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名師訪談
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寬容。
宰相肚裡能撐船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贊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台。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裡能撐船」。
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仁義胡同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裡蓋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胡同,世稱「仁義胡同」。
唐代婁師德教育他弟弟為官待人要寬容。他弟弟說:「有人往我臉上吐唾沫,我自己把它擦去。」婁師德說:「這還不行。你把它擦去,還是違背發火人要侮辱你的意願。我看還不如讓唾沫自然幹掉為好。」
春秋時期,「問鼎」的楚莊王。
一天晚上,攜愛妃舉辦宴會,大宴臣。酒至半酣,忽然一陣大風把蠟燭吹滅。一名武將欲乘黑調戲愛妃,被愛妃一把扯下盔上紅纓,愛妃建議楚王即刻點燈,看看哪個傢伙盔上紅纓已失,嚴加懲辦。豈料庄王大度能容,下令眾將全都摘去盔上紅纓,然後方可點燈。不久,楚王御駕親征與敵國開戰,被困重圍,手下兵將四散奔逃,楚王命懸一發,忽然竄出一將拚死力戰,保楚王殺出重圍,撿回一條性命。楚王激動地說:「別人都自逃性命,唯有愛卿肯捨命救駕,你叫什麼?是哪裡的?」該將答曰:「我就是那日晚宴上調戲大王妃子的人啊!」
成吉思汗對叛眾的寬容與大度
成吉思汗鐵木真9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帶著他去鄰近一個部落相親,把他留在那裡,其父獨自到一個宿敵的營中吃喝,結果慢性中毒,回到自己的營中身亡。若他那個未來的岳父知道鐵木真父親已死的實情,他或者他的部眾也許就會成為劫持加害鐵木真的人。一個叫蒙力克的人接受其父臨終託付,去鐵木真未來岳丈處,假託其父思念愛子,將9歲的鐵木真帶了回來。後來,在鐵木真成汗之前,與他的安答(結拜兄弟)扎木合分道揚鑣之夜,這個蒙力克和他的部眾卻舍鐵木真,投扎木合而去。
鐵木真終於成為成吉思汗,可那邊蒙力克的日子並不好過,扎木合為人凶暴殘,處事乖張,戰俘的都被他「鼎烹」了。
蒙力克又和他的兒子去轉投成吉思汗旗下,成吉思汗寬容大度的接納了他,並特地在斡難河附近密林中為所有投奔他的人了盛大的歡迎宴會,就像對待他的忠心擁護者那樣熱情。」
劉邦「雍齒封侯」
雍齒是漢朝沛縣人,秦二世元年隨劉邦起義。秦二世二年,劉邦攻佔江蘇豐縣,命令雍齒鎮守,雍齒卻投降魏將周。劉邦很生氣,領兵回來攻打雍齒,兩次攻打不下,第三次從項梁那裡借了兵,才攻下豐縣,雍齒逃往魏國。幾經反復,最後,雍齒又投降了劉邦。漢高祖六年,平定項羽,建立統一的漢朝以後,劉邦大封功臣。封了20多人,其餘的「日夜爭功不決」,進行不下去了。臣議論紛紛,劉邦問張良。張良說,陛下靠這些大臣奪取了天下,現在當了天子,而所封功臣都是平時所親近的人,所殺的都是平生的仇怨者,大臣們既怕得不到封賞,又怕因平生的過失被殺。劉邦憂慮地說,那可怎麼辦呢?張良建議劉邦找一個平生最恨而臣又都知道的人,先封了他,以安臣。劉邦張良的建議,封雍齒為什方侯。臣都高興地說,雍齒都能封侯,我們就不必憂慮了!
後來劉邦大力誅殺功臣,卻未動雍齒,雍齒得享終年,比劉邦還多活三年。
『貳』 采訪老師可以提哪些問題
1、在您的教學史上,最另您感到驕傲或失望的是什麼?
2、您認為教師現在在學生的心中或是社會中是怎樣一個地位?
3、您曾經是否有過特別偏好或是討厭某個學生?
4、學生做什麼會令您特別高興或是失望?
5、您覺得在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方式上有什麼優點或不足?
6、您認為在教師節接受學生及家長的宴請、禮物,或是在中、高考結束後接受學生的師恩宴合適嗎?
7、您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最應該為學生著想的是什麼?
8、您認為一個好學生是成績重要還是素質重要?
9、在您看來,中國現當代的教育有哪些利與弊?
10、最後請您給您的學生們幾句關於學習和處世的建議?
(2)師德名師訪談擴展閱讀:
還可以提以下這些問題:
1、您任教幾年了?
2、您教出了多少德才兼備的學生?
3、您是怎樣如何將學生以教育好?
4、是什麼力量能讓您教這么多年書?
5、您教書覺得開心嗎?
6、老師,在您教書的學生中,有沒有誰令您影響深刻的?
7、老師,請問您喜歡什麼樣的孩子?
『叄』 采訪學院級獲得了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的總支書老師要問些什麼問題以什麼問題開頭比較好
(1)在閱讀教材時來,對教材中的自知識點做上標記,這樣,在閱讀時就節約時間且目標明確、效果好。
(2)將知識按照章節記在筆記本或卡片上,進行集中記憶,這樣,能克服分散記憶的缺點。平時也能利用有限的進行記憶。積少成多,減輕壓力。
『肆』 關於教師的書籍
小學語文教師必看的書有:
一、教育名著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夢》(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蘇]蘇霍姆林斯基 著 譯者:蔡汀 王義高祖晶 主編,科學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4.《終身教育引論》[法]保羅·郎格朗《終身教育引論》,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專業必讀書目]
5.《明日之學校》(杜威著,趙祥麟、王承緒編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6.《民主主義與教育》(寫於1916),[美]杜威,王承緒 譯,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7.《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楊漢麟譯,作者:(英)伯特蘭·羅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
6.《愛彌爾》[法]盧梭,李平漚譯,商務印書館, 1978年版
9.《教育過程》(美國,布魯納)邵瑞珍譯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10.《教育過程最優化》[蘇]巴班斯基 吳文侃等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01
11.《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教師期望與學生智力的發展》[美國]羅森塔爾、雅各布森著,唐曉傑、崔允潡譯,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
12.《學習,別聽學校的》(德國,菲拉·費·畢爾肯比爾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註:此書為德國中小學教師必讀書)
13.《和老師的談話》(贊科夫)[蘇]JI.B.贊科夫著 杜殿坤 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14.《多元智能》 [美國]加德納 著,沈致隆譯,新華出版社出版
15.《教育詩》[蘇]柯著磊然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三七作家,專門在 2003-02-13的《南方周末》上推薦此書)
16.《大教育論》1957年,[捷克]誇美紐斯,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用《大教學論》的書名重新出版。影響歷史進程的一百本(社會科學類)
17.《普通教育學》[德]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8.《教育論》(英)斯賓塞《教育論》HerbertSpencer1820--1903),19世紀下半期英國功利主義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家。胡毅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19.《教育漫話》(漢譯世界教育名著叢書) [英] 約翰·洛克 著/ 徐誠 、揚漢麟 譯/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1999
20. 《人的教育》,福祿倍爾(福祿倍爾:幼兒教育之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1.《審美教育書簡》,席勒著,范大燦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
二、理論視野
22.《葉聖陶教育文集》葉聖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獲得國家圖書獎
23.《陳鶴琴教育論著選》,呂靜等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4.《愛心與教育》1999年,李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一書出版,這本書同時獲得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大獎、冰心圖書大獎和中國教育學會「東方杯」科研成果一等獎。李鎮西著,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25.《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972,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26.《別國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緒等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7.《中國教育思想史》郭齊家,教育科學出版社,1987.6[專著《中國教育思想史》曾先後在大陸和台灣出版,獲全國第一屆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及全國首屆優秀教育理論著作優秀獎,以後又被外文出版社譯成英文。
28.《教育基礎》(江蘇教育出版社)
29.《教育心理學》
30.《兒童發展》(江蘇教育出版社)[美]勞拉·E·貝克著,2002年12月
三、教改實踐
31.《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32.《當前中小學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點問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33.《教育中國——50名流素質教育訪談》夏欣著,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年7月
34.《素質教育學習提要》(教育部編寫)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2001年
35.《當代教育學》(修訂版)袁振國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36.《教育理想與信念》(肖川)嶽麓書社出版2002年6月
《我的教學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斯霞著(1910-?))江蘇教育出版社,1985年
37.《我的教學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斯霞著(1910-?))江蘇教育
38.《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李吉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39.《向孩子學習》主編:孫雲曉;副主編:康麗穎。晨光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本書榮獲共青團中央第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作品(圖書)獎。
40.《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葉瀾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41.《創造性思維與教學》《創造性思維與教學》陳龍安(台灣)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年版
42.《討論式教學法:實現民主課堂的方法與技巧》2002年1月(美國)布魯克菲爾德 普瑞斯基爾 著 羅靜 褚保堂 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
43.《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加]馬克斯·范梅南著,李樹英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44.《走出教育改革的誤區》藤田英典[日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5.《中外教育小說選》(已經編寫好)
46.《中外教育散文選》
四、教育人物
47.《孔子評傳》匡亞明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12出版,此書獲得中國圖書獎
48.《中國教育家評傳》沈灌群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1989年全國優秀教育理論著作獎;1995年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教育類碩士必讀教材)
49.《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思想錄》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獲1997年國家優秀圖書獎
50.《中國著名校長辦學思想錄》江蘇教育出版社朱永新博士(市長)主編
51.《中國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錄》朱永新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
52.《教育的奇跡》(主編朱永新)
53.《窗邊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黑柳徹子[日本]2003年8月
54.《仁愛一生: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里薩修女傳》屈雅君、劉鐵英編譯,珠海出版社,2002年7月
增補:
1.《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皮亞傑著,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傅統先譯。
2.《為了21世紀的教育——問題與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3.的教育科學圖書
4.《國際教育新理念》 2001年10月。由顧明遠和孟繁華主編的一書,海南出版社出版了。
5.《我的教育思想》(於光遠)蘇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
6.《21世紀中國教育向何處去》蔡克勇著 1999年10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7.《當代世界教育改革》徐輝、徐仲林撰寫 1997年1月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8.《教室的革命——語文主題活動新探索》(浙江教育出版社褚樹榮老師主編)2002年9月
9.《現代課程論》(鍾啟泉)、《現代課程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初版/1998年第五次印刷,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1991年繁體字版)
10.《德育新論》(江蘇教育出版社)(魯潔譯)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
『伍』 十一五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先進事跡材料怎麼寫
走在幸福成長的路上
-----廣饒縣陳官中心小教師繼續教育材料
我校在教師繼續教育方面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縣教育局鼎力支持,鄉黨委政府特別重視,全校師生倍受鼓舞。近年來,過分強調學生主體的「主體性神話」,忽視了教師這個學校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我們學校提出成就學生、成就教師,促進「雙主體」育人的辦學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最終目標,又堅持「學生第二」,確定教師發展為實現目標的原點,凡事「從老師身上找原因,從學生身上想辦法」成為解決一切發展問題的出發點。
作為一所農村小學,我校教師學歷全部達標,出示省級以上公開課近十人次,有市、縣級教學骨乾和教學能手十餘人。承擔了省「十一五」課題研究,學校實現了網路技術「班班通」工程,全校中青年教師人人有電子郵箱,青年教師多數建立了專業成長博客,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得以高效利用。學校提出快樂教育的育人特色,快樂教育研究論文《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快樂教育研究》獲得全國論文評比一等獎,《教書育人》雜志以《尋找快樂的源頭》為題報道了學校快樂教育情況。學校堅持發展教師、成就教師,《中國教師報》以《給教師最需要的福利》為題介紹了學校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理念。學校以構建和諧教師團隊為宗旨,《中國教育報》發表《距離也會產生美》的文章,肯定了學校以人為本的團隊建設成績。全鄉一處小學使我們對教師聘任沒有選擇的餘地,專任教師不足也導致我們崗位安排捉襟見肘,但積極的繼續教育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質,合理的專業引領帶動了教師學習提高的熱情,最近《中國教育報》又以《快樂的相約星期四》為題介紹了我校推動教師專業成長的特色繼續教育舉措。
一、組織保證、制度規范、條件充實、資源豐富,確保繼續教育和諧高效。
1、組織協調責任明確,保證繼續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學校建立各級管理組織,分工負責,目標明確,保證繼續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2、制度健全措施得力,繼續教育規范健康。學校科學管理,建立完善各項繼續教育制度,照章辦事,科學高效,確保繼續教育工作規范協調健康發展。
3、保證條件豐富資源,繼續教育可持續發展。學校每年都保證有不低於辦學經費的5%投入到繼續教育中,本學期至目前已有多人次參加了各級各類培訓,資金投入數萬元,遠遠超過了預算,但我們從不吝嗇,老師們也珍惜機會,愉快學習幸福成長,學校發展贏得超價值的回報。目前,學校教師認可最需要的福利就是培訓的理念,參與培訓積極踴躍,使繼續教育工作得到可持續發展。
二、文化治校,共築和諧;團隊建設,營造濃厚校本發展氛圍。教師團隊建設與發展相輔相成,兩者共同的基礎是學校的和諧發展,而學校和諧發展的關鍵是靠文化引領來實現的。對學校教師而言,制度是外在的約束,文化是發自內心的遵從,學校要善於利用制度規范,更要努力鑄造文化引領。學校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靠一位好校長,也不是靠「天衣無縫」的制度,是靠優越的文化引領發展。
1、團結合作,讓校園涌動和諧。團結合作應成為學校文化主流,我們努力構建一種團隊和諧的文化氛圍,例如元旦座談會上,提議大家握手祝福,並要求相互通過電子郵件賀新年,這種刻意拉開的「距離」卻促進了情感交流,體現這一理念的管理文章《距離也會產生美》被中國教育報錄用。上學年,很多初中教師被調整到小學,他們有個被降級使用的心結。我採集他們融入學校的一些鏡頭,製成幻燈片《相逢是首歌》,引發大家對學校的愛和對「新」工作的情感,一年之後老師們對「新」學校戀戀不舍,幾位年輕教師甚至主動申請留了下來,原因就是感覺到自己在這個環境里體驗到了和諧和幸福。每學年底我們會利用平時採集的鏡頭做成ppt,配上主題曲盤點一年來的工作,取名為「鏡頭記錄的歷史」,大家齊集一堂欣賞,是痛苦是快樂,有幸福也有思考,感想總會很多。管理中我們也力求滲透團隊意識,例如每兩周我們會評選一次團隊和諧獎,獎勵那些在衛生、管理、師德建設等方面突出的辦公室團隊或年級部,增強團隊合作共贏意識。
教師管理中我們強調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以尊重為前提,使一切變得和諧,體現這一理念的隨筆《做事情的視角》被中國教師報錄用。尊重教師,我們不尚空談,卻十分注重細節,例如教職工照集體合影,我沒有按照傳統的排座方式----領導全部坐在前排,而是說:我要讓學校發展的功臣們坐在前排。邊說邊招呼年齡最大的那部分老師坐在我身邊,雖然他們一再謙讓,但我卻明顯感覺到了他們因為被尊重而表現出的激動和光榮。我校是全鄉教師「成份」最特殊的學校,既有老教師又有初涉講壇的新銳;既有民轉公的老民師又有新招收的大學畢業生;既有家住城鎮的非農業又有半工半農的老職工,得益於文化感召,大家相處融洽,從無沖突,這種現象令我們的主管領導嘆為觀止。
2、榜樣帶動,不做行動上的「侏儒」。學校領導突出引領意識,作為校長,我堅持「不坐著教書」的理念,做到「進得了課堂,講的出名堂」,教學教研率先垂範,每學期聽課數量達到教師標準的十倍,努力帶頭出示公開課。我提倡生活化教研,使教研無處不在,形成濃郁的研討文化。年輕教師李安秀在她的隨筆《校長的座位大家坐》中,誠摯記錄了我們的生活化教研沙龍情景。
三、「學生第二」,讓老師們體驗成長主角的快樂。新課改提醒我們日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此理念的過渡泛濫,滋生的「主體性神話」使我們很容易忽視教育活動的主導----教師團隊。所以李希貴倡導「學生第二」的教師發展理念,很值得學校重視。
1、發放「最需要」的福利,促進素質提升。我們崇尚「培訓是最需要的福利」的教師發展理念,結合全縣將教師培訓當作大工程來抓的契機,將培訓福利毫不吝嗇地分發給老師們,作為全縣經濟最落後鄉鎮的小學,在教師培訓上卻最捨得投入,不但積極邀請本省、市名師走進學校,還尋找機會送出去進修,上學年先後有教師到北京、江蘇寶應和淮安、山西太原、浙江蒼南、廣州的紅基學校以及本省臨淄、威海、濰坊、煙台學習,今學期又有教師走進內蒙、江蘇、上海、濟南、濰坊等地,讓老師們沐浴培訓,在「讀好書,交高人」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對於培訓,有些學校領導會疼花錢和時間,但我們始終堅信外出培訓的老師們帶回來的絕對比學校付出的要增值。我們更注重面向大眾的繼續教育,本學期啟動的有效課堂研究和上學年提出的生活化教研理念,為教師成長帶來不竭的動力,課堂教學被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沐浴培訓的老師們也越來越接受學習這份福利,受到讀書和培訓潤澤的教師團隊開始養成自覺成長的習慣。一年來,我們又有十餘名教師開始成長為全縣乃至全市學科骨幹,王健老師一個學期連續兩次走上省級賽課講台,成為全縣小學第一人,今年主動請纓承擔的新教育實驗,更開全市教師的先河;教齡不滿一年的劉偉路老師,抓住培訓努力提升自己,初出茅廬他就代表全市參加省級音樂教師基本功大賽,並勇創佳績。
2、提供「無憂」服務,體驗被重視的快樂。作為校長,就應該服務於教師的成長,甘於為他人做嫁衣裳。每次有老師外出講課,熟悉的同仁或教師總會詫異我會陪老師一起去,我卻從來沒有覺出這件事的怪異,因為這正是我們提出的為教師成長提供「無憂」服務的體現之一,我真的很難再找出還有什麼會比幫助教師實現專業成長更重要的事情了。不光如此,從他們准備材料到聯系講課的目的學校我們都在主動為教師們料理,這是我們的領導理念,也是行動習慣,已經內化成了我們學校文化的一個重要內涵。其實我們就是從一些細枝末節上在為教師們的成長創造著條件,也正是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為老師們打消了專業發展的一切憂慮,更令他們體驗到了被重視的快樂,因而使專業成長變得更加主動和幸福。
3、搭建成長平台,讓團隊專業發展更成功。推動教師團隊成長,學校要積極搭建平台。我們鼓勵教師專業閱讀,就成立了教師專業閱讀共同體,為教師提供專業閱讀書目,通過「相約星期四」活動讓老師們品味專業閱讀帶來的快樂,體驗成長的幸福。學校鼓勵教師寫作,搭建了廣闊平台,推動教師通過教育網路、報刊等發表作品,創建了校刊《在路上》、校報《快樂河》以及師生文集《一路有你》。學校建立的團隊博客《在路上》,是全市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推薦閱讀的學校團隊博客,許多老師也建起自己的成長博客,反思、教育敘事和案例記錄了專業成長經歷。反思推動了實踐,理念開始不斷照進現實,在素質教育推進過程中,教育理念成為成長的先決條件,開始有教師作品在市、省以及國家級報刊發表。專業讀寫過程中,也促進了一些市級骨幹或省級優秀學科教師的成長,本學期已有兩名教師被推薦評選市級學科教學骨幹。
四、相約成長,打造繼續教育特色;塑造成功,讓教育生活充溢幸福。我們堅持將老師的成長放在一切工作的前面,信奉先有勤奮智慧的蜜蜂才會有甜美蜂蜜的理論,努力通過專業閱讀和專業反思,打造一支在教學中實現專業自覺成長的教師團隊,不斷提高教師這個「第一生產力」的水平。
1、舉辦「星期二講壇」,收獲「我的地盤我做主」的快樂。學校注重校本教研,不斷完善這個教師成長的平台,成就教師的發展。我們開辟了相約星期二-----教師專業成長講壇,每周二下午簡短的校會之後展開教師專業講壇,以教師成長案例為主,鼓勵教師走上演講台,打破心靈的堅冰,吐露成長的心聲。更重要的是我們旨在通過這種「言說榜樣,讓榜樣言說」的方式,構建學習型團隊,帶動大家的共同成長。這個講壇由教師言說,也由教師自己做主,主題和內容皆由教師根據自己的成長歷程和感想而確定,大家沒有被動應付的不自在,從准備到演說,都是一個自由做主的頭腦風暴,聽者說者共享這份快樂,講壇也成為老師們心嚮往之的地方。
2、開展「相約星期四」,打造成長「加油站」。為推動專業閱讀,我們成立了教師專業閱讀共同體,通過「相約星期四」活動,打造教師專業成長「加油站」。學校為共同體成員推薦並購買共讀書目,利用每個星期四的晚上,大家送走學生,遠離喧囂,在靜謐的閱讀中共沐書香,在激烈的討論中分享成長的幸福。例如讀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帶動了大家深刻的師德反思;品味佐藤學的《靜悄悄的革命》將老師們帶進純粹的專業成長世界,讓成長的革命靜悄悄地在每個人心中開始;讀《教學勇氣》喚醒教師陽光、開放的心態-----一系列的閱讀,讓老師們心靈得到凈化,專業理念得到升華。其中邢文君老師的教育智慧、王健老師的主動請纓新教育實驗的勇氣、董素雲、劉偉路等新銳教師的嶄露頭角,無不印上了專業閱讀的痕跡。每個周四,活動如約舉行,愛書人匯聚一堂,伴著書香,共讀共議共同生活,其樂融融,專業閱讀已成為大部分老師的習慣,教育理念日趨成熟,開始讓理想照進現實,專業閱讀之下老師們開始在更深入地了解著自己事業的精髓。08年12月2日的《中國教育報》以《快樂的相約星期四》以校長故事為主題報道了我們的相約星期四活動。
3、親近師德名師,成就完整的教育。師德是永恆的教育核心,我們藉助繼續教育推進師德建設,每年寒暑假都會開展是的討論活動。請進名師,讓名師德操縈繞心頭。同時注意發現身邊的榜樣,例如通過「班主任講壇」「我向老同事學什麼」等演講活動,「言說榜樣,讓榜樣言說」觸動心靈,見賢思齊,促進師德成長。藉助於相約星期四的讀書活動,我們開展師德讀書會,例如通過讀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薛瑞萍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等,與名師共振,鑄就高尚師德成就完整的教育。
4、加強教師基本功,讓習慣感染習慣。我們注重習慣培養,推動教師基本功練習,讓老師良好的書寫習慣感染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學校印製了專門的教師基本功鋼筆字用紙,採取存檔評價和定期展覽等形式,督促練習寫規範字的習慣,以影響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做到教學相長。我們的相約星期四和周二講壇等活動也要求老師們運用普通話,專業成長與基本功練習結合推進,注意細節,注意潛移默化對孩子習慣的影響。另外,本學期推出的學生習慣養成「草根」課題研究,調動教師全員參與學生習慣培養,體現負責任的教育精神。
5、促進專業反思,因為成功而幸福。「反思三年成名師」,反思之於教師專業成長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不斷以反思推動教師專業成長。享受讀書的浸潤,經歷培訓的濡染,因為和諧的團隊文化,催生了教師的實踐,更為反思提供了積淀。因為學校搭建的平台,老師們的反思得以被宣講、被發表、被傳播,於是在反思中更加體驗到了被認可的成功,也使教育生活平添了成功的幸福,反思成為主動而快樂的行為(做加法更要做減法。由硬寫到樂寫到不寫不樂的心理歷程)。如果說讀書、反思是小的成功,那麼我們也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讀書和反思指導下的不斷實踐之後,老師們一定會擁有更成功、快樂和幸福的教育生活。
五、建構理念,推動實踐,促進繼續教育在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學校在發展中明確了理念指導的價值,因此而確立了繼續教育理念先行的意識,學校倡樹了「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的學校精神,並以此指導繼續教育的發展,我們也提煉了「行動就有收獲」的學風,注重理念建構,更注重實踐的跟進和對效果的檢驗。我們相信堅持理念引領和實踐檢驗,學校教師團隊一定會在繼續教育的路上走的更高走得更好走得更遠
『陸』 教師節采訪學生都會提哪些問題
問:你對老師有什麼意見沒?
答:老師很好啊,關心學生,愛護學生。
問:老師講的課你能聽懂嗎?
答:能,而且有些知識還能靈活運用。
問:老師的人品怎麼樣?
答:很好很好,
反正是多說些老師得 好話,別讓老師生氣,教師節類嗎。
『柒』 師德師風有哪些內容
1、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師風。
2、對教師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得到孩子的真心擁戴。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
3、教學生知識的人,尊稱傳授文化、技術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的人。老師一詞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後來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師說》中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是學生的學習引路人,是生活的指導者,人生的方向標。
4、「德高為范,技高為師」,從這個標准衡量,老師要先正己身,方可施教於人,「老師「兩字可分解來看,中國歷來推崇老子的思想和哲學,而老子尤其注重德行的修養,而這個「老」就代表了「德」,師者就不必細言了。
5、所謂師德,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等等,這都是師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等等,這都是師風。
(7)師德名師訪談擴展閱讀
師德:中華民族是最重視師德的民族。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2013年5月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就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部署,將建立師德考核檔案。
師德准確地說應該是教師公德,是教師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應該遵守的社會公共道德。
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師德,是教師應有的道德和行為規范,是全社會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之一。從實踐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會對其學生產生一輩子的影響。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教師勞動所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
教師道德認識、教師道德情感、教師道德意志、教師道德信念、教師道德行為、教師道德習慣。
師德,是教師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概括其內涵。
師愛為魂。「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從愛學生的角度講,就是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好師德培養好教師,好教師造就好學生,好學生譜寫好未來,可見師德的重要性!
『捌』 關於采訪一位有具有良好師德教師的論文標題怎麼寫
這個你自己寫的論文,所以你自己寫標題比較好一點兒。
『玖』 師德在哪裡幼兒園老師的行為令我非常氣憤!
通知焦點訪談 去給它訪談。 不信弄不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