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家訪問題學生

家訪問題學生

發布時間: 2021-03-07 02:15:56

❶ 對問題學生怎樣去家訪

家訪是溝通教師、家長、學生心靈的橋梁。是班主任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麼學校的教學和教育的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不關心家長的教育修養,任何教學和教育任務都是不可能解決的。教師通過家訪既能向學生家長面對面地宣傳教學改革的發展思路和實施素質教育的最新理念及要求,又能就學生在學校與家庭、社會上的各種行為表現、思想動態等與家長及時交流溝通,取得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對教師工作的理解與配合。同時,教師通過家訪還能及時掌握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與建議,全面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積極彌補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自覺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搞好家訪工作,是因材施教和全面搞好教學工作及學生管理的需要。
現代教育學告訴我們:問題學生存在於各個層面的學生之中,他們心理方面存在這樣那樣的陰影:有的心靈深處潛藏著失意、自卑或固執、偏激等情緒;有的自我封閉,性格孤僻;有的行為習慣不良,做事丟三落四這些學生因為存在較明顯的問題,做好他們轉化工作有利於班集體的管理和實現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服務理念。同時,教育好他們也是教師應盡的義務。筆者認為對問題學生進行家訪,與家長攜手做好轉化工作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那麼如何對問題學生進行家訪呢?
一、家訪前:精心備課,做好充分准備。
主要應考慮好以下問題:
4、時間的選擇與控制:一般選擇在學生放學後或雙休日,這樣學生也可以在場,家訪效果會更好。家訪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耽誤家長工作。
5、內容和方法:家訪的內容多種多樣,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可以家訪,學生取得進步可以家訪,發現學生有新問題可以家訪,學生家庭有困難可以家訪。家訪的談話方法不要千篇一律,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二、家訪時:愛心加策略,鎮撫相結合。
1、調整心態,讓心充滿寬容和愛。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家訪不是告狀,而是解決實際問題或與家長溝通感情、交換意見,形成共識,形成教育的合力。俗話說:愛之深,恨之切。教師的恨是在愛的基礎上萌生的。但光恨是不行的,更要讓學生感受到恨後面的那份真愛。因此家訪時教師一定要處理好恨和愛的關系,讓心中充滿寬容、理解和愛。高爾基曾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我在家訪問題學生時反復在心裡告誡自己的幾句話是:只有愛孩子才能教育孩子。愛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橋梁,也是一條基本的教育原則。
2、講究策略,讓語言富於藝術魅力。
成功的家訪首先是能讓家長接納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見面談話,顯得非常重要。
談話要幽默。幽默的談話不僅能吸引聽者的注意力,而且能與聽者建立親密的關系。某生歷史成績差,老師為此去家訪,學生的父親問:我兒子的歷史學的怎麼樣?我做學生時最頭痛的就是歷史,經常考不及格。老師笑了,隨口便說道:我正想同您商量,怎樣使歷史不再重演。他們相視而笑。這信手拈來的幽默,一語雙關,輕松詼諧,既說出了不便直言的話,又潤滑了與家長的關系,爭取了家長的積極配合。
說話要委婉。委婉是指在不便於直接說出本意時,抱著尊重對方的態度,採用同義代替,側面表達,模糊語言等方法,含蓄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本意。如某小學生經常吃別人的食品,拿別人的玩具,老師家訪時就應力避偷字改用悄悄拿之類,以免傷害家長自尊。
說話要靈活。語言靈活指說話人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場合,確定自己談話的內容和方式,並且在情況突然變化時能迅速作出調整。如一位母親不許成績下降的學生參加學校的文體活動,班主任為此家訪。學生母親准備做晚飯,班主任抓緊時機笑著說:拿咱們做飯來說,如果做糊了一鍋飯,就不再做飯了么?我們大人也不失過手嗎?學生母親笑了。班主任又語氣溫和地分析學生成績下降的原因,從而告訴家長,不要帶著怨恨教育孩子。
說話要有分寸。要注意斟酌語言,措辭有分寸,千萬不可因失言導致失禮。例如,有的班主任把學生性格上的弱點說成是人性的污點,這就是用詞不當;把學生行為上的缺點說成是品行上的缺陷,這是詞不達意;把學生偶犯的過失錯誤說成屢教不改的老毛病,這就是言過其實;把學生雞毛蒜皮的小錯誤,陳穀子爛芝麻向家長告狀,這就是小題大作這樣談話肯定會引起家長反感,其結果與談話願望正好相反。
3、鎮撫結合,讓學生口服心也服。
鎮是曉以厲害,危言聳聽,深刻指出孩子的錯誤及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給孩子灌一劑猛葯;撫是挖掘孩子犯錯誤時積極、向善的一面,寬言以慰,並指出轉化後的光明前景,讓其增強改正錯誤的勇氣和信心。一鎮一撫,強烈的反差使孩子心靈受到震動,認識得到升華。
畢業班學生小宏成績較好,卻總改不了小偷小摸的惡習,屢教屢犯。在又一次犯錯後,我來到他家了解情況,並當著他爸的面教育他:首先,你這種行為是思想品德不好的表現,說明你在校不是個合格的學生;其次,如不痛改前非,很可能淪為盜竊犯、階下囚;第三,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將毀掉你的一生,你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第四,因為你的不良表現,將會使所有愛你、關心你的老師、同學朋友感到惋惜和痛心,更會給辛勤勞作生你養你的父母背上沉重的包袱,甚至傷心透頂。總之,因為你的錯誤,給自己,給他人將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小宏聽後垂著頭,默默地流下了眼淚。由於事先我與他爸爸進行了溝通,他爸爸也理智而又嚴厲地在一旁對其進行了開導和教育。當我看到他確實受到震動後,我接著說:當然,做學生犯點錯誤在所難免,關鍵要知錯就改。你成績較好,說明你天分很好。改掉這點小毛病應該沒問題,對不對?憑你的天賦,只要繼續努力,考個大學很有希望,前程似錦。作為你的老師,我相信你不會辜負所有關愛你的人對你的期望,對嗎?你有信心嗎?小宏含淚肯定地點了頭。這次家訪談話後,在我與他爸爸的監督引導下,小宏似乎成熟了許多,直到畢業他也沒偷過東西了。
三、家訪後:落實家訪協議,擁有一份耐心。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社會的動物,不能脫離一定的社會關系和物質條件而存在。人與人,人與周圍環境時刻都在相互作用。問題學生的轉化需要時間,也需要空間,是一個自我調節和外界作用下不斷完善的過程。作為教育者,在這個過程中,既要揚優又要劣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的積極影響,強化正相關聯系,實現環境與自身調節的優勢互補;另一方面,要善於克服周圍環境的消極影響,減少負相關聯系。使問題學生家訪後能排除干擾,按照老師、家長、學生三方達成的家訪協議抓好落實。協議內容應具體,可操作性強。考慮問題應力求全面周到,並留有餘地,應充分考慮到問題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行為反復性。在此期間,老師和家長要擁有一分足夠的耐心,千萬不可放棄,將包袱扔向社會。

❷ 家訪的學生情況怎麼填

《家訪學生情況》要如實填寫,可以介紹在家訪中學生們的家庭成員如何,家庭情況如何,通過這次家訪,使得了家長們重視孩子的教育。

正文:

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家庭,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是父母,因此,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學校教師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家訪正是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要途徑之一。家訪可以拉近教師和家長、孩子之間的距離,為孩子的家庭教育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本學期家訪總體上還是收獲頗豐的,現將本人的家訪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深刻認識到了家訪的重要性

雖然與學生接觸近一年的時間,但對孩子的家庭還不夠熟悉,為了更好地了解他們,家訪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家訪,較為深入地了解到學生的家庭環境,家庭教育情況,以及家長對孩子,對老師及對學校的期望等等。實踐中,更讓我進一步深深體會到了家訪的重要意義:家訪讓我們讀懂了每個孩子期待的目光、看到了每位家長坦誠的願望,家訪搭建了彼此心靈溝通的橋梁,家訪增進了教師和孩子間的真情實意。

二、家訪取得的成果

第一, 家訪給予我們雙方充裕的時間來交流, 我們可以反映孩子在校內的各 種表現和進步,家長也可以提出各種建議和看法,我們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個別 學生進行相關的教育,通過和家長的共同討論而達成共鳴,找到最適合個體的 教育方法。

第二,對學生的了解更加全面。每個孩子在學校里和在家裡的表現判若兩人,有的在校內很活潑大方,在家裡看到老師就會很害羞,不敢說話,有的則反之,看到老師家訪,過於興奮,想盡情的表現自己,我們可以通過家訪更全面的去認識孩子,了解孩子不同的行為習慣和興趣愛好。通過家訪,我也感受到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這次走訪的學生,大多數家 長比較忙, 家長們無暇照顧孩子們的學習, 有空也是隨口問聲 「作業做好沒有?」 這樣致使孩子們的學習的自覺性較差,通過這次與家長的交流,使家長們也知 道了照顧孩子不僅是關心孩子的吃喝,孩子的學習也要照顧周到。另外,家庭 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於與學校教育配合。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 一致,還有爺爺奶奶對孩子比較寵愛,導致孩子學習習慣不好。 在家訪時的交談中,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 工作更不應有懈怠之心。

另外,家庭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於與學校教育配合。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一致,還有爺爺奶奶對孩子比較寵愛,導致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在家訪時的交談中,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更不應有懈怠之心。

❸ 老師到學生家裡家訪 要問什麼問題

老師家訪想要了解什麼問題,就問什麼問題,沒有一定之規。

❹ 我是個很普通的學生,老師說要到我家家訪,老師一般對家長問些什麼問題

這位同學你別擔心,老師說要到你家家訪是件好事呀!這說明老師關心你哦!老師只不過與你家長溝通了解你的各方面的表現。如在家有沒有復習,有沒有幫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和父母長輩相處的情況以及與同學朋友交往的情況等等,沒什麼,你不用害怕。

❺ 2、家訪應注意哪些問題求解答

它的目的有:①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情況;②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家庭教育狀況和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學生在家庭的表現;③和家長一起研究、改進對學生的教育。但在某些情況下,卻被一些教師理解成了「告狀」,當作自己處理問題時的一種手段。
家長受「出人頭地」的傳統觀念影響,往往對在校學生的子女寄予了很大希望。而有些班主任的家訪,則意味著孩子又在校出了問題,因而一般都十分惱怒,恨鐵不成鋼、不爭氣、給自己丟臉。待班主任走後對孩子呵斥怒罵、甚至棍棒相加。孩子在受責後往往遷怒於班主任,認為是教師在往家長手裡遞「棍子」,自然產生對立情緒,平日不是避開班主任,就是故意和教師頂著干。這樣不僅沒有起到家訪的作用,反而造成「後遺症」。
因此班主任在平時的家訪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目的性和期望值
二、了解學生
家訪前,班主任要對家訪學生的在校表現、各科學習、興趣愛好、習慣、優缺點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訪時能信手拈來,提高家訪的實效。
三、提前預約
家訪前,必須與學生家長提前約定好家訪的時間,切不可盲目家訪,這樣學生家長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也會大大影響教師的情緒。
四、時間的選擇與控制
家訪時間最好選擇在學生放學後或雙休日,這樣學生也可以在場,家訪的效果會更好。家訪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耽誤家長的工作。
五、內容和方法
(一) 不要只在學生出了問題後才去家訪。
進行家訪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班主任要在可能的情況下,經常進行家訪主。如果等出了問題再堵,不如平時多疏導,防患於未然,以免給學生和家長造成一種誤會,老師上門,壞事在身。讓學生對家訪產生一種恐懼情緒,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產生不良後果。
(二)不要只訪學生的情況。
學生的精神素質、學習情況往往受到整個家庭氛圍的影響,要教育好學生,就有必要了解整個家庭的情況。在家訪中,既要訪學生,又要訪家長,讓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和家長的交談,力圖對其經歷、學歷、性格特徵,以及對子女教育的認識、時間、精力、經驗等情況有所了解,同時還要注意從房間布置、家務安排、人際關系等方面進行觀察。這樣,就可以積累豐富的第一手材料,建立「學生家庭檔案」,為隨後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提供方便。
(三)不要只談缺點。
向家長反映情況,應力爭全面、客觀、具體,不能「報喜不報憂」,更不能只偏重於學生不足的一面,向家長「告狀」,欲借家長之手來管學生。有的家長不懂教育方法,往往以「棍棒教育」相配合,其結果會適得其反。教育目的達不到,反而會讓學生深得教師「無能」,失去在學生中的威信。因而在家訪時要特別注意,和家長溝通情況,不可忽略對學生進步一面的肯定,先鼓勵其發揚優點,不斷進步,然後再指出不足,提出希望。最後,還需要委婉地向家長指出教育孩子要講究方法。教師家訪的目的在於使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從而讓學生在思想上受到震動,認識上有所提高,並不是為了讓學生受皮肉之苦,希望家長能用教育說服的方式,而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靠武力壓服。
(四)不要將學生排除在外。
教師的家訪,除特殊情況外,和家長交談時,應讓學生也在場,以免使學生猜疑,產生誤解。堅持家長、學生、教師三方在一起的辦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學生產生誤解,讓家長、學生更誠懇地接受教師的建議與批評,而且當著家長面表揚學生,本身就會對學生產生一種有力的激勵作用。
(五)講究談話的藝術性
1、把握談話的主動性。有的家長出於種種原因不善於同教師交談,要麼只是默默地聽,要麼只是一味點頭稱是。班主任要巧妙地控制整個談話內容,有條不紊地轉變話題,鼓勵和啟發家長談你感興趣的事。
2、在整個談話過程中,要始終表現出你對學生的熱愛,對學生進步的喜悅,對其後退的憂傷,這會使家長十分感動,從而更加信任你,主動配合你的工作。
3、對護學生短的家長,不要沖動地責備,而要平靜地分析,使其得出結論,在教育學生,教師與家長無利害沖突而言。幫助家長放下包袱,主動配合教師的工作。
4、班主任家訪時要注意斟酌語言,措詞要有分寸,千萬不可因失言導致失禮。例如,有的班主任把學生性格上的弱點說成是人性上的「污點」,這就是用詞不當;或把學生行為上的缺點說成是品行上的「缺陷」,這就是詞不達意;或是把學生偶犯的過失錯誤說成是屢教不改的老毛病,這就是言過其實;或是把學生雞毛蒜皮的小錯誤,「陳穀子爛芝麻」向家長「告狀」,這就是小題大做……這樣談話的班主任肯定會引起家長的反感,其結果與談話願望正好相反。
在不便於直接說出本意的時候,抱著尊重對方的態度,可以採用同義代替、側面表達、模糊語言等方法,含蓄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本意。例如某小學生經常吃別人的食品,拿別人的玩具,班主任為此家訪時,應該力避「偷」字,改用「悄悄拿」之類,以免傷害家長的自尊。
家訪交談時要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場合,確定自己的談話內容和談話方式,並且在情況突然變化時能迅速地調整其說話的內容與方式。例如,一位母親不許成績下降的學生參加春遊,班主任為此家訪。學生母親准備做晚飯,班主任抓住時機笑著說:「拿咱們做飯來說,如果做糊了一鍋飯,就不再做飯了么?我們大人不是也失過手嗎?」學生母親笑了。班主任又語氣溫和地分析學生成績下降的原因,從而告訴家長,不要帶著怨恨教育孩子。

❻ 如何做好家訪以及在家訪中要注意些什麼

家訪是學校德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教師與家長密切配合,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是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班主任和教師要主動聯系家庭,共同研究對學生的教育,以取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家訪如果運用得好,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許多老師都不能很好的利用這個教育手段把工作做好,近幾年來,我發現有這樣的情況:有些老師家訪時與家長交流了學生的一些情況,過後家長在學校或再見到這位老師,懇求老師以後別家訪了,因為每次家訪後,家長都受到孩子的責難,有的學生也給老師臭臉看,甚至在同學中罵老師,這樣的家訪,顯然失去了它應該有的意義和效果,我認為,一些教師在家訪上存在以下問題:1、有些老師平時不輕易家訪,只有學生犯錯之後才家訪,這樣家訪即「告狀」這種做法令學生不安,家長難堪。2、有些老師家訪時不講究方式方法,每每次家訪時,總是在家長面前數落學生的不足,把學生的缺點毫不保留的端出來,這令父母十分狼狽,他們往往一怒之下責罵孩子,甚至棍棒相加。3、有些老師抓住部分學生害怕家長的特點,學生稍有差錯,便用家訪來威脅學生,把家訪當作管理學生的唯一的「尚方寶劍」。這種做法很令學生反感。4、有些老師家訪時,不是與家長共同商討如何教育學生,而是把教育孩子的困難推給家長,從而推卸自己的責任,這一消極的做法,令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失去信心,使教育更加困難。家訪是提高教育效率的有效手段,它的目的是讓家長了解子女在學校的表現,從而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把孩子教育好,教育一旦得到家長的支持,教育的效果就會明顯。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在這里談談應注意的問題。1、要勤家訪。家訪是班主任密切與學生家長的聯系,熟悉學生的一種最常用的方式,勤於家訪,善於家訪,是班主任帶好班、教育好學生的訣竅之一,接到一個新班級以後,就應該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的家庭進行家訪,老師經常性的進行家訪,把子女在學校的表現及時地告訴家長,讓老師和家長在學生出問題前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這樣使學生覺得老師不是上門「告狀」而是關心他的成長,對老師便有感激之情,學生就能聽老師和家長的教導。從而取得好的教育效果。2、家訪要及時。學生如出現不良現象或問題,就要及時家訪,與家長共同教育好學生,把不良現象消滅在萌芽狀態,不要等問題累積成堆後才匆忙去找家長解決,如我班有學生李XX個性要強好勝,重江湖義氣,有一次參加打架事件,我就在事發當晚進行家訪,向該生及其父母具體了解事件的起因,分析過程及後果,引導其思考,指出他在事件中所犯錯誤,幫助他提出改正錯誤的措施,自此以後,其有良好的表現。3、家訪時盡量避免直言學生存在的問題,從其閃光點談起。4、家訪要盡量讓學生在場。家長、教師、學生,在一種溫和平等輕松的氣氛中進行對話,使學生接受教育,這樣既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顧慮,同時,可以相互聽取意見,提出改正意見,鼓勵其進步,保證意見的准確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實性。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5、家訪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實事求是,應以誠相待,做到客觀、公正、全面,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有重點,並堅持以表揚、鼓勵為主,讓學生感到幸福降臨,而不是災難臨頭。以上是在家訪實踐中的做法和體會,在工作中我們要注意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才能收到家訪的預期效果。

❼ 心理問題學生家訪提什麼問題

心理問題是人的思想管道受阻,需要一個有疏導疏通技術(一般指在學識上、經驗專上屬、開導技巧上有極高水平)的人,來為他撥雲見日,來使他豁然開朗。
所以心理老師應該是最善於總結經驗,諳熟規律,才思敏捷,健談博學的人,所以不存在為他列出提問清單。

如果感覺難以找到話題,可以從尋找這個學生的心理病根入手。

❽ 家訪家長意見要怎麼寫

首先對老師的工作表示感謝,然後說說自己孩子的不足,再說說自己的目標。

比如:感謝老師對工作的負責,感謝老師對孩子的關心,感謝老師能夠主動來家訪,積極幫助孩子學習,自孩子上學以來,在老師的認真教育下,有了很大的進步,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增強了很多,雖然學習成績很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是我相信,有這樣負責的老師,孩子一定會進步的。希望老師跟嚴格的要求孩子,幫助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

(8)家訪問題學生擴展閱讀

寫作要點及技巧:

1、要注意不能欺瞞老師。要實話實說。這樣老師才能對症下葯。也可以根據孩子的狀況跟老師提提建議。

2、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配合找到孩子下降的原因及以解決的辦法。老師家訪,最好孩子在場。這樣可以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填表可以是對孩子的看法,比如孩子的優缺點,興趣等。

❾ 面對問題學生 家訪時老師應該怎樣做才能使家庭和學校學生都滿意

我覺得不能太過於詳復細的向家長講學生制在學校的一些不好的行為,從成長角度給家長說某些教育方法的改變可以讓孩子得到一定的幫助。然後多鼓勵學生,這個非常重要,讓學生覺得自己還有可能蛻變成值得別人學習的榜樣,並且告訴他家訪並不是告狀或者怎樣,只是和其家長探討一下怎麼才能讓他滿意的學習和好好生活。

熱點內容
臨沂市教育局網站 發布:2025-07-12 01:04:56 瀏覽:246
教師節資料50字 發布:2025-07-12 00:58:21 瀏覽:345
老師面試班 發布:2025-07-11 23:57:06 瀏覽:802
如何鋪地磚 發布:2025-07-11 22:46:37 瀏覽:232
田靜老師 發布:2025-07-11 22:21:52 瀏覽:758
文科生物會考知識點 發布:2025-07-11 21:32:18 瀏覽: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學 發布:2025-07-11 21:21:02 瀏覽:729
寶藍色校園 發布:2025-07-11 20:31:21 瀏覽:714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
燃料電池歷史 發布:2025-07-11 13:49:58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