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家訪
與家長溝通時,老師先詢問孩子的一些基礎、客觀的信息,如身高體重、出生日期、疾病史等,並記錄在《家訪記錄表》上,以便後期針對孩子的個體化差異制定出有效的教學方案。
接下來,老師要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教育內容,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教育主張,取得家長的認同,並讓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有初步的了解,使今後的家園共育工作更加順暢。
老師還可以與家長商量討論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做好入園前的相應准備,幫助孩子從心理上盡快適應、接納幼兒園的環境,愉快地迎接新的幼兒園生活。
(1)約家訪擴展閱讀
老師要提前和家長約好家訪的時間,切莫做「不速之客」。出發前要再次打電話確認,讓家長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並提前規劃好交通與路線,盡量不要遲到。此外,訪談時間也不宜過長,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
家訪時,老師要衣著整潔、穿戴大方。良好的外在形象會讓家長感覺到老師很重視這次家訪,自然能引起家長的重視和尊重,為成功家訪奠定基礎。出發前,老師要帶上筆、幼兒基本情況登記表、幼兒家訪記錄表等,另外,自備鞋套和給孩子准備小禮物絕對是「加分項」。
2. 家訪內容怎麼寫簡單
要點:
1、介紹學生基本情況
2、發現學生存在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
範文:
xx年5月22日,我和班級幾位科任老師去了**同學的家,一路細雨蒙蒙,很快敲門之後,我看到一位很慈祥的老人-----**同學的奶奶,一位八十幾歲的老人。
寒暄之後,我們說明了來意,老人就操著江浙口音打開了話匣子。從孫子的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從學習談到生活,談到做人,交談之後,我們都一致認為**同學反映的情況和同行的幾位老師的感覺差不多,都認為**同學學習成績有所下滑,學習主動性有待加強,個人人品不錯,待人接物有禮貌,有分寸。當著奶奶和所有科任老師的面,我對林俊提出了幾點要求;
1、增強學習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習成績。
2、少注重外表,多注重提高內在修養
3、加強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
之後,我們在林俊家四處看了看,了解了他的生活環境和居住環境,了解了他的家庭及整個家族情況,從而了解了他的整個成長的家庭氛圍,教育背景。
3. 同事結婚,不想去,想個什麼理由婉拒
不知你做什麼的?
老師說:有課或給學生補課。
老總或白領說:有重要客戶。
不老實說:家有病號。
家長說:開家長會。
學生說:老師約家訪。
......。
其實,你既不想去,說明你們關系一般,隨便找個理由就行。人要勇於說不,自己的生活才開心。
萬般都求好,
好無法成真。
抓住一兩個,
這輩就為神。
如果你只湊份子,不去,我想人家也不會有什麼意見。如果連份子也不想湊,那就更無所謂了。
4. 下面五個句子中四個有語病,請先寫出有語病句子的序號,然後加以修改。(4分)①趙本山因病缺席,王菲演
①「許多」和「們」語義重復,任意刪去一個。②關聯詞語搭配不當,把「而且」改為「反而」。④成分殘缺或偷換主語,在「去年」前加上「蕪湖方特歡樂世界」或「該園」做主語;或在「遊客」前加上「吸引」做第二個分句的謂語,使主語前後保持一致。⑤「預約家訪」與其他幾種家訪形式不能並列,應刪去。
5. 香港入境處會打電話給當事人預約家訪嗎 會,否則時間難預 6. 怎麼跟家長簡訊約家訪 你想和家長約家訪,那你就直接說出來,然後去問一下家長什麼時間有時間方便家訪就好。 7. 幼兒園老師如何與家長溝通
幼兒教師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家長的素質與教育能力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加上中國多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更加重視。那麼,在幼兒園老師看來,現在的家長有什麼特點,老師們又是如何與家長溝通呢,我們來看看。 案例一:金口難開的家長 分析:這類家長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談,因此他們不大會積極主動與老師交流。其實,他們很想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只是不知該如何說起。 對策:主動 對於這類家長,老師應該主動。主動與家長建立朋友關系,剛開始老師可以和家長拉拉家常,談一些與教育無關的事,比如家裡的情況、最近看的電視劇等等;老師還可以在家長接送孩子時與他們談談彼此共同關心的事,使家長覺得於老師交往很輕松,逐漸建立朋友般的關系。在此基礎上,老師再慢慢的與家長交流孩子的情況,由於家長何老師已經建立了朋友般的關系,在交流孩子問題上自然而然地主動了。 合適的方式 針對家長的不善言談,老師還可以採取讓家長看孩子的活動錄像、活動照片等方式進行溝通。這種方法特別適合托板、小班剛入園的孩子,由於是剛入園,家長對於老師比較陌生,剛開始他們對老師還處於不相信的狀態,如果此時老師能用實際行動證明孩子的進步,那就會消除老師與家長之間的隔閡,從而增進了解,成為朋友。 對於不善言談的家長來說,或許不善於說,但比較善於寫,所以成長檔案、便條也是與這類家長溝通的有效的途徑。 案例二:工作繁忙的家長 分析:這類家長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向老師了解孩子的情況。 對策:現代化聯系方式 工作繁忙的家長老接送孩子的機會較少,他們對孩子信息的了解都是間接的,如通過老人、保姆的轉達,不是內容不詳,就是內容不符,甚至於不傳達。因此,一些現代化的聯系方式就派上用場了。 1、簡訊。簡訊是向家長傳達通知最有效的方式。以簡訊的形式向家長發通知,不但能夠讓家長及時、細致地了解幼兒及班裡的情況,又可以防止家長遺忘通知上的重要內容。 2、論壇。細致很多幼兒園都有自己的網站以及班級論壇。在論壇里,老師可以上傳一些孩子的活動照片。這樣即使家長工作再忙,無法來幼兒園,但還是可以抽空上論壇看看孩子在園的情況的。 3、QQ群聊。老師可以給自己班裡的家長建立QQ群,聊聊孩子在園。在家的情況,促進老師與家長間的溝通。同時,家長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育兒經驗。 4、電子郵件。對於難得上網,工作又確實忙得不得了的家長,老師可以定期向家長發郵件,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 老師運用這些現代化的聯系方式,能及時消除家庭與幼兒園在溝通過程中的矛盾,使工作更有實效性。 案例三:過度熱情的家長 分析:這類家長積極、熱情地關心幼兒園,達到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小到關心幼兒園的門窗的否安全,是否會傷到孩子。這類家長能積極配合老師做好幼兒園的各項工作,當然是非常受老師歡迎的家長。但是,有時候連一些雞毛蒜皮的事他們也要管,所以也會給幼兒園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對策:請其做家委會成員 老師可以請這些家長來做委員的成員,讓他們來班級的環境創設,親子活動等出謀劃策。當老師與其他家長溝通遇到麻煩時,也可以藉助家長來做家園工作的橋梁,請他們代表老師跟其他家長溝通,幫助老師做好其他家長的思想工作。因為有時候家長間的交流比老師的苦口婆心要有效的多。所以老師珍惜這些不可多得的幫手。 案例四:全權委託的家長 分析:這類家長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託在老師的身上。他們認為自己既不會教孩子學繪畫、音樂,也不懂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沒有能力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 對策:宣傳科學育兒知識 不少家長缺乏科學的育兒知識,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育規律,在生活中對孩子百依百順。溺愛孩子;在學習上則強要求,高標准,不顧孩子的好惡,強迫孩子學這學那。為了幫助家長提高育兒水平,擴寬育兒知識面、傳遞育兒經驗,老師可以給家長介紹育兒類的書刊,請家長收看育兒的電視節目等。 定期布置家庭作業 給家長布置「作業」也是一個好辦法。老師可以分期發給家長「親子游戲問卷」,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題目,將做好的「作業」讓幼兒帶回給老師改。家長通過與幼兒互動學習,對幼兒園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就能更好的給予理解和支持。 引領家長進行互動 老師不僅要充分關注、了解每個家長得經驗,還要將不同的家長有機地結合與搭配在一起。特別是對於一些不善交流的期望型的家長,更應該把別人好的經驗介紹給他,讓他與別的家長產生互動,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幼兒園的活動。 案例五:喜歡挑剔的家長 分析:這類家長大多經濟條件好、文化程度高。他們的要求很多,包括對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方面的要求,並且有的家長還持有懷疑的態度。 對策:熱情、真誠、主動 案例:小強剛上幼兒園,每天哭鬧,孩子又認人,只讓他第一眼認識的本班老師抱,其它老師抱她,他就哭。因此,家長提出要這個老師每天來抱小強。 案例:面對家長的要求,該老師是否自己當班,堅持每天早晨迎接孩子,一邊引導孩子認識其它老師,同時主動與孩子的媽媽談心,交流一些讓孩子熟悉陌生環境的人、事等方面的經驗。漸漸地孩子與其它老師熟悉了,家長也通過接送孩子認識、了解了其它老師,老師終於以真誠和智慧換取了家長的信任。 對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案例:丫丫媽媽不滿意老師給丫丫安排的床位,多次趙老師提要求,一會說孩子個子高,比較好動,愛爬床,一會說幼兒園的床不好,孩子每天中午都誰不著等。 案例:老師先仔細觀察了丫丫午睡的表現,發現丫丫並不完全像家長說的那樣,於是,老師一邊給家長介紹丫丫的午睡情況,一邊做好調動丫丫床位的准備工作,並用錄像拍下丫丫的午睡情況,讓家長知道孩子睡在這個床位其實挺好的。再告訴家長其實每一個床位都是一樣的,如果家長真的覺得這個床位不合適,老師可以馬上給孩子換個床位。老師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感動了丫丫的媽媽,最後主動提出不調換床位了。 案例六:溺愛孩子的家長 分析:這類家長主要是老年人。現在許多孩子的父母工作都很忙,接送孩子多半是由祖輩家長承擔。這些祖輩家長最關注的還是孩子在幼兒園里吃的怎麼樣,睡得怎麼樣,玩的是否開心,有無被人欺負等。 對策:談心聊天,表現關心 對於這類家長,老師要充分利用接送時間,通過與其談心、聊天,把自己對孩子的關心表現出來,讓這些家長放心。 案例:有些家長生怕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所以每天接孩子時都會帶來零食。由於隔代的溺愛,使得孩子飲食無規律,營養過剩。 案例:針對這樣的情況,老師應及時與他們溝通,把幼兒園每天的食譜拿給家長看,同時找來有關資料,讓家長明白營養過剩的害處,是家長明白科學育兒的道理。 案例七:漠不關心的家長 分析:這類家長主要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長,他們對自己的孩子無論是在保育還是教育方面往往抱無所謂的態度。認為只要孩子在幼兒園沒有發生意外就行,其它情況他們不很在意。 對策:積極交流、經常溝通 對這類家長,老師要經常積極的與他們交流,把孩子表現講述給他們聽,把孩子的作品展示給他們看,告訴他們,孩子的成就主要來自父母的幫助。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吸引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 8. 泉州鯉城實小幼升小入學家訪會很嚴格嗎 不用吧??才幼升小 孩子智力正常的話幼升小不難啊 幼兒園老師也幫不了什麼吧 9. 2、家訪應注意哪些問題求解答
它的目的有:①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情況;②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家庭教育狀況和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學生在家庭的表現;③和家長一起研究、改進對學生的教育。但在某些情況下,卻被一些教師理解成了「告狀」,當作自己處理問題時的一種手段。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