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漫畫家訪談

漫畫家訪談

發布時間: 2021-02-15 13:56:22

⑴ 有一個日本的節目經常采訪日本漫畫家的 叫啥啊

Nhk紀錄片

⑵ 想要做一個關於動漫利弊的訪談,請從事動漫有關行業的專業人士進,急急急

中國動漫行業的現階段發展和弊端(1) (2006-11-06 01:00:49)轉載▼
分類: 東抄西摘
2004年,全球數字動漫產業的產值已達2228億美元,與動漫產業相關的周邊衍生產品產值則在5000億美元以上,英國數字娛樂產業年產值佔GDP的7.9%,成為該國第一大產業。美國網路游戲業已連續4年超過好萊塢電影業,成為全美最大娛樂產業。日本游戲市場每年創造2萬億日元市值規模,動畫產品出口值遠遠高於鋼鐵出口值。韓國動漫業產值佔全球的30%,已成為韓國國民經濟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從全球及主要國家來看,動漫產業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
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雖然是最早開發動畫片的國家之一,一度也是動畫大國之一。然而近年來,動畫市場卻急遽萎縮,幾年才出產一部影院片,國產動畫片年產量僅為日本的1%左右。僅僅和日本相比,日本現人均擁有國產動畫5-8分鍾,而我國只有區區0.0012秒。與此同時,外國動畫趁虛而入,《獅子王》、《千與千尋》、貓和老鼠系列幾乎成了喜愛動畫的家庭必備;音像市場里的洋卡通佔到80%以上;印刷市場里,熱銷的卡通讀物大多是舶來品或其翻版;文具、玩具、兒童服裝等衍生產品市場,以及漫畫書吧、卡通吧、電玩及娛樂網路市場,到處都是洋品牌的蹤跡。
在青少年最喜愛的動漫作品中,日本、韓國動漫佔60%,歐美動漫佔29%,中國內地和港台地區原創動漫的比例僅有11%,明顯落後於國外動漫產業的發展步伐,整個中國的動漫產業僅處於初級發展階段。我國巨大的卡通市場潛力正被外商大力挖掘,每年造成直接損失數十億之多。
一個以悠久文明和古老文化而著稱的國家隨著外來文化的入侵,僅在動畫這個市場上是節節敗退。其實我們的動畫行業在五十和七十年代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過去,那時候長大的孩子還對《大鬧天宮》、《三個和尚》、《小蝌蚪找媽媽》仍然記憶猶新。曾幾何時,我們的動畫片也在國際比賽上獲過大獎,《牧笛》的水墨效果曾經讓外國人驚嘆,《哪吒鬧海》的中國風格也得到過國際同行的認同。然而,俱往矣,過去曾經的輝煌只能對比的現在的困窘,分外的刺痛內心。國產動畫在國外動畫的強大沖擊下,幾乎全面崩潰,雖然有國家廣電局的政策扶植,甚至是對外國動畫的封殺令,仍然在短時間內難以崛起,前途殊不樂觀。在存在著歷史的、社會的原因同時,市場運作的原因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視的問題。
之所以把漫畫和動畫放在一起來說,是因為這兩個行業其實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也就是說,好的動漫作品完全可以做為好的動畫產品的腳本,甚至可以拍成優秀的電影,香港的《風雲》、美國的《超人》、《蜘蛛俠》都是這樣的成功範例;而好的動畫作品又可以改編成漫畫,進而帶動周邊產品的熱賣。美國和日本等產業發達的國家都是這樣進行商業運作的,在中國雖然成功的例子不多,可是也有藍貓這樣非常成功的動漫系列產品。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而現在青少年文化這個市場卻幾乎被日韓、歐美文化所壟斷,這種情況恐怕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可是仔細研究起來,又有許多原因不容忽視,下面來簡單分析一下。
1.歷史原因
在70年——90年的20年間,動漫這個詞似乎被中國所遺忘。也正是在此20年間,日本及歐美動漫瘋狂發展,佔領了幾乎全球的動漫市場。毛主席教育我們:落後就要挨打。新生代的動漫生產者由於閱歷不足(日本漫畫家平均年齡40歲以上,且多與流行小說作家合作;歐美動漫皆以公司為單位,經營者也均為成年人;而國內漫畫家普遍生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且各自為政。),很難寫出好劇本;極少寫出好劇本的,卻又可能因為畫功、機遇等原因無法將好劇本變成漫畫;即便畫成了漫畫,也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拍成動畫。相對於國內這些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漫畫家們,國外的動漫大師們在中國可算是如魚得水,毫不費力的就成功佔領了中國的動漫市場。之所以說中國動漫行業還在起步階段,不僅僅是指行業起步晚,漫畫家本身的資歷就遠遠無法與國外相比。而動畫行業更是不容樂觀,在投資、劇本、製作、原畫這些高端方面都由外國公司全盤控制的情況下,我國的動畫企業完全淪落成別人的機械畫手、加工工廠,拿最低的加工費,寫上外國公司的大名,回頭再賣給中國電視台、電影院,由我們花大錢買來看。
2.思想原因
如果說歐美動漫勝於詼諧幽默的話,精彩絕倫的情節則是日本動漫的取勝之道。日本動漫種類繁多,天文地理、三教九流,簡直無所不包,讀者更是從剛識字的小孩到高齡老人。而日本動漫的最大亮點就在於漫畫家們千奇百怪的故事、人物、情節緊緊把讀者吸進了動漫中去,讓人慾罷不能。當然,很多人都認為日本動漫中充斥的大量的血腥、暴力以及色情成分, 但日本動漫有明確的分級制度的。有以上特徵的漫畫大多屬於少年漫畫(程度比較嚴重的屬於青年漫畫),而商家也不會將此類產品販賣給小學生的。而國產動漫卻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幼稚」和「寓教於樂」,前有大臉貓後有藍皮鼠,乍一看國產動漫就是一個動物園。也許這些東西給學齡前兒童看確實很好,但是孩子總要長大的,對與已經有善惡是非分辨能力的少年及青年觀眾們來說,題材和故事不生動不貼近生活,內容幼稚沒有吸引力,說教的意味太濃,這就足以把所有的大孩子趕跑。而青少年的成長階段顯然比幼兒長,他們的消費能力也更高,動漫文化對他們的影響里也更強,放任這樣的市場流失顯然是愚蠢的。
3.經濟與市場原因
說到動漫產業鏈的差距,就不得不拋開熱情,談一談那些現實的東西。畫王時代的諸多漫畫家們如今都已改行,離開了他們曾經為之瘋狂的漫畫事業。原因不必說,雖然並不一定是因為錢,但多少也會與錢有些關系。夢想固然重要,但現實卻是如此的殘酷!在中國,當漫畫家確實是賺不到什麼大錢。迫於生計,漫畫家們只得轉行,漸漸淡出了讀者們的心靈。可是歐美、日本的動漫都搞的很火,日本的知名漫畫家僅繳稅就有上億。為什麼只有一海之隔的國內漫畫家會如此窘迫,甚至為了生計而放棄對動漫的熱情呢?其實問題很簡單,中國的漫畫家只有一種收入,那就是稿酬。而中國的原創雜志能給出多少稿酬呢?而對於大洋彼端的同行們,稿酬僅是其收入的極小部分而已。在日本,當漫畫家把漫畫畫出來後,稿酬自然不用多說,動畫公司會給你把漫畫製作成動畫的版權費,動畫熱播後的周邊產品、游戲衍生物以及劇場版、OVA、DVD、珍藏版等等,每一樣東西都會為漫畫家帶來對於國內漫畫家來說是天文數字的金錢。而歐美的公司制運營方式則更加成熟,動畫大賣後的周邊衍生物獨家販售,續集的製作,各國放映版權等等,我們國家的動漫作者想都不敢想。其實說起來,市場並不是不能模仿,而是產業及產業鏈還不成熟。首先,作為動漫的最初生產者漫畫家們拿不出讓全國讀者買帳的好作品,何談再做動畫?即便做成了動畫,國內的玩具公司是否有能力有信心接下周邊產品的製作任務?畢竟周邊產品不是一般的玩具(起碼價格上遠遠高於一般的玩具),作品是否經的起市場的考驗還是個問題。國內製作周邊且成功大賣的只有藍貓系列一例。
盡管存在許多不能成功的原因,卻也不是完全悲觀,畢竟我們有讓世界許多國家羨慕的諾大市場,我們的市場同時也培養了無數的熱切希望投身於這個行業的動漫迷,只要我們有寬松的、利於發展的政策,前途也不是完全灰暗。但是,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1. 劇本——動漫產業的靈魂
動漫的劇本,通常包括卡通角色、故事劇本、道具、場景設置等方面的內容及設計。對於自主知識產權的動漫業來說,劇本可謂動漫行業的「靈魂」。 優秀的劇本是動畫產業核心中的核心。在思想內涵上要有人性化,在藝術創作上要有生命力,在人物造型上要有個性化。總之,應該結合中國人的口味,提供良好的精神糧食。成功的劇本,除了要求劇本創作的素材、故事編排在創新上有所突破之外,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得到市場的認可,這要求在人物語言上、行為上、動作上、表情上等,要更貼近現實生活。目前國內大多數動漫生產企業的產品在選題創意、形象造型、故事內容、技術手段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相當差距,普遍存在觀念陳舊、製作粗糙、手法單一、幼稚說教的問題。
2.衍生產品——贏利模式的創新
動漫的贏利模式往往需要依靠產品的附加價值,即需要依靠動漫的衍生產品如玩具、掛飾、T恤、筆記本、杯子、電話卡、抱枕等物品的銷售來贏利,在開發之初,首先要考慮動漫形象,劇本是否能服務於相關玩具的銷售,在這方面《西遊記》有漫畫周邊產品,而藍貓更是一個把產品當做品牌來做大的成功模式。
3.人才系統——行業的生命線
目前業界動漫人才奇缺,大多數動漫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時候通常只能招到相關的技術人才,非常難招聘到具有原創能力的人才,人才的貯備及培訓對公司未來的發展的影響非常大。在這種形勢下,動漫公司自己建立一套人才系統便顯得非常重要。
4..移動網路——產品的新興渠道
動漫產品的推廣渠道目前來說還是主要依靠電視、光碟傳播,所以這要求一個企業除了具備開發能力之外,還要有一定的流通渠道,因為「好酒也怕巷子深」。近幾年,網路的飛速發展正在逐漸改變傳統動漫品牌的推廣方式。在網路上,盡管存在一定版權風險,但好東西總是流傳得非常快,這將給實力一般但具有一定開發能力的企業提供契機,讓影響力,知名度得到很快提高。
即將到來的IPTV、數字電視、 3G等技術的應用及普既將為動漫企業迎來更大的商,,動漫企業如果市場定位明確、設計出適合各年齡層的動漫的話,那麼企業將可在未來發展壯大也是可以期待的。

⑶ 請問:有什麼辦法才能面對面采訪(或者拜訪)日本著名漫畫家、《網球王子》漫畫的作者許斐剛先生呢謝謝

首先你要成為一名記者。

⑷ 采訪一位漫畫家的問的問題可以有哪些

LS這是什麼答案?別笑死人了。。。。。哪兒會有這么菜鳥的問題?
起碼版你得先了解這漫畫權家的經歷,畫風的轉變,受歡迎的起始,多是要問漫畫家的心理歷程吧?今後畫什麼漫畫那是連作者自己也根本不了解的東西,畫漫畫要的是靈感,哪能隨便決定?

如何成為漫畫家

14歲?說句實話,大學再學習都不算遲的,日本30、40出道的人多的是。

而且,漫畫這個東西不是說關畫的好就行了。中國繪畫好的人有的是,但是卻沒啥成功的原創漫畫。因為漫畫這個東西,需要掌握的知識太多了,我個人認為需要以下幾點:

1)、繪畫能力:這個不用說了。主要還是素描的能力要強。關臨摹沒用的。

2)、編劇能力:漫畫這個東西,個人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其中要表達的故事。畫的再好,故事不好看,還是不行。這也是國產漫畫不行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文學、戲劇這方面的知識需要有足夠的掌握。

3)、電影學:畫漫畫,還需要電影學的知識。因為涉及到分鏡,就像電影鏡頭一樣,類似於拍電影那樣的效果。說白了就是自己做導演。這方面國產漫畫也是軟肋。

4)、生活體驗:此外,需要漫畫家對生活有很好的體驗。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例如國產游戲《仙劍奇俠傳》,為啥當初那麼成功,因為當初姚仙在設計這款游戲的時候,正好處於失戀,所以才會對愛情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感觸,並且通過游戲將其表達了出來。

此外,我看過一篇文章,是說井上雄言當初之所以要畫《灌籃高手》,是因為自己很喜歡打籃球,而日本人不喜歡打,所以心裡很不服氣,非要畫一個這樣的漫畫不可。

所以說,漫畫也是一樣,最重要的是漫畫家要通過漫畫,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經歷和故事。

而閣下年紀太輕,沒啥閱歷,恕我直言,這方面真的是軟肋--!

5、其他知識:人物塑造、電腦繪畫軟體(如PS、Painter)等軟體的熟練掌握,歷史、文學、地理等各方面知識也都需要了解和掌握。而這些知識在家裡面是學不到的。

6、最重要的:毅力。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好像是日本著名漫畫家山口幸夫訪談錄甚麼的,他在裡面說過這樣一段話:漫畫創作主要是精神上的信念和追求,因為漫畫創作非常辛苦,沒有精神上的支撐,大部分人半途而廢。

而這一點也是他最強調的一點。

其實,中國這些年出來了不少新生代的漫畫家,但是由於創作很辛苦,大部分人出了1、2部作品後就轉行了,也就是半途而廢了。而現階段,中國稱得上職業漫畫家的人,最多不超過10位!!

所以我建議哈,你應該聽聽你父母的,你父母說的是對的,也是為你好^_^。這幾年好好練練素描,繪畫這個東西,最重要最基礎的就是素描。然後在學校裡面,多多學習歷史、文學、電影學等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然後再好好用電腦練練繪畫軟體,以及其他電腦知識等。

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顆熱愛漫畫的心,永不放棄。先要用心愛漫畫,才會用心畫漫畫!

閣下還年輕,才14歲,前途一片光明哈。我是不行了,28了。

總之,祝好運哈^_^,國產漫畫以後就靠你了~~

⑹ 有哪些采訪日本漫畫家的綜藝節目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1NDI3NjI4.html 節目名叫jump bang 中文字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1MDcyNTMy.html

⑺ 大家好 我想知道著名的漫畫家夏達的家庭背景,聽著關於她的訪談 我覺得她出身一個不普通點的家庭

因為父母也乾和考古學有關的工作沒時間照看他,他從小和爺爺奶奶住,爺爺很久前就去世了,你可以在網上看那些他的專訪視頻

⑻ 【高懸賞】跪求 動漫 專家 幫忙 填一下 訪談提綱~~

好吧,我很討厭復制粘貼,就說下自己的看法吧
1.所謂動漫,依我看來就是虛構虛擬人物,背景來描述故事,一般現在以動畫,漫畫為主要表現形式。
2.動漫的興起據我所知起源是多個國家幾乎同時出現(據說中國也很早的,二十世紀初),但卻是在美國隨著電影的發展興起的。現在我們所知的比較早的經典動漫形象首推米老鼠,貌似是1927還是28年出來的,你自己去查吧。其實這之前還有很多別的動漫形象,現代動漫的雛形的形成大概在一百年左右。
3.動漫真正的興起其實說白了就是隨著現代資訊體系的發展而發展,尤其是電影產業的發展而發展,米老鼠是最經典的例子。受眾面和趣味性都比單純的漫畫強很多了。日本的動漫興起大概是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技術和思想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代表作諸如超時空要塞,風之谷。大概八十年代後到就是年代逐漸成熟,經典不勝枚舉,
4.毫無疑問現在的日本動漫產業最發達,是不是第一個開創的這個問題我覺得你看了上面三條回答應該心裡有個大概了。
5.動漫的製作,以前一直以來都是用畫的,包括動畫。現在電腦技術成熟,很多人力勞動可以由電腦代替,尤其是像最終幻想,冰河世紀這類動畫片,基本上電腦製作大部分。日本動畫片製作稍微知道一點,一般都是由作者畫一個分鏡稿(這個畫漫畫的時候就有),輕小說改編一般會根據插畫和原著構思出人物形象和劇本。所謂分鏡稿其實就是劇本和情節的節點,然後交給製作組進行製作,後期再由聲優配音。
6.我業余畫漫畫,我覺得漫畫作品最重要的東西首先是節奏,然後是劇本,再後是作者的畫作水平。所謂思想內涵其實全是通過前幾項來體現,但動漫的思想內涵又會影響整個動漫的走向和發展。
7.動漫的發揮餘地比較大,能讓人充分發揮想像力,創造的形象往往更加完美。
8.積極性是毫無疑問的,對於青少年來講動漫往往更容易接受,而現在動漫的思想越來越成熟趨向成人化(日漫尤其如此)讓它的受眾增長了不少。
9.這就是個度的問題,就像一個人特別喜歡吃零食或者某一類食物一樣,控制這個度是關鍵。
10.沒看出來你研究的是什麼課題,前四個問題問的是動漫的發展史;5,6又問到動漫製作,7,8,9變成了動漫對社會的影響和位置,不知道你研究的課題中心在哪裡

⑼ 名偵探柯南作者青山剛昌在確認BOSS就是烏丸蓮耶的訪談中都說了些什麼

具體訪談內容如下:

訪談工作人員:在今天呢,因為「那位人物」的身份終於被揭開了嘛,我想開門見山,向您請教大家都想知道的事情。

青山:好的好的。

訪談工作人員:如果問題太過不行的話,就請幫忙模糊掉吧。 順道一提,剛剛拍下的影片也會在同一天解禁。

青山:誒~是這樣啊,好的好的。

訪談工作人員:首先呢,剛剛的影片也有請教過了,請問你現在心情如何?

青山:嗯...... 就覺得遲早還是要說出來的。有時覺得時機應該剛剛好吧,有時候覺得會不會太趕了呢,有時覺得還好吧...在粉絲圈中,也蠻多人以字謎的提示來問我:「不是烏丸蓮耶嗎?」,年頭的賀年卡中也有粉絲問我「是烏丸蓮耶嗎?」。

當我向編輯問是否可以回答說他們猜對的時候,他們回答說「不,這樣有點...」,就被阻止了。在早些時候,有人猜中了「領域外的妹妹」的事,我有對他們回答說「猜對了喲,不過要對其他人保密」,可是有牽涉到烏丸蓮耶的都直接跳過。

訪談工作人員:請問你是在幾時決定「烏丸蓮耶」是組織boss呢?

青山:嗯,真正確定的是在30卷的時候,因為他也是在30卷出現的嘛 當時覺得他不拿來當boss的話就很可惜了。

訪談工作人員:在網上有很多人寫了很多各種各樣關於「那位人物」的分析呢。

青山:厚厚~

訪談工作人員:「難道不是優作嗎」,「不是光彥嗎?」等等的。

青山:看的時候在想:「誒,不對啊,這完全錯了啊」,不過確實猜中的人也在增加。

訪談工作人員:在30卷的時候也沒有對責任編輯說這件事嗎?

青山:誒?當時的責編是誰?

訪談工作人員:好像是第4位責編。順帶一提,「那位人物」這個字眼首先出現在24卷,有一幕琴酒說了一句「這是那位人物直接下達的命令」,那個時候就已經確定了組織里有BOSS了嗎?

青山:很直接地,在第1卷已經確定了。但其實BOSS的事,就是從這個24卷開始的哦。

訪談工作人員:剛剛錄下的影片中也說了烏丸蓮耶還有其他秘密吧?

青山:還有很多啊,因為是BOSS的,這個部分全都會掉的吧。

訪談工作人員:是吧。

青山:如果保持這樣會也許會很有趣。噢噢,我好像說了什麼不得了的事。

訪談工作人員:會令人覺得以後也有很多事情會發生呢。順道一提,BOSS的身份決定是烏丸蓮耶之後,也有給了提示吧。第一個提示果然是「七個孩子」嗎?

青山:對啊,因為「七個孩子」跟烏鴉有關嘛...

訪談工作人員:然後,我曾看見您在訪談中跟人說過(七個孩子)跟組織的正式名稱有非常深厚的瓜葛...雖然還找不到出處。

青山:什麼?有這樣的事?我有說過這樣的話嗎?

訪談工作人員:組織的名稱已經確定了嗎?

青山:嗯,好厲害...

青山:可是,BOSS的名字?跟那個沒什麼關系啊。

訪談工作人員:順道一提,網上流傳著「果然是阿笠博士吧」、「難道不是FBI的詹姆斯·布拉克?」,各種各樣的理論呢。

青山:完全錯誤。

訪談工作人員:阿笠博士早就被青山老師正式否認了。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您會覺得故事會變得不凄美了嗎?

青山:該說不凄美呢,還是說一點都不有趣呢...如果是那樣的話,博士以前到現在所有好的經歷都會被抹黑了啊。就好像跟苦艾酒對決的時候,博士不是說了「糟了,新一君!」,就駕著甲蟲車去救柯南嗎那一幕就是為了要說明他不是BOSS才畫的。

訪談工作人員:確實。

青山:可是,大家還是說"難道不是博士嗎"。

訪談工作人員:然後,烏丸蓮耶本來在漫畫應該是死了...

青山:那個不能說那個是以後的事了...

訪談工作人員:是呢,以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事來看, 在故事的前方會變得十分壯大了...

青山:嘛,就算揭露了BOSS的名字,《柯南》還是有一堆謎團喲。

(9)漫畫家訪談擴展閱讀:

青山剛昌,1963年6月21日出生於日本鳥取縣,血型為B型。日本漫畫家。

1993年,青山剛昌憑借作品《城市風雲兒》獲得小學館漫畫獎,成為備受期待的漫畫作家。同年,青山剛昌花了兩個星期構思柯南的故事和形象,把阿瑟·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拿出來反復研究,還因此給主角起名為「柯南」。

1994年1月,青山剛昌創作出了《名偵探柯南》漫畫第一期,刊登在漫畫雜志《周刊少年Sunday》上。

2003年,漫畫《名偵探柯南》發行總量突破1億冊。

電視動畫《名偵探柯南》改編自青山剛昌創作的、連載於《周刊少年Sunday》上的漫畫《名偵探柯南》。動畫於1996年1月8日首播。

⑽ 本人高中生一名 現急需一名職業的服裝設計師或漫畫家或與之有關的行業人員來做一份人物訪談

漫畫家建議去有妖氣求助,那裡是中國最大的原創漫畫網站,有很多大師,你去求助應該會有人願意幫忙的

熱點內容
教師技能大賽方案 發布:2025-07-22 09:15:41 瀏覽:92
師德模範事跡簡介 發布:2025-07-22 07:53:42 瀏覽:25
考個教師 發布:2025-07-22 06:50:45 瀏覽:523
課堂點睛五上語文答案 發布:2025-07-22 06:25:33 瀏覽:783
教師角色定位 發布:2025-07-22 05:21:38 瀏覽:10
二年級數學下冊課件 發布:2025-07-22 04:34:56 瀏覽:247
女友本命年送什麼 發布:2025-07-22 03:39:32 瀏覽:410
軟體工程師英語 發布:2025-07-22 01:45:58 瀏覽:620
你的班主任老師 發布:2025-07-22 01:04:08 瀏覽:429
教師資格證科目考試時間 發布:2025-07-22 00:34:56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