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和師德
“大抓狠抓師德師風建設刻不容緩!你對此怎麼看?”
最新一次談及這個問題,應該是在【北京師范大學2020年教育教學大討論】上,教育部副部長孫堯直接就疫情期間高校教授、學生在網路發表不良言論問題做出回復。需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需要建設良好的師德、師風,才能夠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也正是在這段期間,有關於社會與學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問題層出不窮,又或者說這是一個長期出現的矛盾問題。
關鍵還是要落實,要通過實踐去尋找最適合的方法。
對於這個問題,不知道你怎麼看?
『貳』 師德與師能哪個更重要
師德更重要
任何一來個行業源,德都應該是排在第一位的,作為老師更應如此。老師教書育人,具有表率作用,所以老師的言行舉止、師德師風更為重要。
老師要有極強的責任心與愛心。對待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對學生的任何問題都能細致耐心的解答。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會因為任何原因區別對待學生。
不謾罵侮辱學生,不體罰變相體罰學生,不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不有償補課,更不會上課不講下課講,不從事任何兼職,保證最充足的精力用在教學上。
(2)疫情和師德擴展閱讀:
師德與師能齊抓共進
1、師德,是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古之師,把傳道放在首位。今之師,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要從肩負的使命、崗位的職責出發看待教師隊伍的師德和素養。在學生眼裡,教師的言和行都是可以學習的,所謂「吐辭為經,舉足為法」。
2、師能,是教師職業發展的基本要素。
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勝任工作的必要條件。現在,教師隊伍執教能力不足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教學內容偏舊、教學方法偏死成為頑瘴痼疾;教師的認識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等教學基本能力有待提高。
『叄』 師愛和師德的具體表現性都有些什麼
師愛的具體表現:
一是了解學生、關心學生;
二是尊重學生;
三是對學生持寬容態度。
師德的具體表現:
一是要忠於教育事業,熱愛教育事業;
二是熱愛學生;
三是崇高的奉獻精神;
四是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肆』 疫情無情人有情,師德無痕愛無聲。這樣寫可以嗎
這樣寫也不錯。我覺得把愛無痕的的痕字改動一下,讓人覺得師德高尚無私,版而且又寬廣權偉大。愛無聲可以改為愛有聲,看起來更顯得工整對仗,愛不是轟轟烈烈,卻也是有聲有色。也許我理解的不夠深刻,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伍』 教師資格證面試「疫情」題目該怎麼答
【導語】從近年來的教師資格證面試考察題型來看,教師資格證面試結構化部分考察的時政熱點內容越來越多,社會對於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不僅要遵師德,還要有大愛,要心懷國家,情系社會,所以,大家還是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從2020年開始,疫情就是最大的事件,那麼教師資格證面試「疫情」題目該怎麼答呢?下面就把具體的方法告訴大家。
1、「停課不停學」工作牽動整個社會。面對各種各樣的線上要求,有教師直言:「我現在每天抱著手機這個群那個群里跳,分不清上下班,」又有教師深感「上網課的尷尬」,感慨:「明明是老師,非要逼人做主播。我只想做一個普通人,心累。」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解析:
我認為,這位老師的看法是不對的。疫情當頭,我們作為一名老師,更應該對學生負責,保證學生的學習進度盡可能的不受疫情的影響。
面對疫情,學生停課不停學,教師停課不停教,這是大勢。但是居家學習期間學生怎麼學,教師怎麼教,卻也還是有規律可循,有道理可講。
第一,教師在線上授課的時候,可以逐漸摸索、逐漸積累自身經驗,完成從陌生到熟悉的轉變;同事之間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攻克線上授課的難關。
第二,對於線上授課,學校也應該做好指揮工作,考察不同的直播平台,選出更為合適、穩定的告知教師,以免出現意外情況;安排好各流程的人員工作,組織線上授課工作有序進行;下發通知,詳細告知學生、家長授課規范,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三,關於「停課不停學」,教育部應該根據前期出現的問題,出台具體的方案與流程,為老師的線上授課之路保駕護航。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2、84歲高齡的鍾南山院士赴武漢,「掛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奮戰在武漢疫情戰場的第一線。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解析:
84歲的鍾南山院士投身一線,實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一心為國,有勇有謀,令人肅然起敬。
鍾南山院士舍小家為大家,克服各種阻礙來到武漢,全心投入戰「疫」斗爭,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作為醫生,鍾南山院士心系患者,始終在一線抗疫,以身作則;作為專家,鍾南山院士在不同的時間節點呼籲全國人民做好隔離,注意防範,為抗「疫」勝利的實現做出了巨大貢獻。
作為中國年輕一代,我們要學習鍾南山院士身上的優秀品質,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不給國家添亂子,在國家有需要的時候為戰「疫」獻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學習鍾院士身上的這種敬業精神,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全心全意對待自身的工作,關愛學生,對學生負責,並將這樣精神貫徹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之中。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關於教師資格證面試「疫情」題目該怎麼答,就給大家說到這里了,在今年的各種結構化面試考題中,疫情的出題幾率都不小,各位教師資格證面試考生一定要做好准備,以防萬一,也希望大家全面了解教師資格證面試要點,做好面試准備,加油!
『陸』 為什麼現在老師的師德都這么差
也不是沒有好的老師,我小孩在讀書可偏偏碰到的這么差的,不是沒師得是人品的問題,哎哎哎,希望中央早點掃一下這個風氣,至少我孫子可以有個好老師
『柒』 2020年教資面試關於「疫情」的題目怎麼答
一、“停課不停學”工作牽動整個社會。面對各種各樣的線上要求,有教師直言:“我現在每天抱著手機這個群那個群里跳,分不清上下班,”又有教師深感“上網課的尷尬”,感慨:“明明是老師,非要逼人做主播。我只想做一個普通人,心累。”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解析:
我認為,這位老師的看法是不對的。疫情當頭,我們作為一名老師,更應該對學生負責,保證學生的學習進度盡可能的不受疫情的影響。
面對疫情,學生停課不停學,教師停課不停教,這是大勢。但是居家學習期間學生怎麼學,教師怎麼教,卻也還是有規律可循,有道理可講。
第一,教師在線上授課的時候,可以逐漸摸索、逐漸積累自身經驗,完成從陌生到熟悉的轉變;同事之間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攻克線上授課的難關。
第二,對於線上授課,學校也應該做好指揮工作,考察不同的直播平台,選出更為合適、穩定的告知教師,以免出現意外情況;安排好各流程的人員工作,組織線上授課工作有序進行;下發通知,詳細告知學生、家長授課規范,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三,關於“停課不停學”,教育部應該根據前期出現的問題,出台具體的方案與流程,為老師的線上授課之路保駕護航。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二、84歲高齡的鍾南山院士赴武漢,“掛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奮戰在武漢疫情戰場的第一線。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解析:
84歲的鍾南山院士投身一線,實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一心為國,有勇有謀,令人肅然起敬。
鍾南山院士舍小家為大家,克服各種阻礙來到武漢,全心投入戰“疫”斗爭,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作為醫生,鍾南山院士心系患者,始終在一線抗疫,以身作則;作為專家,鍾南山院士在不同的時間節點呼籲全國人民做好隔離,注意防範,為抗“疫”勝利的實現做出了巨大貢獻。
作為中國年輕一代,我們要學習鍾南山院士身上的優秀品質,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不給國家添亂子,在國家有需要的時候為戰“疫”獻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學習鍾院士身上的這種敬業精神,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全心全意對待自身的工作,關愛學生,對學生負責,並將這樣精神貫徹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之中。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以上就是關於如何回答關於疫情方面的教資面試題目,總之,在今年的各種結構化面試考題中,疫情的出題幾率都不小。各位教師資格證面試考生一定要做好准備,以防萬一。最後,預祝各位考生順利通過考試!
『捌』 師德和知識技能哪個更重要
師德更重要,因為先做人再做事,如果沒有師德只有知識,又有什麼用呢內。
師德,是教師容應有的道德和行為規范,是全社會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之一。從實踐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會對其學生產生一輩子的影響。
道德意識的自覺性、道德行為的示範性、道德結果的深遠性。自覺性是指每個教師都應自覺遵守教師職業道德,不能去違背;示範性是指優秀的教師的言行會給周圍的個體主要是學生帶來很好的引導和示範作用,從而影響這些人的言行。
(8)疫情和師德擴展閱讀:
教師要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尤其是要尊重學生的權利。
倡導「關愛學生」就是要求教師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情感和愛心。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調節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基本行為准則。
所以,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玖』 為什麼只聽說醫德和師德,沒聽說過其他的德
有啊,任何職業都有其行業規律及職業操守,這就是職業道德,只不過教師和醫生身份特殊,影響范圍廣,因此才特意突出其職業道德,其實任何行業都會有其相應的職業道德的。
『拾』 師德與師風和師魂區別
1、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版業,教書育人權,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師風。
2、對教師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得到孩子的真心擁戴。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
3、教學生知識的人,尊稱傳授文化、技術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的人。老師一詞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後來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師說》中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是學生的學習引路人,是生活的指導者,人生的方向標。
4、「德高為范,技高為師」,從這個標准衡量,老師要先正己身,方可施教於人,「老師「兩字可分解來看,中國歷來推崇老子的思想和哲學,而老子尤其注重德行的修養,而這個「老」就代表了「德」,師者就不必細言了。
5、所謂師德,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等等,這都是師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等等,這都是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