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德育的書籍
是的,這本書從教師的業務素質、學識、敬業、愛生等方面,強調教師要做一個學識淵博,師德修養一流的老師,才是一名好的老師。
㈡ 誰有較好的德育書籍可以推薦
譚傳寶的《德育原理》,內容比較新,也相對有深度,適合大學和研究生學習。
㈢ 教師必讀的十本書
1、《學記》2、《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3、《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4、《怎樣讀懂學生——心理特級教師的建議》5、《優秀教案》6、《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7、《致教師》8、《怎樣讀懂學生——心理特級教師的建議》9、《從平凡到卓越:25位優秀班主任的故事》10、《教育方法學》。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非常感謝!
㈣ 推薦一下關於德育的書籍
1、 魯潔,王逢賢主編. 德育新論(新世紀版)[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2、 魯潔. 當代德育基本理論探討[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3、 魯潔. 道德教育的當代論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 魯潔. 德育社會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5、 魯潔. 超越與創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 班華主編. 現代德育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7、 戚萬學. 沖突與整合——20世紀西方道德教育理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
8、 戚萬學. 活動道德教育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
9、 戚萬學,杜時忠. 現代德育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
10、 戚萬學,唐漢衛. 道德教育專題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11、 朱小蔓. 教育的問題與挑戰——思想的回應[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12、 朱小蔓.情感教育論綱,南京出版社,1993.
13、 朱小曼等.教育職場——教師的道德成長[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14、 檀傳寶. 學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15、 檀傳寶. 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十五國家規劃教材)
16、 檀傳寶. 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17、 檀傳寶. 德育美學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18、 檀傳寶. 教師倫理學專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19、 杜時忠. 德育十論[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3.
20、 杜時忠. 人文教育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21、 魏賢超. 現代德育原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3.
22、 袁桂林. 當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3、 黃向陽. 德育原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4、 胡守棻. 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25、 胡厚福. 德育學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6、 鍾啟泉,黃志成. 西方德育原理[M].太原: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
27、 詹萬生. 整體構建德育體系總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8、 詹棟梁. 德育原理[M].台北: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
29、 儲培君等. 德育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30、 馮增俊. 當代西方學校道德教育[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3.
31、 吳亞林. 德育創新論[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1.
32、 瞿葆奎. 教育學文集•德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3、 肖川. 主體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4、 劉驚鐸. 道德體驗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5、 薛曉陽. 希望德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6、 高德勝. 知性德育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37、 張澍軍. 德育哲學引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8、 許桂清. 美國道德教育理念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1.
39、 侯懷銀. 德育傳統的當代價值[M].長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0、 易連雲. 重建學校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41、 江萬秀,李春秋. 中國德育思想史[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42、 孫彩平. 教育的倫理精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43、 孫彩平. 道德教育的倫理譜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4、 張世欣. 道德教育的四大境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5、 王本陸. 教育崇善論[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
46、 張人傑主編.國外教育社會學基本文選(上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㈤ 推薦幾本比較好的教育類的書籍。。。謝謝
1.《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
2.《支玉恆課堂實錄》
3. 入門級的書:林崇德《中學生心理學》、張春興《教育心理學》
4. 袁振國先生編寫的《教育新理念》
5. 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
6. 《新課程與教師角色轉變》(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培訓問題研究課題組,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組織編寫)
7. 施良方著的《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
8. 蘇達禮的《救救孩子》
9. 《後現代主義課程觀》
10. 嚴元章(台灣)的《中國教育思想源流》
11. 鍾啟泉主編的《基礎交易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 這是本好書,大家不可不讀。本書對這次基礎教育改革中的問題從國際的挑戰、國內對新型人才的需求一起教育發展自身的矛盾等方面對這次課程改革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大家讀了這本書,可能對各位的對這次課程改革的看法有一定幫助。同時本書對綱要的六條目標進行了逐一的解讀。
㈥ 德育方面的經典著作
馮增俊.當代西方學校道德教育[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3
黃向陽.德育原理[M].上海: 華東師專范大學出版社,2000
金生鈜屬.理解與教育——走向哲學解釋學的教育哲學導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李萍.現代道德教育論[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魯潔、王逢賢.德育新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羅國傑.倫理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
戚萬學.沖突與整合——20世紀西方道德教育理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唐凱麟.倫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曾釗新.心靈的碰撞——倫理社會學的虛與實[M].長沙:湖南出版社
亞當.斯密,蔣自強等譯.道德情操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
亞里士多德,廖申白譯.尼各馬克倫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
休謨,關文運譯.人性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柯爾伯格,魏賢超等譯.道德教育的哲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宋希仁《西方倫理思想史》
羅國傑《中國倫理思想史》
羅爾斯《正義論》
盧梭《愛彌兒》
㈦ 幼兒教師師德的書籍有哪些能推薦的
1、《聚焦幼兒園
教育
教學:反思與評價》(劉占蘭,廖貽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適宜閱讀對象為教研員、有開展園本教研活動的幼兒園。
2、《教師20項修煉》(郭元祥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不再把教育僅僅作為一個職業、也個手段、一項工作、一件事情來看待、來處理,而是當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來對待、來體驗、來充實、來完善的老師,可以看看這本書。
3、《解放兒童》(劉曉東著,新華出版社,2002年版)。這是一本介於科普與專業的論文集,全書共三篇,第一篇「走出兒童教育的誤區」、第二篇「本能、潛意識與兒童教育」、第三篇「尊崇天性解放兒童」。劉曉東教授在學前教育研究上是一位很有「歷史感」、以「接著說」為使命的難得的研究者。適宜閱讀對象為對兒童教育感興趣的人士。
4、《如何創建學習型組織》(張聲雄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書上有一段話「人類的管理經歷了三個階段:最初是靠暴力進行管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開始用制度進行管理,現在優秀的企業開始用企業文化來進行管理」(P57)。適宜閱讀對象:最好是有閱讀過《第五項修煉》這本書,有想使自己的管理上一個層次的園長。
㈧ 師德經典好書推薦
師德哲學的尊貴邀請——好教師、好校長和教育家的內在覺悟與外在魅力
內容: 師德哲學版,由內在覺悟展現出外權在魅力,由理論思考轉化為實踐體悟,師德在這個過程中,也將人性之美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內外兼修,精心養成。 尊貴邀請,三十位中外知名教育家的師德理念,幾十年的從教生涯,一例例深刻的師德典範行為,北京德育科學研究院謝春風博士將其展示在你面前。 目錄: 擇路——叩問師德 一、回望校園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教育培養不出真正的大師 學校究竟應該是什麼樣子 二、初見遠方 師德是為了維護教師的職業形象嗎 面對道德教育挑戰:教師准備好了嗎
㈨ 教師職業生涯或師德修養方面書籍有哪些
道德准則。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作為社會的一種道德觀念,它是符回合教師職業特點的一答種行業公德,它與其他的觀念一樣,更關繫到國家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學高為師、學校的發展,關繫到教育的形象。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是學校之靈魂、道德行為的綜合體,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德高為范: 常言說。它又是社會文化長期積淀的特定的一種道德觀念,新時期的師德內涵也應體現新時代的精神風貌。同時,是教師之靈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不同歷史時期的師德觀必定反映出其不同時代的特徵。師德是社會公德的一個組成部分師德修養
㈩ 有關教育的經典書籍都有哪些
1、《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是2018年譯林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雷、朱梅馥,編者是傅敏。《傅雷家書》最早出版於1981年,《傅雷家書》的出版是當時轟動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它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
2、《親愛的安德烈》
《親愛的安德烈》是當代作家龍應台和其子安德烈互通書信的結集 ,首次出版於2008年12月。
《親愛的安德烈》共收錄35封書信,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記錄了兩代人試圖消除隔閡與沖突的努力,也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個清晰而生動的範例。
3、《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19世紀中葉。該書信集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4、《夏山學校:《窗邊的小豆豆》》
夏山學校主張尊重孩子的天性,以愛鼓勵孩子自由發展。許多孩子來夏山之前厭學、自卑、叛逆,是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問題兒童」;來到夏山後,他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覺自發地學習,獨立自主地生活,充滿自信,也懂得愛己愛人,每個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多年後,他們成為了傑出的藝術家、音樂家、設計師、演員、科學家和數學家。
5、《民主主義與教育》
《民主主義與教育》是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創作的教育學著作,首版於1916年。
該著作全面地闡述了杜威在芝加哥實驗學校,以及當時教育改革理論研討中基本形成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為建設新式教育提出了明確的目的和方法。
杜威特別強調教育的實用價值和人本價值,重視教育對人對道德和社會發展的影響,使教育擺脫了孤立的知識傳授范圍,把教育看做是社會活動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使得教育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獲得了應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