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的典籍
㈠ 師生分別的詩句
關於師生分別的詩句為:長亭外,古道邊,夕陽山外山。
㈡ 關於「師生」的名言
1、師者,所以傳抄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2、不管一個人取得多麼值得驕傲的成績,都應該飲水思源,應當記住是自己的老師為他的成長播下最初的種子.——瑪麗.居里
3、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4、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5、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6、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7、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8、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經:途經.好其人:愛戴教授自己的人,虛心向他 們求教.隆禮:尊崇禮義)——《荀子.勸學》
9、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10、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12、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13、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李覯《廣潛書》
15、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教師是石級,承受著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當代諺語
㈢ 中國古代典籍中最早用「先生」來稱呼老師的是
《曲禮 》 是是中國古代典籍中最早用先生稱呼老師,另外,儒家學派也是用「先生」來稱呼老師的。
㈣ 典籍的含義有哪些
典籍兩字聯起來並作為一種名稱大概始於戰國時期。《定定·定定下》曰:「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廟之典籍。」《左傳·昭公十五年》曰:「昔爾高祖伯魘,司晉之典籍,以為大政,故曰籍氏。」這里的典籍,或指先祖法度,或指國家法則。典籍的合稱仍然包括了「典」的含義,指記載法則、制度等重要的書籍。只是到了漢代以後,典籍才用作各種書籍的統稱。《後漢書·崔宣傳》稱崔宴「少沈靜,好典籍」。《三國志·蜀志·譙周傳》記載譙周耽古好學,以讀書為樂,「誦讀典籍,欣然獨笑,以忘寢食」。這里所說的「典籍」,便與當今泛指一切圖書的意義相同了。
㈤ 關於「師生」的詩句有哪些
元稹 密宇深房小火爐,飯香魚熟近中廚。野人愛靜仍耽寢,自問黃昏肯去無。
李頻 魏馱山前一朵花,嶺西更有幾千家。石斑魚鮓香沖鼻,淺水沙田飯繞牙。
杜甫 楚岸通秋屐,胡床面夕畦。藉糟分汁滓,瓮醬落提攜。飯糲添香味,朋來有醉泥。
理生那免俗,方法報山妻。
戴叔倫 百年渾是客,白發總盈顛。佛國三秋別,雲台五色連。朝盤香積飯,夜瓮落花
泉。遙憶談玄地,月高人未眠。
王建 別屋炊香飯,熏辛不入家。溫泉調葛面,凈手摘藤花。蒲鮓除青葉,芹齏帶紫芽。願師常伴食,消氣有薑茶。
師生情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論語·子罕》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清〗鄭燮
飲其流者懷其源, 學其成時念吾師。
㈥ 有關「師生」的詩句有哪些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㈦ 關於師生情誼的詩詞有哪些
《無題復》
唐 李商隱
相見制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己亥雜詩·其五》
清 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雪中書懷》
唐 杜牧
臘雪一尺厚,雲凍寒頑痴。孤城大澤畔,人疏煙火微。
憤悱欲誰語,憂慍不能持。天子號仁聖,任賢如事師。
凡稱曰治具,小大無不施。明庭開廣敞,才雋受羈維。
如日月縆升,若鸞鳳葳蕤。人才自朽下,棄去亦其宜。
北虜壞亭障,聞屯千里師。牽連久不解,他盜恐旁窺。
臣實有長策,彼可徐鞭笞。如蒙一召議,食肉寢其皮。
斯乃廟堂事,爾微非爾知。向來躐等語,長作陷身機。
行當臘欲破,酒齊不可遲。且想春候暖,瓮間傾一卮。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 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㈧ 師生共同進步的名言
1、友情為人生之酒。——楊格
2、人心齊,泰山移。——中國諺語
3、團結就是力量。——諺語
4、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俗語
5、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俗語
6、事成於和睦,力生於團結。
7、親之割之不斷,疏者屬之不堅。——韓愈
8、人不能孤獨地生活,他需要社會。——歌德
9、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薛宣
1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11、如果說,友誼能夠調劑人的感情的話,那麼友誼的又一種作用則是能增進人的智慧。——培根
12、一致是強有力的,而紛爭易於被征服。——伊索
13、篝火能把嚴寒驅散,團結能把困難趕跑。
14、朋友之間感情真誠,敵人就會無隙可乘。——薩迪
15、最偉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
16、朋友間的不和,就是敵人進攻的機會。——伊索
17、每個人應該遵守生之法則,把個人的命運聯系在民族的命運上,將個人的生存放在群體的生存里。——巴金
18、百根柳條能扎笤帚,五個指頭能握拳頭。
19、若不團結,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20、團結的`可貴,在敵人面前才會深知。
21、金銀財寶不算真富,團結和睦才是幸福。
22、兩個協調的力量,可以分十個人的力量。
23、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我們的團結是堅強的。——約·迪金森
24、聰明人與朋友同行,步調總是齊一的。——法國諺語
25、刀鞘保護刀的鋒利,它自己則滿足於它的遲鈍。——泰戈爾
26、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哀。——奧斯特洛夫斯基
27、勞動會給明天帶來歡樂,團結會給明天帶來勝利。
28、習與正人居之,不能無正也;猶生長於齊,不能不齊語也。——賈誼
29、所謂友情,是平等的人們之間離開了利益關系的交易。——哥爾斯
30、五人團結一隻虎,十人團結一條龍,百人團結像泰山。——鄧中夏
31、熬不過艱辛,就難得安樂;離開了和睦,就別想幸福。
32、三人省力,四人更輕松,眾人團結緊,百事能成功。
33、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雷鋒
34、我們結交朋友的方法,應該是給他人好處,而不是向他人索取。這種友誼最為可靠。——修昔底斯
35、惟有具備強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創造文明。——泰戈爾
36、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三國孫權
37、一切使人團結的是善與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惡與丑。——列夫·托爾斯泰
38、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馬克思
39、撇開友誼,無法談青春,因為友誼是點綴青春的最美的花朵。——池田大作
40、凡是經過考驗的朋友,就應該把他們緊緊地團結在你的周圍。——英莎士比亞
41、受惠的人,必須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則不可記住它。——西塞羅
42、當一個人受到公眾信任時,他就應該把自己看作為公眾的財產。——傑弗遜
㈨ 關於師生的語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
身教重於言傳。 ——王夫之
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
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陶行知
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 ——李贄
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於教師的德和才。 ——愛因斯坦
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 ——烏申斯基
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 ——烏申斯基
做老師的只要有一次向學生撒謊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從此為之毀滅。 ——盧梭
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什麼人。 ——車爾尼雪夫斯基
㈩ 表達「師生關系」的詩詞有哪些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南北朝)庾信《徵調曲》
譯文:普通百姓耕作在田間,做學問的人翶翔於禮樂之間。吃到樹上結的果實,便想到了結果實的樹;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頭。這句詩原本表達了對故土的思念之情,表示不忘故土、不忘本來,後人常用於學成的學生不忘知識的來源,是來自老師的教育。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譯文: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屬於通用的比喻句,後人常借用春蠶到死才停止吐絲,蠟燭燒盡時才停止流淚,來贊美老師為學生無私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對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和高尚品質給予的高度評價。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清朝)鄭燮《新竹》
譯文:「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意即新長出來的竹子之所以比舊竹子高,是因為新竹子在成長過程中,有老枝幹為它遮風擋雨。詩中,詩人借」新竹「與」老乾「來比喻師生的關系,一個人能夠超過老師和前輩,是因為老師和前輩的養育和培養,以此表達出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清朝)《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
譯文:哪怕只當了你一天的老師,也要終身作為父親那樣敬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傳》
譯文:桃樹李樹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不會說話,但仍然能吸引許多人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於樹下走出一條小路出來。比喻一個人做了好事,不用張揚,誇耀,向別人邀功,人們就會記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於言教,為人誠懇,真摯,就會深得人心。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比喻為人誠摯,自會有強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