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師型教師
在2018年1月20日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提出的。
「雙師型」教師,有兩種:
一是「雙職稱型」,即教師在獲得教師系列職稱外還需要取得另一職稱。
二是「雙素質型」,即教師既要具備理論教學的素質,也應具備實踐教學的素質。
雙師型教師是高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特色和重點,大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已經成為社會和教育界的共同呼聲。
(1)雙師型教師擴展閱讀
按照目前教育界這方面的解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應同時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1)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既具有教書育人,又具有進行職業指導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2)具備與講授專業相對應的行業、職業素質,要求具備寬厚的行業、職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
(3)具備相當的經濟素養,即具備較豐富的經濟常識、熟悉並深刻領會「人力資本」、「知識資本」等經濟理論,樹立市場觀、質量觀、效益觀、產業觀等經濟理論。自覺按照競爭規律、價值規律等市場經濟要求辦學辦事,並善於將經濟常識、規律等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4)具備相當的社會溝通、交往、組織和協調能力。即既能在校園內交往與協調,又能在企業與行業從業人員進行交流和溝通。
(5)具備相當的管理能力。即在具備良好的班級管理、教學管理能力的同時,更要具備企業、行業管理能力,懂得企業和行業管理規律,並具備指導學生參與企業、行業管理的能力。
(6)具備相應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即要適應資訊、科技和經濟等快速變化的時代要求,具備良好的創新精神,善於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創造性活動的能力。
Ⅱ 怎樣才能成為雙師型教師
「雙師型」教師應同時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1)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既具有教書育人,又具有進行職業指導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2)具備與講授專業相對應的行業、職業素質,要求具備寬厚的行業、職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針對這一點,有學者還提出,「雙師型」教師應能按照市場調查、市場分析、行業分析、職業及職業崗位群分析,調整和改進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注重學生行業、職業知識的傳授和實踐技能的培養,能進行專業開發和改造等。
(3)具備相當的經濟素養,即具備較豐富的經濟常識、熟悉並深刻領會「人力資本」、「知識資本」等經濟理論,樹立市場觀、質量觀、效益觀、產業觀等經濟理論。自覺按照競爭規律、價值規律等市場經濟要求辦學辦事,並善於將經濟常識、規律等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4)具備相當的社會溝通、交往、組織和協調能力。即既能在校園內交往與協調,又能在企業與行業從業人員進行交流和溝通。
(5)具備相當的管理能力。即在具備良好的班級管理、教學管理能力的同時,更要具備企業、行業管理能力,懂得企業和行業管理規律,並具備指導學生參與企業、行業管理的能力。
(6)具備相應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即要適應資訊、科技和經濟等快速變化的時代要求,具備良好的創新精神,善於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創造性活動的能力。
Ⅲ 什麼是「雙師型教師」
「雙師型」教師是高職教育對專業課教師的一種特殊要求,即要求專業課教師具備兩方面的素質和能力:一要類似文化課教師那樣,具有較高的文化和專業理論水平,有較強的教學、教研及教學能力和素質;二要類似工程技術人員那樣,有廣博的專業基礎知識,熟練的專業實踐技能,一定的組織生產經營和科技推廣能力,以及指導學生創業的能力和素質。
Ⅳ 雙師型教師需要哪種職稱
首先,「雙師型」教師,將其概括為兩種:一是「雙職稱型」,即教師在獲得教師系列職稱外還需要取得另一職稱;二是「雙素質型」,即教師既要具備理論教學的素質,也應具備實踐教學的素質。
其次,1.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首先應是個合格的高校教師。高職院的教師,首先應取得高等教育法規定的教師資格。從教師的職務、職稱來看,只要他是合格的教育者,並具備相應的社會實踐經驗、能力,助教也可以進入「雙師型」教師行列,而不一定非是講師(或以上)才可以認定為「雙師型」教師,否則將不利於「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整體建設。
2.「雙師型」教師應具備相應的實踐經驗或應用技能。
(1)從技術職務(職業資格)的條件看,如果已經是個合格的高校教師,又具備初級以上技術職務(職業資格)的話,就可以進人「雙師型」教師系列。
(2)對已獲取初級以上技術職務(職業資格)的教師來說,不能見到「雙證」就定為「雙師」,學院應進行以下方面的把關。一是看其擁有的技術職務 (職業資格)是否與其所施教的專業一致;二是看其考取的證書是否從理論到理論,即是否通過純考試手段獲得的。據此,我們建議將教育部「有兩年以上在企業第一線本專業實際工作經歷」與「有中級 (或以上)技術職務」的分別規定合而為一,並作如下修正,即符合如下條件的可認定為高職「雙師型」教師:「具備助教以上的合格教師,獲取初級以上技術職務(職業資格),並在基層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有累計兩年以上實際工作經歷的。」
(3)對「主持或主要參與二項應用性項目研究,其研究成果被企業應用,並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為「雙師型」教師「實踐能力」的條件,我們認為應該將「良好」從定性轉向定量。如規定科研成果須給企業當年直接增加稅後凈利10萬元以上,或獲得區(縣)以上政府特別嘉獎的,方能作為高層次「雙師型」教師實踐能力的條件。
3.「雙師型」教師按專業不同,其素質要求應有所不同。高職院校的專業可按大類分為社科類(企業管理、市場營銷、財會、法律、物流、商務等)與技術應用類(機械製造、應用化工、電子信息技術、精密加工、自動控制等)。
社科類「雙師型」教師應該突現以下方面的素質:社會實踐經驗的積累和應用;良好的溝通、協調和組織能力;信息社會、市場經濟和全球化的適應和引導能力;扎實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應用能力;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
技術應用類的「雙師型」教師則應突現以下方面的素質:了解並掌握所授專業相對應行業的應用技術的動態,能夠通過專業授課、實訓、實習,使學生掌握就業崗位所需的應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具備肯動手、勤動手、會動手的操作習慣和實踐修養,引領學生走「從書本到實踐,再從實踐到書本」的技能提升之路;能夠教育學生形成相關行業的職業素養,如維修技術人員「不怕苦、不怕臟」的品質等;能夠通過應用項目的研究和應用技術的創新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技術創新、技術革新意識和能力。
4.不同層次的「雙師型」教師的素質和使命應有所不同。按照專業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高職院校的「雙師型」教師可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分別對應助教、講師和副教授以上三個層面。
(1)助教級的「雙師型」教師,主要以講授理論課為主,同時能夠指導實訓。在實踐應用方面,他們一般不夠全面和深入,但對所授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有整體的了解。他們必須通過學校實驗、實訓和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豐富實踐經驗,提高實踐技能。
(2)講師級的「雙師型」教師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掌握所受專業相關行業動態和職業技能;同時能夠根據行業和職業的發展變化,對本專業建設提出有價值的建議。
(3)副教授級的「雙師型」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專業應用能力,應相當於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的水平,能夠通過參加高級專業研討會、親身社會實踐、進行行業(職業)調查和專業分析等一系列活動,對專業的社會適用性、專業課程的設置和調整、專業的變化方向及實踐教學創新等提出建設性意見,從而為高職專業開發和建設做出較大的貢獻。總之,「雙師型」教師絕非僅指「雙證書」教師。
解答完畢,不明白之處繼續交流,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
Ⅳ 什麼是「雙師型」教師
雙師型教師是高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特色和重點,大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已經成為社會和教育界的共同呼聲。
有的學者將其概括為兩種:
一是「雙職稱型」,即教師在獲得教師系列職稱外還需要取得另一職稱;
二是「雙素質型」,即教師既要具備理論教學的素質,也應具備實踐教學的素質。
有的學者則將「雙師型」教師的理解概括為三種:
一是「雙證書論」,認為具有工程師、工藝師等技術職務的人員,取得教師資格並從事職業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員即為「雙師型」教師;
二是「雙能力論」,認為既要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實踐的教師,就可看做是「雙師型」教師;
三是「雙融合論」,即既強調教師持有「雙證」,又強調教師「雙能力」。但不管是哪種概括,目前教育界對「雙師型」教師的理解,一是停留在字面解釋上,二是表現為較有理性的綜合解釋。
(5)雙師型教師擴展閱讀:
「雙師型」教師應同時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1、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既具有教書育人,又具有進行職業指導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2、具備與講授專業相對應的行業、職業素質,要求具備寬厚的行業、職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
3、具備相當的經濟素養,即具備較豐富的經濟常識、熟悉並深刻領會「人力資本」、「知識資本」等經濟理論,樹立市場觀、質量觀、效益觀、產業觀等經濟理論。自覺按照競爭規律、價值規律等市場經濟要求辦學辦事,並善於將經濟常識、規律等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4、具備相當的社會溝通、交往、組織和協調能力。即既能在校園內交往與協調,又能在企業與行業從業人員進行交流和溝通。
5、具備相當的管理能力。即在具備良好的班級管理、教學管理能力的同時,更要具備企業、行業管理能力,懂得企業和行業管理規律,並具備指導學生參與企業、行業管理的能力。
6、具備相應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即要適應資訊、科技和經濟等快速變化的時代要求,具備良好的創新精神,善於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創造性活動的能力。
Ⅵ 什麼叫雙師型教師
關於「雙師型」教師,目前還沒有一個權威性的科學解釋。
目前有的學者將其概括為兩種:
一是「雙職稱型」,即教師在獲得教師系列職稱外還需要取得另一職稱;
二是「雙素質型」,即教師既要具備理論教學的素質,也應具備實踐教學的素質。
而有的學者則將「雙師型」教師的理解概括為三種:
一是「雙證書論」,認為具有工程師、工藝師等技術職務的人員,取得教師資格並從事職業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員即為「雙師型」教師;
二是「雙能力論」,認為既要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實踐的教師,就可看做是「雙師型」教師;
三是「雙融合論」,即既強調教師持有「雙證」,又強調教師「雙能力」。
但不管是哪種概括,目前教育界對「雙師型」教師的理解,一是停留在字面解釋上,二是表現為較有理性的綜合解釋。
Ⅶ 什麼是雙師型教師
「雙師型」教師,有兩種:
一是「雙職稱型」,即教師在獲得教師系列職稱外還需要取得另一職稱。
二是「雙素質型」,即教師既要具備理論教學的素質,也應具備實踐教學的素質。
雙師型教師是高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特色和重點,大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已經成為社會和教育界的共同呼聲。
拓展資料
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職高專教育教學工作合格學校評價體系中提出的「雙師素質」教師標准,要求「雙師素質」教師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有兩年以上基層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本專業實際工作經歷,能指導本專業實踐教學,具有中級(或以上)教師職稱,亦即相關崗位工作經驗加教師職稱。
2.既有講師(或以上)教師職稱,又有本專業實際工作的中級(或以上)專業職稱,亦即雙職稱,同「雙職稱」說的界定一致。
3.主持(或主要參加)兩項(及以上)應用性項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會企事業單位實際應用,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該項主要強調科研能力。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雙師型教師
Ⅷ 什麼是雙師型教師
「雙師型」教師,有兩種:
一是「雙職稱型」,即教師在獲得教師系列職稱外還需要取得另一職稱。
二是「雙素質型」,即教師既要具備理論教學的素質,也應具備實踐教學的素質。
雙師型教師是高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特色和重點,大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已經成為社會和教育界的共同呼聲。
拓展資料
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職高專教育教學工作合格學校評價體系中提出的「雙師素質」教師標准,要求「雙師素質」教師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有兩年以上基層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本專業實際工作經歷,能指導本專業實踐教學,具有中級(或以上)教師職稱,亦即相關崗位工作經驗加教師職稱。
2.既有講師(或以上)教師職稱,又有本專業實際工作的中級(或以上)專業職稱,亦即雙職稱,同「雙職稱」說的界定一致。
3.主持(或主要參加)兩項(及以上)應用性項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會企事業單位實際應用,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該項主要強調科研能力。
Ⅸ 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是什麼啊申請雙師型教師里的,怎麼填啊
01 高等學校教師 教授 副教授 講 師 助教
02 中等專業學校教師 高級講師 講 師 助理講師 教 員
03 中學教師 中學高級教師 中學一級教師 中學二級教師 中學三級教師
04 小學(幼兒園) 教師 小學高級教師 小學一級教師 小學二級教師 小學三 級教師
幼兒園高級教師 幼兒園一級教師 幼兒園二級教師 幼兒園三級教師
Ⅹ 獲得國家級雙師型教師有沒有獎金
除了學校有相關獎勵政策
或者國家明確規定有獎勵的
一般不會特意發獎金,會違反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