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知乎
尊重學生人格,理解信任學生;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對待學生有耐心,有教學能力;對男女生、優差生一視同仁;有事業心、責任心;興趣廣泛,知識豐富,等等。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高中學生(80%)最喜歡關心學生、辦事公正、尊重理解學生的教師,女生對該優點尤其重視(90%);其次是性格活潑,講話風趣,善於接近學生的教師。有人對當前中學生心目中好教師的形象進行了比較和研究,結果發現,多數學生認為好教師標準是要重視教學態度、教學能力和專業知識,其次才是學生的朋友、知已,首先應該是指導者,然後才是知識的傳授者。
❷ 銀行和老師哪個職業好知乎
教師和銀行,是去當教師比較好,還是去銀行上班比較爽?
首先,我還是很佩服你,有能力同時考上教師和銀行,拿到兩個offer,要知道這兩個職業專業性都很強,可見你的綜合素質還是非常不錯。
其次,教師和銀行兩個職業各有特點,不存在哪個職業絕對好或者絕對差的問題,只有對你來說哪個更適合的問題。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結合個人職場經驗,說三點意見。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一、教師職業的優勢與劣勢
教師這個職業,如果是公立學校,那基本上就是事業編制了,所以要考上事業編制,難度可能僅次於公務員。
而其他私立教師或者培訓機構的老師,未必需要考試進去,普通應聘就可以。
我自己身邊有許多同學和朋友都是做教師的,從幼兒園到大學老師不等。
觀察他們的職業狀態,我個人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看法如下:
1、優勢
教師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寒暑假,每年和學生一起放假的時候,總讓我們無比的羨慕。加起來大約有三個月不到,即便是沒有其他年休假,也遠比普通上班族幸福得多。
身為教師,如果自己有孩子,還可以同步利用這段假期陪孩子出去旅遊等等。
對現代職場人來說,最寶貴的其實就是休息時間了,教師能享受帶薪的寒暑假,無疑是很大的吸引力,於個人於家庭都很不錯。
然後,想到的就是職業的穩定性,對公辦教師的事業編制來說,一般不會出現失業下崗的情況,在一個學校干可能就是一輩子了。因為這樣的穩定性,還帶來戀愛和婚姻方面隱形的優勢,許多適齡男青年都喜歡找教師當作結婚對象。
其他還有就是教師這個職業的社會地位、職業拓展前景等等,就不再一一概述。
2、劣勢
要說教師的劣勢,可能討論起最多的就是工作壓力了。倒也不是說教師絕對的工作強度有那麼大,而是教學指標、一份教育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壓力較大。尤其是很多小學中學的辦主任,背負著學生升學率、重點率的考核指標,還要確保孩子在校的人身安全。
教師很了不起,但也很難當。
其他的劣勢當然也可能有,比如工作內容枯燥、嗓子容易受傷等等,但總體來說優勢還是明顯大於劣勢的。
二、銀行職業的優勢與劣勢
我的愛人就是從事銀行工作的,所以對這個職業我相對更加熟悉。
結合我愛人平時的銀行工作,我說說個人的一些評價。
1、優勢
銀行職業和教師一樣,穩定性比一般的企業崗位要強,尤其是你身處國有銀行,基本上不太容易被裁員。但和教師比,未來的風險也更大一些,主要原因是人工智慧時代,很多櫃員崗位可能會被機器給替代,而教師則更不容易被替代。
還有個優勢就是收入相對較高,同樣應屆畢業生出來,如果從事教師和銀行兩份工作,我相信大部分情況還是銀行的崗位收入更高,因為銀行屬於經營業務性質,而教師屬於社會教育性質。
再有就是銀行的工作換崗或者跨行的機會相對教師來說更大,比如櫃員可以去做客戶經理,也可以發展為技術崗位,又或者跳出銀行去其他企業等。
2、劣勢
銀行現在一個很大的劣勢就是行業的發展前景沒有那麼看好,一方面是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如果銀行業自身不調整可能業務會繼續萎縮;另一方面就是我提到的人工智慧時代的沖擊,銀行職員如果技能單一,也不排除將來會有失業的可能。
還有就是銀行的工作壓力會很大,像我愛人這樣,每周五個工作日,至少有一天要培訓,有兩天要加班,剩下兩天機動(業務忙了也得加班),然後名義上有雙休日實際上也無法保障,比如做信貸崗位的話都是周末在加班了。
再一個就是收入的增長預期不容樂觀,10年前的銀行業還是大學畢業生眼裡的香餑餑,可如今越來越多的畢業生不首選去銀行了。主要原因就是收入這些年都沒有明顯增長,甚至在金融行業本身都沒有啥優勢。
❸ 求萬能的知乎,一建哪個老師講的比較好,適合零基礎的
其實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否則所謂的講的不好的老師都沒人聽了?
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確定,比如你是零基礎的,講基礎的就是最好的,以後提高再聽其他老師的。
搜狗搜索「我沒壓力的分享」可以獲取一級建造師考試資訊。
❹ 當個211大學老師怎麼樣 知乎
1、清華大學及北京大學作為全國最好的學府之一,學生的生源質量是最好的,其培養出來的畢業生也是出類拔萃的,在各個方面都要超出其它普通211學校的學生。2、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是國家985重點大學,位於首都北京市,其科研經費要高於其它211學校,教師的水平普遍很高,教育出的學生當然不會差。
❺ 現在當高校老師好還是公務員好知乎
不同的人,觀點不同。個人認為高校老師會好一些。高校老師如果允許校外兼職,甚至利用科研成果開辦公司等都無可厚非,而公務員是明令禁止的。公務員的社會地位會更好一些,高校老師可能更受社會尊重。
❻ 選擇高中還是初中當老師 知乎
我覺得應該是選擇當高中的老師吧,雖然累一點,但是工資可能會高一點。
❼ 如何成為一名對外漢語老師 知乎
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的綜合國力也相應的快速增長,中國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也在逐漸的提升,漢語熱和出國熱便是最好的證明,08年北京奧運會以及12年倫敦奧運會引發的 「漢語熱」和出國熱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留學生對對外漢語的學習熱情,但是,據了解,目前對外漢語教師的缺口量已經達到了500萬人以上。
對外漢語教師是一門熱門職業,也是一門高薪職業,那是不是只要會普通話和一門外語都能做對外漢語教師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下面就聽聽上海樂語國際漢院的專業培訓老師對對外漢語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的介紹吧!
首先,普通話水平應該過關。所謂過關,是指按國家漢辦《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認定》應該達到二級乙等以上。作為一個對外漢語教師普通話越標准越好。
其次,具備相應的漢語知識。並不是會說普通話的人都能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對外漢語教學的對象主要是不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受時間,條件,環境,母語,學習動機等的綜合影響。他們學習漢語主要是靠語言規律,而不是像小孩子學習母語那樣靠耳濡目染,畢竟他們腦子里已經有了一套自己母語的完整的體系,再去接受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語言就困難得多。所以,對外漢語教師應該能夠解釋語音,詞彙,語法的基本規律,就像我們學習英語,不是只要背背單詞,聽聽力就可以學會的,還必須學習英語的語法知識才能了解英語的知識體系才能正確的遣詞造句和人交流。
再次,掌握必要的中國文化知識和技能。語言和文化必不可分。特別是漢語有著悠久的歷史,漢語不知是一門語言,它還包含了很多的中國文化,學習漢語就必須涉及到中國的文化知識,所以在教外國學生的時候一定要結合中國文化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
最後,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較好的外語能力。漢語教師要有親和力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學習外語和學習其它母語類的科目不一樣,在外語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一個活躍的課堂氣氛和良好的溝通,這就需要對外漢語教師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除了在課堂上,課後學生也會有許多的問題,老師如果都用普通話和學生交流,有些內容他們並不能完全聽懂,適當的時候用外語給他們解釋會讓他們更容易接受。
總之,並不是掌握了一門外語和普通話就能做好對外漢語老師這門工作的,通過以上的了解,你是不是覺得自己還欠缺點啥?
❽ 如何成為一名對外漢語老師 知乎
一名優秀的對外漢語教師從理論到教學要完成三個轉化:一個是書本上的知識、論文如何轉化為自己頭腦中的知識;第二個轉化就是頭腦中的知識如何轉化為教學的內容;第三個轉化,教學內容如何轉化為自己的語言,不同的人講出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講課是否講得好,就看轉化得怎麼樣。
為了讓學生學好漢語,老師還應當適當地掌握一定的語言理論,來解決學生不斷提出的「為什麼」。另一方面要有比較廣博的有關中國的知識,如文化、文學、藝術、經濟等等。因為外國學生眼裡的對外漢語老師如同小學生眼裡的老師,外國學生有什麼關於中國的問題,都會問老師。作為一個對外漢語老師,要關注當前熱門的話題,老師不一定都記得,但是要知道在哪裡可以查。
此外,對外漢語老師最好掌握一兩門外語,掌握跨文化交際的知識。
除了這些,還要有能力結構。首先要有研究能力,研究能力包括三方面: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發現問題,要能從留學生的說話、寫作中發現共同存在的問題,發現了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其次是說話能力。當漢語老師與普通院校的老師很大的一個不同就是說話,比如說要說普通話,方言要少一點。更重要的是怎麼說話,怎麼提問問題,回答了以後怎麼對他的回答作出評論,這些都是一種能力,都是需要技巧的。有的老師在評論學生的回答時很有技巧,既能指出學生的不足,又能不讓學生有挫敗感。
第三種能力就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特別當老師面對零起點的、不同語種的學生時,更需要這樣的能力,有經驗的老師一上課的幾句話就能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另外,老師還得有一定的表演技能,就像幼兒園的老師,小學的老師一樣,學生不懂的,必要時可以表演一下。
作為對外漢語老師,能力上要有能力結構,知識上要有知識結構。當一個對外漢語老師是很不容易的。
❾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高校教師 知乎
教師的道德修養。教師是教育理念的實踐者和教書育人的示範者,提高教育質
量,培養合格的高素質人才,教師的良好素質和勤奮工作是第一
位的,教師以自己的思想、學識和言行,以自身道德的、人格的、
形象的力量,通過示範的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
二、嚴謹求實的學術,塑造良好的學風。
大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的地方,
學風和教風的主要方面都在
教師,教師的學風通過教風來體現
3.真心熱愛學生,正確引導學生。
高校教師對學生成長和進步更直接、
更現實,
因為學生在接受高
等教育的時期內是人格、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熱愛學生
能激勵學生進步的信心和干勁,
我們創造的環境對學生的品德、
意志
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