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代稱

師生代稱

發布時間: 2021-09-07 02:17:08

1. 古代以來學校的代稱

http://..com/question/113147574.html?si=1
網路知道已經有人解答過了。

中國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學校。那時學校的名字叫「癢」。高一級的大學叫「上癢」,低一級的小學叫「下癢」。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把學校又分成了四個等級,按級別叫做:「學」、「東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066年)時,又把這四種學校的名字給為:「學」、「右學」、「左學」、「序」。

後來的朝代還有在王府里設立的學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漢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級的學校稱做「太學」,下面分別稱做「東學」「西學」「南學」「北學」。再後來把「太學」改為「國子學」,「國子寺」,「國子監」。漢代,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一個比較昌盛的時期。漢代的學校分為官學與私學兩種。其中私學的書館,亦稱蒙學,系私塾性質,相當於小學程度。

到離現在最近的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國子監」已經不是學校的性質了,成為國家專門管理教育的機構。而這時候一般的學校稱為「書院」、「書堂」、「私塾」等。

光緒二十九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不但明確了整個學校教育制度,還規定了各級學校的課程。《奏定學堂章程》里公布的小學課程是我國第一套正式的小學課程。

2. 老師的別稱

古代對教師的別稱

師:歷朝對教師的約稱。

老師:為宋元時期小學教師的別稱。

師父版、師傅:權歷代對教師的尊稱。

師長:外傅:古代對教師的尊稱。

師資:先秦以後歷代對教師的別稱。

西席、西賓、講席:漢代對教師的稱謂

經師、漢代以後歷代在「校」或「學」中傳授經學的教師稱之「經師」。

博士:經學教師稱「博士」。至唐宋時期,各專業學校更有「律學」、「算學」、「書學」博士之分。

先生:古代對「門館」、「私塾」老師中年長者的尊稱。

教授:原為學官稱謂,自宋代始,宗學、律學、醫學、武學等科均設「教授」,以傳授學業。

講師:古代對講授武事或講解經籍的教師稱「講師」。

助教:為「國子學」(後稱之為「國子監」)教師的稱謂,其任務是協助博士教授生徒。

教諭:宋代以後歷代對京師所謂小學和武學中的教師的稱謂。

教習:明清入選翰林院的進士(庶士生)之師的稱謂。

訓導:明清時期,府設教授,州設學正,縣設教諭,掌教育生員,其副職皆稱「訓導」。

山長或院長:弟子對書院中授徒講學教師的敬稱。山長或院長並總領院務。

師保、師友:古時貴族子弟有師有保,弘統師保。晉代有師和友在諸王左右陪侍輔導,故稱「師友」。

教師、先生、人類靈魂工程師、園丁、慈母、春蠶、蠟燭、人梯

3. 古代老師怎麼稱呼學生

古代老師一般稱呼學生為弟子、門生。如:宋·歐陽修 《後漢孔宙碑陰題名》:「其親授業者為弟子,轉相傳授者為門生。」 學生要從師而學,受業於老師,才有望成才。對於老師,學生就是弟子。

(3)師生代稱擴展閱讀:

古代時的師生關系:

中國歷史上有重視培養和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傳統。春秋時期孔丘同他的弟子的關系,是古代的楷模。他熱愛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學生對他尊重景仰,親密無間。

戰國時期,荀況用「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比喻學生可以後來居上,超過老師。唐代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又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上述傳統只是反映少數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與實踐的一個方面。

在封建社會中佔主導地位的師生關系,是受封建等級制的制約,並服從封建統治階級的教育目的的。

如《尚書》所記:「朴作教刑」和《學記》所載「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說明教師可對學生施行體罰。教師被納入「天、地、君、親、師」的序列,學生就只能恭敬從命,不能反問質疑。

在西歐中世紀,學生對教師則必須絕對服從,只能聽而不問、信而不疑;稍有違犯,就會受到教師的責打。這種人身依附、依靠棍棒維持學校紀律,壓抑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狀況,是封建社會師生關系的主要特徵。

4. 古代一些常用的代稱有什麼 比如:桃李、須眉、巾幗、桑梓、高足、杏林等。考試用,要全一點的。

金烏、汗青、肝膽、千金、尺素、杜康、樓蘭、紅豆、手足、阿斗(無能的人)
同窗、梨園、杏壇、
玉兔、嬋娟、蟾宮都指(月亮)

父母同稱高堂、椿萱、雙親、膝下。

父母單稱家父、家嚴;家母、家慈。

父去世稱:先父、先嚴、先考。

母去世稱: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稱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稱昆仲、手足。

夫妻稱伉儷、配偶、伴侶。

同輩去世稱: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別人父母稱:令尊、令堂。

雖人兄妹稱:令兄、令妹。

雖人兒女稱:令郎、令媛。

妻父稱:丈人、岳父、泰山。

別人家庭稱: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稱: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統稱:男稱須眉、女稱巾幗。

夫妻一方去世稱:喪偶。

老師稱:恩師、夫子。

學生稱:門生、受業。

學校稱:寒窗、雞窗。

令尊令嚴:尊稱對方父親

令堂令慈:尊稱對方母親

令愛令媛:尊稱對方女兒

令郎令嗣公子:尊稱對方兒子

家嚴家父:指自己的父親

家慈家母:指自己的母親

舍妹弟:指自己的弟弟,妹妹

小犬:對自己兒女的謙稱

拙荊賤內:對自己妻子的謙稱

在下鄙人:對自己的謙稱

5. 代稱詞大全

1桃李(學生) 2高足(徒弟) 3汗青(歷史)
4桑梓(家鄉) 5須眉(壯士) 6巾幗(女英雄)
7玉兔(月亮) 8阿斗(懦弱無能的人) 9杜康(美酒)

6. 代指學校的美稱有哪些

1、璧池

古代學宮前半月形的水池。借指太學和皇帝的選士之所。

2、村塾

舊時鄉村私塾。

3、東序

相傳為夏代的大學。也是國老養老之所。



4、洞學

指古代設在名山勝地的書院。

5、府學

古代官學之一種。由府一級設立。

6、國庠

國家開設的學校。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隋、唐、宋、元、明、清,稱國子監。晉稱國子學,北齊稱國子寺。清末改革學制,自光緒三十二年起設學部,國子監並入學部。

7、鴻都門學

東漢靈帝光和元年設在洛陽鴻都門的學校。專習辭賦書畫。學生由州、郡、三公舉送,學成後多授予高級官職。

7. 古時師生合稱有哪些

古代對老師的稱呼:夫子、先生、山長、外傅、教習等等。
古代對學生的稱呼:門生、弟子、受業、桃李、高足等等。

8. 古代對老師和學生有哪些稱呼

古代對老師的稱呼:夫子、先生、山長、外傅、教習等等。

古代對學生的稱呼:門生、弟子、受業、桃李、高足等等。

一、古代對老師的稱呼:

1、「夫子」[fū zǐ],舊時稱呼學者或老師。

例:《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戰國)

「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

釋義:希望老師您幫助我,實現我的願望,明確的指教我。

2、「先生」[xiān shēng],古代稱別人先生有向別人學習的意思,達者為先,師者之意。後延伸為對人的一種尊稱。

例:《書信集·致蕭軍蕭紅》——魯迅(近代)

「我的確當過多年先生和教授,但我並沒有忘記我是學生出身。」

3、「山長」[shān cháng],山長是歷代對書院講學者的稱謂.五代蔣維東隱居衡山講學時,授業者稱之為山長.廢除科舉之後,書院改稱學校,山長的稱呼廢止。

例:《文明小史》——李伯元(清)

「本是郎中放的知府,因為辦軍裝的事罣誤了,制台為他學問好,請他做個書院的山長,後來改了學堂,便充總辦之職。」

釋義:他本來是郎中大人派放的知府,因為置辦軍服的事情耽誤了,制台大人覺得他的學問很好,就請他做了出院的老師,後來書院改成了學堂,便安排了總辦的職位。

4、「外傅」[wài fù],是指古代貴族子弟到一定年齡出外就學,所從之師稱外傅。

例:《節寰袁公行狀》——董其昌(明)

「(袁可立)七歲就外傅,受《毛詩》,又授《禮記》。」

釋義:袁可立七歲離家就學於老師,精通《毛詩》和《禮記》。

5、「教習」[jiào xí],古代對於從事以教授他人學習為生的人,都稱為「教習」。

例:《桃花扇·傳歌》——孔尚任 (清)

「在下 固始 蘇昆生 是也,自出阮衙,便投妓院,做這美人的教習。」

釋義:我是固始縣來的蘇昆生,從阮衙出來,就投入了妓院,做了這個美人的老師。

二、古代對學生的稱呼:

1、「門生」[mén shēng],指求取知識學問的學子與學生,或者是受到有知識與德望的人家與學術界長者授業之人的稱呼。泛指學生與弟子。

例:《跋尾·後漢孔廟碑陰題名》——歐陽修(宋)

「其親授業者為弟子,轉相傳授者為門生。」

釋義:親自傳授的人是弟子,間接傳授的人是門生。

2、「弟子」[dì zǐ],古代對求學之人的稱謂,以弟子的身份拜師學藝。

例:《論語·雍也》——孔子(春秋)

「哀公問曰:弟子孰為好學?」

釋義: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最好學?」

3、「受業」[shòu yè],古代學生對老師的自稱,弟子對老師亦自稱受業。

例:《庸盦筆記·徐庶成真》——薛福成(清)

「餘六七歲時,從之受業。」

釋義:我六、七歲的時候,就跟著當了學生。

4、「桃李」[táo lǐ],古代比喻栽培的後輩和所教的門生。

例:《宣上人遠寄和禮部王侍郎放榜後詩因而繼和》——劉禹錫(唐)

「一日聲名遍天下,滿城桃李屬春官。」

釋義:放榜這一天,名聲就傳遍了天下,所有的門生都屬於天子門下。

5、「高足」[gāo zú],古代指對別人的學生的敬稱。

例:《世說新語.文學》——劉義慶(南朝)

「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不得相見,高足弟子傳授而已。」

釋義:鄭玄投奔馬融的門下,三年沒有見過面,只能聽其得意門生們的講授。

9. 教師的別稱是什麼啊

1、師長

含有視老師為尊長之義,是古時候對教師的尊稱之一。

2、夫子

原為孔子門徒對孔內子的尊稱,後來夫子成為容人們對教師的尊稱。

3、山長

是歷代對山中書院的主講教師的稱謂,其出處源於《荊相近事》。五代十國時期,蔣維東隱居衡山講學,受業者眾多,蔣維東被尊稱為「山長」。此後,「山長」成為對教師的一種尊稱。

元代時,各路、州、府都曾建有書院,設山長。明清沿襲元制,乾隆時期曾一度改稱院長,清末仍叫山長。廢除科舉之後,書院改稱學校,山長的稱呼廢止。

(9)師生代稱擴展閱讀

教師作用:是教書育人的靈魂工程師,是燃燒的蠟燭,是無私奉獻的精神聖者,甚至是決定學生的命運的救世主。

在社會發展中,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對學生來說,又是學生智力的開發者和個性的塑造者。因此人們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崇高稱號給予人民教師。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他是學生們身心發展過程的教育者、領導者、組織者。教師工作質量的好壞關繫到我國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質提高的程度,從而影響到國家的興衰。



熱點內容
中學英語下載 發布:2025-05-14 20:01:44 瀏覽:498
小蘋果舞蹈教學兒童版 發布:2025-05-14 18:06:07 瀏覽:916
高三語文卷 發布:2025-05-14 17:40:03 瀏覽:761
五年級上冊語文達標卷 發布:2025-05-14 16:38:37 瀏覽:871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
中小學師德總結 發布:2025-05-14 14:47:39 瀏覽:720
初中教學進度 發布:2025-05-14 13:33:36 瀏覽:758
新產業化學發光儀 發布:2025-05-14 13:22:51 瀏覽:775
帶班主任的老師 發布:2025-05-14 13:20:39 瀏覽:240
氧化鋁化學 發布:2025-05-14 13:03:56 瀏覽: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