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德報告感悟

師德報告感悟

發布時間: 2021-03-10 19:50:35

師德師風 心得體會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台,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

夜闌人靜,耳邊又傳來那熟悉的歌聲 :

任風/翻閱背影的日子/燭光將記憶/搖曳成孩子的身影/夕陽/便凝重了教師魂……

曾經懷著對遠方神聖的熱切嚮往,為了朝拜遠方那心目中的聖地,青年教師們把青春年華紮根於三尺講台而無怨無悔;中年教師們將家庭擱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撲在教學工作上;老教師如老黃牛一般埋頭苦幹而不知疲倦。他們,所面對的不止是幾十雙求知的眼睛,而是一個需要用愛來傾注的浩瀚的海洋;他們,猶如辛勤的農夫,鍾愛自己的這片土地,一年又一年精心耕作、無私奉獻。

我永遠忘不了讀大一時的第一節計算機網路工程課。那天我們提前到了指定的教室,預備鈴響了,大家嘰嘰喳喳的聊天聲並沒有停下來。這時,有同學注意到進來了一位杵著雙拐的人,背著筆記本點腦,正微笑著看著我們,大家都好奇地看著他,他就是我們的老師?不會吧!幾個比較搗蛋的男生在後排嘀咕著。前排的幾個同學趕忙跑上前想幫他把筆記本電腦接過來,並上前攙扶他,可是他笑笑拒絕了。他走上講台,並沒象我們所想的那樣坐到椅子上,而是站在講台邊,這時候教室里已經是鴉雀無聲了,「大家好,我叫王峰,從今天開始將由我為大家講述計算機網路這門課程,好現在我們開始上課。」他廣博的知識,流利的講解很快就吸引了我們,而且在兩個小時的授課中他沒有一分鍾是坐著的,一個健康的人站那麼久也會很累,不要說是一個沒有雙拐就連站都站不起來的殘疾人。每次上課他都准時到教室,無論刮風下雨。由於他不方便寫黑板,他都是在電腦上演示,所以每次上課都要背一個沉甸甸的筆記本電腦,有的時候還要加上一個投影儀。他給我們上了兩年的課,我們從來沒有看到他坐在椅子上講過課。他淵博的學識,嚴謹的教學深深地震撼著每一個同學。後來我們還知道,他是思科網路學院的負責人,計算機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還是雲南省優秀青年教師,我們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看到他也讓我們感到慚愧,一個殘疾人能夠取得這樣得成就,我們卻連他的十分之一都達不到,當我們把這個想法告訴他時,他只是輕輕地笑了笑。——我承認,王峰老師是我最為尊敬的一位老師,也是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一位老師。

——從王峰老師身上,我讀懂了「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他用言和行詮釋了「教師」這兩個字的全部含義。

教師,這個神聖的稱呼,它如磁石吸引我游離的目光,安撫我躁動的心河。「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辛勤耕耘的同時,自然會有收獲和回報。我逐漸感悟到人生的哲理:甘於寂寞是成熟的標志。因而我感覺自己在前進,在成長。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培根說的一句話,我們不應該像螞蟻單是收集,不應該像蜘蛛只從肚裡抽絲,我們應該像蜜峰,既採集又整理,這樣才能釀出香甜的蜂蜜。

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干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

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史煙飄過,回看今天。走上三尺講台,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台,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

其實,在我們中間也不乏這樣的教師。記得那是開學的第一天……

我們總會嚮往輝煌燦爛的明天,但明天是由每一個今天壘成,有嚮往有行動有堅持,方會使剎那變成永恆,使夢想變成現實。昨夜微霜初渡河,今晨秋風凋青發。每一項新的工作,對我來說都是一項挑戰,我告誡自己只要大膽去做,生命便會實實在在,只要放手去干,事業便會充滿陽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讓自己在充實中完善自我,在寧靜中儲積生命的動力。還是魏書生說得好:把自己平凡的工作當作宏偉的世界去研究,你就會發現無窮的樂趣。
教育,是無私奉獻的事業;教育,是愛的事業。我走上講台時間不長,教學工作剛剛起步,我親眼目睹了老教師們愛崗敬業、講求奉獻作為,親耳聆聽了老教師們不畏艱苦,牧牧不倦、潛心教書育人的感人事跡,親身感受了那為了祖國和人民,為了孩子的明天,真誠奉獻的博大情懷。在學校繁忙的工作中,我看到了老師們的奉獻和忠誠。我深深懂得,我肩上的擔子不輕,我要走的路還很遠,很遠……

青年詩人汪國真的一首詩道出了無私奉獻者的心曲: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只有挖掘自己靈魂深處的真誠,

把握瞬間的輝煌,

擁抱一片火熱的激情,

教師,是一個神聖的稱呼;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是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② 師德培訓後的心得體會

<1>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它的內涵非常豐富。中小學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包括「依法治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為人師表、廉潔從教;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樂於承擔學校分配的各項工作,並認真完成;積極參加有益擴大學校影響,有利學校聲譽與形象的社會活動」等。
每年的暑期里,我們每個教師都將進行一次師德學習培訓。今年暑假也一樣。這次我校師德培訓的內容安排為:一、8月25日上午,先學習有關師德文件,再是校長動員報告;下午,各教研組組織職業精神大討論。二、8月26日上午,學習有關《勞動法》、《義務教育法》、《中小學教育條例》等;下午,教研組討論。三、8月27日,學習在汶川地震中感動中國的「十大英雄」;下午寫本次學習心得。
這次培訓,我和其他老師一樣每次早早地到會,把各領導們傳達的文件精神與講的話都認認真真地聽、仔仔細細地學,及時地對內容進行消化與反思,收獲不少啊!深刻地懂得了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當今時代發展的需要,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需要。二十一世紀的發展給當今教師展開了一個全新的舞台,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跟上時代的步伐,做個能把握教育新理念的新型教師。
「先學」是為了更好地「後教」。教師是學生的楷模,其言傳身教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言行舉止都直接關繫到學生的健康陽光與茁壯成長。都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人師經常參加自我素質提升學習,而有關教育部門也經常組織教師進行集體教育培訓,尤其是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意識敲敲警鍾,嚴格嚴格,督促其規范規范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會讓我們教師更加覺得作為人師的光榮、神聖與責任之重大。
我是個熱愛事業的人,很多關於提高自身素質方面的與學生有關的,都意識在前,且超前地學習、並積極地先付諸於實踐。為人師表,注重言傳身教,平時的我也就這么做了,而且是踏踏實實地做,成果亦豐實。但這與在汶川抗震救災中感動中國的「十大英雄模範」們相形,還很渺小啊!當然,平台不一樣,展示的風采也不一樣。過去的作為鏡子,面對未來我會更加努力地站好講台,為教育盡責,為教育事業燃放自己的十份熱,做個無愧於「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謂。 <2>導致師德失范現象的因素很多,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年輕教師教育理念不成熟,只會教學,不懂教育,只注重學生的智育發展,忽視了學生人格培養,沒有注意心靈的溝通;二是部分教師在利益的驅使下急功近利,缺少愛心,不會關愛學生,對學生惡語中傷,甚至對學生體罰;三是某些教師放鬆了對自己的道德要求,缺少起碼的組織觀念,是非觀念,甚至法制觀念。師德形成決非一種表面的具體行為。任何一種師德表現都能折射出深層的東西,它包含著人才觀、學生觀、質量觀、管理觀、學習觀、評價觀等一系列相關理念在內的綜合觀念。一句話,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就有什麼樣的師德表現。面對種種情況,推進素質教育,加強雙基管理,樹立新的師德形象,已成為我院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我想講以下幾點:一、 轉變教育理念,實施差異教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著眼。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應結合我院育人目標,把握職業教育特點。創造力有早晚,先後之分,越是有個性的人,創造力越突出,個性是創造的前提,把個性多樣性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東西,一種財富來加以接受和引導,我們眼中就會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實施有差異的教育,實現有差異的發展。二 、以身示範,情感育人。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義,這是一種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因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細節。一個好老師受同學歡迎,其實並沒有什麼法寶,也許就是總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 我們的教師隊伍中,絕大多數責任心都很強,然而,僅僅有責任心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去面對學生之間出現的各種情況。加強法制學習,提高法制意識. <3>《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從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我喜歡他獨到的見解。在參加學校的師德培訓之後,細細咀嚼,我似乎有所感悟,於是寫下我的獨白,就作為自己的師德答卷吧!
平淡無味,潤物細無聲。老師就是從上好每一節課,改好每一本作業,寫好每一次板書中,時時處處給學生啟蒙。水至柔至弱,滴水能穿石。老師就是從一次談話,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中,點點滴滴教學生做人。對大多數老師來說,工作就是這樣瑣屑而平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既不會有可歌可泣的閃光事跡,也不會有悲壯輝煌的精彩瞬間。師德,就融入在平平淡淡的工作中,體現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中。平平淡淡才是真,點點滴滴皆育人。「學無常師,惟德所在」,師德不就平淡如水嗎? 如果有人想詮釋師德的內涵,我會說:師德如水,而真水無香。
對於一個優秀的教師而言,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造;教育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是豐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教師的一生也許終不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但他應像山間的小溪,以樂觀的心態一路歡歌,奔向海 [此資料轉貼於學習網 ]www.Gzu521.com 洋;當如馨香的百合,輕展帶雨的花瓣兒,聚合搖曳的身影;當如燦爛的星辰,甘於在靜寂里守望天空。只有這樣,他才會在付出青春韶華,付出苦汗心血的同時,收獲桃李芬芳,實現人生自我。
而現今已經工作七年之久的我,在教育的大舞台磕磕絆絆地走來了,在學生身上嘗遍了酸甜苦辣的滋味,自然也給我帶來了莫大的榮譽。上善若水是道家的精神最高境界。而在教育業做到「上善若水」的話,不是易事。同事從《水知道答案》一書中幫我找到了方向,再加上校長和副校長對「師德如水」的一番闡述讓我知道了其中的真諦,從此更加堅定了我做事的信念!如今我只須記住一點:有人說,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在上面怎麼規劃,他就會向著怎樣的方向發展。或許,我不是指點迷津的聖人;或許,我不是揮毫潑墨的藝術家,但是,當我意識到我應該重新去塑造孩子的時候,我珍惜這從「手」開始的點滴改變。點點滴滴說是輕巧,但是做到靠的是日積月累的堅持,我會用我的實際證明我心如故。
人們總會嚮往輝煌燦爛的明天,但明天是由每一個今天所壘成,有嚮往有行動有堅持,方會使夢想成為現實,剎那變成永恆。我的一個個今天築成了學生的一個個輝煌的明天,師愛如水,如水般無時無刻無所不在,這是最偉大的愛!上善若水的明證!心中有愛,教育怎會缺少情感?師愛如水,教育怎能不利於每個學生?
本文來自學習網(www.gzu521.com),原文地址: http://www.gzu521.com/essay/report/xdbg/200909/38792.htm

③ 讀師德常識的感悟600字左右

這本書,閱讀的同時,我在慢慢思考著,這些思考使我深刻體會到師德的核心和靈魂——愛和責任該是怎樣。愛和責任是人類的永恆話題,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愛和責任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和責任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和責任。
在師德常識前言中就已經提出了國家領導人胡錦濤總書記對我們教師的殷切期望:「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刻苦鑽研、嚴謹篤學、勇於創新、奮發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從這些真摯的文字中能夠感覺到國家對於教育的重視,對於教師隊伍建設的期望是多麼的高。
在書中,我感覺最深刻的是一個字「愛」。愛崗敬業的愛,關愛學生的愛,都是那麼的令我感到身上的責任之重大,對愛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一些。愛,是人類復雜情感中最高尚,最純潔的情感,是無私的奉獻,是「超凡脫俗」的,因為這種愛,與血緣無關,與私利無關,卻能產生一股巨大的力量。「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這句話在我的腦子里不停的轉動著,令我一再的感動著。確實愛是教育的生命,愛學生是師德的直接體現,是做好教師的關鍵!「愛有多深,責任心就有多強。」這句話說出了我們大多數教師的心聲,也讓我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能夠付出更多的愛,使學生能夠感覺到我們的愛,也希望能夠培養出屬於學生自己的愛,因為一名學生如果他的心中沒有愛,那麼將來在社會上就會很麻煩。而如果他心中充滿了愛,那麼就算他的學習成績多麼的差,他的做人也不會有問題。而只要做人沒有問題,那麼這個人就是對社會有價值的,就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是社會的禍害。

教師作為師生關系的主導者,需要「有意」地發現,尋找,創設「有情」情境,運用超乎於父母兄弟的愛和責任,富有更多理性的愛和責任,去感染和培養學生的心靈,發展他們的道德情感,形成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受學生喜愛的教師,沒有一位不是以他們的頑強毅力和富有耐性的努力取得成功的,面對素質參差不齊的學生,沒有打持久戰的准備,沒有永不言敗的信心,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要想轉化好一個學生是不可能的。我們常常熱情地與學生長談一次,而更多的時間對他們不聞不問。我們總是希望學生成績優異,不斷進步,而對他們的心理,他們的痛癢一無所知。師生之間建立良好、和諧的新型關系,已成為時代的需要和教育發展的必然,以「有情,有意,有恆」的愛的教育是達成此目的的重要途徑。
古人在把德才放在一起比較的時候,通常都是把「德」字放在優先位置的。因為高尚的師德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教育資源,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教育行為對學生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影響力和親和力,進而推動學生的全面進步,是歷練高尚師德的源頭活水。相信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會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握好時代的脈搏,牢固樹立教書育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去力爭挖掘出我們所有的潛力,把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做得更好、更完美!
終身學習是現在的世界主流,也是所有普通人都要做到的事情,而教育更是應該如此。做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身為人民教師更應該起到帶頭的作用,時刻在學習,時刻在更新自己的知識與眼界。每個人都無法做到完美,做到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精通。但教師很多時候卻需要通才,需要對方方面面的知識和信息都有所了解,這就要求教師進行終身學習,經常通過網路等方式來更新自己的知識與眼界了。確實的,終身學習的目的是讓我們更「博學」,它不是要求每位教師在講台上都能出口成章,但至少要言之有物。也只有這樣,教師才算是真教師,才算是有師德、負責任的教師,才對得起我們腳下的三尺講台。
古人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師德只有理論不行,更要在實踐中體現出來 並對學生起到正面教育作用的。「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育,本質上是品格教育,教師就是這種教育的實行者,她必須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幫助和塑造學生的人格,使其對社會有用。」教師應該努力地通過師德來潤澤人心,塑造和諧的人格,構建和諧的社會。

④ 對師德的理解和感悟

我們要努力做到四有好教師:
要有理想信念、扎實學識、
高尚情操、仁愛之心。
我認為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不僅要關心的學習情況,還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知道老師在乎她,尊重他,他們才會尊重老師,願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

相反,如果讓學生對你產生逆反心理,那麼即使你的課上得再精彩,他們也不會認真去聽,這就所謂用師愛鑄就崇高的師魂。

第二,作為教師必須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刻苦鑽研業務的精神,從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這也是師德不可缺少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備堅實的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學術水平,能使學生產生一種信賴感,使自己在學生面前樹立了威信進而轉化為一種很強的人格力量,去激勵、鞭策學生。

第三,作為教師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沒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也不可能為教育事業做出貢獻。我們身邊有很多的優秀的骨幹教師,他們的教學能力,業務水平,師德師風都值得我去學習。在今後的工作中,作為一位中青年教師,一定要向這些骨幹教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熱點內容
安工大老師 發布:2025-07-11 02:47:26 瀏覽:525
微生物學第三版 發布:2025-07-11 00:14:22 瀏覽:107
初中數學卷子 發布:2025-07-11 00:11:28 瀏覽:807
2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試卷 發布:2025-07-10 23:36:23 瀏覽:93
活性炭化學式 發布:2025-07-10 16:30:45 瀏覽:437
怎麼雙眼皮 發布:2025-07-10 14:11:37 瀏覽:591
教師師德演講稿集錦 發布:2025-07-10 13:52:59 瀏覽:701
英語培訓翻譯 發布:2025-07-10 10:05:31 瀏覽:823
2014暑期實踐 發布:2025-07-10 09:19:41 瀏覽:982
老師批改作業的圖片 發布:2025-07-10 07:56:40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