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道德講堂
① 真誠 踏實 友善道德講堂感悟
「真誠友善」道德講堂教師活動總結
6月22日下午,xx中學舉行了以「真誠友善」為主題的道德講堂教師專場第四講活動。全校教師參加了本次道德講堂活動,董校長就活動作了點評。
道德講堂活動分7個環節,分別是「作一番省身、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誦一段經典、講一個故事、作一番點評、送一份吉祥」。教師帶著真誠友善的情愫進行了「對同事、對學生和家長、對家人」的三省,合唱了歌曲《真心英雄》,觀看了2014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支教老人夫婦朱xx、孫xx」的感人故事,誦讀了老子的《道德經》,傾聽了身邊的「師德之星」錢老師的教育故事。
董校長結合自己的感受,作了深情點評,特別強調「教師是平凡的,但是由於教育要引領學生的道德成長,教師又是偉大的」,「好教師要真正地有一套方法,把學生培養成國家有用人才」,「用教師的真誠友善點亮學生對真善美的嚮往的燈」。最後,主持人以一句師德箴言「作為老師的我們一起用真誠友善的心培育真誠友善的心」送給我們每一位教師,大家共勉。
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高尚師德,宣傳身邊典型,為進一步提升xx中學教師的師德水平,按照xx市文明委《關於做好2015年全市道德講堂建設工作的通知》的要求,xx中學召集全校教師開展了本次「道德講堂」活動。本次活動由黨辦策劃,年輕教師王x擔任了本次活動的主持。
② 作為一名教師應如何提高自己的傳統美德修養
「靜坐長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重情重義重品行,人生有德才能專行」,「自我屬反省」與學唱《公民道德歌》警醒了教師的道德觀;最美鄉村教師格桑德吉的感人事跡催人淚下,激發了教師的奮進的力量;身邊教師吳亞敏老師的樂觀、堅強與奉獻精神深入人心;誦讀《師說》與《論語》中的經典語句點燃了教師向上的激情。
道,源於教育;道,重在傳承;道,貴在堅持。本期《道德講堂》讓教師們收獲了一份感動、收藏了一份品行,共享了一份盛宴。以德立教、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高尚道德情操已潛入教師心中,達到了學校道德教育 「傳頌凡人道德故事,彰顯道德榜樣力量 ,提升教師師德修養」的預期目的。
③ 踐行核心價值觀 爭做最美教師 誰說的
我們黨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成概括了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公民層面的價值目標、共同追求和價值准則,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明了道路和發展方向,我們要自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精神文明建設。在具體工作中,要按照落細落小落實的要求,抓好闡釋解讀、傳播普及和實踐養成,讓積極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蔚然成風。堅持科學理論武裝,注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層次闡釋和解讀,特別是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內在關系講透徹、說明白,把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納入科學理論宣講、中心組學習重要內容,通過宣講學習,引導人們准確理解核心價值觀實質內涵。結合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融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廣泛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大力宣傳身邊先進典型人物,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的道德價值風尚。充分發揮黨校在宣講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過程中,把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講清楚、講透徹。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組織廣大師生認真學習,准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刻內涵,加強師風師德建設,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日常形勢宣傳、成就宣傳、主題宣傳、典型宣傳、熱點引導和輿論監督中,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不斷鞏固壯大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輿論。大力宣傳一批先進人物事跡,形成學習、崇尚、爭當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濃厚氛圍。加強公益廣告宣傳,把公益廣告做到廣場公園、主要街道、社區學校,在全社會叫響「三個倡導」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電視台開辟專欄,持續刊播公益廣告。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網路宣傳、網路文化、網路教育和網路服務中,用正面聲音和先進文化佔領網路陣地。加強網路社會管理,打擊網路謠言和違法犯罪,使網路空間清朗起來。結合「三下鄉」活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采編一批花燈、小品、左腳調等節目,深入農村巡迴演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開來,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堅持融入結合,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養成,組織開展「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中國夢」主題活動,通過演講比賽、書法展、徵文比賽、尋找最美教師、最美醫生、最美母親、最美家庭、誠信模範等群眾性活動,培樹一批「身邊好人」。與推進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結合起來,廣泛開展「三關愛」活動,大力弘揚和傳承志願者精神。與各類文明創建活動結合起來,不斷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加強對公民文明旅遊的宣傳教育,增強公民旅遊的文明意識。與開展「我們的節日」活動結合起來,加強對革命傳統文化時代價值的闡發,發揚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與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組織開展「弘揚傳統美德、踐行當代價值」主題活動,培養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與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結合起來,把核心價值觀納入國民教育總體規劃,推動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堅持立德樹人,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路,引導廣大家庭和社會各方面主動配合學校教育,以良好的家風和社會風氣鞏固學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會與學校攜手育人的強大合力。
④ 小學怎樣運用道德講堂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是加快推進教育結構、教育模式的轉變。加速推進全面素質教育,結束一直以來的重能力、輕素質的應試教育,從思想品德教育抓起,充分調研現階段小學生的思想動態、生活形態和學習情態,根據價值觀形成的科學規律,加快探索更新課程設置、教材編寫、教學方式,突出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日常實踐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改變單純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來評價小學教育質量,影響教師評先評優、評職稱的現象,倡導加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形成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科學多遠的小學教育質量評價制度。
二是努力提高道德教育的針對性與時效性。將「我的中國夢」等主題教育活動常態化,寓教於樂,在快樂的教育中引導學生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中升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和理解。推廣紅領巾志願服務等活動,逐漸培養學生的志願服務意識,形成在服務他人中實現自我價值、體驗人生快樂的良好氛圍。大力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將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學校、學生總體考評,掌握祖國歷史、了解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三是結合新科技的時代特點,發揮學校文化熏陶優勢,積極推進文化、科技與核心價值觀的深度融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立足校園科技平台,充分利用校園網、校園廣播、多媒體教學等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傳播平台、宣傳方式,通過學生身邊是、社會熱點等現象剖析,理論解說,深入淺出的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重大節慶日、民族傳統節日以及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時機,開展愛國主義、民族傳統、禮節禮儀等教育,著力打造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文化品牌,形成良好校園文化環境。建立校園輿情監測引導機制和輿情處理應急方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四是充分發揮教師隊伍的模範帶頭作用。教師素質、師德對小學生的三觀形成有著較大的影響。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到教師職前准入、職後管理的全過程,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加強推進教師公選推優工作,爭先創優,樹立優秀教師先進典型,以點及面,充分發揮優秀典型在教學工作中的示範帶頭作用。
⑤ 道德講堂 發善心 怎麼發
每個人在現場做出一份道德承諾(發善心):學習師德模範、樹立道德新風!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得好報,揚好德!並且將自己心中的道德感想現場通過簡訊傳遞給自己的朋友。最後,主持人和宣講人向師生們共同贈送印有道德名言的書簽。
⑥ 道德講堂《寫好字》演講稿六百字
各位老師,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愛是師德的靈魂。
前不久參加了幼兒園組織的「道德講堂」後,我感覺對自己的幫助很大,我對教師這
個職業又有了新的體會和認識。
有這樣一首小詩:「有一首歌最為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風景最為雋永,那就是
師魂;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前提是具備師德,而
師德之本就是愛心。
無愛則無教育,愛可塑造孩子的美好心靈,愛可以開掘孩子的智慧,
愛可以開掘孩子的胸懷,熱愛學生是教師必備的胸懷,熱愛學生是教師必備的品質,是教
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我想起蘇聯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經說過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最主
要的品質,就是要熱愛兒童。」
從事幼教工作至今,在聆聽了「師德講堂」後我更加信服
梁啟超說過的一句話:「人生最苦的事莫過於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我想,這句話
用在我們幼兒教師身上再恰當不過了。要擔負起這個責任,不能沒有愛。愛是教育的「潤
滑劑」,師愛作為連接教師和孩子們心靈的紐帶,它不僅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更是一種重
要的教育手段。
在實際工作中,我體會到,「愛心」是老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師工作的
主旋律,可以說,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幼兒年齡小,智力還未開發,就像是一塊尚未進
行雕磨的玉。老師作為幼兒思想上重要的啟蒙人,如果用愛心去關心他們,用愛心去幫助
他們,他們一定會逐漸脫落思想的「塵垢」,成為一塊名副其實的美玉。
「
做有愛心的教師
」
!每時每刻、每分每秒,我都要在心裡提醒自己!
愛心是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只有在愛的基礎上,教師才會投入全部的力量,無
怨無悔的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奉獻給孩子。如果說親子之愛是基於血緣關系的本能之愛,
那麼老師對學生的愛,則更多的是博愛,因為教育是無選擇性的。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
對愛的教育的理解還要更加深入。
對學生之愛應該體現在了解幼兒,只有全面深入了解幼兒的思想、興趣、特長、性格
等,根據每個幼兒的特點採取適合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挖掘他們的潛能,才能充分調動
他們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