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任建軍

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任建軍

發布時間: 2021-08-02 07:25:47

⑴ 安陽師范學院怎麼樣在河南省怎麼樣用人單位對安陽師范學院的評價怎麼樣有沒有知道的相關人士回答

學校雖然是二本大學,但是實力杠杠的,這校畢業的師范類學生,用人單位都反映良好!!!祝你順利考取該校!!

⑵ 三平精神的河南省開展「三平精神」師德主題教育活動

一、「學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師」師德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繫到億萬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關繫到實現中原崛起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對廣大教師而言,為實現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的偉大追求,必須從眼前著手、從細節做起;為實現畢生奉獻的教育事業,必須保持一顆平靜心,淡泊明志;為履行「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崇高職責,必須在平常中追求樂學敬業的境界。長期以來,全省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無私奉獻,贏得了全社會的尊重,教師隊伍中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範人物,孫陽吉、王生英、孫晨等一個個先進人物就是廣大教師的優秀代表,他們樹立起了河南教師的光榮偉大形象,他們身上凝聚著「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崇高境界,彰顯出河南人特有的「三平」精神。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一定要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為中原崛起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學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師」師德主題教育活動的重大意義,緊密結合本地、本校實際,制定具體方案,採取有效措施,抓好師德建設,努力建好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
二、「學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師」師德主題教育活動的總體要求
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立一支師德高尚、品德高潔、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宏大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的要求,通過組織開展多種活動和形式,在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和廣大教師中,深入開展弘揚和學習「三平」精神師德主題教育活動。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努力培養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的師德風范和職業素養;努力引導廣大教師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以德修身、以德施教、以德育人;鼓勵廣大教師堅定信念、志存高遠,以人民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從而使廣大教師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靜之中的滿腔熱情,平常之中的極強烈責任感」,激發廣大教師加強學習,鑽研業務,扎實工作,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水平,努力培養造就大量的高素質人才,為實現中原崛起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在整個活動中要具體做到:
1、抓學習,提高認識。各地、各校要通過開展主題學習會、研討會、座談會等形式多樣和扎實有效的教育活動,深入學習貫徹「三平」精神,引導廣大教育工作者深入進行討論,把握內涵,領會實質,以弘揚和實踐「三平」精神為重點,提高思想認識,真正把「三平」精神貫徹落實到日常工作中。
2、抓宣傳,濃厚氛圍。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牆報、宣傳欄、校刊各類媒體等多種宣傳媒體廣泛宣傳「三平」精神的重大意義、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廣泛宣傳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踐行「三平」精神的感人事跡和精神風貌,通過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在全省教育系統營造學習踐行「三平」精神的良好氛圍。
3、抓典型,樹立榜樣。各地、各校要積極樹立和宣傳先進典型,發揮榜樣示範帶動效應,引導廣大教育工作者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愛崗敬業,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把學習「三平」精神落實到教書育人的日常工作中去,充分展示新時期人民教師的精神風貌。
4、抓活動,力求實效。各地、各校要以學習踐行「三平」精神為契機,把學習和弘揚「三平」精神和本地、本校師德建設工作相結合,與廣大教師學習實踐《中小學職業道德規范》相結合,與學習優秀教師典型代表的先進事跡相結合,與教育教學工作等相結合,採取各種措施,扎實抓好各項活動,促進師德建設工作再上新台階。
三、「學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師」師德主題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
開展「學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師」師德主題教育活動,是新時期全省教育系統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各地、各學校在開展這項活動時,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組織實施:
1、開展師德學習交流活動。各地、各校都要圍繞深入學習、深刻領會「三平」精神內涵,帶頭踐行「三平」精神,要成為倡導、實踐「三平」精神的模範,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交流活動,總結、交流師德建設的新鮮經驗,研討、探索新時期師德建設的新內容、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機制,全面提升師德水平。
2、開展師德師風先進校創建活動。各地各學校在開展「學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師」師德主題教育活動中,要與正在開展的中小學師德師風先進校創建活動結合起來,促進學校形成「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校風,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的濃厚氛圍,為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和學生健康成長做出貢獻。
3、開展師德徵文活動。各地、各校要積極組織廣大中小學教師積極開展「學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師」師德徵文活動,以身邊典型、講述身邊故事為主要內容,熱情謳歌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熱愛祖國、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省教育廳將組織專家評選出優秀作品,在《教育時報》開辟專欄予以刊發。
4、開展師德演講、朗誦比賽。各地、各校要以學習和踐行「三平」精神為主要內容,組織廣大教師開展形式多樣的演講、朗誦比賽,真實反映廣大教育工作者樹立崇高理想,始終紮根平凡崗位的奉獻精神。
5、開展師德標兵和師德先進個人創建活動。在廣大教師中樹立師德典範,表彰先進,弘揚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甘於奉獻的高尚品質,各地、各校要開展師德標兵和師德先進個人創建活動,引導廣大教師趕學先進、爭當模範,並對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予以表彰。省里將於今年教師節前表彰一批師德標兵和師德先進個人。
6、開展師德主題報告會。省教育廳將在今年教師節期間組織開展師德主題報告會和匯報會,宣傳優秀教師先進事跡,感受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充分展示「學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師」師德主題教育活動所取得的成果。
四、「學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師」師德主題教育活動的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省教育廳將成立「學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師」師德主題教育活動辦公室,加強對這項活動的組織領導。辦公室設在省教育廳師范教育處,負責主題活動的統籌協調和組織實施。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也應結合各地、各學校的實際情況,切實加強對這項教育活動的組織領導。
2、加強宣傳。各地、各學校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等新聞媒體,宣傳各地、各學校在開展師德主題教育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大力褒獎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展示新時期人民教師的精神風貌,為師德建設和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3、加強聯系。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中小學校間要加強聯系,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各地、各學校在師德主題教育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經驗,請及時報告省教育廳。

⑶ 過了河南省編導統考B段線可以報那些大學,

河南中醫學院、新鄉醫學院、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河南科技大學 、洛陽理工學院

一、河南中醫學院

河南中醫葯大學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佔地面積1594.94畝;有教職工1399人,其中專任教師982人;設有18個院(部、中心),開辦24個本科專業、6個專科專業,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6000餘人。

有教職工1399人,其中專任教師982人,碩士生導師381人,博士生導師47人;有首屆國醫大師1人,雙聘院士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 國家級入選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2人。

二、新鄉醫學院

新鄉醫學院位於河南省新鄉市,佔地面積1744.58畝(含5所臨床學院),建築面積125.83萬平方米(含5所臨床學院)。

學校有教職工1539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415 人(正高級人員133人、副高級人員399 人),專任教師911名,正高職稱的專任教師佔11.86%,副高職稱的專任教師佔27.99%,具有博士學位的佔39.08%,碩士學位的佔53.68%;有全國優秀教師5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人。

三、華北水利水電學院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坐落於黃河之濱的河南省省會鄭州市,佔地2335畝。截至2020年3月,設有65個本科專業;擁有14個省級一級重點學科,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碩士、博士研究生、外國留學生30000餘人;有教職工2500餘人。

四、河南科技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佔地總面積193.8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06.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89億元,設有22個學院, 69個本科專業,擁有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學校有專任教師1720人,副高級以上職稱教師920人,博士學位教師920人;碩士生導師572人,博士生導師74人。

五、洛陽理工學院

洛陽理工學院坐落於河南省洛陽市,佔地面積2229畝,有王城、開元、九都三個校區,總校舍建築面積93.3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8億元,設有14個學院、2個基礎教學部和5個專門教育和行業學院,開設55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2.88萬人。

有教職工1749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22人,副高級職稱460人,博士學位教師264人,碩士學位教師843人,「雙師型」教師801人。

⑷ 河南警察學院是幾本還是大專

河南警察學院的前復身是河南公安高制等專科學校,是一所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二本院校,學校是河南省公安廳直屬的,具體你可以上學校網站看一下,www.hngazk.e.cn 學校地址和具體介紹網站里有的。
純手寫編輯,分給我吧!

⑸ 鄭州市第二十九中學怎麼樣

鄭州市第抄二十九中學是襲一所很好的學校,因為鄭州市第二十九中學全體教師秉承「厚德 自強」的校訓,堅持「校有特色,學有所長,為每一個學生終身幸福服務」的辦學目標,堅持多元發展,培育辦學特色,全面提升教學教育質量。

鄭州市第二十九中學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多媒體教室、綜合實驗樓、理化生實驗室等為學生提供了舒適的學習環境,標准化的學生公寓、優雅的餐廳、高標准運動場、音樂教室、畫室、圖書館、電子閱覽室。

還擁有一批學識淵博、精於鑽研的教師隊伍,截至2020年6月,在崗教師137人,其中高級教師25人,省市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及雙師型教師19人,擁有研究生學歷教師達26人。

(5)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任建軍擴展閱讀

鄭州市第二十九中學的教學成果:

鄭州市第二十九中學一貫堅持普通高中和職業中專共存發展的辦學思路,面向全省招收應屆初中畢業生。學校以嚴格的管理、優異的成績贏得了社會、家長、學生的廣泛贊譽。

近兩年高考成績尤為驕人:均完成市教育局下達指標的四倍、區教育局指標的三倍。優秀的教學質量,連年攀升的高考成績和良好的社會聲譽,都彰顯著我校跨越式發展的良性態勢。

⑹ 河南財經學院經濟學系的研究生教育

經濟學系課程層次和責任層次分明,課程設置注重基礎性和前沿性。經濟學系將研究生課程分為4個層次,採取4級分工負責制。第一個層次的課程是公共課(政治和英語),由研究生處負責設定和管理;第二個層次的課程是專業基礎課,由系部(及研究生處)負責設定和管理;第三個層次的課程為專業課,由學位點負責設定和管理;第四個層次的課程為方向課,由各研究方向負責設定和管理。經濟學系在專業基礎課程的設置上注重基礎性和前沿性,開設了高級微觀經濟學及專題、高級宏觀經濟學及專題、計量經濟學及專題以及博弈理論及應用專題等基礎課程,跟蹤理論前沿,實現了國際接軌。
經濟學系研究生管理規范,研究生活動活躍。經濟學系專門配備一名研究生教學秘書,並為每個碩士點配備了一名專業教學秘書,經濟學系研究生教學秘書的配備為各個碩士點的工作和全體研究生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經濟學系成立了研究生分會,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活動,先後舉行了學術論文寫作、文獻閱讀等方面的學術活動,在研究生中每年評比「學術標兵」、「學習標兵」,鼓勵和激發學生的進取精神。
經濟學系碩士生導師隊伍精幹,具有高級職稱的導師30多名,具有博士學位的導師10餘名。博士生導師李小建教授是區域經濟學學科帶頭人,長期從事經濟地理學和區域發展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主持國家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及國際合作項目16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一等獎6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10篇,出版專著14部。主要學術貢獻領域包括:(1)建立了中國的公司地理學;(2)發展了區域研究的微觀尺度方向;(3) 系統進行經濟地理的空間網路研究;(4)立足國際學術前緣,結合中國實際進行了系統研究,推動了中國經濟地理學研究的國際化。
碩士生導師周雄飛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受業於厲以寧教授,是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在高級微觀經濟學、高級宏觀經濟學以及博弈論方面教學成果突出。周教授近幾年先後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國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兩項,在《經濟研究》和《地理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先後兩次獲得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周教授應邀作為專題會場主持人或論文評論人連續參加第2-8屆中國經濟學年會,其學術造詣在國內經濟學界引起很大反響。
碩士生導師李利英教授,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是河南省巾幗建功標兵、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其研究工作獲得福特基金會贊助的第五期「中國女經濟學者研究培訓班」資助,並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經濟學動態》、《中國工業經濟》等國內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兩部,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十餘項。
經濟學系的碩士生導師在各自的研究領域都產生了重要影響,仉建濤教授是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全國優秀教師,河南省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崔朝棟教授是河南省首屆優秀中青年社科專家,全國優秀教師,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河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曾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和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王艷萍教授師從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高鴻業教授,獲中國人民大學外國經濟思想史專業博士學位,其專著《克服經濟學的哲學貧困---阿馬蒂亞·森的經濟思想研究》獲2006年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霍彥立教授對經濟學思想的剖析深刻,在制度經濟學領域頗有建樹。胡榮濤教授是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在國民經濟管理領域有重要影響。郭軍教授在《中國工業經濟》等核心期刊和《人民日報》、《中國改革報》等權威媒體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專著5部,在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樊明教授,是美國北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博士,在勞動經濟學領域頗有建樹,十分關注社會現實問題,經常為有關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咨詢。朱紅恆博士連續參加數屆中國經濟學年會,並在2008年第8屆中國經濟學年會上擔當論文評論人。

⑺ 新鄉醫學院葯學院的學院教授博士

閆福林,男,1957年出生,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葯學院常務副院長。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重點學科「葯物化
學」學科帶頭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帶頭人。全國優秀教師,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新鄉市勞動模範、新鄉醫學院教學名師。
1982年畢業於河南師范大學化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獲理學博士學位。
長期從事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鑒定和天然葯物的研發。承擔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河南省科技廳科技攻關項目4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25篇,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主編教材和著作4部。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葯學教育研究會理事,河南省保健品協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審評專家。
白素平,女,1965年出生,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葯學院副院長。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天然葯物化學》省級精品課程負責人,「葯學」國家級特色專業、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主要成員。河南省優秀教師。
1986年畢業於河南大學化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獲理學博士學位;2011-2012年,美國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博士後。
主要從事葯物化學和天然葯物化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生物活性成分的發現、結構修飾、合成及構效關系、作用靶點及作用機理的研究。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河南省傑出青年基金1項,河南省科技廳項目2項,河南省教育廳項目1項,新鄉市科技局項目1項。通過河南省科技廳成果鑒定3項,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發表科研論文47篇,其中SCI收錄22篇。
新鄉市紅旗區政協委員、新鄉醫學院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長。
劉巨源,男,1956年出生,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南省文明教師,新鄉醫學院教學名師,新鄉市勞動模範。先後獲得校級優秀共產黨員、三育人先進個人和育人楷模等榮譽。
1983年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醫療系,獲醫學學士學位。從事葯理學教學與科研工作30年。河南省重點學科「葯理學」學科帶頭人、省級精品課程《葯理學》課程負責人、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
主要從事肺間質纖維化的病理生理及葯物治療研究。主持省部級科研課題4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編、副主編學術專著和教材10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先後獲得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河南省醫葯衛生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河南省教育廳教育教學應用技術成果5項。
中國葯理學會理事、中國葯學教育研究會理事、河南省葯理學會常務理事。
孫祥德,男,1963年出生,教授,碩士生導師。葯物分析學教研室主任。新鄉醫學院師德師風先進個人。
1983年畢業於河南師范大學化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主講本科生《葯物分析》、《現代色譜分析》、《體內葯物分析》和研究生《分離與色譜技術》等課程。
研究方向為葯物色譜分析和光譜分析。先後承擔省、廳、校級科研課題10餘項,目前承擔河南省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項目1項,河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1項,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主編、參編教材5部。
房立真,男,1973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葯物化學教研室主任。獲得新鄉醫學院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1993年畢業於洛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化學專業;2003年,畢業於延邊大學有機合成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2008年,畢業於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獲理學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葯物化學和天然葯物化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天然葯物化學》省級精品課程,「葯學」國家級特色專業、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主要成員之一。
主要研究方向為天然葯物合成和構效關系。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河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計劃課題1項, 2012年獲河南省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資助;已發表學術論文23篇,其中SCI收錄17篇。
趙 營,女,1974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河南省青年骨幹教師。河南省教育廳高校學術技術帶頭人。1997年畢業於新鄉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獲醫學學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新鄉醫學院臨床專業專業,獲碩士學位;2008.12-2011.1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McLean醫院進行單胺轉運體調控研究和PD發病機制研究。2011年畢業於中國葯科大學葯理學專業,獲葯理學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為神經精神臨床葯理學。多年來,從事膜轉運蛋白研究,致力於基礎研究向臨床應用轉化研究。掌握了遺傳學、表觀遺傳學研究方法和轉運體功能研究方法。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1項,河南省精神病學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1項。發表論文15篇,SCI收錄12篇。
呂潔麗,女,1980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優秀教師。
2002年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中葯學專業,獲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葯物化學專業,獲碩士學位;2009年畢業於中國葯科大學中西醫結合基礎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天然產物的分離、結構鑒定及中草葯的品質評價。曾參與完成國家自然基金面上及青年項目、「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國葯典》2010版一部標准制定等項目的研究。
研究方向為中葯資源化學與質量分析。目前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青年項目1項;新鄉醫學院省級重點學科開放課題1項;參與河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課題1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SCI、EI收錄10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
賈岩龍,男,1977年出生,副教授,博士, 葯理學教研室副主任。
2001年畢業於鄭州大學葯學專業,獲學士學位;2008年畢業於鄭州大學第一臨床學院,腫瘤學專業腫瘤生物工程方向,獲醫學博士學位。葯理學省級重點學科腫瘤葯理學方向學術帶頭人。
主要從事腫瘤與生物工程和腫瘤葯理學的教學科研工作。先後參加了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國家教育部「十五」、「 211」工程重點學科「腫瘤與生物工程」等項目的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3篇。獲2010年河南省級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11年獲得河南省首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河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委員,河南省葯理學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
徐 萍,女,1979年出生,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
2004年畢業於山東中醫葯大學,獲中葯學碩士學位;2009年畢業於南京中醫葯大學,獲中葯學博士學位。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在軍事醫學科學院從事科研工作。
參與國家科技部十二五計劃「重大新葯創制」項目1項;國家十一五重點支撐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十五重大科技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
目前主持承擔新鄉醫學院引進高層次人才課題1項、省教育廳課題1項。
主要從事中葯抗輻射新葯研發的研究。獲河南省醫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論文4篇(IJRB 影響因子2.275)。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項,授權2項。
吳 嬌,女,1978年出生,博士,講師。
2001年畢業於河南師范大學生物技術專業,獲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院植物學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2004年—2011年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生物技術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2011年畢業於海南大學種質資源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中葯學的教學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葯用植物資源化學與質量分析。
主持完成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與完成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和十一五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子課題1項。獲國家農業部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33篇,其中SCI收錄14篇。獲國家發明專利9項。出版著作3部。
劉 巍,男,1979年出生,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任葯學院科研秘書。
目前從事熒光化學探針方向的研究。
趙 傑,女,1982年出生,博士,講師。
2006年畢業於河南師范大學有機化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2011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獲理學博士學位。
主講本科生《天然葯物化學》和研究生《高等有機化學》等課程。
主要研究方向為天然產物的提取分離、結構鑒定和結構修飾。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其它項目的研究,發表SCI論文6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
閆建偉,男,1979年出生,博士,講師。
2003年畢業於河南大學化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201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葯物化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葯物化學和天然葯物化學的教學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發展新穎的反應方法學構建結構多樣性的類葯性結構骨架,通過對化合物庫的高通量篩選尋找新的先導化合物;活性天然產物骨架的結構修飾及構效關系研究。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發表SCI論文6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
閻璽慶,男,1971年出生,博士後,講師。
1992年畢業於開封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葯學專業;2002年畢業於河南大學特種功能材料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無機化學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主要從事復合材料納米摩擦學性能研究;2006年畢業於第一軍醫大學現代葯劑專業,獲醫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納米肝靶向制劑研究;同年,進入清華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從事多肽類葯物微米制劑的研發.
2009年3月至6月,在揚子江葯業集團從事葯品研發工作。
完成國家博士後基金項目1項,深圳市科信局基金項目1項。
主要從事葯用高分子材料修飾及腦靶向研究。目前主持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合作課題1項,新鄉市科技局基金1項,學校教改課題1項。發表論文10餘篇,其中SCI收錄2篇,EI收錄1篇。
黃 鋒,男,1977年出生,博士後、講師。
2000年畢業於新鄉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獲醫學學士學位;2005年獲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理學博士學位,2010年從汕頭大學醫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出站。
主要從事葯理學教學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腫瘤葯理學、心血管葯理學。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國內外公開刊物發表論著10餘篇,被SCI收錄6篇。參與申報國家發明專利5項。
劉瑞麗,女,1975年出生,博士,講師。
1999年畢業於新鄉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獲醫學碩士學位; 2007年獲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葯理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葯理學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葯理學教學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神經葯理學。曾參加國家傑出青年基金、「973計劃」項目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研究工作。獲省級科研鑒定2項,成果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其中SCI收錄3篇。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項。參編著作2部。
孫彭利,男,1972年出生,博士,講師。
1993年畢業於蘇州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有機化學專業,獲碩士學位;2008年畢業於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葯物研究所,獲葯物化學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葯物化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葯物分子的設計與合成。承擔及參與課題4項,發表科研及教育論文10餘篇,參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7項,授權4項。
宋 宇,男,1979年出生,博士,講師。
1999年畢業於中國葯科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2010年獲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神經葯理學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葯理學教學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神經葯理學,主要從事膠質細胞在神經退行性病變中的作用及機制和.神經退行性病變中針對膠質細胞的新葯篩選的研究。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江蘇省中醫葯管理基金1項,發表論文12篇,其中SCI收錄4篇。
張來賓,男,1979年出生,博士,講師。
2002年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葯學院,獲中葯學學士學位。201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葯學院,獲生葯學博士學位。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在浙江大學化學系作為訪問學者從事研究,從事多糖化學及逆流色譜研究。
承擔《天然葯物化學》、《中醫葯學概論》、《葯用植物與生葯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研究方向為中葯及天然葯物化學,主要從事中葯及天然葯物生物活性成分和中葯質量評價研究。參與國家自然基金1項,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其中SCI收錄7篇,發表在Journal of Natural Procts、Chromatographia等雜志上。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
宋宏林,男,1977年出生,博士,講師。
2003年畢業於錦州醫學院臨床葯學專業,獲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錦州醫學院,獲醫學碩士學位;2010年畢業於沈陽葯科大學葯劑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葯劑學教學科研工作。主講本科生《工業葯劑學》、《葯劑學》、《生物制葯工藝學》等課程
從事葯物新劑型的研究。研究方向:緩控釋制劑和微粒制劑、注射給葯系統、中葯有效成分色譜分析及質量標准。
標題: 關鍵字: 文章分類: 所有類型公告通知圖片招生就業其他

⑻ 任建軍的個人簡介

任建軍,男,副教授,2004年5月畢業於湖南大學建築學系獲工程碩士學位,隨後在日本國立千葉大學工學部工業藝匠學科做訪問學者一年。現為鄭州輕工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兼任河南省工業設計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

熱點內容
初音的歷史 發布:2025-05-25 21:37:34 瀏覽:870
女人做什麼生意好 發布:2025-05-25 19:48:13 瀏覽:643
教育部大綱 發布:2025-05-25 19:23:37 瀏覽:960
2014高考地理試題 發布:2025-05-25 18:48:51 瀏覽:712
畫角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18:23:46 瀏覽:241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發布:2025-05-25 17:18:36 瀏覽:173
英語地點單詞 發布:2025-05-25 16:47:05 瀏覽:848
中國地理順口溜大全 發布:2025-05-25 15:58:28 瀏覽:657
co化學式 發布:2025-05-25 15:35:28 瀏覽:825
二年級數學余數應用題 發布:2025-05-25 15:31:43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