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陶師德當選

陶師德當選

發布時間: 2021-08-22 17:45:41

1. 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談談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

作為一名優秀教師應愛崗敬業

教育是一項崇高的事業,它擔負著人類文明的神聖使命,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教師是一個受人尊敬的稱號,被人們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教師的工作平凡,甚至很辛苦,不像有些職業那樣轟轟烈烈、風風光光。這就要求教師要敬業愛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要耐得住清貧和寂寞,不為外面的花花世界所誘惑,靜下心來專心致志的做好教書育人工作。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師道德規范的思想前提,教師只有具備了愛崗敬業精神,才能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廉潔從教、為人師表、才能為祖國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二、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

教師所從事的是教育人、塑造人的特殊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教師的魅力涉及到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兩者不可缺一。一個道德修養良好但知識水平不夠,或者知識水平很高但師德很差的人都不是一名具有十分教師魅力的人。只有兩者兼備的教師才能吸引住學生,成為學生心中的楷模及良師益友。教師不是單純的教書匠,不能只滿足於給學生傳授知識,交給學生謀生的手段,還要教學生如何做人,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他們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這就要求我們要以極大的愛心,關心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三、教師應為人師表

教師為人師表,應當處處起表率作用,其言其行應為世人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對教師不但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因此,教師的師德、教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在教學實踐中,應始終堅持做到以下幾點:①應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要學生樹立紀律、法制觀念,教師必須率先垂範,做出樣子。在教學中嚴格遵守校紀校規,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隨意調課。答應學生的事,一定要做到,做到誠實守信。②應堅持嚴格的科學態度,認真做事,一絲不苟。教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偽,要培養學生嚴格認真的學習態度,要求教師一定要認真嚴謹, 嚴格按教育規律辦事,教學中不僅要注意教學內容的邏輯嚴謹,語言、板書的准確、規范,同時對學生的作業、試卷的批改等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要認真對待,做到精益求精。③多奉獻,少索取。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愛就是無私,愛就是奉獻。教師對學生的愛是神聖的,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教師愛學生就要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對一名好教師而言,只有了解了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根據他們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除此之外,要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 不憑個人好惡或成績好壞偏愛、偏袒某些學生或冷落、歧視某些學生。不侮辱學生人格,不諷刺、挖苦學生,對那些有生理缺陷, 自卑心理強的學生要特別關心, 幫助他們增強信心和勇氣。只有這樣, 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與信任, 從而保障教學的順利進行。

四、做一名合格的教師要終身學習, 不斷充電、提高自己。

在知識經濟時代, 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 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在未來社會中,無論從事哪種職業,都將存在終身學習的需要,更不要講教師是一種「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事實證明在科學和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果不經常學習,人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後於社會的要求。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需求, 也是對教師最根本的要求。現代教育要求教師學識淵博, 要給學生一杯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這「一桶水」的知識存量顯然已不再是傳統的意義能涵蓋得了的,必須變「這桶水」為「長流水」, 並把這種「長流水」變成有益於學生發展成長的「鮮活水」。升華為適合學生需要的「甘泉水」。唯有這樣,才能不誤人子弟,才能始終與時俱進,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教育事業, 離不開教師的勞動。我們今天要做一個好教師, 不僅需要學識淵博, 更需要良好的師德。只有不斷學習, 加強自身修養, 陶冶師德, 提高道德水準, 做到以德修身, 以德育人, 方能贏得社會的尊重, 也才無愧於 「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

望採納

2. 如何做好一名小學農村班主任

在學校教育中,孩子們和班主任的接觸最多,因此班主任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班主任對孩子的耳濡目染,能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習慣。那麼我們要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是一門值得我們探討的話題,也是新時代發展的迫切需要。下面我就怎樣做好一名小學班主任,談一談自己的看法。一、走近學生的世界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寫道:「你必須好好地了解你的學生之後,才能對他說第一句話。①」班主任需要從熟悉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動態入手,以此來充分的了解學生,才有可能走入他們的心理世界。比如在班級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把每一位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小學階段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都記錄在案,還可以為孩子們拍攝一些生活中的小短片,可以更加直觀的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成長與變化。用全面、細致的方法深入解他們,耐心傾聽、心理移位的方式,加強與學生們的溝通,俯下身來把自己放到學生的位置和角度上去體驗、去思考。在師生心靈交流的基礎之上去觸動他們的情感的心弦。其次,要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學生,這是獲取兒童世界「通行證」的關鍵。美國一位著名的作家曾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尊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失誤、錯誤、以及他們自己的選擇。很多班主任都習慣對學生包一切,認真自己的選擇可以取代學生自己的選擇,但卻因此剝奪了學生們體驗成長過程的權利和喪失了敢於選擇的信心和勇氣。一個懂得如何尊重學生的班主任,不僅讓學生們感到溫暖和舒心,她還像一縷春風吹拂著學生的心靈,撫平學生的憂愁,給人奮發向上的力量。二、善於組織和培養班集體組織和培養班集體是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的中心環節。班級文化是班主任帶領全班的同學共同營造出的一種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的氛圍和環境,在這種環境中,班級文化會放射出無形的教育力量,使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首先,確立共同的奮斗目標。這是一個班級的粘合劑,它凝聚著人心,指引大家前進的方向。班集體如果沒有一個共同奮斗的目標,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在確立班集體目標的過程中,班主任要起主導作用,同時班級成員也要積極參與。目標實現後,還要及時進行總結、評比,提出新的奮斗目標,組織新的活動,使班集體永遠處於不斷向前發展的運動之中。其次,開展豐富的活動。孩子純真、無邪的心靈,好似一片待墾的沃土,充滿希望。不僅身體的成長需要五穀雜糧和足夠的營養,心靈的成長也需要均衡的營養。一個善於開展班級活動的班主任,會讓孩子們在多姿多彩的活動中獲得心靈成長所需的養分,點亮他們內心的火光,讓他們享受成長的快樂。與此同時,在組織安排活動時,也應該考慮到孩子的需求,要給孩子們自由的活動空間,尊重他們的意願,當學生需要活動的時候,及時地安排與組織,會是一場教育的及時雨。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揮灑出令人驚訝的別樣精彩。最後,營造和諧的班級文化。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樣的,一種文化育一種人。正如一位教育家曾說,讓學生不隨地吐痰是一種教育,使學生不好意思隨地吐痰是另一鍾更高層次的教育。使學生浸潤於和諧的文化中,如沐春風,如浴甘露,受益無窮。以班級物質文化為例,所謂處處物語皆心語,它是具有豐富內涵的人文環境,是潛移默化的教育因素。在班級中建立「圖書角」,滿足學生們閱讀的需求;「生物角」里擺滿孩子們自己種植的花草;牆壁上的「爭心表」,激發兒童的上進心和競爭意識;講台下設置「聚寶盆」,培養學生們拾金不昧的品質等。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們才能有意識建立良好的班級秩序,健全班級規范,完善班級制度文化,從而鍛鑄班級精神,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優秀的班風。三、引導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學會健體。當前,沉重的學習負擔使人們忽略了兒童身體健康狀況的發展,導致兒童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我國的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呈低齡化趨勢。1999年,城市小學生近視率為22.78%,小學生的肥胖率也出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有的孩子甚至連十分鍾的升旗儀式都堅持不住,以至於昏倒在操場。作為班主任,應該把指導孩子們學會健體放在首位,同時要與家長相互協助,保證孩子們健康的體魄。學會學習。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首先要從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做起,去激發他們學習的直接動機,要讓孩子們覺得學習知識是一件享受的事情,而不是痛苦的經歷。其次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學會勤奮努力、獨立思考、認真專注、珍惜時間。最後,還需要教會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兒童的這種心理更為強烈。②」在學習中,如果問題是學生自己提出的,他們就會主動去尋求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學會做人。人的一生都在做人。學會做人也是我們一生需要面對的問題。一個人不論有多少知識,多少財富,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他最終都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而對於我們年幼的孩子,我們首先要讓他買認識到生命的價值,教會他們珍愛生命。小學低年級可以開展健康教育,設計一些「危急」的場景,教會學生怎樣面對生活中的意外傷害,以及學會基本的應急法;中年級的學生可以開展環境教育;高年級的學生教會他們如何面對挫折,克服困難。其次,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我們常常能聽到孩子自殺、離家出走、與父母對抗等負面新聞,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就在於孩子們不懂得感恩。而作為班主任,有責任從小在孩子的心中播撒愛的種子,通過各種活動讓孩子們學會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同學,並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學習、挫折。四、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班主任自身建設的關鍵是其自身的素質的提高,努力展現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廣博的文化素養,使學生不僅認定你是大家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你當做好朋友,只要樹立起這種嚴而可親的權威,就能在工作中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熱愛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教學成功的最大秘訣就在於如何愛學生。可以說,師愛是教育的靈魂,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是一位班主任必須具備的品質,也是需要教師終身踐行的理念。不斷學習。教師的天職是「傳道、授業、解惑」,可隨著現在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知識的傳播渠道越來越多樣化,教師已經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因此,這就敦促著新時代的班主任必須不斷用新的知識充實武裝自己。不僅要精通所教學科,還要廣博地涉獵各門學科。除此之外,還要向實踐學習,實踐中的老師包括學生、同事等等。陶行知認為:我們「最偉大的先生」,「那就是小孩子——我們所教的小學生」。「不願向小孩子學習的人,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寬容大度。在處理各項日常工作及對學生的缺點與錯誤時,班主任要表現得心胸豁達。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年幼的孩子。當學生犯錯時,多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弄清犯錯的原因,然後引導他們健康發展。只要學生有點滴進步,就給予他們鼓勵和賞識。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有時寬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懲罰更加強烈。公正無私。做到這點是班主任的一個境界。人都會有偏心的心理,班主任也不例外。但是孩子們對於老師的偏心,自己不公平的待遇是及其反感的。曾有調查表明,學生們心中好班主任應具備的各項素質當中,「公正無私,一視同仁」位居之首。這也說明,學生們是多麼渴望自己的老師能不偏愛、不歧視我們每個人。簡而言之,班主任是小學生美好心靈的雕塑者。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會以她對學生的愛心、耐心、細心打動著每一個孩子的心靈,留在孩子們最深處的記憶力。當我們把一個個性格各異的小學生培養成為祖國各條戰線上的有用之才時,這將會是一位小學教師最大的滿足和永遠的幸福。

3. 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

1、要「勤知」。努力學習教師道德理論,樹立人民教師道德的理論人格。人民教師道德理論是教師進行職業道德修養的指導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別善惡、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領域里戰勝那些錯誤的,落後的道德觀念。
2、要「善行」。參加社會實踐,做到知行統一。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進行教師道德修養,反思理論的指導作用,是教師修養的根本辦法。
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無論理論知識掌握的多麼豐富出色,如果經不起實踐的檢驗,其理論的說服力是蒼白無力的

4. 南昌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師資

學校共有專業技術人員57人,其中高級教師12人,中級教師20人,承擔18個班近千名學生的繁重教學任務。學校堅持「內強素質,外塑形象,走內涵發展的道路」,努力實踐「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興校」的辦學思路,造就了一支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使學校成為全市唯一承擔了中央科教所「九五」、「十五」國家重點課題的實驗學校。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多年來,學校堅持實施「鑄造師魂、陶冶師德、培養師能」的名師工程,培養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學校嚴格執行教學常規,積極開展教學練兵活動,促使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樹立質量意識。
建立健全嚴格的管理制度,規范教師育人行為。《教職工考勤條例》、《教職工考核條例》、《教職工失誤、失職責任追究制度》等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執行中的人性化管理,進一步增強了教師育人的責任心。
深入持久的開展「校本培訓」活動。每年暑假,學校動員組織部分專業對口的教師去農大和科技師院進行業務培訓。平時,有計劃邀請省、市教育專家來校講座,拓寬教師的知識視野。為了把校本培訓落到實處,我校將培訓工作列入專業技術人員考核,作為業績記入個人業務檔案。活動的開展,使一大批「雙師型」教師脫穎而出,成為學校持續發展的中間力量。

5. 如何培養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職業道德培養說到底就是培養教師良好道德品質的過程。而道德認識、情感、意志、行為和習慣是構成教師道德品質的基本要素。因此,教師道德修養實際就是提高教師的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感、磨煉師德意志、培養師德行為的過程。

(一)提高師德認識

教師是學生心靈的鑄造者,是學生品格的塑造者,是學生心智的啟迪者。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不僅要教好書,而且更重要的是育好人。要切實改變「唯分是優」的傳統觀念,認識自己肩負的責任。

(二)陶冶師德情感

師德情感是指教師心理上對師德規范所產生的一種愛憎、好惡、榮辱、美醜等的情感體驗。師德情感是師德品質形成的條件和因素,在師德品質的培養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首先,師德情感是把教師的師德認識轉變德意志和師德行為的持續動力。

其次,師德情感具有評價行為和調節行為的作用。

師德情感主要包括正義感、自豪感、榮譽感、幸福感等。

正義感要求教師以公正不倚的態度來對待學生和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

自豪感是教師因本職工作偉大而感到光榮的一種道德情感;

榮譽感是教師為社會作出貢獻而受到社會肯定和鼓勵,從而意識到自己的社會價值並感到喜悅和自我安慰;

幸福感是教師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由於感受和理解到目標和理想的實現而得到精神上的愉快和滿足。

(三)磨煉師德意志

教師道德意志是教師要履行教師道德原則和規范時所表現出來的自覺克服一切困難和障礙,做出抉擇的力量和堅持的精神。

一方面,正確的師德認識和強烈的師德情感是形成教師道德意志的源泉;

另一方面,教師道德認識提高和教師道德情感培養也需要教師道德意志作保障。

教師道德意志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師道德意志的自覺性;

第二,教師道德意志的堅持性;

第三,教師道德意志的果斷性;

第四,教師道德意志的自製性。

(四)培養師德行為

進行師德教育不僅僅在於使教師形德認識,激發師德情感,磨煉師德意志,更重要的是把這種師德意識轉化為相應的師德行為,並經過反復的實踐形成習慣。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過程是提高教師道德認識、陶冶教師道德情操、磨煉教師道德意志、養成良好的教師道德行為習慣的四個環節的有機統一的道德實踐活動的過程。

熱點內容
2017年四川數學卷 發布:2025-05-18 00:16:14 瀏覽:719
中國社會科學院暑期 發布:2025-05-17 23:31:35 瀏覽:687
簡單廣場舞教學 發布:2025-05-17 20:37:48 瀏覽:13
二級學科博士點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125
永興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664
高中教師資格證考試用書 發布:2025-05-17 16:29:17 瀏覽:52
小學教師的條件 發布:2025-05-17 16:21:01 瀏覽:419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題庫 發布:2025-05-17 16:14:16 瀏覽:819
夏威夷群島地理位置 發布:2025-05-17 16:10:46 瀏覽:949
奴隸老師漫畫全集 發布:2025-05-17 16:01:34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