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德修養芻議

師德修養芻議

發布時間: 2021-08-02 04:15:17

1. 淺談如何注重師德素養見解

提高教師的師德的自我修養,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崇高的職業理想,加強師德修養。
首先,要從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方面著手。作為一名小學教師雖然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之舉,其一生是平凡的,生活是清貧的。但是教育事業卻是振興民族的希望所在,所以我認為教師要有職業自豪感,要把自己的人生價值定位在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上。我從事教育工作25年,愛崗敬業,不計較報酬。不與別人攀比,守住一份清貧。
二,進一步提高教師對師德認識,堅定師德信念。
認識是情感的基礎,信念是履行師德要求的內在動力。教育他們要深刻了解國家對師德要求的內容及其提出的這些客觀依據,充分認識履行師德規范對教書育人,培養人才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遠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從內心深處激發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的道德情感,自覺克服教育工作中出現的種種矛盾和困難,並根據師德的評判標准,主動修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做到即使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自覺履行師德規范,做到慎獨。
三、加強學習,修養師德,提升能力。
學習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積極進行教研活動,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外出觀摩學習,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業務能力。在教育教學中能夠獨立地處理問題。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好教師。
四、注重自身人格的培養,關愛每一個學生
有人格魅力的老師,學生對你的關注力就高。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熱愛老師,學生會更熱愛你所教的學科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贏得學生信任,學生才能聽從你的教誨。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愛全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嚴愛優秀生。對優秀學生,決不能溺愛。要高標准,嚴要求。不單純是要求學業要優,更重要的是人品要優。博愛中等生。他們是班集體的一面鏡子,他們希望老師重視他們。對這類學生,我十分注意掌握他們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正確對待他們,始終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們,培養其拼搏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趕超優秀生!更要特別關愛後進生。轉化後進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讓他們在愛中擁有自尊,在愛中樹立自信,在愛中學會自強,創造出一條人生自勵自強的奮進之路!教師的師德自我修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是一個長期學習積累的過程。所以,我們每時每刻都應該注意學習和積累。

2. 淺談當代教師如何加強師德修養

完善的師德規范只有通過有效的途徑才能轉化為教師的師德意識,進而成為教師的師德行為。學校的師德建設是一個人塑造人格的系統工程,必須探索新方法,在內容上有所突破和創新。
1. 加強學習培訓,強化教育引導。一個人的道德養成大多要遵循「他律——自律」的基本原則。師德建設要求教師在實踐中,注重繼續教育。要加強《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的學習,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觀,熱愛教育,忠誠教育,甘為人梯,樂於奉獻。
2. 樹立典型形象,營造良好師德建設環境。學校可以用德高教師的感人事跡鼓舞教師,以平凡的事跡展示他們所具備的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強烈的責任感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讓教師去感悟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含義,努力增強「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教師使命感,以熱心對待事業,以愛心、耐心、恆心對待學生。
3. 立足崗位,明確責任。學校要明確育人意識,把師德規范內化到教師崗位職責中去。通過全員參與,全過程滲透、全方位展開,實現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一體化。作為教師,要注重自我形象的塑造,愛崗敬業,身正為范,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嚴謹篤學,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要尊重學生。在師生平等的基礎上去愛學生,正確對待學生的過失,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再次,要欣賞學生,教師要認真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發現他們的長處,同時也要不斷反省自身的行為和態度,要從多角度來評價每一個學生。
4. 建立科學考評機制,加強監督制約。作為學校,要加強和完善師德的評定和考核,構建學校、學生、家長三位一體的評價機制,不定期的在教師、學生、家長中開展評教活動,強化教師的師德意識。

3. 淺談小學教師如何提升個人師德修養

城北中心小學吳斯瑜 美國學者所羅門教授說:「在個體人格發展方面,教師的影響僅次於父母。一個孩子如果擁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愛,又得到一個身心健康的教師,那是無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在父母那邊得到足夠的關懷和愛護,又受到情緒不穩定教師的無端困擾,必將造成許多身心發展的問題。」所以,作為小學教師,作為把孩子領入知識殿堂大門的老師,更應該努力提升個人的師德修養。 一、調整心態,增強職業認同感。 加入教師隊伍的人,形形色色,有些是真心地熱愛教育事業,有些可能是形勢使然,把教師職業只是看作一個飯碗。所以當遇到教師的收入和地位仍然不是很如意,老師的工作不是社會全部人能理解時,這些人對教師這份職業更是沒有認同感。這時,需要個人心態的調整,首先應該認識到教師職業的神聖,有針對性地去了解、學習古往今來的名師,領略他們高尚、偉大的人格,仰望他們在歷史長河留下的爍爍光華,重新認識教師職業的崇高,選擇教師這個職業,就意味著一份責任,一種使命,更是一種光榮。其次,要充分認識到教師的勞動,是精神產品上的收獲,是個可以長期看見效益的收獲,看到自己培養的人才在各條戰線上做出傑出的貢獻時,教師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自然油然而生。 二、自我緩解,化壓力為動力。 教師的工作,特別是小學教師的工作是極其繁瑣,細膩,甚至看去是極其微小的。低年級的孩子除了教學,在生活上不僅需要你人格力量的感染,還需要你事無巨細的關心,手把手的教導。從文明禮貌到交通安全,直到服裝整潔都需要細致入微的指導。一個人長時間投入在這樣瑣碎、重復的工作中,意志會有所消磨,而學校里還有各種活動,公開課、評比、檢查,教師必然感覺到壓力重重,動輒則咎。如何緩解壓力,首先,要意識到一定壓力是有益處的。它能提供行為的動機。在各種公開課和評比中,你的教學能力和班主任工作能力肯定能得到提高,在每次的活動過後,不管是成功、失敗,都不要太計較得失,肯定自身的每一次提高,多尋找心靈的滿足感。在瑣碎的工作中,多看到自己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多找找學生的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那麼,工作就不再是盲目,重復的,工作的意義和成就也會顯現出來。 三、不斷充實,厚積而薄發。 思想家黃宗羲曾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豐富的學識和開闊的視野本身就是一個高素質教師的專業要求,而也只有豐富的學識和開闊的視野,才能沉澱出高尚的人文素養。大師讓我們高山仰止,不止是因為他們的博聞強記,學術成果,更是因為他們的人文素養和高尚的人格,那是他們身上豐富的文化沉澱所展現出的魅力。薛瑞萍老師在《心平氣和一年級》中說到:「小學教師是一份艱辛卑微的職業,要想從中獲得充實寧靜的感覺,必先擁有豐盈的教育智慧 。」作為教師,應不斷豐富專業知識,多看書,多反思,多積累,教育的智慧,只有厚積才能薄發。 四、關愛學生,從心出發。 「師愛」是教師對學生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愛,需要盡心,需要寬容,需要平等。桂賢娣老師說,要因生施愛。因生施愛,首先需要盡心,要了解每位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需要。這聽起來並不容易,但只要從心開始的關心,孩子自然而然地會和你親近,了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犯錯,是每個孩子都會做的事,正確地看待孩子犯的錯誤,有一顆寬容的心,多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理解他們,才能真正的寬容孩子。平等,則需要保持一顆童心,有一顆童心才能和孩子真正的溝通,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平等。關愛學生,不是口頭,也不只是事無巨細的教導,還應從心出發,用心貼著心,才能溫暖。當你向孩子們交出你的心時,孩子肯定會回報給你更炙熱、純凈的心。這時,教師職業特有的快樂,已不是能用言語來形容。 人們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生活在一個充滿物慾和復雜人際的紅塵俗世里的教師,他的靈魂是不是天底下最健康的靈魂呢?教師也是凡人,在紛繁復雜的大千世界,要保持一顆純凈的心,一個潔凈的靈魂,需要自身通過不斷的自省和學習。只有不斷地完善、提高自我修養,教師才能真正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學生的領路人。

4. 淺談如何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在歷史上有各式各樣的方法。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人民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方法盡管因人而異,但一般來說,有加強理論學習,注意內省,慎獨,與教育實踐相結合,虛心向他人學習,堅持不懈努力等。只有共同運用這些修養方法,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才能富有成效。
一、加強理論學習,注意內省,慎獨
(—)道德修養要加強理論學習
人們從事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需要有知識,這就必須學習。同樣,人們改造主觀世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需要學習。加強理論學習,是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必要方法。
第一,教師要認真學習理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不學習理論,就不可能科學地、全面地、深刻地認識社會,認識人與人之間的正確關系,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正確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根本上說,一個教師高度的社會主義師德覺悟,正是以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革命理想為指導的。只有確立這樣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才能堅定不移地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和獻身人民教育事業,自覺地把個人生命的意義、價值與人民教育事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把教育和培養好學生,為教育事業作貢獻,看做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才能矢志教育,義無反顧,以堅毅不拔的精神,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為人民教育事業而努力奮斗。
第二,應在理論學習中去深刻理解教師道德規范和要求,明辨道德是非,提高遵守師德規范和要求的自覺性。教師道德的規范和要求,則是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活動中的具體體現。要將師德要求轉化為教師個人的內心信念,需要教師有一個自覺學習、接受教育的過程。我們有的教師違背師德要求,常常不是有意的,而是對遵守師德規范和要求的必要性、重要性缺乏了解和認識引起的,因而,教師學習和掌握社會主義師德的基本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應當學習教育科學理論和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教師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掌握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才能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職責,這本身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一個要求。同時通過學習教育理論,教師能進一步明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重要作用,這就更能使教師進一步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教師還應學習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只有廣泛地學習有關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才能使教師從各種關系和聯系中來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任務,認識社會和人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教書過程中育人。
(二)道德修養應注重內省和慎獨
「內省」、「慎獨」,也是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要注意在理論學習過程中進行「內省」和「慎獨」。內省,即指自覺地進行思想約束,內心時時反省檢查自己的言行。內省是靠自覺性來約束的,不自覺或自覺性不高就難以真正進行內在的自我反省。 「慎獨」,既是一種崇高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種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也要「慎獨」。古人雲:「為人師者可無慎耶?」教育勞動是教師個人勞動和集體勞動的有機結合。每個教師在教育職業活動中既具有重大的職責與義務,又擁有獨立而自由地選擇教育行為方式的權利。在許多情況下,教師的職業活動是單個進行的,他的許多教育行為具有「隱蔽」的特點。教師能否「慎獨」,即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處處按照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要求行事,直接關繫到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因此,在職業道德修養中要自覺進行「慎獨」。離開了「慎獨」,也就無所謂真正的道德修養。首先要教師注意把師德規范內化為教師的內心信念,化作行為的品質,並且以此來支配教師的行動,即使在獨處和無人監督之時,也依然按照師德規范行事。其次,要在「隱」和「微」處著手,狠下功夫。別人看不見、聽不到的地方,是我們鍛煉自己師德品格的重要場所,是自我道德修養的「根據地」。只有在別人看不見、聽不到的地方自覺進行修養,才能成為品行高尚的人。俗話說:「積小善而成大德。」「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優秀的師德品行,常常是從小事上開始培養起來的。 「細微之處見精神」。教師要注意從細微小事上鍛煉自己廉潔的師德,設起人民教師的「人格防線」。最後,要重視在無人監督時,自覺履行師德規范,養成良好的師德行為習慣。有了這種習慣,就無需外來的制裁和強制的壓力來推動師德行為。而這一點對教師來說極為重要,因為教師的勞動特點富有極強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沒有「慎獨」的修養,那就很難做好教育工作。

5. 淺談如何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一、加強學習
加強學習,是教師師德修養的必要途徑。學習是修養的前提。第一,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第二,要學習師德修養的理論,深刻理解教師道德規范和要求,明辨道德是非,提高遵守師德規范和要求的自覺性。第三,要學習教育科學理論和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這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一個基本要求。
二、躬身實踐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也是道德修養的基礎。教師必須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不斷學習,不斷升華,才能達到一名教師所具有的道德修養要求。一個教師的師德水平不是用嘴巴說出來的,而是用行動做出來的。離開了教育教學實踐,師德修養便失去了客觀的評價標准。要引導教師參與實踐,鼓勵教師勇於實踐,激勵教師堅持實踐,在實踐中提升師德修養。
三、樹立榜樣
樹立道德榜樣是提升師德修養的重要方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引導和鼓勵教師之間相互學習、探討、交流和借鑒,大力宣傳教師中的先進典型,用榜樣人物的先進事跡、高尚情操、模範行為引領廣大教師,把抽象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等形象化、具體化,以先進模範的行為激勵教師,增強師德修養的自覺性。
四、學會反思
反思是提高師德修養的重要方法。師德修養是教師自身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自我鍛煉、自我陶冶、自我教育、逐步完善的過程。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效果進行不斷地反思,及時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並及時糾正,不斷地實現自我更新,對學生施以積極的教育影響,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教師要反思自己的行為與職業道德理論要求的差距,反思自己與周圍其他教師和先進模範人物的差距,努力完善自己。

6. 淺談如何提高師德修養水平

如何推進廣陵教育跨越發展 ----張文娟教師職業道德即師德,是一般社會道德的特殊形式。他主要從道義上規定教師們應以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態度、作風和行動對待本職工作,極其待人、接物、處事、履行職責。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提出了「為人師表」、「誨人不卷」的道德名言,他說:「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唐代的大教育家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漢代的文學家楊雄說:「師者,人之模範也。」就是說,人師是做人的模範,是教人、「如何做人」的人。這些思想一直沿襲到今天,仍然有著它的積極意義,仍然不失為教師道德的重要內容。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質量越來越受到了社會的關注。提高教育質量,關鍵在教師。推進教育改革,貫徹教育方針,不但要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更要提高師德修養水平。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水平呢?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四個途徑來提高。一、明確教師這一職業的社會地位和價值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教師的職業不在僅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提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認識到、體驗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社會發展、人類進步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從而樹立強烈的事業心、榮譽感,才能熱愛教師職業,教師工作沒有轟轟烈烈、驚心動魄的大場面,也沒有立竿見影的經濟效益,教師大多隻在課堂教學、課余輔導、備課、批改作業、以及自修等平凡的過程中完成其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 在現代社會,教育作為智力開發的重要手段,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教師職業對現代社會的發展更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現時代人們對發展教育的呼喚,對教師職業的尊重,是發自社會各階層內心的信念。時代亟須大批優秀的人才投身到教育事業中來,為教育事業作貢獻。 二、轉變教育思想,熱愛每位學生 熱愛每位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許多優秀教師之所以能在教育上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一條就是熱愛學生。熱愛學生是教育的基礎和源泉,是師生間有力的、自然的連接點,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金鑰匙。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根據自己的經驗得出:「熱愛孩子是教師素質的實質,是教育藝術的基礎……教師應把自己的一顆心教給每一個孩子,教師的心目中應當有每個孩子的歡樂和苦惱。同情孩子,對孩子由衷的關懷,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教師要熱愛學生。特別是對表現比較差的學生,要特別有耐心、特別關心,不能輕易地傷害他們,要想到教師對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能對他們的成長變化產生影響。我所教過的班級中,我特別注意與學生溝通、和諧相處。經常跟學生在一起聊天,了解它們的內心世界,家庭情況等。幫他們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給他們講做人的道理,對學習差,性格內向的學生,我鼓勵他們多參加班級的集體活動,為班集體爭光。我發現班上有些同學,他們的學習成績幾乎是全班最差的,但他們勞動積極、不怕臟、不怕累,拾金不昧、樂於助人,還會唱好聽的歌曲,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可以說,他們身上的很多品質和作風都能適應我們這個時代的需要,難道作為他們的引導者,教育者能因為他們考試的分數影響了自己的工作「 績效」就歧視、排斥他們嗎?如果這樣,正好暴露出我們教師沽名釣譽的狹隘思想。「親其師,方信其道,」這句話確實值得我們教師認真思考。 三、勤奮學習,嚴謹治學。 教師從事教書育人的職業,必須具備兩方面的基本條件。一是「德」,二是「才」。「德」包括堅定的政治方向,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高尚的道德情操;「才」主要指傳授知識,教育學生的本領。教師要搏學多才。真才實學,是教師完成教學工作的重要條件,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內在要求,而教師的真才實學要通過勤奮學習才能完成。因此,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教師要盡量抽時間學習國家的教育法律、法規,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注重業務進修,經常找些有關教育方面的書籍來學習。不斷學習新知識,深入探索研究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科研水平。 四、加強敬業精神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崇高的職業,清貧的生活,是教師這一職業的特點。教師不能不甘於淡泊,因為在長期貧窮、改革開放後生活迅速轉好,不論哪一個地區都有一些雖然不多,但卻富裕得招人眼紅的社會上,追財逐富的呼喊聲和不擇手段的身影已經攪得人心過於浮躁。浮躁心理,斂財心魔一旦鑽入教師腦子,教師教書育人十分需要的清寧心境便會遭到極大腐蝕,既為教師,就必須在悠長的歲月之中,平靜、平和、平淡地走自己充實的育才之路。近幾年來,各種媒體不時傳出一些對教師形象不利的現象,令人難受。如此形勢之下,甘於清貧、苦於淡泊,守住育人凈土,自然成為教師敬業精神的重要內容。 在我們國家的就業形勢那麼嚴峻,每年有那麼多的高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如果我們今天不珍惜這份工作,明天就會失去它。現我們有這份職業,應該感到欣慰。所以,既然我們當初選擇了這份職業,我們就要甘於平凡,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

7. 淺談幼兒教師的師德修養 論文的題目來源怎麼

師德是教師必備的基本道德素養和職業要求,是一種有感染力的品行,是一種自覺內化的高尚情感。自古以來,師以德為本,育師先育德。所以一名合格的教師,既是一名合格的傳道、授業、解惑者。江澤民同志在《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指出:「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

幼兒教師是人生的第一位啟蒙老師,是第一開智者,是教幼兒如何做人的先行者。我們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我們是幼兒效仿的榜樣,所以,我們幼兒教師必須正人先正己,加強自身世界觀的改造,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

一、愛崗敬業、獻身幼教事業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幼兒教師的職業是苦中求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有遠大的理想,才能積極地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的義務,才能自覺地、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組織幼兒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獲,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會以祖國的繁榮昌盛為己任,用自己的心血去澆灌幼兒的心田,把「甘為春蠶吐絲盡,願化紅燭照人囊。」作為我們幼兒教師的座右銘。樹立正確的苦樂觀,使我們的教師在奉獻自己,燃燒自己的同時,感受到我們工作中的有苦有樂,樂在其中,而且同時我們自身也在汲取。在更新、在升華。正是這種成就感、榮譽感、幸福感激勵者我們幼兒教師在事業上不斷攀登開拓,堅忍不拔,位幼兒教育事業辛勤耕耘。

二、熱愛幼兒,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

熱愛幼兒是一種純潔、高尚的感情,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前提和起點。熱愛幼兒、關心幼兒、了解幼兒等一切生活、學習、活動等各種情況是幼兒教師對幼兒真正的愛,也是幼兒教師師德的核心,這種勝似母愛的愛是一種不講付出、不計回報、無私的、廣泛地且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我們幼兒教師工作的感情基礎。幼兒一旦體會到教師的這種情感的愛,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最終達到完成歷史賦予我們幼兒教師的崇高使命。

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幼兒教師無聲的人格力量。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就說明身教重於言教。尤其是幼兒可塑性大,模仿性強,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回對他們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教師的道德水平,決定著幼兒的道德水準。俄國著名教育家烏伸斯基說:「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因此,我們做幼兒教師的一定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時時處處給幼兒以楷模之影響。日常工作中注重自身的修養,做到文明、禮貌,善於與人合作,待人真誠,有耐心、不急躁,談吐文雅,樸素,活波大方,端莊、整潔,誠實有自信,表裡如一,動之以情,以情育人,曉之以理,以理塑人,導之以行,以行正人。

四、用於開拓,不斷進取是師德的升華。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作為幼兒教師要勇於開拓新視野,發展新觀念,確立邊學邊干、邊干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進入新境界,培養造就新型人才,不斷提高自身個方面的專業知識,多讀書、廣讀書、讀好書,通過讀書來豐富知識,獲取信息,從而更加了解有關幼兒的心理發展和身體發展的新動向,獲取第一手有價值的教育理論,做一個真正博學多才的人。是教師在幼兒面前更有說服力、教育力、指導力、凝聚力和親和力,從而使教的師德得以升華。幼兒教師的師德是人格和道德的雙重力量,這種力量將影響幼兒的一生,也是幼兒走入未來的立身之本。

有人把幼兒教師比作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其責任重大,事業崇高;有人把教師比作蠟燭,默默地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有人把教師比喻成燈塔,風雨中放射執著的紅光,指引著航船前進的方向……,所有這些都是贊美教師的偉大和我們教師所肩負責任的重大,那麼,我們教師就一定要不愧於人們賦予我們的這些光榮稱號,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拼搏,遵守職業道德以博愛做基礎,以自身的言行為榜樣,為把每棵幼苗都培養成棟梁之材奉獻出我們自己的一切力量。

熱點內容
初音的歷史 發布:2025-05-25 21:37:34 瀏覽:870
女人做什麼生意好 發布:2025-05-25 19:48:13 瀏覽:643
教育部大綱 發布:2025-05-25 19:23:37 瀏覽:960
2014高考地理試題 發布:2025-05-25 18:48:51 瀏覽:712
畫角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18:23:46 瀏覽:241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發布:2025-05-25 17:18:36 瀏覽:173
英語地點單詞 發布:2025-05-25 16:47:05 瀏覽:848
中國地理順口溜大全 發布:2025-05-25 15:58:28 瀏覽:657
co化學式 發布:2025-05-25 15:35:28 瀏覽:825
二年級數學余數應用題 發布:2025-05-25 15:31:43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