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學生家訪
教師在進行家訪時要講究藝術,尤其要注意方式方法:
1.態度要謙和,尊重家長。只有態度誠摯、語氣謙和地和家長一起交換意見,共同商討問題,雙方情感融洽,才能互相配合。
2.要實事求是地介紹情況,特別是向家長介紹孩子的情況,既不誇大也不縮小,這樣才能取得家長的信任,也才能使學生心悅誠服。
3.要鼓勵進步,正確看待學生的優缺點,一般要先肯定成績,優點和長處,再指出錯誤,缺點或不足之處。並分析克服缺點的有利條件,尤其要指明努力方向,鼓舞上進的信心。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不要流露嫌棄或埋怨學生及其家長的情緒。
4.冷靜沉著處理問題,教師要特別注意這一點。遇到學生犯錯誤,不要勃然大怒地去登門告狀,而應當心平氣和地向家長談情況。談話時還可以讓學生在場,以免家長和學生產生反感,甚至產生對立情緒。有些家長聽到孩子犯了錯誤時,就會勃然大怒,粗暴打罵,或者喪失信心,心灰意冷。教師要勸家長冷靜對待,耐心教育,不要操之過急,更不能體罰打罵。尤其是當個別家長對教師家訪態度冷淡甚至很不友好時,教師要沉得住氣,耐心地誠懇地勸告說服,萬萬不可與之頂撞。有時也會遇上家長正處於氣頭上,情緒不佳,教師可先做一般性談話,另選時間,再次家訪。家訪時間要合理安排,盡可能利用農閑時、廠休日或晚飯後進行,也可以事先通過學生與家長約定時間。
總之,每次家訪都要明確目的,訂好計劃,返校後整理家訪內容,認真填寫好家訪記錄。
學生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校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多方掌握學生的動向亦必不可少,這要求我們應使家訪工作經常化。我想,如果我們能按照以上要求去辦,教育教學質量將會得到大大的提高。
Ⅱ 如何教職高的學生
一、明確認識職高生的特點
眾所周知,職高學校的學生是比較難管的,很多教師在學生管理的問題上十分頭疼。職高生往往綜合素質較低,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習慣比較差,缺乏高遠的理想和追求,組織性和紀律性不強。他們十分好動,缺乏公共道德與社會責任感,是非觀念不強,打架、逃課上網、夜不歸宿的現象屢見不鮮。此外,他們做事情缺乏毅力,自控能力差,容易出現厭學情緒。中職學生的法律意識相對淡薄,青春期的逆反現象成為他們普遍存在的問題。他們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發生矛盾時不能保持冷靜,動輒打架,嚴重的甚至釀成人員傷亡,造成嚴重後果。
上述種種情況都加大了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的工作難度。很多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盡職盡責,但教育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但是職高生的難管,除了學生本身的原因外,和教師的思想觀念、教育方法不無關系。職高教師在教育管理學生時,首先需要扭轉「中職生是差生」的觀念偏差,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中職生雖然好動,缺乏自製力,但是他們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中職學生的潛能和普通學校的學生沒有什麼差別,教師應該看到他們的閃光點,注意開發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所謂的「差生」就能發展得很好。
二、真誠關愛學生
所有的溝通必須融入對學生深深的愛。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搭建良好師生關系的橋梁。中職學生不是三歲小兒,不是教師說一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便會感動得痛哭流涕,痛改前非。他們會不斷地犯錯誤,需要持續的敦促和教育,這些都考驗著教師的耐心。富有個性的學生是否能心甘情願地接受教師的教導,師生情感的融洽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心靈和人格,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教師只有具有真心才能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才能與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共鳴。在與學生談心時,年長的教師要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以長者的角度給予關懷;青年教師與學生年齡接近,更容易找到共同話題,可以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只要態度誠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學生終能體會到教師的赤誠之心。此外,教師要學會欣賞學生,給學生以信心。教師的贊揚和賞識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因此教師應以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學生,充分開展「賞識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真誠並不是隨意宣洩情緒,教師要理性、恰如其分地表達情感,以免學生誤會或受到心靈的傷害。教師通過發自真心的關懷,讓學生慢慢認識到教師是在關注他們,幫助他們,從而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
三、掌握科學的溝通方法
1.注意語言技巧
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學生犯了錯誤,會以種種借口來加以掩飾和搪塞。有的教師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學生大發雷霆,嚴厲訓斥。教師的疾言厲色往往會讓學生心中不服,生出逆反情緒,靦腆的學生則會感到自尊心受到傷害。因此,教師要善於婉轉地進行說教。和風細雨式的語言,既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體現了身為教師應有的氣度和修養,又給學生留有餘地,更容易激起學生的反思和悔悟。如果教師說話不注意,甚至用奚落、諷刺的語言當眾羞辱學生,則會使師生之間產生隔閡,更為嚴重的後果是,學生的精神受到了打擊,心靈受到了傷害。因此,教師要講求語言的藝術性,善用溫暖的語言來教導學生。
2.建立溝通的常態機制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性情和習慣各異。教師往往比較注意那些表現活躍、成績較好的學生,性格內向靦腆的學生不容易引起教師的關注。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主動走進他們的內心,定期找他們進行交流和溝通,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和內心世界,幫助他們成長。此外,教師要做好和學生家長的溝通。教師最好每學期都能和家長溝通兩到三次。與家長的及時溝通,不但利於把握學生動向,預防學生品德和成績下滑,還有利於家長多多了解孩子的近況,從而使學校和家庭能夠相互配合,共同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Ⅲ 中職學校班主任如何和家長溝通,共同教育孩子
可能你的期望值過高,電視上也都在關注8090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僅你頭疼,國務內院的領導更頭容疼,立竿見影的辦法,就是組織學生和家長的大會,比如每學期的家長會,在會上做交流,還有就是自己和身邊的同放學交朋友,做游戲,還有,你說的是中職學校,這時候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怎樣學好知識,而是不知道自己以後可以干什麼,你可以通過課件的形勢告訴同學們自己專業以後將要面臨的就業形勢,包括一些以後就業將要面臨的問題,等等,總結一句話,就是做學生的媽媽,做媽媽的老師!!!
Ⅳ 家訪要點怎麼寫
一、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長為副組長、全體行政幹部、班主任成專員的領導機屬構,全面組織、落實開展家訪工作。
二、家訪准備
1、家訪前,走訪成員要認真細致地「備課」,對家訪目的和期望有一定的准備。
2、家訪前,教師要了解學生,要對家訪學生的在校表現、各科學習、興趣愛好、習慣、優缺點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訪時能信手拈來,提高家訪的實效。
3、家訪前,最好與學生家長提前約定好家訪的時間,切不可盲目家訪,這樣學生家長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
4、家訪前,走訪成員要了解家長、社會對學校的態度。
5、家訪前,班主任要確定受訪對象、安排受訪學生具體時間。
三、走訪任務
1、年級篩選出家訪對象後,一至二年級完成50%,三年級完成90%。
2、各班根據先確定的走訪對象填寫走訪登記表。
四、政教處制定家訪登記本及受訪學生基本情況登記表
五、各班進行正面宣傳教育,讓學生明白家訪目的和意義。
注意事項:
1、各年級級部領導根據本年級情況督促、檢查准備情況,結合班級按安排開始走訪。
2、利用家訪不斷改善師生的關系,充分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負責,從而增進師生間的相互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
Ⅳ 家訪過程怎麼寫
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成長環境以及在家思想狀況與表現還有學內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等。
2.向家容長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在校表現,指導家長轉變教育意識,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與家長共同討論如何促進學生發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和價值觀。
3.徵求家長對學校和教育部門的意見和建議等。
Ⅵ 一個中職學校的班主任求助
我也是一個中職學校的老師,也來談談我的看法。
1、老師對待學生一定要公正,對所有的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要縱容好學生也不要挖苦諷刺差生。要盡量避免在課堂上訓斥學生,那樣會讓他覺得很沒面子,即使他心裡知道錯了,也會跟你死扛。所以我一般是課後找時間讓這個學生留下來單獨談。
2、教育學生不能光是老師的事情,光靠老師也無法教育好一個學生,教育學生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行,所以老師要多找一找家長,要取得學生家長的信任和配合。現在的老師好像家訪的越來越少了,總是學生出了問題才打電話要家長到學校來,學生和家長一起挨訓,弄得家長也很沒面子,學生更加反感。
3、問題學生的出現都是有一定原因的,我所知的一些成績差、調皮的學生多數都是由於家庭原因,或父母不和、經常吵架、鬧離婚,或者有的已經離了,許多學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缺少關愛,他們的父母自己尚且自顧不暇,如何教育孩子?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就會跟一群狐朋狗友鬼混,思想偏激也是自然的了。所以當他們在學校的時候,盡可能多關注一下他們,要讓你的班級有凝聚力,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4、一個班裡完全不想學的學生其實就那麼2、3個,大多數學生還是有上進心的,管理班級要有信心。
5、老師自己要保持健康的心態,跟學生慪氣是沒有用的,著急也沒有用,有些事情只有慢慢來。
Ⅶ 怎樣做好中職學生家訪工作
家是孩子的「根」,孩子的一切是從那裡產生的,是從那裡熏陶出來的。只有在那裡,孩子的「本相」才會顯露出來。 家訪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成功的家訪能使家長更加佩服老師,使學生更加親近老師、信任老師,從而激發積極向上的決心;然而,失敗的家訪也會使家長對老師產生不該有的誤解,會使學生對老師敬而遠之,給老師增添新的煩惱。因此,家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不能急於求成,否則,就失去了家訪的意義,達不到家訪的目的。 第二,要尊重學生。特別是那些有多種缺點且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從愛心出發,不要以偏概全,一好百好,一差皆差。應該從表揚其優點開始,打開家訪局面,使家長體會到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要變壞;向家長匯報時要挖掘他們在學校的點滴的進步,不要當面告狀,不能把家訪當作告狀的機會,特別不能當著學生的面向家長數落學生,要告訴學生犯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學生。使學生和家長都能增強信心。 第三,要選好時間。家訪時最好選擇在放學後,雙休日或寒暑假,這樣學生也可以在場,不僅能聆聽到老師與家長談話的內容,又能讓學生當著家長與老師的面說說心裡話,從而增強家訪效果.家訪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延誤家長的工作。 第四,要注意觀察。教師進學生家裡前,要注意觀察學生家庭周圍的社會環境;進學生家裡後,通過觀察學生與父母的交談,家庭的環境布置等,以此來了解社會環境與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因素. 第五,態度要謙和。教師和家長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和家長談話時要謙虛,講禮貌,營造和諧的談話氣氛,只有這樣,家長才能向你敞開心扉.對家長的教育方式也要報以理解的態度,並適當指出某些教育方式的危害,使家長端正教育態度,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發揮積極的作用。 在家訪中做好以上五點後,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講究談話技巧。談話是指通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親切交談以進行說服的方法,是了解學生的重要方法,通過談話可以更有意識地、主動地探索學生的情況及其內心活動。談話要有目的、有準備、更要講究技巧。要因人施談,班主任在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情況時要要掌握分寸,對於表現好的學生即要肯定優點又要指出不足,要求家長不要放鬆要求;對於某些方面較差的學生,不要一味指其缺點,要善於發現閃光點。 其一,要多鼓勵,少批評。鼓勵是一種有效的談話方式,通過鼓勵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克服困難,增強學生奮發進取的信心,當然鼓勵也要適可而止,避免使學生產生驕傲自滿、沾沾自喜的情緒。同樣,批評對於有問題的學生也是應該的,更具有針對性,對於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則更應注意分寸,以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產生逆反心理,適得其反。這主要要求教育者應善於發掘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正確認識自身的存在問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其二,要全面評價學生,教育是雙向的,談話同樣是雙向性活動,要注意彼此間的相互聯系。這要求談話時,雙方都要正視問題,特別是教育者不要單純指責學生的過錯,甚至借機「告狀」,推卻責任。對於談話的內容更應一分為二,抓住問題的關鍵,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方可使學生信服。對於學生家長,應聽取他們的意見,與他們達成共識,盡量營造良好的談話環境。 其三,要多啟發,激發學生發奮意識。談話就是要通過親切的交談,使雙方在和睦的氣氛中充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為此教師應該加以正確引導,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啟發他說出心理話,對症下葯,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切實解決學生存在問題。學生曾某,個性倔強,自尊心強,少與人溝通,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應付學業,家長的教育效果較差。初期,針對其特點,主動與其及家長溝通,直指缺點,效果不理想,陷入僵局。中期,改變策略,尊重該生意願,調動學生家長積極性,鼓勵為主,開始形成良好情感,且能講出真心話,形勢開始好轉。後期,直接指出存在問題,提出解決方法、措施,效果明顯,該生的自主性增強,消除對視局面,實現理解溝通,得到家長的支持配合,發憤圖強,成人成材。 家訪時注意把家長提出的問題一一做好記錄,以便做出詳細的家訪總結,並作為資料待以後進行追蹤調查,了解家訪效果。要把家長對學校提出的建議進行整理,及時反饋給學校有關領導,以便在學校工作中加以改進和提高。 經驗證明,有利的時機是成功的重要保證,如學生生病在家,學生取得成績時,後進生稍有進步時,學校家長遇到困難時,以及學生犯了嚴重錯誤時進行家訪效果是最好的。學生張某,個性要強好勝,重江湖義氣,曾多次參與打架事件,被學校記過處分。我即於事發當晚進行家訪,與該生及其父母共四人,具體分析事件的起因,了解分析過程及後果,引導其思考,指出他在事件中所犯錯誤,使他明白自己的過錯並在父母面前許下諾言,改過自新,其後的確表現良好。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