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高中老師家訪的內容

高中老師家訪的內容

發布時間: 2021-03-08 03:28:48

1. 老師家訪要准備什麼

可以提前把房間收拾整潔,准備好自己對孩子學習方面的問題,具體准備如下:回

1、把房間收拾干凈,家庭成員答不要穿著睡衣接待老師,顯得不夠莊重和禮貌。

2、和孩子一起把老師迎進門入座,給老師倒杯水。讓孩子在老師面前安靜坐下,表現得大方自然,禮貌地和老師對話,不要東跑西跑只顧自己玩耍。孩子可以自我介紹,也可以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

3、老師若有興趣,可以讓孩子帶領老師參觀下自己的小書房、書架上讀過的繪本、繪畫的作品以及DIY小製作等等。

4、家長可以適當向老師介紹自己的教育理念,表示願意配合老師的工作,並留下手機、微信等聯絡方式。老師離開時,和孩子一起送老師到門口,並禮貌道別。

注意事項:

1、家訪時家庭成員需做到熱情、不卑不亢、善於交流,表現出最真實的一面即可,切勿扭捏做作,反倒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

2、家長和孩子可以以輕松的心態來迎接「家訪」這件事,表現出最自然的狀態、最大的誠意就好,這也是孩子學習生活中的必經之路。

2. 家訪內容有哪些

  1. 首先是匯報一下學生近期在學校的表現,優秀的和不足的。

  2. 其次了解一下學生在家裡狀況如何

  3. 最好和家長溝通一下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

3. 老師來家訪要注意什麼

順其自然,老師來家訪只是想看看家裡的環境,看看你這個同學在家裡的表現,這個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素質,我高中是住校生所以沒有家訪,不過初中的時候有過,沒什麼的
不要緊張!

4. 中學老師第一次來家訪 應該准備些什麼

前天我的高中老師第一次來家訪來著,我也跟你一樣緊張。首先,你要保證家裡干凈整潔回,然後准備老師進來可答以穿的鞋子,再看看老師帶的雨具什麼的有沒有地方放。天氣這么熱,最好再准備點茶水或者冰飲料。(我們的男老師居然不喝茶,太詭異了,早知道就買飲料了)吃的東西不用准備了吧,老師不太會拿人家家裡的東西吃的。重點來了,老師家訪關鍵是要了解學生情況,你在老師問到的前提下,說說自己的成績吧,以及在學校是否有擔任班幹部什麼的(這個很重要)開學一旦老師先自行安排的話,這個會派上用場的。還有就是一定要有禮貌,老師來和去都要注意問候和道別。如果是女生的話,最好不要披頭散發啊,扎個馬尾,加強印象分。注意不要顯得太局促,是老師到你家,又不是你去老師家。主場作戰,放鬆放鬆!

5. 老師家訪一般問什麼

1、問學習興趣,不問學習程度

老師可以有意識地了解一下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這樣做,可以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在今後的教育中對其予以特別的關注。

老師不宜直接詢問孩子的學習程度或類似於「學習情況怎麼樣」等話題,以免對孩子產生「先入為主」的偏見,或者讓那些原來學習不那麼優秀的孩子產生失落感。

2、問優點,不問不足

老師可以多詢問孩子有哪些優點,這樣可以讓自己對孩子的認識更全面、更立體、更生動,也會讓孩子更加喜愛你,因為孩子明白——老師知道我有哪些優點。

老師不宜直接詢問孩子有哪些不足或缺點。這樣的問題容易引發家長和孩子的緊張情緒,甚至懷疑老師是不是會對自己或孩子產生偏見。孩子有沒有缺點,有什麼缺點,應該留待老師在今後的工作中仔細觀察了解,慢慢幫助孩子改正。

3、問家庭概況,不問個人隱私

老師可以問問孩子的家庭情況,比如家裡有哪些成員,家長從事何種工作,平時孩子更聽誰的話等。這樣做可以真實全面地了解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思考今後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幫助。

老師不要去窺探孩子家庭的隱私問題,比如家長的職務、社交圈等。這樣很容易引起家長反感,認為老師帶有其他目的。

4、問平時接送,不問作業監管

老師可以問問孩子平常上下學一般由誰負責接送,特別是對小學低段的孩子,可以記錄一下負責接送家長的聯系方式。對於自己上下學的孩子,老師要了解其出行方式,並做好安全提醒。這樣做能夠加深家校之間的了解,也可避免將來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

老師不太合適詢問孩子回家後作業由誰監管,因為會讓一些家長誤會老師是在推卸或轉移責任。現在網路上類似的報道比較多,難免會讓有些家長「想岔了」,反而影響了家校關系。要知道,孩子的成長應該是老師、家長、孩子共同努力的結果。

5、問愛看的書,不問報的興趣班

家訪時問一問孩子「喜歡看什麼書」,不僅可以了解孩子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還可以明確給孩子以及家長傳遞這樣的信息:老師非常關注孩子的閱讀。

如果有能力的話,還可以對家長指導孩子閱讀提一些好的建議,給親子共讀布置一些「任務」,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但是,像「報了什麼興趣班」這樣的問題,老師就不適宜去問。可能會讓家長或孩子產生這樣的感覺——老師鼓勵、支持學生參加課外補習,這顯然有違科學的教育觀。

6. 小孩讀高中老師來家訪我應該問些什麼

北宋太祖皇帝趙匡胤曾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卧榻之側,豈容內他人鼾睡。」從這容句話中可以看出,榻也是古人睡覺用的寢具。那麼床和榻是不是指同一個東西呢?答案是否定的。床的起源上文中已經說過,最早的樣式類似於炕,後來逐漸演變成床的模樣。榻的起源則是席子,但這個席子不是現代人鋪在床上的草席、竹席,而是古人的坐墊。
床在商朝時期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了,可椅子卻很晚才出現。那麼在椅子出現之前,人們坐什麼地方呢?答案就是:席子。成語席地而坐並非是一屁股坐到地上,而是要鋪張席子在地上,人再坐到席子上,這樣感覺就斯文多了。

熱點內容
如何鋪地磚 發布:2025-07-11 22:46:37 瀏覽:232
田靜老師 發布:2025-07-11 22:21:52 瀏覽:758
文科生物會考知識點 發布:2025-07-11 21:32:18 瀏覽: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學 發布:2025-07-11 21:21:02 瀏覽:729
寶藍色校園 發布:2025-07-11 20:31:21 瀏覽:714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
燃料電池歷史 發布:2025-07-11 13:49:58 瀏覽:96
什麼心理 發布:2025-07-11 11:13:50 瀏覽:198
天都教育 發布:2025-07-11 09:35:37 瀏覽:447
廈門在職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1 09:05:50 瀏覽: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