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教師師德
『壹』 完善外籍教師管理制度有著怎樣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的發展與開放,教育制度的完善與優勢,越來越多國家的學子願意到我們國家來學習。不只學生,外籍教師來我國教學也是越發流行的事。這些外籍教師來我國教學,可以讓我們的學生更好的了解當地的文化知識,對學生的學習是有一定幫助的。
我們一定要制止這樣的人前來,在我國越發完善的教育制度中,自然少不了外籍教師的加入,但我們需要的是真正優秀的、有著良好素養和師德的、可以為我國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的教師。所以,建立外籍教師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正建立並且實行,才可以改變混日子的人來華教書的現狀。
『貳』 結合自身認知請談談對國內外教師職業道德區別的看法
嗯 國內來外對教師職業的自道德區別 國內呢 是主要是講主旋律 還有在那個允許的框架之內 國外的話會更強調老師的學術性和會給他一些更大的自由 發揮空間 所以像港獨的一些老師 他就會對認為自己的那個看法來教學生
『叄』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是:
1、樹立遠大的職業道德思想;
2、掌握正確的職業道德知識;
3、陶冶真誠的職業道德情感(職業正義感、職業責任感、職業義務感、職業良心感、職業榮譽感、職業幸福感);
4、磨練堅強的職業道德意志;
5、確定堅定的職業道德信念;
6、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
教師職業道德是從事教學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在教學實踐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知識分子職業道德之一。教師職業道德的產生和發展,是同人們教育活動的發展直接相聯系的,它對形成教師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理想,形成教師特有的道德習慣和道德傳統,起重要作用。在階級社會里,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有階級性的,它是一定階級的利益和意志的體現,是為統治階級鞏固自己的統治服務的。
教師職業道德,又稱"教師道德"或"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中所遵循的行為准則和必備的道德品質。它是社會職業道德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師行業特殊的道德要求。它從道義上規定了教師在教育勞動過程中以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態度和作風去待人接物,處理問題,做好工作,為社會盡職盡責。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行業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調整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校領導,教師與學生家長以及教師與社會其他方面關系的行為准則,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特殊體現。
『肆』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有哪些具體規定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一、依法執教。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在教育教學中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
四、嚴謹治學。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
五、團結協作。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校榮譽,共創文明校風。
六、尊重家長。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系,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與配合。積極宣傳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訓斥、指責學生家長。
七、廉潔從教。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
八、為人師表。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嚴於律己,作風正派,以身作則,注重身教。
(4)外籍教師師德擴展閱讀:
教師的權利和義務
1、權利
《教師法》第七條對教師的基本權利作了明確的規定,共有六個方面:
(一)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二) 從事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三) 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
(四) 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五) 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六) 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2、義務
《教師法》第八條對教師義務作了規定,共有六個方面:
(一) 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二) 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三) 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五)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六) 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水平很高的,配有一來名自外籍正校長及兩名外籍副校長,外籍教師佔70%以上,多來自英美,中方教師以海歸學者為主,多數獲得碩土、博士學位,均持有PGCE頒發的認證證書。師德這方面更不必說,小班的教學,一班十八個學生,每個學生都能關注到,而且他們的教學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比較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陸』 中美師德規范存在哪些差別
一、名稱不同:
(1)我國師德規范稱為「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美國將其稱為「美國教育專業倫理規范」。
二、師德要求出發點不同:
(1)我國更加註重社會的需要,並以此作為師德教育出發點;美國則是從學生出發,依據學生特點和要求並結合教師的實際履行情況而確立,規范也僅僅只涉及專業行為,與教育無關的不做規定。
三、師德規范內容不同:
(1)我國的師德規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執行教育方針,二是熱愛學生,三是熱愛學校,但對於教師專業活動的覆蓋程度顯然有所欠缺;美國師德規范關注在師生相處時教師應如何謹言慎行,通過專業素養有效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並「盡力保護學生在學習、健康和安全方面免受傷害」。
四、師德要求層次不同:
(1)我國師德規范僅有一種提倡的標准,屬於單層要求;美國師德規范共分為師德理想、師德原則、師德規則三個層次。
『柒』 寧波外國語學校一老師與初中生發生關系,師德失范現象該如何處理
近日有消息稱,寧波華茂外國語學校一男老師涉嫌性侵女初中生,目前該老師已經被警方刑事拘留。 根據學校發布的官方聲明,可以得知,該教師從去年至今與初中女生李某多次校外約會,並多次發生性關系。目前該案件正處於法庭審理階段。 學校發布聲明將該教師的行為稱之為“有損師德的行為”。並宣布,“學校不會容忍這種事情的發生”。 那麼師德失范現象該如何處理?
一、師德失范現象該如何處理?
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實行“一票否決”。高校教師出現違反師德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理或處分。情節較輕的,給予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以及取消其在評獎評優、職務晉升、職稱評定、崗位聘用、工資晉級、幹部選任、申報人才計劃、申報科研項目等方面的資格。擔任研究生導師的,還應採取限制招生名額、停止招生資格直至取消導師資格的處理。以上取消相關資格處理的執行期限不得少於24個月。情節較重應當給予處分的,還應根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給予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降低崗位等級或撤職、開除,需要解除聘用合同的,按照《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相關規定進行處理。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應當依據《教師資格條例》報請主管教育部門撤銷其教師資格。是中共黨員的,同時給予黨紀處分。涉嫌違法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捌』 簡述西方古代的教師職業道德思想
道德是一定社會調整人與人之間關系和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和准專則。學校道德教育屬泛指學校對學生的德性培養的教育,其教育過程大致包括對學生灌輸道德意識、培養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形成道德修養,以最終確立學生的道德信念和養成道德習慣。道德教育在當代社會生產和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關繫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是須臾不可缺少的內容,而學校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影響是其他機構不可替代的。[1]正因如此,近年來道德教育問題在各國受到前所未有的普遍關注,尤其是學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更是成為熱門話題之一。
『玖』 教師職業道德
你好,這里就牽扯到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有關內容。
從近幾年的考試來看,這部分知識考查所佔分值有所上升,一般來說多以客觀題考查方式為主。在本文中帶領大家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三愛兩人一終身)進行系統梳理,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一定的幫助。
1.「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倡導「愛國守法」就是要求教師熱愛祖國、遵紀守法。
第一,愛國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支撐。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國各族人民道德品質的重要特徵,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熱愛自己的祖國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愛國作為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支撐點,教師要把熱愛祖國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不斷強化自己的愛國意識,培養愛國情操,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做一個忠實的愛國者。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是一個國家的公民,必須堅持愛國守法,當今社會有許多教師出現侮辱和打罵學生的不良行為甚至有一些教師性侵學生,已經違反法律,令人發指。所以這樣的教師不配稱為教師。所以「愛國守法」是對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
第二,守法要求教師依法執教。守法是《憲法》所規定的所有社會組織、國家機關和公民的基本義務,是指守法主體以法律為自己的行為准則,依照法律行使權力、履行義務的活動。教師職業的神聖性、示範性,要求教師成為守法的楷模,進而對受教育者的守法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實現全體國民法律素質的提升,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奠定基礎。
2.「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倡導「愛崗敬業」就是有求教師對教育事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沒有責任感就辦不好教育,沒有感情就做不好工作。教師要始終牢記自己的神聖職責,志存高遠,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並在深刻的社會變革和豐富的社會實踐中履行自己的光榮職責。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我們教師應該熱愛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現在有一部分教師已經出現職業倦怠,對學生漠視,忽視學生情感,工作缺少熱情,甚至貶低自己工作的價值,認為自己做的工作一文不值。這樣的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一定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愛崗敬業」是對教師提出來的本質要求。
3.「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倡導「關愛學生」就是要求教師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情感和愛心。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調節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基本行為准則。在最近的新聞中,經常會報道教師虐童案,讓教師這個行業白白蒙冤。作為教師對待學生應該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關愛,對其好的行為給予表揚和鼓勵,發現學生錯誤時,耐心指正糾錯。教師的成長有三個階段,其中能否自覺地關注學生是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標志。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
4.「教書育人」——教師天職
教書育人是教師最核心的職責與任務。教書是育人的主要手段,育人是教書的根本宗旨,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倡導「教書育人」就是要求教師以育人為根本任務。教師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教師不單純要教書還要育人,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重視知識的同時還要重視德育。
5.「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倡導「為人師表」就是要求教師言傳身教,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對教師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在各個方面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我們教師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我們的一言一行,學生都看在眼裡,會模仿我們。學生有「向師性」,教師具有「示範性」,所以「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6.「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倡導「終身學習」就是要求教師做終身學習的表率。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教師必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拓展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我們經常說:「活到老,學到老」,「建設學習型社會」,其實都是在倡導終身學習。尤其當今,科技發展迅速,許多知識我們都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不斷學習,只有這樣,才會保持進步。俗話說「教師教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終身學習,是十分必要的。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相對體現更多的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的「關愛學生」「愛崗敬業」這兩點知識,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