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班主任案例
我理解的班主任案例,就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發生的故事,老師是如何處理,如何反思,學生受到什麼樣的教育。把這個故事總結歸納,就形成一個案例。
B. 案例《班主任的呵護》
班主任的做法很顯然是不正確的。沒有堅持公平公正民主科學的做法來處理問題。他這樣做不僅不會為你樹立威信,反而有偏袒之嫌,對班長自身的成長也是不利的。更不利於引導班級的正確導向,會眾叛親離。馬上糾正錯誤做法,及時扭轉方向,堅持以科學民主的態度一視同仁來處理問題。
C. 班主任責任心教育案例
一位好的班主任應該要有以下
具有札實的專業知識
還有負責的教學態度
平時能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態
並與學生有良好的互動關系
D. 小學優秀班主任個案研究與工作規律的探索,這篇畢業論文該從哪方面入手
一、確定主題,自己寫哪一方面的內容。二、篩選自己平時積累的案例。三、借鑒一下別人怎麼寫的,交流一下不就成了。
E. 如何抓住細節,做好班主任工作工作案例
你好,你可以參考一下: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充實。它不僅需要愛心與細心,更需要創造,因為你面對的是充滿創造力的孩子,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了。因此,我們的班級工作也應當富有創造性,下面我就談談我在班級管理中的一些管理方法。
一、善於表揚,巧妙批評,以典型作為榜樣。
案例:我們班某同學,父母都是外市老師,工作忙,離家又遠,所以平時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他的行為習慣差,經常愛講話、接話、打架,而且總認為自己有理,在班的影響也很大。後來,我就與他的家長聯系,跟她的媽媽和他多次談心,從正面、側面去了解他。期間,只要他取得點滴進步,我都採取不同程度的鼓勵,使他產生了親切感、信任感,願意與我們心靈交流,這樣使他從思想上認識到錯誤,改正錯誤。在班裡也給他自我表現的機會,使他感覺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現在,他在學習上有了很大進步,也有了一定的興趣。
分析:小學生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這對他們是榮譽的享受,更能增強他們的勇氣和力量。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由於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自身的心理素質不同等方面的影響,學生中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的勤奮守紀,有的厭學做壞事。做為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差異,對於問題學生,要從關愛的心態出發,對他們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們。
二、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案例:一次,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都進了教室,上了大約五分鍾的時間,忽然外面有個學生喊:報告!我一看,原來是我班的某同學,這一下我可氣不打一處來,就嚴厲地批評了他一頓:「你平時總好玩,上了課還要玩半天才來。怎麼回事?」平時大大咧咧的他這下可急了,眼淚分明在眼圈裡打轉:「我不是遲到,我是給別班的一個同學找找東西,這才來晚的。」原來他是做好事,我知道錯怪了他,連忙給他道歉,並表揚了他,讓他回座坐好。
分析:都說:「眼見為實」,可有的時候親眼看見了,卻並不一定是你以為的。這是深刻的教訓,因孩子的心是稚嫩的,一旦你傷害了他,就不容易癒合。作為教師在批評學生之前一定要好好想想:「事情弄明白了嗎?」千萬不能草率去判斷、處理。如果學生和你產生了對立情緒,那我們的教學就更難進行了。
十幾年來,我通過實踐和探索在班級管理中雖沒有取得輝煌的成績,但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時勢在變,教育在變,學生也在變,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學習新的有用的東西,永遠走在時代的前面。班主任工作是復雜而繁重的,只要我們捧著一顆真誠的「愛心」去澆灌他們,就無悔我們的人生。
這件事雖說不是大事但對我觸動很大,作為班主任我們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當學生犯錯誤時,老師不能太過於沖動。可能由於急躁的情緒或一時不冷靜會說出一些過火的話,而嚴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使他們失去了努力改正缺點的勇氣和信心,嚴重抑制了學生的主體性。有時,教師一句傷學生的話,就可能使學生永遠不能原諒老師,產生對立的情緒,教育工作就更難進行了,因此我班的每周小結,我都讓學生說說應該給自己加幾顆星,為什麼?學生在一個正確的輿論導向內總是自覺的約束自己,否則一周下來,其他同學得星了,而自己沒有,則非常難為情。因而樹立了較好的班風學風,班主任工作也做得輕松多了。(班主任工作 www.banzhuren.cn)總之,辦法比困難多,只要用心去做事,總有收獲。另外我們不能用一成不變的老眼光看學生,而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注意到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學生犯了錯誤,只要改正了,就應該原諒,而不應總掛在嘴邊。批評更應就事論事,今天的事就說今天的,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來說幾句,學生肯定會有消極的心理。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作為一個教師,都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
三、勇於認錯,從我做起
有次考單元測試卷,小劉的試卷基本上全部正確,我當時的第一直覺是——他抄了別人試卷!憤怒之中,我直接在他的試卷上打了個零分。當發下試卷時,我看見他偷偷地哭了。結果問他同桌,他同桌對我說,小劉的媽媽怕他不會,已經提前給他做了一遍,所以這次是他真實的考試成績!當時我的心中真是五味雜陳。首先,我為我的莽撞感到自責,其次我為小劉沒有撒謊倍感欣慰。然後我思索著該怎麼補救。最後我決定不掩飾自己的錯誤,勇於承認。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我表達了我的歉意。小劉反而安慰我,「老師,真的不用道歉,沒有關系的。」
這次的事情給我的啟示是深刻的。作為班主任,千萬不能「戴著有色眼鏡」看學生,這樣會傷害孩子的心靈,而且班主任要求學生必須做到的事是——勇於認錯、知錯就改,自己首先要做到,這樣會化解許多的誤會與矛盾,身教勝於言傳。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說北風和太陽比賽,它們打賭看誰先把行人的大一脫下來,北風用盡了渾身解數也沒能把行人的大衣脫下,而太陽卻悄然地贏了,在座的各位老師,你們能想到太陽取勝的方法嗎?是的,太陽用自身的溫度脫下了行人大衣,戰勝了北風。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作為我們老師,作為班主任,只要巧妙地利用自己是教師的角色,就能克服一切,贏得成功!
F. 如何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 案例分析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核心人物,是學校班級工作的教育者、組織者和領導者,是教學工作的協調者,也是學校目標管理的具體實施者,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和紐帶。學生能否健康地成長為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社會化程度的一代新人,班主任肩負著非常艱巨而又光榮的歷史使命。實踐證明: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和優秀學生的行為養成,決不是自發形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班主任素養的高低。凡是學生紀律好、團結向上、朝氣蓬勃的班級,其班主任一般都是品德高尚、嚴於律己、學識豐富、才能出眾和愛護關心學生的優秀班主任。
一 熱愛教育事業,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熱愛教育,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是班主任提高自身素養的動力,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條件。只有熱愛教育工作,熱愛班主任工作的人,才能積極學習、反思、探索班級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徑,工作才有激情,愛心、智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只有真正做到「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才能在今天這個相對浮躁的社會,獨守自己的精神殿堂,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我的原則是既然做了就要努力做好,就要做到問心無愧,班主任工作雖然很平凡,但我們決不能只滿足於做一個「保姆」型或「警察」型的班主任,在崗就要愛崗,盡職就要盡責。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讓我們每一位班主任都在自己的「責任地」里辛勤耕耘,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茁壯成長。
二 努力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養
學習是班主任自我發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只有夯實了理論功底,才能為自己的專業發展奠定基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知識、觀念的更新速度也越來越快,同時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育對班主任素養和班級管理又提出了許多新的理論和要求,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勤於學習,努力鑽研,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結構。學習經典,還要學習班主任專業化知識的三塊「基石」,即心理學、教育學和管理學知識,學習非一日之功,厚積才能薄發,只有持之以恆、日積月累,才能集腋成裘,形成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和班主任素養。因此,班主任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首先要向書本學習,向網路學習。讀書是班主任工作旺盛的源泉和不竭的動力,是提高班主任素養最有效的手段。讀專業書,學習相關的學科理論,學習當代新知識,更新教育理念。更要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報刊,學習新的教育思想、現代教育理論、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鑽研管理藝術,提升專業能力。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博覽群書,才能開闊自己的知識領域,擴充自己的知識結構。長期受書香的陶冶和熏陶,心靈才能得到凈化,頭腦才能得以充實,知識才能得以豐富,工作能力得以提高。除了讀紙質書,還可以利用網路電子書及網路博客學習。其次要向同行去學,向名師去學。經常向管理有方、管理有道、管理有成效的優秀班主任學習,同他們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最後要干中學,學中干。作為班主任,只有在工作中不斷地學習,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地提升素養,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提高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三 自覺反思總結,強化教育的針對性
在反思中進步、在反思中成長是成為優秀班主任的必由之路。班主任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年輕生命,學生不斷在成長變化,出現的問題也就多種多樣,因此,班主任要學會理性反思,對自己和學生的思想行為進行分析和總結。反思最有效形式是寫作和討論交流、讀書筆記、案例分析和教育隨筆等都是簡便易行的形式。反思主要包括:對教育實踐的反思、對教育行為的反思、對教育現象的反思、對教育理論的反思。在所有的反思中,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反思,是對自己錯誤的反思。通過反思可促進自己不斷學習、思考、完善,實現知識的內化和升華,從而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反思的過程,就是對自己的錘煉和提升過程。反思是一名教師成熟的必由之路,換位思考是班主任反思的重要形式之一。班主任把自己放在學生的角度,想學生所想,思學生所思,這樣就一定會激發學生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的工作方法。俗話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問題多」。也就是說,班主任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要不斷地進行反思,在反思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出路。在反思中成長,在案例中成長。撰寫教育案例是班主任走向成熟與睿智的捷徑,也是許多教育名家大師成名的重要原因。朱永新教授也講過:「每天堅持寫千字文的教育隨筆,不出三年,必有大成。」我們絕大多數人雖然成不了大家,但我們仍然要努力去做,自覺反思,自覺寫案例、教育隨筆,以提高教育的針對性。
四 研究借鑒成功案例,不斷增強實踐操作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使每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就應該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有許多班主任曾經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在帶班之前,對班主任工作心中沒數,擔心不能勝任,但帶班以後,隨著班級工作的逐步開展,一邊學習,一邊探索,經過幾年的實踐、鍛煉,也就逐步適應了。實際上,班主任的許多優秀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組織管理能力,都是在教育實踐中通過磨煉逐步形成的。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在工作實踐中磨煉意志,在「想幹事、會幹事、干成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班主任工作的性質決定了班主任工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年輕時我們沒有經驗,有的是精力和熱情,只憑苦幹雖然可以把班級工作搞上去,但苦幹卻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事倍功半,況且我們終究會變老,當年齡逐漸增大時就會感到力不從心。因此,作為班主任僅有學習和反思的意識是不夠,一定還要有搞研究的意識、借鑒成功案例的意識,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識地將自己學來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斷探索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不斷去摸索一些適合自己和學生的班級管理方法,提高班級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所以,班主任要不斷加強學習,吸收先進的教育理論,掌握現代教育方法,不斷研究教育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認真撰寫教育科研論文,積極實踐先進的教育經驗和班級管理方法,提高個人的綜合素養,不要只滿足於做一個「教書匠」,要努力成為學者型的班主任。
G. 班主任案例分析謝謝
讓學生在班級自主管理中健康成長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2015年9月,我迎來了我第一屆學生,在這半年裡,我嘗試著班級自主管理,和他們一起成長。回想這半年班級管理中的點點滴滴,學生在自主管理中不斷成長,我倍感欣慰。 考慮他們是低年級學生,所以在班級自主管理上需要很多注意的地方,比如崗位設置、獎勵機制等。在此介紹一下我所實施的班級自主管理的一點做法。 (一)自主申報 低年級的孩子對任何事都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在班級打掃和管理工作上,一個個都爭先恐後。為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讓每個學生在班級中都能扮演一種角色。我要求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愛好,先自主申報,再競爭贏得崗位,最終形成崗位輪換制度、合作制度、承包制度。輪換制度就是兩個或多人輪流擔任,合作就是幾個孩子合作擔任,承包就是工作由一人負責。當孩子們每天都能保質保量地完成這些任務時,我就會給他們發星星作為獎勵。 因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個孩子都是雙重身份: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在這種管理活動中,每個孩子的權利彼此制約,又有利於他們以身作則,負起所分配的工作責任。比如吃飯排隊問題,利用「承包制」,我們班的王心博小朋友接受了這個任務,他會在第一時間來到走廊上,提醒同學們該排隊了,若看到某個同學不聽指揮,王心博就會先去提醒,提醒後還不聽的,就會想辦法採取讓其改正的措施。當然,如果王心博沒有按時到位,其他評論員也會指出他的失職。 (二)設立激勵機制 在班級自我管理中,我會請班級小幹部給上課表現、吃飯表現、課間行為表現好的小朋友發放貼畫,並且設置這樣的一個制度:5個貼畫換一張小星星,5個星星換一張獎狀。正如我們成年人一樣,孩子們也需要評比激勵機制。除了給表現好的孩子發貼畫外,我還帶領我們班孩子利用周五的少先隊活動課對每個管理者進行互評互議,肯定他們做得好的地方,也會指出不到之處,最後對工作出色的孩子直接發放一張獎狀,並在這群孩子中選擇一個「管理小明星」,其照片貼在我們的黑板報上。這樣每個孩子都爭先恐後,都想將自己的照片貼到上面。
tob_id_3403
(三)爭做小老師 開學初,教師辦公室總是擠滿了孩子,他們會跟老師報告大大小小的事情,比如:我的橡皮丟了。某某在外面奔跑,某某笑我胖,某某和某某在外面打架,某某坐在座位上不讓我進去。有一些在我們看來不值得一提的事,在孩子心中可重要多了。為此我也苦惱了一陣子。在同事的建議下,我在每組都設置了一個小老師,當然這些孩子都是在班級上有號召力、自我品行優秀並且正義感超強。如果組員遇到問題,可以求助小老師,請小老師幫忙解決,小老師解決不了的,再向我求助。最後,經常出入辦公室的孩子少了,班上這些瑣事在小老師的手裡都得到了有效解決,並且這種瑣事發生的次數也比以前減少了很多。 (三)關注問題孩子 俗話說:十隻手指頭不一般齊。由於家庭環境的不同,同一個班級的孩子習慣與思想認識也有所不同。例如我班的劉松良,他好動、愛開小差。但是他很聰明、自尊心強。我嘗試著與他進行溝通,誇他街舞跳得好,老師特別欣賞,聽到我的表揚後,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接著提出學習上的要求,於是他欣然地接受了我的建議。另外,當輪到我們班孩子檢查奔跑時,我都會讓劉松良檢查,他總是耐心地站在外面,提醒奔跑的孩子不要奔跑,自己也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這樣,他奔跑的小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就消失了。偶爾會把他帶到辦公室,給他一點小獎勵,這樣他的積極性更高,學習習慣也比以前好很多了。 當然,班級的自我管理也離不開班主任的參與。我們自己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勤觀察、勤督促、勤指導。真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使班級這搜大船駛向成功的彼岸。
H. 班級管理的案例分析
有很多這樣的書籍
你可以去買班主任管理日記
就知道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