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湯柳老師

湯柳老師

發布時間: 2025-09-21 13:20:16

1. 描寫老師形象的段落24句

1、我們班的陳老師呀,她有一頭短到頸部中間黑發,眼睛炯炯有神,身高大概是一米五幾。我們喜歡陳老師,不僅僅是因為她那和藹可親的外表,更是因為她愛我們班的每一個人。

2、沈老師臉龐圓潤,藏在眼鏡底下的眼睛雖不算大,但炯炯有神,上課時不專心朝你看一眼便能知道它的威力,鼻子下的嘴巴小巧玲瓏,無論是講解題目式傳授道理都是那麼地清晰。

3、張老師的眼睛小小的,一笑起來就變成了一條窄窄地縫,他還帶著一副厚厚的黑邊眼鏡,伍冊譽看樣子近視度數還挺高。這眼睛遮住了張老師那不起眼的小眼睛,一看就是很有學問的樣子。

4、我有一位好老師,可敬又可親,她高高的個子,所穿的衣服都很美麗,一頭漂亮的卷發,一雙眼睛炯炯有神,一張能說會道的嘴,講起課來滔滔不絕,這就是我們的班主任徐梅茵老師。

5、她是一個中等身材,有著微卷利落的短發,已是一個母親卻總穿著時尚靚麗但合身的服裝的可愛老師。不必說知識淵博,也不必說品德高尚。單是林老師的幽默,就讓我們愛上了語文課。

6、張老師呢,臉挺圓的,他可是個典型的瓜子臉,你們一定會很疑惑,臉圓的人怎麼會是瓜子臉,我得解釋一下,張老師的瓜子臉可不是葵花籽那樣尖尖的,而是如南瓜籽似的,很圓,很肥。

7、我很敬佩錢老師,她是我們的數學老師。她的個子高高的,梳著整齊的短發。她的眼睛很敏銳。只要有誰在上課時不專注,做小動作,她馬上會發現,嚴肅地看他一眼,警告他要專心聽講。

8、陳老師個子不高,留著短發,一綹劉海溫柔的伏在前額上,柳葉般的細眉下面有一雙美麗的杏兒眼,挺拔的鼻樑下是一張櫻桃小嘴。米色的上衣和緊身的牛仔褲,讓陳老師給人的感覺特別精神。

9、他,是一位教育有風度的人,乃吾數胡老師之尊稱。觀其外貌,又頗有學者風度,一頭又粗又黑的頭發被那張帥氣的臉服服帖帖,高鼻樑,堅毅的下巴,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閃爍著無限智慧的光芒。

10、語文老師今年40多歲了,圓圓的臉上柳葉細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高高的鼻樑上還架著一副眼鏡,這顯得老師知識淵博,才學很高,老師烏黑油亮的頭發披在肩上,老師穿的衣服總是美麗大方。

11、她,是我的語文老師-陶老師。黑黑的頭發披在她的臉上,彎彎的眉毛長著被粉紅眼鏡修飾的一雙水晶般的眼睛,嘴巴如櫻桃般的鉗在她的臉上,第一次聽見她的溫柔的聲音,我不經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12、張老師有著金黃的頭發,一雙會說話的眼睛。每天都能穿著不同的著裝,可見老師曾經也是一位極愛漂亮的淑女。每一天都能看到您溫和又有點可愛的笑臉,讓我們感覺到您很平易近人與對生活很樂觀與積極。

13、我有一位和藹的老師,她總是耐心地教導我們,從不要求有什麼回保。她有著烏黑閃亮的頭發,有這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她的眼睛裡總會有著一道光線,這是她對我們的愛,我們總能從她的眼睛裡看到希望。

14、我很喜歡我們的班主任——陸老師,她微卷的披發顯得格外美麗,她有一張和藹可親的臉,臉上時時掛著甜美的微笑。一雙水靈靈的眼睛炯炯有神,總能讓求知的我們得到滿意的回答。

15、她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身材,她還有一頭漂亮的頭發,烏黑油亮,又濃又密,她站在陽光下,輕輕一搖頭,那頭發就會閃出五顏六色的光澤。她是誰呢?她就是我們的——湯老師。

16、我的數學老師,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戴著一副金絲邊眼鏡。在課堂上,那雙眼睛時時刻刻掃視著我們。數學老師的額頭上刻著一條條皺紋,好像是為我們操心而刻下的。數學老師已經五十幾歲了,頭發有些花白,她姓沈。

17、黃老師中等個子,身材苗條,頭上愛扎著一條馬尾辮,平日里喜歡穿一條長款大擺裙,上身搭一件合身的T恤,腳上再配上一雙姿緩細高跟鞋,顯得很漂亮、有氣質。她一笑起來嘴角邊就會出現兩個淺淺的酒窩,讓人感覺和藹可親、平易近人。

18、品德老師來了,只見她完美的身材,美麗的臉蛋上鑲著一雙黑寶石一樣的眼睛,不大不小的嘴巴里有兩排非常整齊的牙齒,黑黑眉毛像兩條彎彎小船,你們聽了,覺得一定會是一個溫柔的老師,可是人不可貌相,如果你們不相信,可別怪我哦!

19、我們的數學老師長得矮矮胖胖,挺著個啤酒肚,頭很大,臉上肥肉縱橫,兩顆黑豆似的眼睛鑲嵌在臉上。他特腔段愛笑,笑起來肥肉就將眼睛擠成一條線,那樣子特憨,特逗。所以,我一直在暗地裡稱他為「憨逗老師」。

20、我的老師有一頭烏黑發亮的頭發,扎著清秀的馬尾辮,苗條的身材,個子不高,高高的鼻樑上有一雙雪亮的眼睛,還架著一副文靜的眼鏡,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大家猜猜她是誰呢?她就是我們的語文老師——金老師。

21、她,是一位最令我欣賞的老師。長長的,打卷兒的頭發披在肩上,戴一副含有學問的眼鏡,苗條的身姿,細長的腿,一看就知道是個跳舞的人!想必大家也都猜出來了吧!她,這位美麗的仙女,就是我的舞蹈老師——蔡老師。

22、吳老師有微微的啤酒肚,就像一個剛剛顯懷的孕婦。那他究竟體重幾何呢?經過一番熱火朝天的討論,決定派我們班的大力士張同學上台去抱一抱吳老師。只見他雙手環住吳老師的腰,微微下蹲,使足了力氣,可終究還是沒能抱起來,引得全班鬨堂大笑。

23、她的臉圓圓的,經常穿著漂亮的裙子,笑的時候眼睛眯眯的,好看極了。在我們做錯事的時候,她會嚴厲地批評、及時地糾正我們;在我們取得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進步的時候,她都會毫不吝嗇地表揚我們。她就是我們最親愛的語文老師——林老師。

24、李老師的眉毛黑黑的,圓圓的臉上戴著一副金邊眼鏡,眼睛後面是一雙亮晶晶的眼睛,有時很嚴厲,有時又很溫柔。一笑起來就露出兩個深深的酒窩,還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我最喜歡聽她說話了,什麼都知道,她說的每一句都讓我感到那麼神奇,讓我明白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2. 汶川大地震救人的老師有哪些

譚千秋——大愛無聲鑄師魂

大愛無聲鑄師魂

追記在汶川地震中護衛學生的英雄教師譚千秋

地動山搖。他弓著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趴在課桌上,伴著雷鳴般的響聲,冰雹般的磚瓦、灰塵、樹木紛紛墜落到他的頭上、手上、背上,熱血頓時奔涌而出;他咬著牙,拚命地撐住課桌,如同一隻護衛小雞的母雞,他的身下蜷伏著四個倖存的學生,而他張開守護翅膀的身軀定格為永恆……5月13日22時12分,當搜救人員從四川省德陽市漢旺鎮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的廢墟中搬走壓在他身上最後一塊水泥板時,所有搶險人員都被震撼、落淚。

他叫譚千秋,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被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譽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村裡有名的「大孝子」

1957年8月,譚千秋出生在祁東縣步雲橋鎮岩前村。他的父母老實善良,有5個兒女,他排行老大,由於家境貧寒,每頓飯都是以紅薯、豆子等雜糧為主,只有一點點米飯,他總是將米飯讓給弟弟妹妹吃,自己和父母吃紅薯。

譚千秋深信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他學習非常刻苦,村民都將他作為「勤學楷模」教育孩子。為學好英語,他將英語單詞寫好貼在牆上,睡覺時就記,記不上就點亮燈看一下再記。1975年夏,他高中畢業回家務農,但他沒有放鬆學習,白天跟大家一起出集體工,晚上學習到次日凌晨,困了就用毛巾沾點冷水敷在臉上。兩年後,他成了一名代課教師。

1978年夏,譚千秋考上了湖南大學。1982年大學畢業,主動報名到四川東方汽輪廠職工大學當了一名「支邊」教師。

譚千秋成家立業後,考慮到三個弟弟都在農村,他一人承擔起贍養父母的義務,還花錢為家裡裝了電話,並竭盡全力幫助弟弟妹妹。

大弟弟譚繼秋在家種地收入甚微,便借了幾千元買了一台三輪車跑運輸。1993年夏季的一天,不慎車翻人傷,花去了幾千元醫葯費。舊債未還,又添新債。譚千秋聞訊後,立即給弟弟寄來2000元錢,還寫信安慰弟弟,只要人沒事就好,並要弟弟到他那去散散心。車禍對譚繼秋身體影響很大,但為了生計,不得不到雲南打工,譚繼秋便寫信鼓勵弟弟,還在信中夾寄了40元錢。譚繼秋和二弟都沒房住,兩兄弟建了房,譚千秋給每位弟弟資助3000元。

2006年6月,父親不幸患上骨髓癌。譚千秋立即回老家召開家庭會,他體諒弟弟都在農村,家境不好,便主動要求負擔父親的醫療費。他怕弟弟和弟媳不同意,便找了個借口:「我在家時間少,平時你們照顧父母很辛苦,就給我一個盡孝的機會吧!」兄弟們拗不過他,只好同意,父親住院花去醫療費2萬多元,他一人承擔。

譚千秋工資不高,生活非常節儉,他衣著樸素,大熱天連冰棒和礦泉水也捨不得買,口乾了他便到附近找井水解渴。他幾年才回家一次,因車費太貴,來回一次要2000多元,他便將這些錢省下來支援家裡,幫助別人。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譚千秋為人正直,富有愛心,很有正義感。還在念小學,他就特別喜歡幫助別人,如果在放學時下雨,他一定會把雨傘讓給沒帶傘的同學,自己則淋著雨回家。

岩前村現任村支書譚永生與譚千秋是小學同班同學,關系很好。一次,譚永生和另一個同學打架,他正好路過,譚永生叫他來幫架。沒想到他跑過來,不但沒幫譚永生,反而將他們拉開:「都是同學,不好好相處,打什麼架啊!」隨後,耐心地做兩人的工作,直到他們握手言和。

高中畢業後,村裡許多村民不識字,他便向村幹部建議,辦起了掃盲夜校。他主動當起了教師,白天出工,晚上義務為村民上課,手把手地教村民寫字,學文化,他讓不少一字不識的村民能看懂報紙,懂得如何科學種田。

譚千秋多才多藝,會吹笛子,拉二胡,寫歌詞……為活躍村民的文化生活,他與幾個年輕人組成村文藝宣傳隊,晚上自編自演文藝節目,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表揚村裡的好人好事,批評賭博、不尊老愛幼等社會不良現象,成為村民喜愛的一道「文化大餐」。有一天晚上,他和譚永生參加村裡的文藝表演,來不及吃晚飯,便帶上兩個紅薯:「來,快吃,我剛從家裡吃過了。」第二天,譚永生才從他弟弟那裡得知,他當晚在家裡根本沒吃晚飯。

譚千秋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村裡修路、建校,他都捐了款。他對學生非常關心,哪怕是操場上有一顆小石子,他都要撿開,怕學生玩耍的時候摔倒。哪位學生有困難,他就盡力相助;學生沒吃飯,他會將學生叫到自己家裡做飯給學生吃;學生身體不舒服,他會掏錢帶學生去醫院看病,被同事們譽為「最疼愛學生的人」。他經常教育弟弟妹妹要樂於助人,在他的熏陶下,弟弟妹妹總是去幫助別人,妹妹和妹夫曾一年供養了五個貧困孩子上學!他的人格魅力還深深地影響了下一代,他的大女兒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法學院,她說一定要用法律為眾多受害者討回公道。

譚千秋經常教育學生:「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社會責任感。」1982年6月大學畢業後,學校準備讓他留校任教。當學校領導徵求他的意見時,他主動請纓:「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學校也需要人才啊。」領導反復做他的工作。當他得知四川東方汽輪廠職工大學急需教師時,便立即申請到那裡去,一個月後,他如願以償地分配到該校工作,在那裡一干就是27年。

1996年,一個朋友准備把譚千秋調回衡陽,待遇從優,被他婉言拒絕。父母見他離家太遠太孤單,極力勸說他回來,他便耐心地對父母說:「湖南培養了我,四川養育了我,還是在四川多干幾年再說吧。」後來,汕頭、韶關有關單位高薪聘他去工作,他還是選擇留在四川,直到將自己的一切獻給了這片熱土。

張開守護的翅膀

5月12日,一個黑色的日子!

清晨,天空陰沉沉的。

下午2點多鍾,譚千秋在教室上課,他正講得起勁時,房子突然劇烈地抖動起來。地震!譚千秋意識到情況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麼也不要拿!快……」同學們迅速沖出教室,往操場上跑。房子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並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還有四位同學已沒辦法沖出去了,譚千秋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自己弓著背,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蓋著四個學生。轟轟轟——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

13日22時12分,譚千秋終於被找到。「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後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第一個發現譚老師的救援人員眼含熱淚,他說,譚老師誓死護衛學生的形象,是他這一生永遠忘不掉的。「地震時,眼看教室要倒,譚老師飛身撲到了我們的身上。」回憶當時的情景,獲救的學生神情仍然緊張。

同在一所學校任教的妻子張關蓉終於在次日清早見到了自己的丈夫。她拉起丈夫的手臂,要給他擦去血跡時,丈夫僵硬的手指觸痛了她脆弱的神經,她輕揉著丈夫的手指,痛哭失聲……張關蓉仔細地擦拭著丈夫的遺體,蓬亂的頭發被細細地梳理成丈夫生前習慣的發型:「我的愛人,讓我給你細細擦去手上的污泥,就像你曾經溫柔地擦去我臉上的淚水。我的愛人,你寬闊的臂膀給了我棲息的港灣,更給了大震中四個孩子生命的新岸。男子漢也會累嗎,你怎麼躺下就不再起來?讓我跪下來,依然和你保持最近的距離,讓我為你溫暖冰涼的手指……」

張關蓉和譚千秋曾相約相親相愛到地老天荒。地震前一天,丈夫給小女兒買了兩雙鞋子、一條褲子,她還問丈夫為什麼一下子買了這么多,誰知,這似乎就預示了陰陽永隔。

「他肯定捨不得我們一家。」張關蓉說,將丈夫送到殯儀館火化時,鞭炮響了兩下就熄滅了,似乎丈夫還在眷顧著她們母女。如今,一歲半的女兒還不能理解這一噩耗,她一直喊著要爸爸。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譚千秋不少在湖南的老同學都焦急地與他聯系。當大家從媒體上得知他救人獻身的事跡後,既感到悲痛又為他自豪。同班同學、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柳禮泉追憶說:「1978年,我們一道考進湖南大學。他同我一樣來自農村,都是享受國家助學金完成學業的。他經常對我說,沒有國家的助學金,我們這些農村的孩子哪能完成學業?畢業後,他主動要求去邊遠不發達的地區,一干就是27年,直至生命最後一刻。」

中南大學教授張功耀得知他捨己救人的消息後,徹夜難眠:「我與譚千秋那代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單位搶著要。可是,譚千秋卻選擇了『支邊』,是那樣的瀟灑飄逸,又是那樣的恬靜從容,他只知道一年一年的柳綠,卻從來不奢望什麼花紅。」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5/20/content_8212115.htm

四川理工學院教育系小學教育專業2004屆畢業生,26歲的袁文婷在5.12地震中,身為什邡市師古鎮民主中心小學一年級教師的她,為營救困在教室中的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沖進隨時可能垮塌的教學樓,用她柔弱的雙手抱出了一個又一個孩子。
當她最後一次沖進去後,樓房完全垮塌……
袁文婷,女,1982年9月6日出生。她是一名光榮的80後人民教師,她是一個美麗的天使。她的名字叫袁文婷。她畢業於四川理工學院。
袁文婷在什邡為了救學生犧牲了,沉痛哀悼中,很美麗的一個女孩,她的爸爸去世的早,唯有一個媽媽相依為命,她平時挺沉默的,在關鍵時刻卻做了這樣偉大的事情,她一次次地返回教室抱出孩子,自己卻永遠出不來了,沉痛哀悼!!!
袁文婷今年剛滿26歲,是民主小學的一位優秀的語文老師,5.12地震發生之時,她在奮力救出了十餘名學生後,卻因為樓房的垮塌而永遠的離開了大家。
她最後救出的孩子叫吳佳輝,他一聽到袁老師的名字就開始嚎啕大哭,嘴裡一直叫嚷:「袁老師還被埋在裡面,她沒有死,我看見她倒下的,她手裡還牽著同學。」在他的腦海里,一直都回放著地震發生那一刻時袁老師的身影。他抽泣著說:「當時我們在教室里復習功課,袁老師正在給我們檢查作業,我們只感覺地開始晃動,根本就沒意識到地震發生了,只聽見袁老師大聲吼叫,地震了,大家快跑……,我們當時也嚇傻了,站在那兒不知道該往哪兒跑,只見袁老師快速的奔跑過來抱起大家就往外跑,一個、兩個、三個……,十多個同學被送出了教室,正當袁老師把我放在教室門口又轉身回去救其它同學時,我只聽見『嘭』的一聲,樓板就掉了下來,我也被樓上的飲水機砸倒在地,當我回頭去尋找袁老師的身影時,在離我幾米遠的地方,我只看見了她的雙腳和她懷里抱著的同學。」
5.12晚上10點過,搜救人員終於發現一塊厚重的水泥板下壓著的袁老師的身影,當救援人員艱難的抬走這塊水泥板時,眼前的一幕讓大家潸然淚下:袁老師柔弱的身軀下還藏著她的學生,而此刻袁老師卻因為傷重永遠閉上了自己的眼睛。她的母親在11點過趕到學校後,剛看了女兒一眼就昏了過去,她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此刻躺在一邊冰冷的屍體就是和自己相依二十餘年的女兒。
http://ke..com/view/1600966.htm

3. 關於螺螄粉的來歷

螺螄粉是哪裡的特產?螺獅粉是怎麼來的?

螺螄粉是哪裡的特產
螺螄粉是廣西柳州的特產。它有辛辣,新鮮,酸辣的味道。柳州有豐富的螺螄,也喜歡吃螺螄。柳州人吃螺螄已有幾百年了。他們回到家鄉後,總是找一碗螺螄吃,以了解自己的鄉愁。

螺螄粉是哪裡的特產?螺獅粉是怎麼來的

螺螄的名字來自湯底。螺螄粉的湯底是用螺螄(石螺螄)、豬骨和葯材熬制而成。螺螄的肉很新鮮,豬骨很香,辛辣的油從嘴裡流出來。傳統的配菜有捲心菜、花椰菜、木耳、花生、酸筍(老闆)、豆腐、芥末、花椰菜、酸豆腐。此外,螺螄粉店還有螺螄蛋和鴨腳。螺螄蛋煮熟去殼後,放入螺螄湯繼續煮。它們味道鮮美。一對一,二對鴨腳。除了螺螄蛋和鴨腳,一些螺螄粉店也有豬腳和豬尾。一般來說,豬腳賣3元和5元,豬腿和豬尾賣3元,這與螺螄粉平民小吃的風格非常一致。還有賣螺螄湯煮豆腐泡的面館,一元三個,炒雞蛋和香腸一個。加一塊錢可以加三塊新鮮肉絲、木耳、花椰菜。

螺螄粉是哪裡的特產?螺獅粉是怎麼來的

螺獅粉最早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末,雖然歷史較短,但在柳州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柳州從事文物考古工作40多年的劉文認為,柳州的歷史文化發展軌跡是一部採食螺螄的歷史。
40多年前,中國考古學家在白蓮洞、大龍潭鯉魚嘴等地發現了大量螺螄殼沉積。」大約2萬年前,生活在白蓮洞的柳江人開始捕螺螄,學會用火。柳州市白蓮洞科學館館長蔣金元說:「現在,白蓮洞遺址還保留著原始人「燒石螺螄」的遺物。」。2008年,柳州螺螄粉手工藝品成功申請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負責申報世界遺產的黃小平在申報文件中寫道:「米粉與螺螄結合製成的螺螄粉是柳州民間的偉大創造,其獨特的傳統手工藝是柳州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螺螄粉是哪裡的特產?螺獅粉是怎麼來的

螺螄粉的來源
有兩個北方人一起來到柳州。一天晚上,他們餓了。他們迫不及待地想找一家米麵店,但街上幾乎所有的商店都關門了。就在他們幾乎絕望的時候,一家葯店出現了。他們快步走進來,點了兩碗米粉。但老闆說湯用完了,只有螺螄湯。這時,老闆突然想到用螺螄湯煮粉。後來,這種粉末被命名為螺螄粉,流傳至今
起源二清朝中葉,嘉慶三年,廣西柳州梧州突降大雨,導致糧食短缺。然而,受暴雨襲擊後,竹筍大面積生長,只好就地取食。為了防止再下一場大雨,他們把竹筍藏起來,但不經意間就把竹筍發酵了。結果,發酵的竹筍又酸又脆,大雨還滋生了大量的螺螄(螺螄),他們煮螺螄,湯也很鮮美。他們用胡椒粉煮廣西產的米粉。這就是螺螄的起源。
淵源三據說天平天國的首領馮雲山為了養活自己,躲避清政府的追捕,在廣西待了很長時間。馮喜歡吃螺螄,而且他們在廣西也很富有。吃了螺螄後,他覺得很可惜殼被丟棄了,於是他煮了湯,然後他突然想到,他抓到的米粉也是一起煮的,再加上豆豉、腌筍和豆皮,吃了以後,我覺得自己充滿了勝利的希望,不像以前那樣無精打采,最後與洪秀全會師

熱點內容
低的用英語 發布:2025-09-21 15:04:53 瀏覽:556
二年級家訪心得體會 發布:2025-09-21 14:58:12 瀏覽:252
萬人教師 發布:2025-09-21 13:46:14 瀏覽:460
湯柳老師 發布:2025-09-21 13:20:16 瀏覽:847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課本 發布:2025-09-21 13:03:09 瀏覽:196
個人師德教育總結 發布:2025-09-21 10:17:52 瀏覽:733
江蘇數學題 發布:2025-09-21 08:50:43 瀏覽:764
師德師風整訓活動方案 發布:2025-09-21 08:45:29 瀏覽:713
地理信息框架 發布:2025-09-21 05:52:59 瀏覽:41
2017年全國高考物理卷 發布:2025-09-21 05:11:48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