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教師個人事跡材料

教師個人事跡材料

發布時間: 2020-11-19 12:50:49

❶ 優秀教師主要事跡材料範文1500字11篇

不知不覺,他已在教育戰線上工作了20年,20年幾乎佔了他生命的一半,他辛勤的耕耘著,用教師這個神聖的職業來使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義,在塑造別人靈魂的過程中,使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

俗話說「學高為師」他深知要想給別人一杯水,自己不但應該有一桶水,而且應該有源源不斷的活水,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業務知識和能力。他明白只有不斷努力的學習和思考,都有做到與時俱進,才會有創新,有發展。

為此他努力學習現代信息技術,積極參加自治區級新教材培訓,學習新的教育理論,不斷更新觀念,拓寬視野,學習中成長。在教學中,他能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勤於總結,更好地把握教育規律,並做到學以致用。

(1)教師個人事跡材料擴展閱讀:

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以來,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誨人不倦。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准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堅持出滿勤,干滿點,從不遲到早退。以校為家,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素養,提高自己的教學認識水平,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在教學中我不錯過任何一個可以提升自身業務素質的機會,積極參加各種政治學習和政治活動,積極參加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向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學習。

❷ 優秀教師個人評優主要事跡材料總結

網路文庫。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逐步建立了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定期表彰獎勵制度。自1986年以來,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會同人事部以及全國教育工會、中國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分別於1986年、1989年、1991年、1993年、1995年和1998年先後共開展了六次全國性的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表彰獎勵活動。

據統計,全國有40471名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受到表彰獎勵。其中4249人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713人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84人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並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待遇。2001年進行了第七次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表彰獎勵活動。

為加強對獎勵工作的領導,成立了教育系統獎勵工作領導小組,教育部部長任組長、人事部副部長和教育部副部長任副組長,組成人員有全國教育工會、中國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等各方面的代表。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相應成立了以教育行政部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

❸ 教師工作主要事跡簡述

2017年優秀教師個人事跡材料【篇一】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愛是教育事業的源頭活水,唯有真誠的愛才能讓平凡的崗位煥發出光彩。

自1999年參加工作以來,馬xx老師在餘杭第二高級中學的教育戰線上度過了16年的青春。在這16年中馬老師共擔任了10年班主任,2年年級組長,帶出了7屆高考畢業生,每一屆的成績都非常優異。

馬老師帶學生有他的訣竅,那就是:身先士卒,十六年如一日。他始終把關心、愛護學生作為自己行為的最高准則,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對於後進生,他熱心對待,從不放棄,循循誘導,勤於輔導,把他們落下的知識補回來;有的學生的學習信心不足,學習中遇到困難也不敢問老師,他就積極找這些學生談心,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從事教育事業,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馬xx不斷探索和實踐數學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馬老師勤勉的工作換來了豐碩的成果,歷屆學生高考一本上線人數都達20人以上。

在2013學年馬老師任高二年級組長。他認真履行工作,積累管理經驗,指導各備課組開展教學工作。2015屆的高考中,這屆學生文理科一本上線人數達218人,本科上線率達到92.7%。

欣喜之餘,馬xx絲毫沒有懈怠。「痴心一片終不悔,只為桃李競相開」,他堅信只要辛勤耕耘,揮灑汗水,滿園桃李終會香滿天下!

❹ 優秀教師事跡材料

優秀教師事跡材料
小學教師先進事跡
優秀教師事跡材料:傲岩爭春春長在
教師先進材料範文:無悔青春 無怨選擇
教師先進材料範文:我為祖國站講台——飲水思源,報國恩
優秀教師評審材料範文:祖國的召喚 我的使命

❺ 全國優秀教師先進事跡材料

梁麗 濟南市陽光100小學
該同志自1999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期間擔任班主任工作8年,2012年至2013年在濟南市飲馬小學支教一年。近幾年,不斷思考探索,邁開成長的腳步,開啟了自己教育教學的新篇章。2008年4月被聘為小學高級教師,至今已六年。先後被評為山東省特級教師,山東省教學能手,濟南市教學能手,濟南市小語會先進工作者,濟南市語文中心組成員,濟南市師德先進個人,濟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個人,槐蔭區‚名教師‛、槐蔭區優秀教師、槐蔭區支教工作先進個人;被聘為國家教師培訓團培訓專家,兼任濟南市小語會理事;執教課例均獲省、市、區優質課評比一等獎;教學論文在全國、省、市評比中均獲一等獎,並在全國、省級以上刊物發表,2012年4月成為全國期刊《小學教學》雜志封面人物,進行專欄報道。在全國、省、市小語界有較高的知名度。
一、熱愛教育工作,注重修養提升
多年來,該同志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忠於職守,愛崗敬業,勇於創新,勇於實踐,在教育工作中發揮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體現了高尚的師德修養和人格魅力,樹立為學生、家長服務的意識,為人師表,重視、關心學生的終身成長,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受到學生、家長、領導、老師的一致稱贊,所帶班級多次獲濟南市優秀班集體,本人榮獲濟南市師德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二、積極投入教改,追求高效創新
在教學工作中,該同志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思想,積極探索教學規律,研磨教學方法,勇於創新,注重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在十餘年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先後總結出閱讀教學的‚課題突破——深入研讀——拓展練習‛的基本模式。在習作教學方面,總結出了‚讀寫一體——交流評改——品評賞析——完善謄抄‛的習作教學方法。在口語交際教學方面,通過反復研究,總結出了‚情趣導學——同伴互助——語境實踐‛的‚三段式教學法‛。這些方法的總結提升,日益形成了她扎實而獨特的教學風格。
將思索付諸實踐,該同志的語文教學煥發出生機。經過多年努力,她所任教的班級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受到學校、家長的高度贊譽。在各種競賽活動中成績突出,百餘名學生在全國文學大賽、市、區作文競賽等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多名學生的習作刊登在省、市級報刊雜志上。所執教的語文成績歷年來均保持級部第一。一批批熱愛閱讀、善思樂寫的學生從她的課堂走出,樂享自信人生。而她自己也在善思中成長起來,先後被授予山東省特級教師、教學能手,濟南市教學能手、小語會先進工作者、師德建設先進個人,槐蔭區‚名教師‛、‚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被聘為濟南市小學語文中心組成員,兼任濟南市小學語文研究會理事。在省、市小學語文優質課評比活動中,均榮獲一等獎,執教的課例被教育部出版發行。
該同志更有幸成為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的弟子,通過掛職訪學面授,教學能力有了長足的發展。近幾年來,應邀到全國各地講學二十餘次,先後赴北京、上海、鄭州、福建、銀川、鄂爾多斯、濰坊、淄博、東營、泰安等地執教觀摩課、展示課三十餘節。2012年5月,被國家語文社聘為專家團隊成員,赴內蒙等地培訓名師,先後執教觀摩課十餘節,作專題報告十餘場。在全國、省、市小語界享有較高知名度。
三、潛心課題實驗,推廣科研成果
課題研究、科研創新是教育教學工作不斷改革發展的原動力,它使教育教學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為此,多年來該同志一直致力於課題研究與教育教學創新。
她組織參與了山東省‚十一五‛課題——創建‚陽光課堂‛的研究。依託於學校和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共建的資源優勢,學校教師團隊和山東師大教育學院的專家團隊,結成了‚專業共同體‛, 共同致力於解決教育教學問題。她帶領老師們先對原有教學現狀進行討論,發現目前的課堂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並提出創建‚陽光課堂‛,用現代教學理念創造性地對課堂教學進行重新構建,探索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經過三年的研究,該同志與語文團隊一起探索出了‚陽光課堂‛的基本特質,並研究出了語文陽光課堂特質及其教學策略。‚陽光課堂‛的實踐與探索具有開拓性和創新性,賦予了課堂教學以生機和活力,‚專業共同體‛的組建促進了包括她在內的每一位教師的真實成長,開創出了一種有效的教育研究範式,是值得推廣的組合方式。這一課題已於2010年通過專家組評審驗收結題,並申報省精品課題,科研成果顯著,得到省、市專家的關注。
目前,又在此基礎上申報了‚十二五‛課題‚小學『陽光課堂』教學內容體系化研究‛,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質量與水平。
除此之外,該同志還主持開展濟南市 ‚培養小學生健康的人際關系的研究‛,倡導建立了學生心理咨詢室,執教的心理輔導活動課獲得市、區一等獎,四篇心理教育論文專著均獲省、市一等獎,並執筆編寫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這一課題已於2006年7月順利結題。還參與全國‚小學學科四結合課題實驗‛‚單元整合 比較閱讀 拓展訓練‛課題研究、山東省‚閱讀中外經典,享受讀書樂趣‛、濟南市‚習作教學研究‛‚小學生古詩文誦讀‛等多項課題的研究。該同志勤於總結科研經驗,撰寫的十四篇文章在全國、省級刊物上發表,二十餘篇論文在全國、省、市評比中獲一等獎。2012年4月成為全國期刊《小學教學》雜志封面人物,進行專欄報道。
四、發揮骨幹作用,引領教師成長
工作中,她充分發揮自己作為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帶領老師們扎實開展課堂教學改革,認真做好教師培訓工作。與學校語文老師們一起開展教學研究,磨課、上課、研究課題,先後指導青年教師執教多節評優課、研討課,選拔課。先後指導十餘名教師參加課堂教學、教學設計等比賽,均獲省、市、區一等獎。其徒弟楊靜老師已經成長為區骨幹教師,祝彩霞、谷翔、王延群等老師成長為區青年骨幹教師。該同志於2012年至2013年到農村學校支教,在一年的支教工作中,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認真完成各項任務,充分發揮名師的引導作用,耐心細致地指導青年教師備課、上課、教研,取得多項市區級教學成績,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與學生、與團隊夥伴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經過多年的努力,她的研究水平、敬業精神、指導能力和科研成果得到廣大教師的充分肯定、高度贊揚。該同志帶領、參與的學校語文教研組於2011年被評為濟南市先進教研組,並在區教育局組織的教師素質大賽中,連續兩屆獲得團體一等獎第一名。
在十五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該同志不斷耕耘、收獲,享受著教育創新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今後,將繼續保持激情,不斷進取,做教育創新路上富有勇氣和實干精神的開拓者,努力實現美好的教育教學理想!

❻ 關於教師的感人事跡的材料

山 村 的 葬 禮

「文革」期間,我媽媽和我舅舅下放到一個偏遠的山區。「文革」結束後,落實了政策,我媽回到城裡,舅舅卻在那裡扎了根。在我記事的時候,每年春節媽媽都要去鄉下給舅舅拜年,順便還要看望那些曾經幫助過她的村民,後來逐漸減少,每隔兩三年才去一次。這不是因為人到中年有了惰性,也不是時間久了淡漠了親情、鄉情,而是這幾年我媽媽的身體一直不怎麼好,加上路途遙遠來去不便。路途遙遠那是實情,來去真是不便。從市內乘車至郊區,再從郊區轉車到臨江,然後下車去渡口,過了河還要步行三四里,才能看見一座山崗,山崗那裡有個叫南嶺的村莊。舅舅的家就住在那裡。去年暑假立秋之後,天漸漸涼了,我徵得爸爸媽媽的同意,到舅舅家去玩幾天。臨走時媽媽讓我帶上手機,然後她一直把我送到車站,把背包遞給我,說:「換洗的衣服都在裡面,到了你舅舅家別忘了給家裡報平安。」我接過背包,有點不耐煩地回答說:「知道了媽媽。」說真的, 我已經是二十一歲的人了,最受不了處處還要被人照顧著,這份太平和安逸令我窒息!

乘船過了河,走了很遠的路,終於看到了那座山。這時已是晚霞滿天。再走近些,落日余輝已成了山丘、村莊的背景圖。

我趕到舅舅家,好幾個人,正坐在舅舅家門前的小桌子周圍吃晚飯。

「呀,是旭華來啦。」舅舅見到我有點意外,忙丟下碗筷站起來,接過我的背包,說:「旭華,先坐下歇息,我給你盛飯去。」

「吃飯不急,熱死了,先給我一點水!」我對舅舅說,順勢在舅舅的位子上坐了下來。

「哎。」舅舅答應著,把我的背包拿進屋子,轉身又進了廚房。

坐在桌旁的人,除了舅媽以外,其餘的人我不知道怎麼稱呼,我只有望著他們笑笑。他們見了我,也友好地對我笑笑。

「旭華。」舅媽指著桌旁的人一一向我介紹:「這是隔壁的劉兄弟,哦,你該喊他劉叔。這是你劉叔的兒子,他比你大,你就喊他啞哥。這是你劉叔的女兒叫小菊。」 小菊低著頭抿嘴笑。舅媽又把我介紹給他們,「這是我城裡的外甥,王旭華,是大學生呢!」

其實這些人我並不陌生,那時我跟著媽媽來給舅舅拜年曾見過面,只不過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叫不出名姓罷了。

「哦,是韓蘭的兒子吧。」劉叔說:「當年韓蘭來這里插隊的時候還是一個小姑娘,現在她的兒子都這么大了,時間過得真快呀!」

舅舅倒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開水,放在我的面前。「這太燙了,我渴得受不了,還是喝涼水吧!」說著,我站起身來直奔廚房水缸跟前,拿起瓢,揭開水缸蓋舀水就喝。舅舅跟進來,我已經把一大瓢水喝下肚了。

「咳,城裡的孩子也不講衛生。」舅舅抱怨了我一句。

「沒事,我身體結實著呢。」我用手背抹一下嘴邊的水,笑著對舅舅說。

「有事就遲了。」舅舅也笑了,他遞給我一塊毛巾,「擦擦汗出去吃晚飯,廚房裡溫度高。」

我這才覺得,廚房裡熱得像蒸籠,還彌漫著油煙味。走這么遠的路,我身上都沒有出汗,現在越擦汗越多,身上也汗濕了。也許是我路走急了的緣故,忽然停下來才有這么多的汗。我趕緊奔出廚房去吃晚飯。

「劉兄弟,你們慢慢吃。」舅媽站起來,說:「我給旭華收拾房間,好讓他晚上有個安身之處。」她走路一瘸一拐地。小菊忙去攙她,「嬸,我也吃過了,還是讓我來幫你吧。」

「好啊。」舅媽笑眯眯地答應著,倆人進了屋。

「舅媽的腳是怎麼啦?」我問舅舅。

「扭了一下,沒什麼大礙,過幾天就會好的。」舅舅不以為然地說。

晚飯過後,舅舅對劉叔說,地里的玉米棒也掰得差不多了,明天就不要過來幫忙了。劉叔說,還是讓小菊過來吧,她在家裡閑著也是閑著。

劉叔和啞哥回去了。

「快要開學了吧?」舅舅問我,「你媽的身體現在怎麼樣了?」

「開學還有一個多星期。」我回答說:「我媽的身體不見好也不見壞,還是老樣子,她來去不便,就讓我來看看你們。」

「嗯。」舅舅又嘆了口氣,說:「要是龍兒還在的話,現在也跟你差不多大了。」

龍兒叫小龍,是舅舅的兒子,他比我小兩個月。十一歲那年,他和村上的幾個小夥伴去河裡洗澡,溺水死了。事情已經過去十年了,舅舅至今還在想著他。

「舅舅,小龍死去這么多年了,你也別難過了。」我勸著,我知道舅舅是在觸景生情,他看到我,就想起了死去的小龍。

「是啊,時間沖淡了一切!」舅舅站起來,「旭華,你坐一會兒,我收拾一下,給你燒洗澡水去。」

「大伯,還是讓我來吧。」小菊扶著舅媽出來,笑盈盈地幫著舅舅麻利地收拾好桌子上的碗筷菜盤,進了廚房。

天漸漸地黑下來,小菊從廚房裡出來對舅舅說:「大伯,洗澡水燒好了。」她走時沖我一笑。幾年前,她還是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姑娘,現在卻出落得秀美可人。

洗過澡之後,我進了舅媽和小菊為我收拾的房間。這是一個大間,表弟小龍還在、表姐還沒有出嫁的時候,這一大間被隔成兩小間,左間是表弟的卧室,右間是表姐的閨房。現在隔牆早已撤了,裡面堆放著糧食,騰出一塊地方,支起一張床,暫時就權充我的卧室。

「鄉下不比城裡,你就將就著一點。」舅媽進來笑著對我說。

「學生宿舍沒有這么大,也沒有這里安靜呢!」我對舅媽說,「哦,舅媽,明天早晨別忘了喊我,我也要到地理去掰玉米棒。」

「那你就早點歇著,跑了這么遠的路也累了。」舅媽出去了。

我還真是有點累了,拿出手機,給媽媽打了個電話報平安,然後鑽進蚊帳,很快就睡著了。

第二天早晨,我被屋外的響聲吵醒了,掀開蚊帳,走出屋子,舅舅、舅媽還有小菊正在門前的土場上曬玉米棒子。我伸了一個懶腰,昨天的疲勞隨著兩臂張開擴散而去。我這才體會到媽媽說過的話:年輕人勞累一點算什麼,一覺醒來體力就恢復了。

「旭華起床啦。怎不多睡一會兒?」舅媽問。

「我不喜歡賴床。」我說。

「那你就到廚房裡去刷牙洗臉,早飯在鍋里。」舅媽說:「吃過早飯你和小菊去地里掰玉米棒。」

「你怎麼能叫他去掰玉米棒?」舅舅責怪舅媽說。

我趕忙說:「舅舅,是我自己要去的。」

「你聽見沒有?」舅媽說:「他昨天晚上就跟我說要去掰玉米棒,這哪能怪我呢?」

小菊在一旁偷偷地笑。

早飯後,舅媽像隊長一樣地指派我和小菊去掰玉米棒,讓舅舅把掰下來的玉米棒,用蛇皮袋子裝著往家運。小菊提著籃子前面走,我拿著蛇皮袋子後面跟。

早晨的霧靄還沒有散盡,朝陽照在山野村莊上,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影子,影子的邊緣也不清楚,天空卻是美麗的,幾乎是透明的金黃色。霞光漸漸增強,光輝燦爛,這種光彩是多麼生氣勃勃。晨曦時強時弱,有時鮮艷奪目,有時漸漸暗淡。當樹葉、小鳥都能看清楚時,周圍顯得特別寧靜。不一會兒,這種寧靜,被山民們下地幹活的腳步聲打破了。

大約走了一里多路的光景,到了玉米地。小菊進了玉米地開始掰玉米棒,我還拿著蛇皮袋子跟著她。

「你不是來掰玉米棒的嗎?拿著袋子跟著我幹嘛?」她笑著對我說。

「哦,那,那放在哪兒?」我拿著袋子問。

「到底是城裡人,沒有做過鄉下活。你把袋子放在地頭,等我們把籃子裝滿了,再裝進蛇皮袋子里。」說著,她又一笑。

我知道,她沒有嘲笑我的意思,只是教我怎麼做。我把蛇皮袋子放到地頭,和她一起掰玉米棒。

「華哥,你上什麼大學?」過了一會兒,她問。

「師范大學。」我回答說。

「那我該叫你老師了。」

「我現在還是一個學生,學生還沒有做好,你哪能叫我老師。」

她邊掰邊說著話,說話幹活兩不誤。我卻沒有這個技能,說話時手裡的活就得停下來。

「我說我是老師你信嗎?」

「我為什麼不信?我上小學時侯的老師就是像你這么大。」我說。

「哦,可我已有三年的教齡了。」

三年的教齡?我還真是有點不信。我停下手中的活看著她,她也在看著我,好像是在等待我的回答。我還沒有說話,她笑了,「不信了吧?我就知道你不會信。」

「三年前你多大?」我問。

「十五歲。」她回答說。

「十五歲你就當了老師?」我有點好奇,「那你是怎麼當上老師的?」

「這里的孩子,上學都要到二十里的鎮上去,每天往返兩次就得花上三四個小時。村裡就想在這里辦一個教學點,可是選來選去沒有合適的人選。正好那年我初中畢業,村長就找到了我。開始我有點當心教不好,但我還是接受了,就這樣當上了老師。當時,學校只有八個學生,一年級五個,二年級三個。開始時,人們都喊我娃子頭,一年下來村民見我教得還不錯,便改口喊我老師,七溝八寨的孩子也來這里上學。由原來的八個學生增加到二十六個,又增設了一個三年級。」

「什麼?你一個人要帶三個年級?」我不禁問道:「那課是怎麼安排的?」

「是呀,我既是校長,又是班主任,語文、數學,各門功課都得教。我常把課本推放在課桌上,先給三年級講解或輔導,低年級學生就可以上自習課做作業了;然後再給其他兩個年級上課。」

「那你不是很累嗎?」

「說不累是騙人,可我已經喜歡上這份工作了。」

「村裡給你月薪是多少?」

「我們這里沒有月薪,只有年薪。」

「年薪是多少?」

「二三百元。」

「二三百元?這也太少了吧!」

「當你站在講台上,看著那一雙雙求知慾的眼睛望著你的時候,錢多錢少也就無所謂了。」

我忽然覺得她的偉大我的渺小來。說句實話,我的理想原本不是當老師。可是命運捉弄人,高考時偏偏被師范學院所垂青。無奈今後的前程也就是「教館原來最下流,傍人門戶過春秋」 了。小菊的一番話,在我心裡著實起了很大變化。此時此刻,我才知道,為什麼人們把世界上最美好詞語衷心獻給老師,因為老師甘願把整個生命相托給這份事業,一聲老師,喊出無比的尊重,喚出無限的期待。

剩下的玉米棒,不到中午就掰完了。舅舅把掰下的玉米棒運回了家。到了下午三四點鍾,秋雲漫上天空,樣子是要下雨了。我幫著舅舅、舅媽,把曬在場上的玉米棒收攏在一起,然後拾進籮筐往家裡抬。

黃昏,晰晰瀝瀝地飄下雨絲,窗外便是迷濛的世界了。黃昏的蒼穹掛在上面,沒有一點顏色。樹葉不協調地飄落在曠野中,牛毛似的細雨密密麻麻地斜飄在竹葉上,一股濃濃的綠意跳入眼眸。山野已升起淡淡的霧氣,裊娜地飄了過來,悄悄地溜進我窗戶的縫隙,帶給我一縷泥土清新的芬芳。凝望雨簾中,遠處的山丘靜靜地俯卧在風雨茫茫的大地上。

小雨一連下了幾天,這給山裡人帶來了憂愁。地里的好多事情等著他們去做,可是老天不能善解人意,秋雨卻把人們堵在家裡。我倒不覺得憂愁,小菊天天過來和我聊天,我們說話很投緣,聊得也很開心。

「華哥,你知道你有多幸福嗎?」她說。

「幸福?我倒不覺得有多麼幸福。」我回答說。

「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那天晚上剛到的時候,你舅媽向我們介紹你是大學生,你知道你舅媽有多自豪嗎?」她學著我舅媽說話的樣子,說:「這是我城裡的外甥,王旭華,是大學生呢!」

「這有什麼?」我不以為然地說:「三條腿的蛤蟆難找,現在的大學生到處都是。」

「你別說得輕巧。我們這山溝里就是沒有一個大學生。就說去年吧,離這里不遠的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學生好不容易考上大學,結果湊不齊五千元的學費而喝葯尋死了。」說這話時,她深深地嘆了口氣,似乎是在惋惜死者,又似乎對這件事不可思議。

「要是……」我望著她,她也正望著我,「要是這事放在你身上,你會怎麼做?」

「我才不會那麼傻呢。」她笑著低下頭,「為什麼非要在一棵樹上弔死。這也太不值了。」

熱點內容
財富地理博客 發布:2025-05-16 08:15:18 瀏覽:567
語文練習與測試六年級上冊 發布:2025-05-16 05:07:12 瀏覽:666
英語代詞表格 發布:2025-05-16 04:23:00 瀏覽:442
生物之最 發布:2025-05-16 01:24:17 瀏覽:701
生物醫葯峰會 發布:2025-05-16 01:03:54 瀏覽:210
科倫博泰生物 發布:2025-05-16 00:28:34 瀏覽:308
徐老師來巡山投稿 發布:2025-05-16 00:26:18 瀏覽:571
桑巴雙人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15 22:29:39 瀏覽:479
月子餐老師 發布:2025-05-15 22:16:43 瀏覽:160
人們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5 21:26:05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