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家訪對象
如實填寫。
1、學生家庭情況,一般是老師要進行做家訪的時候提前要知道的信息。比如家裡幾口人,家庭成員都是做什麼工作的,平常的工作狀態和生活狀態這些基本情況。注意了解家中有無孤殘、單親等情況。
2、在家表現可根據學生在家時的狀態填寫。可從學習狀態、家務勞動情況、與家人關系、性格特點等方面表現。
3、可備注困難和問題。如聽課效率低、注意力低下等問題。
4、如有特殊需求申報助學金等,可註明家庭收入來源、年收入等。
(1)學校家訪對象擴展閱讀:
談談家庭情況:
1、在談及你的家庭時,你應該首先談自己的家庭成員。例:「我們家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和我」。這樣,別人一下就了解你家庭的成員結構。
2、其次,簡單的交代家庭成員的工作、就業情況。例:「爸爸是郵政工人,媽媽是銀行職員。他們都是從事的服務行業工作」。
3、接著,要表達父母對你的愛,讓別人覺得你生活開心,幸福。例:「爸爸媽媽除了關心我的學習,生活外。還經常給我講解他們服務行業的理念。爸爸總是把「迅速、准確、安全、方便」八字方針掛在嘴上,媽媽總說服務業首先要做到文明用語,禮貌待人。」
2. 家訪的學生情況怎麼填
《家訪學生情況》要如實填寫,可以介紹在家訪中學生們的家庭成員如何,家庭情況如何,通過這次家訪,使得了家長們重視孩子的教育。
正文:
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家庭,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是父母,因此,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學校教師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家訪正是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要途徑之一。家訪可以拉近教師和家長、孩子之間的距離,為孩子的家庭教育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本學期家訪總體上還是收獲頗豐的,現將本人的家訪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深刻認識到了家訪的重要性
雖然與學生接觸近一年的時間,但對孩子的家庭還不夠熟悉,為了更好地了解他們,家訪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家訪,較為深入地了解到學生的家庭環境,家庭教育情況,以及家長對孩子,對老師及對學校的期望等等。實踐中,更讓我進一步深深體會到了家訪的重要意義:家訪讓我們讀懂了每個孩子期待的目光、看到了每位家長坦誠的願望,家訪搭建了彼此心靈溝通的橋梁,家訪增進了教師和孩子間的真情實意。
二、家訪取得的成果
第一, 家訪給予我們雙方充裕的時間來交流, 我們可以反映孩子在校內的各 種表現和進步,家長也可以提出各種建議和看法,我們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個別 學生進行相關的教育,通過和家長的共同討論而達成共鳴,找到最適合個體的 教育方法。
第二,對學生的了解更加全面。每個孩子在學校里和在家裡的表現判若兩人,有的在校內很活潑大方,在家裡看到老師就會很害羞,不敢說話,有的則反之,看到老師家訪,過於興奮,想盡情的表現自己,我們可以通過家訪更全面的去認識孩子,了解孩子不同的行為習慣和興趣愛好。通過家訪,我也感受到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這次走訪的學生,大多數家 長比較忙, 家長們無暇照顧孩子們的學習, 有空也是隨口問聲 「作業做好沒有?」 這樣致使孩子們的學習的自覺性較差,通過這次與家長的交流,使家長們也知 道了照顧孩子不僅是關心孩子的吃喝,孩子的學習也要照顧周到。另外,家庭 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於與學校教育配合。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 一致,還有爺爺奶奶對孩子比較寵愛,導致孩子學習習慣不好。 在家訪時的交談中,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 工作更不應有懈怠之心。
另外,家庭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於與學校教育配合。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一致,還有爺爺奶奶對孩子比較寵愛,導致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在家訪時的交談中,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更不應有懈怠之心。
3. 家訪對象寫誰的名字
你想到誰家去家訪,就寫誰的名字。應該就寫學生的名字。因為要到學生家去家訪。
4. 家訪的對象是誰
家訪的對象是誰?嗯,家訪的對象要看是學生,也可以是學生,也可以是家裡的一個成員,根據他所處的嗯,絞角色嗯,事情來針對
5. 家訪形式有哪些類型
家訪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初訪:
初訪即對學生家庭的初次訪問。這種形式多採用於新接收的班級,為了普遍了解班級所有學生的家庭情況,需要普遍進行家訪。所以,初訪也叫普遍訪問,旨在了解基本情況,並無具體的教育目的,
但為以後開展工作準備了第一手材料,是班主任與家長的初次溝通。
(二)細訪:
「細訪」不同於「初訪」,是有選擇的家訪形式。主要是針對班主任缺乏了解的一些學生採取的家訪形式。所以,細訪的內容比較具
體,必須從實際出發確定細訪對象、內容和目的。
(三)重訪:
重訪是指對重點對象的家訪。一般來說,班主任常常把後進生或班級工作量較大的班級幹部作為重點家訪的對象。一方面是需要對重點對象做全面、具體、准確的了解;另一方面是需要家長的理解、支持和合作。「重訪」往往需要對重點對象進行反復多次的走訪,是班主任與家長合作比較突出的形式。
(四)特訪:
特訪是指學校組織大型活動或班級里發生意外事故時,針對家長可能產生的顧慮或影響進行的家庭訪問。「特訪」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素。
家訪的內容
家訪作為班主任與家長合作的一種方式,是由內容決定的。合作的內容決定了該採用何種家訪形式。也正因為家訪的形式不同,家訪的對象及目的不同,才決定了每次家訪的內容也不盡相同
6. 如何寫家訪情況
一、家訪前要做的准備工作:家訪前要明確家訪的目的,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1、確定家訪對象,以留守兒童、貧困生、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單親學生、學困生、行為偏常生、畢業班的優秀生為主。3、注重自己的儀表,保持整潔、大方的形象。家訪過程中,老師的衣著、言談舉止都要體現一個老師的身份。4、家訪前事先電話溝通,向家長告知簡單的家訪目的,落實地址、家長是否在家再出發。家訪時選擇恰當的時間,盡量避開吃飯時上門,並且不要在學生家中用餐。二、家訪過程中注意的問題1、要尊重學生。特別是那些有多種缺點且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從愛心出發,、不要以偏概全,一好百好,一差皆差。應該從表揚其優點開始,打開家訪局面,使家長體會到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要變壞;向家長匯報時要挖掘他們在學校的點滴的進步,不要當面告狀,不能把家訪當作告狀的機會,特別不能當著學生的面向家長數落學生,要告訴學生犯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學生。2、家訪中的語氣要親切,不要語調生硬。家訪中偶爾會遇到極個別素質較低的家長。他們嬌慣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對老師蠻不講理。教師去家訪,首先是客人的身份,不可針尖對鋒芒,發生口角,使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談話要言簡意賅,話不投機就適時告辭。3、有的家長出於感激之情,送些禮物給去家訪的教師,對此要婉言謝絕,不要接受家長饋贈的任何禮物。三、及時整理家訪情況。1、家訪要攜帶由學校統一印發的「家訪記錄表」。家訪時要把與家長進行談話的內容作概要性的記錄,最好家長要簽字。寫好「家訪手記」(參加教育局組織的徵文評選)2、集中家訪結束後,各班要注意收集、整理家長、社會對學校學、教師隊伍建設以及教育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將家訪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得失分析、創新經驗,家訪活動存在的問題、困難以及解決的對策、建議書寫成一份書面材料。3、本次家訪記錄表和家訪手記統一由班級交德育處,家訪工作納入學期師德考評,計入績效考核。最後強調:安全第一如遇天氣突變、身體不適等情況,就中止家訪。在家訪過程中凡是遇到需要在人身安全和家訪之間做選擇的情況,永遠以人身安全為主。出於安全的考慮,女老師一般情況下至少需要有一個同伴同行。與家長溝通的「要」與「不要」
7. 家訪家庭情況怎麼寫
·1
家訪對象:
·2
家訪地址:
·3
家訪目的:
·4
交談要點:
·5
家訪結果:
·6
家訪的啟示。
8. 幼兒園家訪對象怎麼填寫
幼兒園家訪的對象不一定必須是父母。也可能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但有一點必須確定,那就是孩子的監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