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幼兒家訪趣事

幼兒家訪趣事

發布時間: 2021-08-02 21:13:11

Ⅰ 幼兒家訪過程怎麼

在這次家訪活動中,我發現多數家長的綜合素質還不高,在教育子女時,缺乏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有的家長還習慣於傳統的「棍棒教育」,只要幼兒不聽話就打一頓再說。有的家長無法理解幼兒日益增長的「自我」意識,凡事搞包辦,助長了子女依賴性、惰性的蔓延。有的家長對幼兒百依百順,當做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與孩子進行經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摸清對象,對症下葯,特別是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幼兒園家訪記錄:幼兒園教師家訪總結 這學期農場開展了「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我作為一名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師,在思想上充分意識到了解幼兒,了解幼兒的家庭情況對於今後的保教工作、幼兒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因此,我在園領導的指導下,宋老師的帶領下,懷著極大的熱忱積極參加家訪活動,而這次家訪活動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觸頗多。 我們小班全班共有11名幼兒,家訪11戶,訪問率達100%。而此前我們做了充分准備,制定了家訪計劃,針對每一名幼兒的特點,設計好內容,預先通知家長,約定時間。我們不怕天冷路滑,自始至終沒叫一聲苦,沒說一句怨言,按照園里的部署,認真完成了任務。家訪時我們做到了態度和藹可親,語言簡潔易通,不讓家長感到拘束,不隨便在幼兒家裡吃飯,不收家長的饋贈,做好家訪記錄。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家長們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我們詳細地了解了幼兒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及家庭結構、成長經歷、健康狀況、學習環境、在家表現、行為習慣,並聽取了家長對教師的意見、希望,同時,有禮節、有分寸地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的表現,肯定幼兒的優點,甚至是家長還沒有注意到的閃光點,誠懇地指出幼兒缺點,耐心地傳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家長知道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僅是幼兒園的責任,也是家庭的責任,提醒家長不僅要關心幼兒的學習、生活,更要關心幼兒的情感和品德。 通過家訪,我們不僅了解到了平時不了解的情況,與家長進行了情感溝通,達成了共識,更大范圍地取得了社會對教師工作的尊重與認同,也使得我們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師工作的神聖與責任,激發了工作熱情;更使我們得到了教育和鍛煉。通過家訪,不僅弘揚了師德正氣,還樹立了教師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家園配合,深層互動,和諧一致,提高了教育的針對性、目的性和實效性。 在這次家訪活動中,我發現多數家長的綜合素質還不高,在教育子女時,缺乏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有的家長還習慣於傳統的「棍棒教育」,只要幼兒不聽話就打一頓再說。有的家長無法理解幼兒日益增長的「自我」意識,凡事搞包辦,助長了子女依賴性、惰性的蔓延。有的家長對幼兒百依百順,當做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與孩子進行經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摸清對象,對症下葯,特別是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總之,通過家訪我感到,教師與幼兒之間不只是傳遞與被傳遞的關系,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人的情感是在認識基礎上產生和形成的,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確的學習習慣是我們教師的責任。「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使我學到了許多,也領會了許多,而一名青年教師只有在不斷學習,不斷領會中才能迅速成長、成熟起來,因此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將一如既往地,抱著極大熱情參加家訪活動,使自己迅速成長起來,同時我堅信,家訪活動是對我園、對教師、對幼兒都有益的活動,領導的積極組織,教師的積極參加,家長的積極配合,今年我們走千家,堅持不懈,以後定能走萬家。

Ⅱ 幼兒家訪主要內容

家訪,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梁。嚴謹的家訪准備不僅可以讓老師真實的接近孩子了解孩子的生活和思想狀況,還可以真實了解家長對老師與院校存在的疑慮與建議,很好的促進家長與老師,家庭和幼兒園的共同進步。

Ⅲ 幼兒園家訪生活習慣

老師去家訪了解孩子的生活習慣,能更好的照顧孩子,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Ⅳ 幼兒園教師怎樣與家長溝通論文

1溝通要以「尊重」家長為前提
作為一名新教師,首先要尊重幼兒家長,擺正且擺好自己與家長的位置。家長與教師之間不存在身價、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師要以尊重與平等的態度對待幼兒家長,贏得他們的信任,共同探討對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達到共同的教育目的。尊重別人是自尊的表現,也是得到別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說:「敬人者,人恆敬之。」教師和家長的溝通是一種雙向、互動性的溝通,兩者只有建立起親密無間的合作關系,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王加敏是我們班能力較弱的一位孩子,在畫畫、數學等方面與其他的幼兒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進入小學時,我們建議家長讓王加敏再重讀一年,提高他各方面的能力,便與她更好的進入小學。但是家長聽了之後並沒有採納,還覺得我們對王加敏有偏見,說了一些刺耳的話語,執意要升入小學。我們理解在每位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一定是最棒的,所以就尊重家長的意見。在一次家長開放日中,王加敏的爸爸看到了她的表現後,再一次與我們進行了交流,他很抱歉之前的做法,現在認為我們的想法是正確的,他的孩子確實在能力上與其他孩子有很大的差距。
2溝通中要認真「傾聽」家長的心聲
在家園溝通中,傾聽很重要。傾聽有助於教師更全面地分析孩子產生問題的原因。幼兒園和家庭作為孩子生活的兩個主要環境,無疑都會對孩子產生重要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教師,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對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都了如指掌,能較真實的反映幼兒在家中的表現情況。傾聽家長可以幫助教師避免對孩子的問題作簡單評判,從而為更有針對性地制訂孩子的教育方案提供依據。良好的傾聽習慣還可以促使家長更願意表達自己的觀點。要切記,與家長溝通並不是教育家長,教師要避免對家長說教,要給予家長更多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從中了解家長的教養態度、教養[本文來自於www.JYQKW.Com]方式,為合作共育大好基礎。
學會傾聽首先要學會暫時放下自己的想法,努力去體會和理解家長。其次要給予家長適當的回應,讓家長感覺到你的用心。專注的神情和適當的點頭示意是表示自己在認真傾聽的外在行為,這對家長來講既是尊重,又是一種鼓勵。即使是一個牢騷滿腹、怨氣沖天,甚至最不容易對付的家長,在一個最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於傾聽的教師面前,也常會被[本文來自於www.JyqKw.COm]「軟化」得通情達理。
輝輝是一個比較內向,不善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記得有一次,各班布置區角環境,老師的任務也很重,沒有及時的提醒孩子喝水,由於老師的疏忽,導致了沖沖小朋友一天沒有喝水。到了下午媽媽來接回家的時候,他才拉著媽媽去喝水,輝輝媽媽看到兒子渴了一天,十分心疼,指責我們工作不到位,還一味的質問我們是如何照顧小孩子的,這樣漠不關心的照顧如何放心把孩子交給我們。我們馬上進行安撫:「輝輝媽媽,真是對不起,今天呢是我們不對,輝輝呢平時比較乖也不太愛表達,今天是我們疏忽了!我們也知道你肯定很心疼,以後我們肯定會特別注意一點的好不好?」輝輝媽媽聽到我們道歉後,也開始軟化了,說:「輝輝是個比較內向的孩子,之前我們也沒有和你們說清楚,那老師下次就麻煩你們多提醒他,他自己不敢和老師說,你們多主動的和他進行溝通,出現這樣的情況我真的很心疼。我想你們老師應該是照顧的很好的,沒想到……」我們又一次道歉,輝輝媽媽牽著他回家了。
聽到家長一些不堪入耳的話,心裡滿是委屈,但是盡管家長再怎麼不講道理,不理解我們的工作,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還是得沉住氣,先讓家長說完,發泄他們心中的不快。學著「換位思考」,站在他們的角度去問自己:「如果我的孩子一天沒有喝水,我心疼嗎?」理解他們此時此刻的心情,安慰他們,減輕他們的心疼和氣憤的情緒,並耐心的以平靜的語氣與家長解釋、分析事情發生的緣由,從而得到家長對我們的理解與支持。
3溝通中要以 「交流」為橋梁
通過多溝通,家園共育保持協調一致,讓教師與家長真正成為教育孩子的好搭檔,共同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教師要在平日里注意和每位家長分享孩子的各種正面信息,孩子取得的進步、發生在孩子身上的趣事、孩子的興趣和喜好等,讓家長得以時常感受到教師對孩子濃濃的愛,從而更樂意與教師交流,形成對幼兒園充滿信任和理解的良好心理。有了這樣的前提,如果需要和家長談談孩子的問題,想必就不會有太大的困難了。
心果是一個十分文靜的小女孩,平時不太愛說話,做事情也是慢條斯理的。一天,我將發生在心果身上的一件趣事同心果媽媽分享:心果在午睡之前,學小猴子爬樹一樣。看見老師後,「嗖」的一聲縮了回來,躲進了被窩里……心果媽媽聽了後,笑著說:「心果在家裡是個十分調皮的小女孩。很貪玩,很任性,媽媽說什麼也不聽,就喜歡玩,可是到了幼兒園,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愛講話,也不愛玩了……」心果媽媽也和我們講了很多心果在家的趣事,我們就好像「敘家常」一樣。
4溝通要重視「家訪」的重要作用
通過家訪,我們能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表現,也讓教師了解幼兒在家裡的行為表現以及所處的家庭環境,並以建議的方式請求家長配合幫助孩子改正不良行為習慣,加強溝通,交流經驗,共同促進幼兒發展。教師和家長可就孩子近期的表現通過每日接送時間或電話、家訪、網上聊天等形式定期溝通,檢驗效果,即時肯定孩子取得的進步,或對仍然存在的問題尋找進一步的解決策略。
碩碩是個比較「暴力」的孩子,在幼兒園里喜歡「欺負弱小」。久而久之,引起了一些家長的不滿。一天下午,碩碩媽媽來接孩子時,我們將今天的事情告訴了碩碩媽媽。碩碩媽媽聽了一句話也沒說,「啪啪」打了幾下手心,狠狠地說:「再打人,就關到門外去,不要你了……」碩碩「哇」地一聲哭了起來,教師還沒來得及上前阻止,碩碩媽媽就拉著哭哭啼啼的孩子離開了……
家長的過激行為讓溝通成為了一種「障礙」,仔細分析原因後,為了了解碩碩在家到底表現怎樣以及所處的家庭環境,我們主動提出了家訪的想法,得到了碩碩媽媽的同意。在家訪中,我們首先肯定了碩碩最近取得的進步,然後與家長一起分析孩子的不足。通過溝通,我們終於知道了碩碩打人背後的「真相」:家長經常使用暴力來教育孩子,孩子很大程度上有模仿的傾向,有時是大人不經意被模仿了!藉助這次家訪,讓家長正視孩子的缺點,積極配合,共同商量對策,幫助孩子改正缺點。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要了解孩子父母的角色,應多站在家長的角度去關心孩子,理解家長的心情,認識其需求以及問題,一定要注意向家長「多報喜,巧報憂」,更要把自己對幼兒的那份愛心、耐心、責任心和關心充分的流露給家長,以一顆真誠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現對孩子的關愛之情,讓家長深切的感受到教師是真心實意的在關心愛護他們的孩子,那麼我們工作一定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夠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寫作小常識:
論文常見模式;總分式(或稱總分總式)論說文的全文總體結構一般都是這種結構模式。論證方法一般都要在中心論點的統率下,確立幾個從屬於中心的,即為闡述中心論點服務的分論點,然後通過對分論點的逐一闡述,使中心論點得到深刻有力的證明。
因而論說文全文結構,往往是「總—分—總」式。議論文幾乎篇篇皆是這種結構模式。

Ⅳ 幼兒園家訪內容有哪些中班

基本內容就是老師與家長了解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基本情況,交流感情,密切關系,讓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下認識老師,商討共同教育兒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

一般會了解一下情況:
1、寶寶叫什麼名字?有小名嗎?
小班小朋友叫小名會更親切
2、寶寶是幾月份生的?
了解孩子的月齡大小
3、寶寶身體情況怎麼樣?以前有沒有生過大病?有沒有什麼過敏的或者其他需要幼兒園特別注意的?
了解孩子的健康情況,家長一定要如實說,不用擔心老師會有想法,老師會照顧好孩子的。
4、寶寶在上幼兒園之前有沒有上過托班?
如果上過托班,對幼兒園的適應情況會好些,如果沒上過托班上過早教也可以告訴老師
5、寶寶平時是自己吃飯的嗎?一頓飯大概要吃多久?會挑食嗎?
了解孩子的吃飯情況,需不需要成人喂飯等。
6、寶寶從小是誰帶大的?以後誰會主要負責接送?

了解孩子從小的依戀對象,並提前知悉接送的家長。

搜狗問問

(5)幼兒家訪趣事擴展閱讀:

一、家訪意義

家訪作為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連接學校和家庭的重要紐帶,是增進學校關系和師生關系的重要橋梁,是提高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徑

二、家訪目的
1、通過與學生、與家長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以及在家的表現,了解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情況,了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2、通過向學生家長講述學校的基本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強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Ⅵ 中班幼兒家訪記錄內容

我的小孩也讀中班,前兩天寫新學期對孩子的期望和想要給老師說的話,我就把孩子在家的情況簡單描述了,和孩子回家說了幼兒園發生的開心或不開心事,還有我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和輔導孩子,希望老師多費心,再說了些感謝老師的話。基本還是要看你家孩子的情況,我的答案或許幫不到你,作為家長我和你一樣在乎關於孩子的一切,希望我的回答你能從中借鑒到有用的。

Ⅶ 幼兒園小朋友家訪內容

對於幼兒園的老師來說,家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了解孩子,熟悉孩子,拉近並且消除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感。

沈老師強調,孩子和老師間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我們的老師在家訪時會主動抱抱孩子,牽著他們的手和他們溝通交流,問一些基本的問題。這樣可以大致了解孩子是否怕生,感受到孩子是否樂意與人溝通,評估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做到最基本的心裡有數。」

另外除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愛好特長、特殊需求以及家庭的成長環境、家庭成員的組成等信息都會做詳細的了解和記錄。每一位幼兒園班主任都會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去照顧,甚至每位老師都希望知道孩子的小名,這樣能夠更加親切地和孩子相處。

同時老師也會對家長提出一些入學前的准備建議。

1:自理能力

。離開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後,孩子需要在幼兒園獨自做很多事情。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就是會自己上廁所和自己吃飯。希望各位家長在孩子入學前一定培養好他的基本自理能力。

2:心理建設

。很多孩子都會對未知和陌生的環境有恐懼感,家長在日常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可以給孩子建立對幼兒園的期待感和成長的自豪感。這樣可以更有利於孩子接受新環境。

3:物品准備

。大部分幼兒園都會希望家長給自己的孩子准備一條薄毯子,另外可以給孩子准備一個小書包,讓孩子帶上自己的玩具或者別的必需用品。

家訪時,家長可以這樣溝通。

「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歡迎家長提出一切想問的問題。每一個問題的提出都能減少一點孩子在將來遇到麻煩的可能性。」沈老師希望每位家長都認真對待家訪,盡可能多地提供自己的孩子的信息。

秉承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各位家長可以向老師簡單介紹孩子以下幾個方面的情況。

1:優點長處

。有些孩子從小就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特別的長處或者對某一樣事物有著特殊的喜好。孩子對於自己擅長喜歡的東西有著無限的動力和表現欲,這方面可以讓老師了解,在校園生活中繼續加以鼓勵。

2:缺點和不足

。每個小孩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己的不足,比如容易開小差、不善於表達自己或者吃飯慢等。這些問題在預先告知老師後,能夠得到更多的關照和幫助。

3:特殊情況

。孩子個人的病史,過敏史或者一些特殊情況希望家長在老師家訪的時候務必提前說明,好讓老師和校方有所准備。

家長們在介紹自己孩子的時候不用過分強調介紹自己孩子的學術能力,幼兒園是一個讓孩子在學齡前階段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與人相處能力的地方。沈老師希望每位家長對老師和校方充滿信任,「我們絕對不會根據孩子會認多少字,會做多少題來評價一個孩子。我們希望的是每個孩子都能鍛煉好自己的自理能力,懂事懂禮貌,能夠在入學之後度過愉快地時光。」

其實,家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家長和孩子只要用最真實,最熱情的一面來和老師交流溝通就可以了。在家訪的這半小時中,逐漸建立起孩子和老師的親密感,家長對老師的信任感才是每一個老師在家訪時最希望達成的目標。

Ⅷ 幼兒家訪怎麼寫

【篇一】
為了讓新入園的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長一幼兒園老師們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在開學之前結束了所有新生的家訪工作,達到了100%的家訪率。

老師們來到幼兒家中,親切自然地自我介紹,叫叫幼兒小名使幼兒初步熟悉自己的老師,消除陌生感。牽牽小手,簡單的身體接觸使幼兒對教師產生好感及親切感。和孩子一起玩他們喜歡的玩具,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還可採取送小禮物的方法縮短彼此間的距離。在家訪期間老師們觀察幼兒的生活環境,如幼兒的游戲室是如何布置的,他喜歡玩什麼玩具等,這是為了便於教師在幼兒園盡可能為幼兒營造他熟悉的環境。同時,向家長了解孩子的一些生活習慣及飲食愛好,以便教師在幼兒園做好孩子的護理工作。

通過家訪,一方面了解幼兒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和家庭教育環境、以及他們在對待幼兒教育問題上所持的觀點等;另一方面通過家訪讓幼兒和家長盡早熟悉老師,初步建立師生間的感情。雖然短暫的家訪並不能夠完全改變孩子入園時的情緒,但老師們用愛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和關心愛護幼兒、教育幼兒,一定能夠讓孩子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篇二】

班級:中班

對象:蔡子彥

時間:5月份

家訪內容

原因:蔡子彥小朋友近段時間經常和王子強小朋友呆在一起,本來很乖的他變的得上課不專心聽講,午睡時兩個人湊在一起講悄悄話。考慮到她爸爸媽媽工作較忙,我們就電話聯系了她的媽媽。

老師:蔡子彥的媽媽,你好!近段時間,你家蔡子彥小朋友經常和王子強小朋友在一起玩,無論干什麼,她們兩人總喜歡粘在一起,現在,蔡子彥小朋友上課時比以前少認真了許多,總是乘我們老師不注意偷偷地同王子強講話,午睡時也是如此。

家長:

(媽媽)老師,你好!我們最近比較忙,感謝你們與我們及時溝通讓我們了解了他在學校的情況,我們會與他溝通了解情況,同時我們也會進行適當的教育。

熱點內容
初音的歷史 發布:2025-05-25 21:37:34 瀏覽:870
女人做什麼生意好 發布:2025-05-25 19:48:13 瀏覽:643
教育部大綱 發布:2025-05-25 19:23:37 瀏覽:960
2014高考地理試題 發布:2025-05-25 18:48:51 瀏覽:712
畫角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18:23:46 瀏覽:241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發布:2025-05-25 17:18:36 瀏覽:173
英語地點單詞 發布:2025-05-25 16:47:05 瀏覽:848
中國地理順口溜大全 發布:2025-05-25 15:58:28 瀏覽:657
co化學式 發布:2025-05-25 15:35:28 瀏覽:825
二年級數學余數應用題 發布:2025-05-25 15:31:43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