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愛學生
沒有一個老師是生來就喜歡打學生的!!!
而老師打學生,可能是因為那位同學犯了什麼回錯誤,而這位老師又答是那種比較嚴厲的老師,非常關心同
學的各個方面……
也許老師是對同學好,才這樣做的!!
作為學生的應該體諒,但是如果老師做得太過了,那就可以告訴家長,或是直接到法院去告老師!!
咱們是受法律保護的!!
『貳』 老師關愛學生的事例,200~300字
殷雪梅——失控汽車駛來時她撲上去推開學生
「慈師真愛感動天地,聖母情懷流芳千古。」
殷雪梅1954年出生,1976年走上教師崗位,生前在金壇市城南小學任教。
3月31日,殷雪梅老師在一輛狂奔而至的車輛面前,奮不顧身地用身軀護住路過的學生,從「虎口」下奪回了六七位小朋友的生命,而她卻被車輛撞飛25米遠,最後光榮犧牲。她是江蘇省金壇市城南小學有近30年教齡的先進教育工作者。
生,人人之所欲;死,人人之所畏。但在突然來到的生死抉擇中,人的精神境界卻高下有別。在這迅速作出的選擇背後,是義無反顧的愛。
【用生命鑄就師魂——殷雪梅事跡介紹】
殷雪梅是位普通的小學教師。她用愛心教書育人,以真情關愛學生,更在危急關頭用生命鑄就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追悼會那天,不到20口的金壇城區,有10前來為她送行。相識的,不相識的,都為她感天動地的愛心而熱淚滾滾……
『叄』 一個好老師如何愛學生
做一個好教師,只有業務的精與博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愛,是對學生的愛。當自己生活得很累的時候,要能夠關心別人,傾注自己的愛心,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你的這份愛,學生能夠用他的心靈來感受,從而激發出他內心的原動力,你的這份愛,學生能夠用他的情感來感受,從而體驗到他周圍的人間真情與社會責任。只有好教師才能夠將他自己對世界,對人類,對社會,對自然的愛奉獻給他的學生。專業水平的不斷提升,高尚情操的不斷完善,人格魅力的不斷體現,這正是成為一個好教師的必經之路。首先,愛學生就要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愛好與才能,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對於一個好老師而言,只有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其次,愛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每個學生,把每一名學生都視為自己的子弟。在學生眼裡,公正客觀被視為理想教師最重要的品質之一,他們最希望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他們最不滿意憑個人愛好,偏袒某些學生或冷落歧視某些學生,公正,這是孩子信賴老師的基礎。第三,愛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與創造欲。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與學互為關聯,互為依賴,即所謂「教學相長」、「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一名好教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視他們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夥伴。
『肆』 老師對學生的愛是什麼樣的。
1、老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主動征詢學生對自己教學或管理的意見,並與學生坦誠溝通,積極完善自己的工作。
2、老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告訴學生,你是最重要的,欣賞你自己,做好你自己。
3、老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告訴學生,這個世界很精彩,值得你去發現,去探索,校園生活只是繽紛世界極其有限的一小塊。
4、老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告訴學生,這個社會有美好善良也有冷酷邪惡,你要學會分辨,懂得保護自己,最終你應該站在美好和正義的一邊。
5、老師對學生的愛,應該表達為:「你怎麼了?」「你有什麼想法?「有什麼需要老師幫忙嗎?」
(4)老師愛學生擴展閱讀:
老師不一定要親口對學生說「我愛你們」,更不能要求學生也愛自己。老師對學生的愛應該像空氣,無味無色甚至感受不到,可是我們都需要空氣,我們毫無負擔地呼吸著空氣。老師對學生的愛,也不應該成為學生的負擔。
學生為什麼不守紀律,這才是老師應該關注的問題,或許這個問題背後隱藏著學生的成長秘密,是教育開始的地方。老師把關注點放在了紀律本身,其實是放在了學校考核上,最根本的是放在了自己身上,因為這些關系老師的績效考核。或許有老師忍不住辯解:難道我們不應該教育學生遵守紀律嗎?當然應該,那就讓學生明白紀律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我們要遵守紀律,這才是教育。
『伍』 為什麼老師會愛上學生
情況有幾種:1,他自身的職業就必須愛護自己的學生,老師就是父母不在時的臨時父母,他們也會管你,訓你,愛護你,心疼你。2,就是大學的老師年齡比學生大不了幾歲,況且人的感情現在很多都突破了道德觀的束縛,3,那就是有的人的嗜好,變態
『陸』 老師在乎愛學生的表現
那是肯定的,愛表現,活潑的學生肯定是老師最喜歡的,成績好不能代表什麼,一個人不僅僅是成績重要,很多方面,都是做人的表現。讓老師喜歡的學生往往是那些愛活動,愛幫人,愛幫助老師做事的學生,你肯定也一樣,喜歡親切,活潑,友善的朋友吧?死氣沉沉的誰又喜歡呢?
『柒』 老師關愛學生 詩歌
《己亥雜詩(其五)》
清代: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內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容
譯文:浩浩盪盪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代: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
(7)老師愛學生擴展閱讀:
贊美老師的名言:
1、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2、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4、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5、教師的春風,日日沐我心。
6、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
7、親愛的老師,您那赤誠的愛,喚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點燃了多少青春,摧發了多少征帆。
8、鶴發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
9、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10、片言之賜,皆我師也。
『捌』 教師的愛是什麼
從教二十餘年,深深的體會到教師這一職業的辛苦,尤其是班主任,不僅擔負著教學工作,更擔負著管理全班同學的重擔。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做到愛學生,教師的愛是什麼?
1、愛就是了解
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包括對學生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知識基礎、學習成績、興趣愛好、喜怒哀樂的深刻了解。這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避免教育盲點、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做好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而了解學生從了解學生家庭開始。父母的年齡、職業、家庭住址、生活狀況,做到了如指掌。接著就要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點,他們有什麼毛病,需不需要照顧;了解孩子的學前教育情況,以便因材施教。
為了了解學生我經常和他們在一起,課間和他們一起做游戲,放學後和他們說說話,在閑談過程中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了解了學生的這一切,有的放矢地去關心教育他們。
2、愛就是關心
師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師愛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愛是指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學習好的要愛,學習一般的要愛,學習差的也要愛;活潑的要愛,文靜踏實的要愛,內向拘謹的更要愛;「金鳳凰」要愛,「丑小鴨」同樣也要有愛。我們班的王輝倩性格內心, 連看老師就不敢看,但我從不另眼相看,找機會表揚她。
春頭臘尾,孩子感冒的比較多,有時一天有好幾個嘔吐的。一個周一早上我就收拾了兩次嘔吐的污物。天熱了,我總是提醒孩子們多喝水,少吃零食,生病了就及時給治療,有時一天去葯鋪兩三次,嚴重的就通知家長。天涼了叮囑孩子們穿戴好了再出教室,變天了告訴孩子們明天要添衣服……
『玖』 老師對學生愛的優美句子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出自唐代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意思是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比喻老師辛勤教育學生,奉獻自己的偉大精神。
2、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出自唐代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意思是默誦草木搖落深知宋玉為何悲秋;他學問淵博文辭精采算是我老師。表現了作者對宋玉作為恩師的理解。
3、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出自唐代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意思是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此詩運用借代的修辭,以桃李代學生,綠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這首詩通過寫裴度房子不用種花就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表現了對一個老師桃李滿天下芳名遠播的贊美。
4、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出自於唐代杜甫《春夜喜雨》,意思是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運用擬人化手法,「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可表現出對老師的默默奉獻,教導學生的贊揚。
5、靈師不掛懷,冒涉道轉延。
出自於唐代韓愈《送靈師》,意思是道路婉轉長綿,靈師不用記掛在心上。表現出對靈師的深厚感情。
『拾』 教師如何做到有效關愛學生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怎樣才能做到熱愛學生呢?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麼?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教師關心愛護學生,要做到:
第一,了解和信任學生 。學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從表面上看,學生之間似乎差別不大,但實際上,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與眾不同的一面。如果教師不了解和信任學生,就不可能有對學生真正的愛,也談不上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為了教書育人,教師既要了解學生的過去和現在,又要了解學生成長的家庭生活環境和經常接觸的各種人和事;既要了解學生表現在外的優缺點和特長,又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包括他們的苦惱和憂愁。只有全面了解和信任學生,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教育,才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第二,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往往會把自己的苦惱、心事和秘密隱藏起來,不願意對家長或老師說,只是遇到自己無法解釋和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才找人訴說、請教和指點。因此,一位好的教師應當主動與學生做知心朋友,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包括內心世界的苦惱與憂愁。這樣,教師才會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學生。
案例 :
鄭丹娜,北京市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高級教師。從教 10 多年來,她憑借自己的智慧豐富了孩子們的心靈世界,用愛呵護孩子,用愛守護童心,在孩子的成長中體味從教的快樂。
剛參加工作時,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對淘氣的學生,她會天天找談話,實在不行她還會向其家長「告狀」……有一次,班裡有一個淘氣的男孩沒有完成作業,她把他留下了,一直看著他補完作業,然後送他回家。見到學生的父親,她便一股腦地反映了他在學校的表現——不按時完成作業,上課做小動作,課堂上和同學打鬧等等。鄭丹娜後來回憶說,當時講這些話的時候,絲毫沒有意識到家長和孩子心裡的感受。當她從這名學生家出來以後,屋內便傳出家長的怒罵聲、斥責聲,接著便是學生嚶嚶的哭聲。突然意識到,自己沾沾自喜的所謂「業績」,是以傷害孩子的心靈為代價的。從那以後,她就開始反思自己,探索走進孩子心靈,豐富孩子心靈世界的方法。
鄭丹娜首先從情感上親近孩子,孩子們感興趣的東西,她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孩子們喜歡的游戲,她也加入其中,像孩子一樣痛快地玩耍。如此貼近孩子,她既體會到了童心的純潔、率真,也洞悉了不少在成人眼裡孩子們的「小心眼」。不僅如此,鄭丹娜深知,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在開發孩子心靈的事業上,必須選擇「一對一」的方式。於是,她開始嘗試與孩子們互寫「悄悄話」以了解孩子心靈的秘密。除此之外,她還有很多讓孩子們「練心」的做法。比如,她給孩子們設計了一張「心情晴雨表」,要求孩子們每天用畫「笑臉」或「哭臉」的方式,反映自己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她用自己的真愛,一次次打動孩子的心。一名學生回憶鄭丹娜時說:鄭老師講的課、說的話大都記不起來了,但她每天上課時親切地摸他頭的動作讓他終身難忘,無比幸福。是的,教育最後留下的不是知識,是感動。鄭丹娜給孩子們的除了知識之外,更多的就是感動。
生,從心裡充滿對每一名學生的愛。盡管有的學生有毛病甚至有越軌行為,盡管他可能給教師帶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教師對學生的愛要始終如一。教師關心熱愛學生,會由此產生熱愛教育事業的崇高道德情感;贊可夫說:兒童對於教師給他們的好感,反應是很靈敏的,他們是會用愛來報答教師的愛的。學生得到教師的愛,會將其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增強信心,健康成長,從而也會熱愛和尊敬教師,使教師的威信大大提高。
第四、對學生嚴慈相濟 。教師對學生的愛,要與「嚴」緊密結合在一起。要嚴得合理,嚴得適當,不遷就學生,不放任學生,也不溺愛學生。也就是說,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符合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學生的實際和 21 世紀對一代新人的需要;要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習進步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學生經過努力能達到,能接受,並能自覺切實執行的。
一是要嚴而有理。 所謂嚴而有理,是指教師對學生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要符合黨的教育方針,都要有利於學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有利於學生學業的進步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學生是方方面面都正在成長的「未熟人」,在校期間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有的學生粗野,無禮,不尊重教師,不聽勸告;有的學生在同學中吵鬧大家,惹是生非。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常常是恨鐵不成鋼。有的教師能耐住性子,穩住情緒,用智慧和道理說服學生。但是,有的教師有時火氣一下子上來就會對學生進行體罰。這種情況和行為表面上看是為了嚴格要求學生,實際上卻有害於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要堅決杜絕這種做法,否則便是違背教師道德的。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