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建設論文應該怎麼寫
這類論文很多人寫的,建議你去知網下載,不會搜的話可以去我網路空間里看看,那裡有如何找論文的方法及過程
2. 如何寫師德論文
師德,教師的立身之本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下午好;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引導學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說,教師是除家長外,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最大的人。特別是高校學生,遠離父母家人,在學校視老師為最親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師的道德、人品表現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其一生。所以,教師的師德不只是個人的問題,同時,一個教師只有有良好的師德,才能認真對待教學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因此,師德是教師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師德師風,則是一個學校的立身之本。
師德的表現是多方面的,教師經常與學生在一起,教師對工作的態度,對學生的態度、對社會的看法,甚至其舉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的責任絕不是僅僅是講幾節課。
師德也是認真對待工作的前提,沒有良好的師德,就不會有對事業的責任心,就不可能對工作兢兢業業。只有視教書育人為自己的神聖職責,視學生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態度,飽滿的工作熱情,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
教師要時刻想著學生,一切為了學生。企業的口號是「向8小時要效益」,而我們的一節課才45分鍾,對學生來說是極其寶貴的
教師就是要傳道、解惑,對學生和同事在學術上不能有絲毫地保留。對於自己編寫的教案、收集的資料等,都會毫無保留地提供給學生和同事,有助於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也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同時別人的進步也是促進自己不斷努力學習的動力,正如美國歷史學家杜蘭特所說「教育是一個逐步發現自己無知的過程」。
樹立良好的師風需要每個老師的努力,都要從自身做起,培養良好的師德。希望能借評估的東風,「立師德,正師風,強師能」,使自身的德能更上一層,使我們的學校辦得更好。
3. 學校師德師風和建設如何寫好
師德師風的建設,我覺得肯定要全體教師員工的參與,必須要組織員工進行,這個使得十分的學習,並且要深入的學習,認識到時都是放在建設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的地位,以及和每個教師的切身利益相關聯關聯
4. 請問淺談如何進行師德師風建設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品質的總和,是一定社會對教師職業行為提出的基本道德概括,是教師思想覺悟、道德品質和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師德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修養;師風則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廉潔從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為人師表都是師德建設重要的內容。 那麼,應如何進行師德師風建設呢? 本人認為應從以下五方面著手: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 教師從教,首先要有堅定的政治方向,而理論的指導是堅定政治方向必不可少的條件。用馬列主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及「科學發展觀」等先進理論來武裝頭腦,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應旗幟鮮明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自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用人類最先進的思想和優秀文化教育學生,培養四有新人。通過學習法律,按照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端正自己的認識,以提高自身的素質,凈化靈魂。 同時要把黨風廉政建設與師德師風建設相結合,我們應深刻認識其內在一致性,同時要加強學校黨的基層組織的核心作用,發揮黨員在教師隊伍中的骨幹核心作用,為師德師風建設構建一個良好的工作平台與客觀載體。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教師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政治上的敏銳性和堅定性,不得有違黨紀國法的言行,不得散布有損師德和學校聲譽的言論。 二、學識上豐富自己 思想教育必須以豐富的知識作為基礎。教師要善於用各種知識去說明深邃的哲理,給人以啟迪;用知識點燃人們心靈的火花,給人以鼓舞和力量。教學的過程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過程,也是敲開心靈窗戶的過程。 苟子說道:「彼求之而後得,為之而後成,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故聖人者也,人之所積也。」教師要想成為聖人,必須有豐富的學識。現在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有一桶水是不夠的。要有一缸水,一江水,常新的水。教師除了所教專業方面要做到「知得深」外,還要對其它學科的知識「知得廣」。信息化時代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知識在更新,這要求教師必須有廣博的文化素養,不斷吸收先進的知識、技能武裝充實自己,更好的培育人才,繁榮學術;同時積極投身課程改革,增強創新意識,爭做研究型、學者型教師。 三、品行上規范自己 教師的良心和義務促使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覺的把師德作為自己的行動特別是自身修養的指南,師德通過社會輿論和教師內心信念等,確立教師內在的榮辱觀、善惡觀,從而實現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自我修養的目的。 教師作為為人師表的典範, 一定要在品行作風上規范自己。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舉止文明禮貌,作風正派,語言規范健康;衣著整潔得體,在校園里不穿影響教師形象的服飾裝束、不施濃妝;不遲到不早退,不擅自離開課堂;不準在教學活動中接打電話;不準在教室內或與學生交談時吸煙;不向學生推銷報刊雜志等營利性活動;關心集體,尊重同事,不做有損害集體榮譽和不利於同志團結搬弄是非的事。 四、制度上約束自己 師德建設以「應當怎樣」和「不應當怎樣」的外在尺度和內部命令來規范教師的言行,指導教師正確處理各種矛盾,選擇正確的教育行為,保證教育活動的正常進行。學校要建立健全教師職業道德考核制度。建立每學年初與教師簽訂師德師風責任狀,嚴格規范的考核評估制度,學年結束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記入教師業務檔案,作為評職、晉級、獎懲的重要依據。年度考核、專業技術職務任期考核以及實施各種獎勵前的考核,要把教師職業道德表現作為重要內容重點考核,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以此促進師德師風建設,推動學校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 五、進行師德建設的關鍵 教學不僅是師生知識傳遞的過程,也是師生之間情感相互影響和雙向交流的過程,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教育是人和人心靈中的嘴微妙的相互接觸」。可以說,教師的愛心能使學生更健康的成長。 愛,不僅是一種付出和給予,它包含了豐富的內涵和靈巧的藝術,愛是奉獻,是理解;愛可以通過滿意而傳達,也可以通過不滿意而流露;作為教師,就要體察學生心靈的變化,用愛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從而使教師傳授的知識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並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 師德師風建設的關鍵就在「德」,教師要努力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施教、以德育人,加強師德修養,力行師德規范;錘煉高尚品格,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個性心理和健康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