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防控指南
❶ 校園安全防範指南的目錄
第一章平安保障——校園日常安全管理
1.如何健全學校的門衛制度?
2.如何加強學校安全保護的值班、巡查制度?
3.如何健全學校的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4.如何建立有效的校園消防安全制度?
5.如何完善校園醫務室及保健人員管理制度?
6.如何完善學校的葯品及醫療器械配備?
7.如何建立學生健康管理及醫療檔案管理制度?
8.學校如何處理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9.如何保障學校場地、設施出租時學生的安全?
第二章吃在學校——校園公共衛生安全
1.學校食堂的安全衛生如何保證?
2.在學校食堂就餐,發生食物中毒事故,應當如何處理?
3.購買、食用學校門口的個體攤販、流動小攤、夜市所售賣的食物衛生安全有保證嗎?
4.為了保障學校食堂的飲食安全,對於食堂工作人員有哪些具體的衛生要求?
5.如何保障學校提供的課間餐的安全衛生?
6.學生營養餐是否真的營養和安全?學校如何選擇營養餐的配送單位?
7.發生飲用水中毒事件如何處理?學校飲用水的安全衛生如何保證?
8.對於學校非義務提供的飲食服務,學校是否有責任保證其安全衛生?
9.如何保障學生在食堂集體用餐時的人身安全?
10.學校周圍的餐廳小飯店雖然有衛生許可證,但是安全衛生就一定過關嗎?
11.學校內以及周邊的商店、零食店、食雜店所賣商品可以放心食用嗎?
12.如何防範學校食堂、餐廳被投毒?
第三章住在學校——校園住宿安全
1.學校為學生提供的住宿設施應符合什麼要求?
2.是否有必要對學生宿舍的各種設施進行定期檢修?
3.新建的學生宿舍樓就一定安全嗎?
4.不重視危房問題會造成什麼惡果?
5.如何預防學生在宿舍內煤氣中毒?
6.學生宿舍安全管理有何重要性?
7.宿舍樓發生火災如何處理?
8.如何對學生進行安全用電的教育?一旦觸電如何自救及救人?
9.使用違章電器會造成何種惡果?
10.在寢室吸煙有何危害?
11.為什麼要禁止高空拋物?
12.如何保障學生宿舍的隱私安全?
13.定期對學生宿舍進行安全衛生檢查有何重要性?
14.如何確保學生宿舍雷雨天的安全?
15.在學校集體浴室洗澡應注意什麼?
16.高層學生公寓乘坐電梯時如果遇到電梯失靈怎麼辦?
17.如何預防宿舍傳染病?
18.如何預防宿舍意外墜樓事件的發生?
19.學生宿舍樓周邊環境應達到何種標准?
20.發生地震等突發的自然災害事故時,應當掌握哪些抗震避險常識?
第四章行在學校——校園交通安全
1.學校組織師生外出活動時,如何避免發生交通事故?
2.校園內高空墜物致學生傷亡,應當如何處理?
3.如何避免校園內踩踏事件的發生?
4.如何保障校車安全?
5.如何防止幼兒被遺忘在校車內?
6.如何杜絕校舍倒塌造成的惡性事故?
7.校園內施工給學生帶來的傷害應當如何處理?
8.校園內也會發生交通事故嗎?
9.怎樣防止掉人校園里的無蓋井?
10.如何防止被校園內的動物咬傷?
11.如何避免雷雨天氣被雷擊?
第五章學在學校——校園教學安全
1.吃鉛筆會造成鉛中毒嗎?
2.好看又有香味的文具也會使人中毒嗎?
3.如何防止文具變成傷人凶器?
4.大掃除時可能遇到的危險有哪些?
5.如何防止教師體罰學生?
6.如何保障教學實驗安全?
7.如何保證低年級學生上下學的接送交接安全?
8.如何防止夏天考試時中暑?
9.如何避免因考試壓力大造成心理疾病?
10.如何預防教學樓著火?
11.集體外出實踐時,如何保障學生人身安全?
第六章玩在學校——校園體育娛樂活動安全
1.如何預防體育器材的安全隱患?
2.如何防止具有特異體質的學生在運動時發生危險?
3.如何保證學校運動場地的安全使用?
4.如何避免體育比賽中突發危險事故?
5.體育運動前要做哪些准備?對著裝有什麼特殊要求?
6.如何避免運動會期間發生意外傷害事故?
7.哪些危險游戲玩不得?
8.出遊如何注意乘車安全?
9.外出遊玩時如何預防學生走失?
10.如何預防與避免學生在夏季發生游泳溺亡事件?
第七章校園安全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06年12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節錄)(2009年2月28日)
幼兒園管理條例(1989年9月11日)
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2007年2月7日)
小學管理規程(2010年12月13日)
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2006年6月30日)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2010年12月13日)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1990年6月4日)
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2010年12月13日)
❷ 各年齡段學校學生已經開學,面對疫情的防控,你的學校是怎樣做的
目前,全國絕大部分學校均已經開學,疫情常態化,使得這學期也顯得有些特殊,面對疫情,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幼兒園有著嚴格的防疫措施,我們是這樣做的:
①嚴格晨午檢工作所有的師生員工均採取分流、分批次入園,各班級教師手持額溫儀,戴好口罩及手套位於校門口測量每位幼兒的體溫,體溫無異常後再由保健老師進行晨檢工作,發現感冒、咳嗽等症狀一律勸返休息,痊癒後才可返園。午睡後,也有老師進行午檢,發現異常的幼兒一律由家長及時接回。
面對疫情千萬不可以大意,如今疫情還沒有完全消失,各方均應嚴格按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❸ 學校疫情防控措施和做法有哪些
1、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知識,教育學生打噴嚏時要主動掩住口鼻,及時洗手,提高防病意識。
2、搞好學校各類場所環境衛生,加強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3、公共上課場所(如音樂室、舞蹈室、電腦室)要求一批學生進去消毒一次。
4、減少不必要的校內各種大型師生集會和大型會議等活動。
5、開展手部衛生教育,各類場所應配備洗手龍頭及洗手液。
(3)師生防控指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每日掌握教職員工及學生健康情況,加強對學生及教職員工的晨、午檢工作,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並向主管部門報告。
妥善保管消毒劑,標識明確,避免誤食或灼傷。實施消毒處理時,操作人員應當採取有效防護措施。
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教室、宿舍、圖書館、學生實驗室、體育活動場所、餐廳、教師辦公室、洗手間等)加強通風換氣。每日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課間盡量開窗通風,也可採用機械排風。如使用空調,應當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
❹ 學生疫情防控的教育內容有哪些
1、上下學須知
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路途不要玩耍打鬧,減少外出人員和時間。
同時在途中要遠離人群密集處,保障安全。面對電梯按鈕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區域,應該使用面巾紙、消毒紙等隔開,避免直接用手觸碰。一旦觸碰以後,及時洗手、消毒。
2、回家清潔須知
外出歸來,清潔到位,防止將病毒攜帶至家中。需要記住,盡量不出門,回家四件事,口罩正確棄,手機要消毒,善用清潔台,咳嗽不恐懼。在回家後,一定不能忘記洗手!並且用抗菌洗手液、香皂在流動清水下進行,每兩個步驟最少實施五次,每次洗手時需要十至十五秒。
3、室內通風有講究
開窗通風能夠有效降低空間內的致病因子濃度,太陽光直接照入室內,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進行消毒、殺菌,通風時長要達到30分鍾。
4、健康鍛煉不能少
早晨起床後,要及時開窗透氣。最好在早中晚各開窗通風三次,每次15分鍾為宜。這樣既可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又抑制了細菌滋生。
疫情防控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本輪疫情控制已經取得顯著效果,圍繞做好常態下疫情防控工作,主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思想意識上,要注重環境變化對工作要求要求的准備,時刻緊綳防控這根弦。
在防控上,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內防反彈舉措、對外防輸入,加快建立與疫情防控常態化相適應的新經濟與社會秩序。
在醫療與疫苗研製方面,要加強協調研發,盡快找到突破口,讓醫療科技造福人民,給與人民保障,這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確了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體制機制的重點和關鍵,為我們做好常態下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
完善疫情防控機制,為可能的疫情變化提前做好准備,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做到有謀有為,打有準備的戰爭。
❺ 班級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及措施
班級預防病情防控措施經常洗手,不要亂吃東西,勤洗手,嗯,注意衛生垃圾,不要亂丟,說話的時候要注意一下口水,不要弄到其他的
❻ 班主任疫情防控的准備工作
一、做好開學准備工作
1.做好健康宣傳教育。各班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等信息化手段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改善班級環境衛生條件,開展班級全面環境衛生清掃和消毒,保持室內通風換氣。班級要配備洗手液。
2.匯總學生健康信息。按照《安徽省學生和教職員工新冠肺炎風險人群判定標准》,掌握班級每位學生假期去向,
摸清底數,每日了解其健康狀況,建立信息台賬,實行「日報告」
「零報告」制度,並向學校所屬部門報告。要求學生主動申領安康碼。通知在外地的學生有序返回學校所在地,對仍在境外和重點疫區學生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管理,不得要求目前仍在武漢等重點疫區和境外的學生返校。學生逐人簽訂入校前
14
天活動軌跡和健康承諾書,並對承諾的真實性負責。准確確定正常返校學生,對暫時仍不能返校的學生要做好疏導工作及線上學習的幫扶指導,及時消除學生及家長的擔憂。
3.參加預案演練培訓。對班級組織開展「三案九制」等疫情防控流程全員培訓,熟悉應急處置演練流程,推演學生到校情況。
4.做好線上教學管理。進行班級線上教學質量評估,調整春季學期本班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做好正式開學時無法正常返校學生的教學預案。確保開學後正常教學,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做好開學日組織安排
1.認真開展體征核查。明確學生進校、進班流程。對照《學生和教職員工新冠肺炎疫情風險人群判定標准》,明確高風險人群暫不返校, 中風險人群暫緩返校,低風險人群正常返校,並通告全體在班學生。開學當日及開學後,可以返校的所有學生在家預先測量體溫,正常者方可上班,通過核驗「安康碼」和測溫,合格者方可復學。學生進校時再次測量體溫,合格者方可進校。師生員工進校後須先落實衛生措施再進入學習場所。
2.做好健康宣傳教育。班主任有義務參加防疫專題培訓,確保自身掌握疫情防控基本知識、應急處置方法、程序、報告內容等,各班按照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的要求,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知識普及教育,組織以疫情防控和愛國主義為主要內容的「開學第一課」,利用課堂、講座、板報、廣播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傳染病防控知識教育,提高學生防控意識和應對能力。同時要主動聯系年級部,配合建立並完善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確保一有疑似情況能夠得到及時科學有效處置。
3.登記跟蹤缺課信息。做好缺課缺勤跟蹤管理。做好晨、午、晚檢,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對因病缺勤、缺課的學生做好情況追蹤和上報。落實「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做好疑似症狀應急處置。學生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要立即帶至臨時隔離室隔離,現場教師要立即報告年級部主任,
年級部主任要立即報告學校信息組負責人、學校向屬地衛健、疾控部門和所屬教育主管部門報告, 並通知家長(家屬)。
4.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做好教室管理工作。固定班級座位,盡量拉開間距。每天通風不少於
3 次,每次不少於 30分鍾,課間開窗通風。放學後對課桌椅、地面等進行清潔消毒。同時做好宿舍管理工作。每天通風不少於 3 次,每次不少於30
分鍾。學生在宿舍時,不串門、不聚集。保證寄宿生做到晨、午、晚檢 3
次測溫,走讀生做到晨、午2次測溫,每天上午下午正課前組織對本班所有學生測溫並登記在學生健康檔案上,住校生晚自習回寢室後由生活老師測溫登記,走讀生回家由家長測溫。
三、持續做好開學後工作
各班除了做好開學日當天的工作以外,還應持續做好以下工作:
1.監測學生健康狀況。嚴格落實「三案九制」。對照「三案九制」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嚴格落實班級學生早、中、晚 3 次檢測制度,做好復課查驗、通風消毒等工作。
2.登記跟蹤缺課信息。做好缺課缺勤跟蹤管理。做好晨、午、晚檢,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對因病缺勤、缺課的學生做好情況追蹤和上報。落實「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做好疑似症狀應急處置。學生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要立即帶至臨時隔離室隔離,現場教師要立即報告年級部主任, 年級部主任要立即報告學校信息組負責人、學校向屬地衛健、疾控部門和所屬教育主管部門報告, 並通知家長(家屬)。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做好教室管理工作。固定座位,盡量拉開間距。每天通風不少於
3 次,每次不少於 30 分鍾,課間開窗通風。放學後對課桌椅、地面等進行清潔消毒。同時與生活老師一起做好宿舍管理工作。每天通風不少於 3
次,每次不少於30
分鍾。學生上課期間,生活部對宿舍等進行全面清潔消毒。要求學生在宿舍時,不串門、不聚集。學生接受宿管老師測溫,保證寄宿生做到晨、午、晚檢 3
次測溫。
4.督促做好個人衛生。班級要逐人建立學生健康檔案,落實晨、午、晚體溫檢測制度。通知家長每天上學前測量學生的體溫,凡有咳嗽、發熱等症狀一律不得上學,並及時報告班主任,班主任報告年級部,年級部報告學校。加強班級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收集清運和清潔垃圾盛裝容器。妥善保管消毒劑,避免誤食或灼傷等。
❼ 北京高校復學的話,該如何做好防控
北京高校陸續復學,而北京作為疫情高危地區,疫情防控就顯得尤為重要。怎樣才能做好防控,保證每位同學的安全呢?
一、要做到錯峰開學,避免人員聚集。 各地各校首批學生復學兩周後決定是否可以全面復學。按照教育部“最大限度返校,最嚴標准防控”的總體要求,在符合屬地疫情防控要求、各校制定精細化防控方案、實行“一校一策”情況下,應該加快全面復學,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在開學前要求學生進行14天居家隔離,記錄最近14天內的體溫數據,在疫情高危地區的同學可以暫不返校。
疫情防控不能有絲毫懈怠,全體師生不能有麻痹思想,要積極面對,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
❽ 全國超1億名學生復學的防控措施是什麼
全國超1億名學生復學的防控措施有:
1、確保人員排查管控到位
對師生員工全員精準排查,掌握返校前14天旅行史、居住史、接觸史及身體狀況。對重點人員精準管控,全面掌握其醫學隔離觀察情況,醫學隔離解除後方可返校,絕不允許帶病返校或未解除醫學觀察的人員返校。不安排職業學校學生頂崗實習。
2、確保物資設施配備到位
按省《學校疫情防控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配備防護物資、消毒物品、洗手設施;校醫室、隔離觀察室人員、物品、設施按要求配備到位。
3、確保校園衛生消毒到位
加大校園環境衛生整治力度。餐廳、教室、宿舍、衛生間等場所要設置充足的洗手設施,配備足夠的洗手液或肥皂。按照《江蘇省中小學校防控指導手冊》要求,做好環境通風消毒。
4、確保健康監測日報到位
安排專人負責每天對全體師生員工進行晨檢、午檢;每日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疾控部門報告異常情況。如有發熱、咳嗽、乏力、腹瀉等症狀的師生員工,要立即報告並隔離治療。
(8)師生防控指南擴展閱讀:
中小學生在校不戴口罩須滿足三個條件
學生體育鍛煉不允許佩戴N95口罩。我們也從各新聞報道中知道,近段時間有出現個別學生在上體育課時,戴口罩進行運動而產生不適的情況。針對此情況,在發布會上,王登峰司長還表示,學校在上體育課、體育鍛煉時,不允許戴N95的口罩。
在近日衛健委也下文稱,低風險地區,師生在校園里社交距離保持1米以上,可以不用戴口罩;老師上課時可以不用戴口罩。
王登峰表示,中小學生在校不戴口罩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在低風險地區,二是要確保進入校園的每個人都是健康的,三是校內疫情防控措施要做到位,比如說教室里要隔位就座,面向老師,還有宿舍、食堂都有相關的人員距離和防控要求。做到這些之後,在低風險地區的中小學是可以不戴口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