以倫比、不能企及的古代藝術。我含笑的、認真的目光和周老師晶瑩的眼睛相對,她知道嗎,我也是如此熱愛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和生活態度啊。
時間到了,孩子們離開了。我依然跟在周老師身後想聽她說點什麼。周老師說的是文物保護:「二十年的北京人到現在一定找不到家,但是兩千年的羅馬人來到現在仍然能找到家。他們不但保護單一的歷史遺跡,也保護整個古城和周邊的環境。不為任何經濟利益,不收門票,不設攤點,全民族都為之而努力。我們和他們相比,付出的太少了……」周老師的語氣里透出深深的遺憾,「現在還有個東瀛文物展,有些文物我們沒有,但他們保存下來了……我看著真是……」
「我來這里做解說,真的是喜歡這些東西啊。」周老師一臉孩子一樣的笑意,「開始布置的時候我就從門縫兒看,能夠給你們介紹介紹,我覺得自己還有用。你看,這些雕塑的衣服和裹在衣服裡面的手臂雕刻的多麼真實,有質感……」她幾乎抑制不住自己的熱情。
下午四點,周老師離開二千年前的文明,回家做飯。周老師是國家博物館的義務講解員,我從她的胸牌上知道,她的名字叫周婭。
之二·大英博物館藏展
首都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藏展。
二百五十年的藏品,涵蓋了埃及、希臘、羅馬、中歐、西亞、東南亞、美洲等國家和地區的古老文物。特別的是,沒有來自中國的東西。輝煌燦爛的收藏,也是一部掠奪和侵略的歷史。
那是傳說中的亡靈書,象形文字在尼羅河畔的紙草上書寫著不知名的咒語,揭開了人類最初的生死觀。它古老、玄空、是一部「神聖之書」,萬能之神假手其間,為人類提供走向來世方法和精神支柱。通過奧西里斯的國度,靈魂將在墳墓里的木乃伊上重聚,死者也就能夠復活,像永不熄滅的星星那樣得到永生。
幾件僅在圖冊上見過的物品能睹其真容,十分幸運。
羅馬:那一尊大理石的酒神狄俄尼索斯雕像已經斷了一臂,左手中捧著一串葡萄。衣襟搭在肩上,半掩著健美的身軀——1:8或者1:9的完美比例。衣紋順暢,彷彿那不是石頭而是柔軟織物。面容俊逸非凡,目光轉向左側,微微俯視。皮拉馬利翁的故事竟是真的。
呵,那些首飾,是多麼的美。
兩千多年的歲月絲毫沒有損壞黃金璀璨的光輝,獅頭圖樣或者小愛神的耳墜,鑲了寶石或者純粹黃金的蛇形戒指,串了石榴石或者桃金娘花骨朵兒的項圈,使人不能離開眼光。打造的無比精緻,即便放大也不見絲毫粗糙,但並不繁瑣,線條簡潔明朗,朴實典雅;無比高貴,黃金本身的華麗發揮的淋漓盡致,金色和石榴石美艷的紫紅色配合的如此和諧,但並不惡俗,沒有半點炫耀之意,呵,應該是美麗的少女,穿著希臘式的白袍,頸中綴滿了金色的蓓蕾,公主一樣。
我的手指,多想有異能,穿進玻璃的展櫃,攫取那時光中燦爛的寶物。但是,該是每一件展品都可以宣稱「我擁有過多少主人」罷。
JUSTGOLD以希臘羅馬古典題材出品的「歐洲神話」系列金飾,分為「希臘花園」、「愛琴海之戀」、「月亮女神」、「雅典娜的魅惑」等種類,加入了貝母、海藍寶石等材料,看來也是麗色驚人。但細巧過逾,裝飾繁富,失了大巧若拙之美,與古人相比,是遠遠不如了。
讓人微笑的是,這樣的展覽,參觀者從不過數歲的小孩子,到坐著輪椅的耄耋老人都有。年輕的學生們自備了紙筆,記錄著展品的介紹,或者素描美麗的圖形——應當是美術學院的。總有什麼人駐留在某件東西旁邊,滔滔不絕旁若無人的講說著,十分專業術語,你並不知道他從事什麼工作,但是駐足聆聽,比博物館准備的素材更精彩呢。 發表時間:2006-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