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教師職業道德論文

教師職業道德論文

發布時間: 2020-11-20 05:09:09

㈠ 在哪能找到關於教師職業道德的論文

關於教師的職業道德 作者:作者:高炳楚 轉貼自:網路收集 點擊數:1361 一、我國教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師徳,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時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必備的道德品質。《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發展的大趨勢,素質教育勢在必行。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素質的提高無可爭議地成為首要焦點,其中,師德修養由於其在學校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尤其顯得重要。表現為:教師的職業道德能通過自身的調節功能理順工作中各種人際關系,保證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教師的職業道德也能通過自身的激勵功能,激勵廣大教師自覺獻身於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教師的職業道德還能通過自身的教育功能,促使教師以自身的高尚品質去教育、影響學生、成為學生的楷模。因此,當前加強中小學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對實施素質教育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二、當前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 一百多年來,許多先進的中國人、優秀的教育家為培養富民強國的人才,獻出了自己畢生的精力。現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從教幾十年,始終安於粉筆生涯,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一顆草去的高尚情懷,獻身教育,鞠躬盡瘁;當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吳玉章先生,以一息尚存,絕不松勁的獻身精神,一貫有利於人民,一生有利青年,數十年如一日,為人民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為後來者的楷模。教師的勞動是一種功在他人,利在社會的勞動,這種勞動,需要付出全部的聰明才智和大量的時間精力,是十分繁重和辛苦的。這種勞動成果又往往隱沒在學生的成功中,自己則可能一生默默無聞,這要求廣大教師應該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特點、社會意義和道德價值有深刻的理解,由此而產生對本職工作的熱愛、自豪感和勇於獻身的精神,把培養下一代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天職。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我國目前教師隊伍的師德水平尚有待提高,這既有外在因素的影響,也有教師自身內在因素的制約,具體表現為。 (一) 社會地位的現狀對教師師德水平的影響 長期以來,教師被尊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但是,許多教師卻感到迷惘和困惑。受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政府對教育投入不足,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等各方面仍較差;受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舊觀念和舊習慣勢力的影響,教師有時並未真正受社會的尊重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是不爭的事實,也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所關注。李瑞環同志指出:基礎教育教師的待遇仍然偏低。目前許多地方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收入與許多行業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在一些地方,拖欠教師工資的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中小學教師的福利也偏低,在住房、醫療、子女就業等方面都有很多困難。領導同志的憂慮是有道理的,低落的社會地位嚴重地傷害了教師的感情,不少優秀教師離開了自己心愛的教育行業。除有形的流失外,教師隊伍還存在著令人擔憂的隱性流失,特別是敬業精神的流失。近年來,少數教師在商品大潮的沖擊下,模糊了自己的道德責任,在義、利面前喪失立場,在工作中討價還價,斤斤計較,大損教師形象。 (二)陳舊教育思想和觀念對教師師德的影響 別林斯基說過教育的目的是人道。當代教育改革中,就是要求我們把學生當作社會的主體而非社會工具來進行培養,這就要求廣大教師要對學生有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缺乏這一點,說明了缺乏最基本的教師職業道德。但是,遺憾的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更多的是看重師道之尊而忽視對學生之尊,於是任意諷刺挖苦學生,歧視侮辱學生,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隨意打罵學生等等現象屢屢出現在我們周圍。這種對學生人格和自尊的不尊重,往往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傷害,容易造成學生不信任老師,不信任學校,甚至不信任社會的嚴重後果。這無疑與我們教育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馳。有些教師容易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醉心於已有的成績,或者驕傲自大,盲目蠻干,弄虛作假,等等。教育者這些身心素質上的缺陷,是導致師德水平不高的內在因素。 三、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思考 目前,國家在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花大力氣提高教師的待遇水平和社會地位,全社會尊師重教風氣正在形成。作為教師自身應對師徳有較深刻的認識,才能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徳素養。 (一) 熱愛祖國,獻身教育,在實踐中升華人生價值是師徳的靈魂,也是 師徳素養得以提高的內在動力 熱愛祖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崇高的思想道德,獻身教育事業正是體現了教師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責任。能否自覺把黨和國家的利益、社會主義的利益放在首位,堅定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信念,是衡量教師道德水準高低的重要標准。人們常用照亮別人,犧牲自己的紅蠟燭來比喻教師的工作,藉以贊頌教師樂於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教師只有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特點、社會意義和道德價值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產生對本職工作的熱愛,自豪感和樂於奉獻的精神,不為名、不為利,在教學實踐中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價值,把培養好下一代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天職。 (二) 師徳的實質是為人師表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社會對師徳的根本要求,也是師徳的重要特徵和優良傳統。它要求教師品德高尚,才能卓越,既重言傳,也重身教。孔子說過其身正,不言也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國教育史上對教師的根本道德要求是言傳與身教相結合,言行一致,處處事事努力做學生的表率。葉聖陶先生說:教師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學生在校學習,往往把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化為自己學習的內容、仿效的板樣。教師不僅處處事事都應嚴於做到身正為范,以自己的良好形象來教育和感化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有遠大的理想、誠實謙虛的品質、勤奮好學的作風和禮貌待人的素養。 (三) 師徳的核心就是愛學生 尊重學生是現代教育人道性的一個重要特徵。學生是由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組成的,教師在施教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學生個性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這要求每一位教師要了解學生、關心學生、信任學生、熱愛學生。教師對事業的熱愛就是通過傾注在對學生的熱愛上,教師對民族、對人民的感情融匯於對學生的培養上,教師對社會的責任與對學生健康成長的關注是息息相關的,教師把自己的才智、精力、熱情獻給社會是從獻給學生開始的,又落實在桃李滿天下的偉業中。教師對學生感情的加深,一方面不僅會激勵自己更加精益求精,而且會為了學生而更加註意錘煉自己的品德素養。師徳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謙虛和無私奉獻,教師對學生的感情會促使教師把各種美好的道德在教學過程中以隱性的或顯性的方式傳遞給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感情是促使教師教書育人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的積極感情也會增強教師的教學效果,縮短教師與學生在空間和心理上的距離,使教師更准確地認識學生、把握學生、親近學生,從而溝通知識傳播的渠道,使之更加通暢。師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學生也會親其師,信其道,學其理,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遵循規律、教書育人,是師德修養的最基本要求 捷克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主張,教育者應該象工匠研究其加工材料的特殊性那樣研究學生。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各個年齡階段教育對象的復雜性、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和教育形式的多樣化,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育是一種創造性勞動,是科學精神與道德精神的統一。教師的教育條件不可能一成不變地重復出現,更沒有一套可供教師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使用的現成教育模式。教師不能照搬別人的經驗,也不能把自己的經驗年復一年地重復使用。 因此,教師必須以對國家人民、對學生極端負責的精神,勇於探索,具有創新精神,在實踐中不斷開拓進取,拓寬思路,想出新辦法,提出新見解,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這樣,教師的教學生命力才會更加旺盛。 總之,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刻理解師德的內涵,充分認識提高師德的重要意義,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求採納

㈡ 那有教師職業道德論文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徵求意見稿)全文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和義務。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敬業奉獻。忠誠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對工作高度負責,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對工作敷衍塞責。 三、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維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實施素質教育,遵循教育規律,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啟發學生創新精神。不違規加重學生課業負擔,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謙虛謹慎,團結協作。平等對待學生家長,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不以粗魯言行對待家長。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遵守教師培訓制度,不斷學習,與時俱進,自覺更新教育觀念,完善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教育教學業務,不斷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水平。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1997年8月7日修訂) 一、依法執教。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在教育教學中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 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 四、嚴謹治學。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 五、團結協作。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校榮譽,共創文明校風。 六、尊重家長。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系,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與配合。積極宣傳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訓斥、指責學生家長。 七、廉潔從教。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 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 八、為人師表。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嚴於律己,作風正派,以身作則,注重身教。

求採納

如何培養教師職業道德的認知論文

一.教師職業道德的涵義
(一).基本內容
中共中央頒布實施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明確指出,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要求做到: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這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除具備一般職業應該具備的道德外,還應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應具備強烈地愛國主義精神,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教師的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愛黨愛國,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必須高舉愛國主義大旗,站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最前沿。愛國愛黨,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精神的核心,是師德之魂。 (二).無私奉獻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第2頁共6頁
我國傑出教育家揚昌濟先生說:「教育者,寂寞之事業者,而實為神聖之天職,扶危定傾,端賴與此。」要成為一名人民教師,需要有高尚的靈魂,卓越優異的道德風范,需要象太陽那樣無私奉獻自己的光和熱。「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精神的生動寫照。目前,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面對社會上「拜金主義」、「個人主義」較為盛行的現象,一些教師放棄了原有的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工作中奉獻講的少,利益講的多,甚至唯利是圖,唯錢是舉。例如現在很多學校出現的「紅包熱」便是這種現象盛行的生動寫照。在個人主義盛行的社會中,很多教師失去了無私奉獻的精神。但是在我國的教育事業正需要教師們的無私奉獻,因此,人民教師決不能為了追求個人的利益,陷死在物質享受,「金錢至上」的泥潭裡。 (三).勇於進取
所謂進取精神,指的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的在事業和人生追求上奮發向上的意識和心態。教師勞動是一種具有特殊職能的精神生產。教師勞動的這種特點,要求教師具備「傳道、授業、解惑」的能力。倘若教師「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也」。事實上,千百年來,人們總是把勤奮好學作為對教師的道德評價的一條重要標准。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歷史發展到今天,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以知識為基礎的全新時代,即知識經濟時代。在這個時代里,知識更新的速度加快,先進技術進入教育領域的周期縮短。面臨著時代的挑戰,我們如果用昨天的知識來教現代的學生去做明天的事,那就太可悲了,我們必須讓知識永放光明,因此,教師要始終保持奮發進取的精神,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不斷尋求機會學習更多的知識不斷拓展我們的教育,教學能力,以便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會成為時代的落伍者。 (四).博愛寬厚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富有感情、充滿活力的青少年,因此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以寬厚仁慈的胸懷去輔導培養學生,應當是一名人民教師應具備的基本感情。事實證明,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可以產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動力,能誘發學生積極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第3頁共6頁
向上的激情,促進學生智力、情感和個性的發展。當然,教師以寬厚仁愛之心教育學生,並不意味著不嚴格要求學生。因為教師對學生之愛,是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深沉的愛,他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因此,在這種愛之中,必須包含著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和嚴格要求。前蘇聯教育家贊科夫這樣說過:「不能把教師對學生的愛,僅僅設想為慈祥的,關注的態度對待他們。這種態度當然是需要的,但是對學生的愛,首先應該表現在教師毫無保留地獻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在對自己的學生教學和教育上,在他們的精神成長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愛應當與合理的嚴格要求相結合。」 (五).團結合作
教育事業是教師的集體事業,學校教育教學的成敗取決於教師集體的工作,只有團結一致的教師集體,才能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並以其團結一致、相互尊重的模範行為和良好的風范對學生施以影響,使學生在無聲的教育中受到感染和熏陶,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提供榜樣。教師協作精神的具體要求是多方面的,在教師與集體的關系中表現為關心集體;在教師與同事的關系中表現為勇於競爭、團結互助;在教師與領導的關系中表現為服從領導;在教師與家長的關系中表現為尊重家長教育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合力」。事實證明,協作精神能使教育主體在目標上保持一致,同時不斷增強教育主體的內聚力,激發教育主體的創造性,以便在「教育合力」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能獲得自由。」 (六).嚴於自律
教師的自律精神,指教師在施教過程中以及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嚴以律己、為人師表的意識、心態。追溯中外教育史,教師的自律精神歷來被放在教育成敗的首要、關鍵地位。大教育家孔子把教師率先垂範,言行一致,作為教師倫理道德的一項基本要求。他曾提出了「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等等這樣一些自律原則。繼他之後,孟子提出了「教育必以正」,自己「身不行道」,就不能教育別人。

㈣ 淺談幼兒教師的師德修養 論文的題目來源怎麼

師德是教師必備的基本道德素養和職業要求,是一種有感染力的品行,是一種自覺內化的高尚情感。自古以來,師以德為本,育師先育德。所以一名合格的教師,既是一名合格的傳道、授業、解惑者。江澤民同志在《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指出:「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

幼兒教師是人生的第一位啟蒙老師,是第一開智者,是教幼兒如何做人的先行者。我們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我們是幼兒效仿的榜樣,所以,我們幼兒教師必須正人先正己,加強自身世界觀的改造,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

一、愛崗敬業、獻身幼教事業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幼兒教師的職業是苦中求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有遠大的理想,才能積極地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的義務,才能自覺地、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組織幼兒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獲,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會以祖國的繁榮昌盛為己任,用自己的心血去澆灌幼兒的心田,把「甘為春蠶吐絲盡,願化紅燭照人囊。」作為我們幼兒教師的座右銘。樹立正確的苦樂觀,使我們的教師在奉獻自己,燃燒自己的同時,感受到我們工作中的有苦有樂,樂在其中,而且同時我們自身也在汲取。在更新、在升華。正是這種成就感、榮譽感、幸福感激勵者我們幼兒教師在事業上不斷攀登開拓,堅忍不拔,位幼兒教育事業辛勤耕耘。

二、熱愛幼兒,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

熱愛幼兒是一種純潔、高尚的感情,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前提和起點。熱愛幼兒、關心幼兒、了解幼兒等一切生活、學習、活動等各種情況是幼兒教師對幼兒真正的愛,也是幼兒教師師德的核心,這種勝似母愛的愛是一種不講付出、不計回報、無私的、廣泛地且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我們幼兒教師工作的感情基礎。幼兒一旦體會到教師的這種情感的愛,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最終達到完成歷史賦予我們幼兒教師的崇高使命。

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幼兒教師無聲的人格力量。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就說明身教重於言教。尤其是幼兒可塑性大,模仿性強,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回對他們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教師的道德水平,決定著幼兒的道德水準。俄國著名教育家烏伸斯基說:「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因此,我們做幼兒教師的一定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時時處處給幼兒以楷模之影響。日常工作中注重自身的修養,做到文明、禮貌,善於與人合作,待人真誠,有耐心、不急躁,談吐文雅,樸素,活波大方,端莊、整潔,誠實有自信,表裡如一,動之以情,以情育人,曉之以理,以理塑人,導之以行,以行正人。

四、用於開拓,不斷進取是師德的升華。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作為幼兒教師要勇於開拓新視野,發展新觀念,確立邊學邊干、邊干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進入新境界,培養造就新型人才,不斷提高自身個方面的專業知識,多讀書、廣讀書、讀好書,通過讀書來豐富知識,獲取信息,從而更加了解有關幼兒的心理發展和身體發展的新動向,獲取第一手有價值的教育理論,做一個真正博學多才的人。是教師在幼兒面前更有說服力、教育力、指導力、凝聚力和親和力,從而使教的師德得以升華。幼兒教師的師德是人格和道德的雙重力量,這種力量將影響幼兒的一生,也是幼兒走入未來的立身之本。

有人把幼兒教師比作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其責任重大,事業崇高;有人把教師比作蠟燭,默默地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有人把教師比喻成燈塔,風雨中放射執著的紅光,指引著航船前進的方向……,所有這些都是贊美教師的偉大和我們教師所肩負責任的重大,那麼,我們教師就一定要不愧於人們賦予我們的這些光榮稱號,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拼搏,遵守職業道德以博愛做基礎,以自身的言行為榜樣,為把每棵幼苗都培養成棟梁之材奉獻出我們自己的一切力量。

㈤ 如何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論文

淺談中小學教師的道德人格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推出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特別是教育界的有識之士對《綱要》的重要性、先進性、及時性已達成共識,現在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有效地實施《綱要》,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使其真正地發揮作用。在中小學教育的問題中,我認為最為重要的應是道德教育問題,而道德教育的關鍵是中小學教師自身道德水平的問題,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的道德水準,特別是道德人格乃是全社會進行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環節,這也是我們必須把中小學教師的道德人格作為研究課題的重要原因。

㈥ 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論文…

淺談幼師職業道德 作者:陳愷 時間:2005年5月10日 俗話說「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在當今社會,愈來愈多強調師德。一個老師的道德意識,在很多時候,也許比知識更重要。所以我覺得,一名老師,首先講的不該是智商有多高,排在首位的,應當是道德。...「德高為范,學高為師!」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師德則顯得尤為重要!也許有人會認為幼師是最輕松的一項工作了,成天只要和孩子唱唱跳跳、鬧鬧玩玩就可以了。殊不知幼兒期是形象記憶、好模仿時期。同伴、成人的一言一行,對於他們都是新奇的,並且回有意無意的去模仿。尤其幼兒在4—6歲時,權威對象從父母逐漸轉移到老師身上,對於老師的一舉一動都相當崇拜。所以幼師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一個好的榜樣,才識成功的開始。 記得在讀大學時,老師曾對我們說過這樣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幼師這行是全憑良心做事的。」雖然我無法證明這是百分百的,但至少說明師德在此刻是多麼的重要。也許小學、初中、高中等都有一個衡量教學質量的標准,但幼兒園沒有。幼兒園最主要的工作不是教幼兒多少字、多少數,而完全是智力的開發、情商的培養,是為以後的學習打基礎的。所以一名好的幼師,首先應該愛孩子,要有高尚的道德,要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而不僅僅是來完成任務的。 剛讀幼師時,《教育學》書上問我們:「你覺得幼師是不是高級保姆?為什麼?「那時我氣憤地說:「怎麼可以這么小瞧幼師!」並為此大發了一通感慨。但是在以後的學習中,我也動搖過,我也覺得做幼師又苦又受氣,而且沒前途。現在想想,以前的想法真幼稚。其實世界上的工作都是一樣的,關鍵看你是以何種態度去對待,去接受。如果你把它當成一項任務,一份賺錢的差事,那你永遠也干不好。因為教師這一行,講的是奉獻,為得是孩子!只有師德高尚的人才會快樂,才會被孩子所喜愛! 「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教師道德水平高了,學生自然會「有樣學樣」。如果教師總是面帶微笑,孩子一定也會開心;如果教師總是關心別人,孩子一定也會樂於助人;如果教師總是說話算話,孩子一定不會說謊。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目標;師德,是做老師的基本准則。學問高不一定會是一名好老師,但好老師一定是學問高道德也高的。但高尚的師德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會的,更不是看幾本書就能的,它需要每一位老師日積月累才能形成。 師德,不是哪位老師的事情,而是每一位從事教育的都必須具備的。如果哪天我們把師德看得像呼吸那樣自然了,我想我們的教育一定會更上一層樓了!

㈦ 如何在教育實踐中提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論文

我和很多同學的畢業論文都是在國淘論文寫作網寫的。感覺這里寫的不錯,文內筆挺好的。容
1.關鍵詞規范 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片語,通常以與正文不同的字體字型大小編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選3~8個,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按詞條的外延(概念范圍)層次從大到小排列。
關鍵詞一般是名詞性的詞或片語,個別情況下也有動詞性的詞或片語。 應標注與中文關鍵詞對應的英文關鍵詞。編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後。中文關鍵詞前以「關鍵詞:」或「[關鍵詞]」作為標識;英文關鍵詞前以「Key words:」作為標識。 關鍵詞應盡量從國家標准《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和地區、人物、文獻等名稱,也可作為關鍵詞標注。關鍵詞應採用能覆蓋論文主要內容的通用技術詞條。2.選擇關鍵詞的方法關鍵詞的一般選擇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論文寫作後,從其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出現頻率較高且比較關鍵的詞)中選出來。

㈧ 師范教師職業道德論文800字

(一)主題的寫法[2]
畢業論文只能有一個主題(不能是幾塊工作拼湊在一起),這個主題要具體到問題的基層(即此問題基本再也無法向更低的層次細分為子問題),而不是問題所屬的領域,更不是問題所在的學科,換言之,研究的主題切忌過大。因為涉及的問題范圍太廣,很難在一本碩士學位論文中完全研究透徹。通常,碩士學位論文應針對某學科領域中的一個具體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並得出有價值的研究結論。
(二)題目的寫法
畢業論文題目應簡明扼要地反映論文工作的主要內容,切忌籠統。由於別人要通過你論文題目中的關鍵詞來檢索你的論文,所以用語精確是非常重要的。論文題目應該是對研究對象的精確具體的描述,這種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研究結論,因此,我們的論文題目不僅應告訴讀者這本論文研究了什麼問題,更要告訴讀者這個研究得出的結論。
(三)摘要的寫法
畢業論文的摘要,是對論文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會根據摘要檢索一篇碩士學位論文,因此摘要應包括:對問題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對使用的方法和研究過程進行的簡要介紹、對研究結論的簡要概括等內容。摘要應具有獨立性、自明性,應是一篇完整的論文。
(四)引言的寫法
一篇畢業論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幾個部分:1、問題的提出;2、選題背景及意義;3、文獻綜述;4、研究方法;5、論文結構安排。
問題的提出:講清所研究的問題「是什麼」.
選題背景及意義:講清為什麼選擇這個題目來研究,即闡述該研究對學科發展的貢獻、對國計民生的理論與現實意義等。
文獻綜述:對本研究主題范圍內的文獻進行詳盡的綜合述評,「述」的同時一定要有「評」,指出現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講出自己的改進思路。
研究方法:講清論文所使用的科學研究方法。
論文結構安排:介紹本論文的寫作結構安排。
「第2章,第3章,……,結論前的一章」的寫法是論文作者的研究內容,不能將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區分地摻和進來。已經在引言的文獻綜述部分講過的內容,這里不需要再重復。
(五)結論的寫法
結論是對論文主要研究結果、論點的提煉與概括,應准確、簡明,完整,有條理,使人看後就能全面了解論文的意義、目的和工作內容。主要闡述自己的創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學術領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同時,要嚴格區分自己取得的成果與導師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㈨ 教師師德論文從哪幾方面寫

師德,可以用「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概括其內涵。
圍繞《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議論就很好。

熱點內容
最新版小學科學目錄 發布:2025-08-23 17:20:00 瀏覽:847
江蘇教師網 發布:2025-08-23 16:21:02 瀏覽:437
2017年安徽省語文試卷 發布:2025-08-23 15:49:23 瀏覽:118
學校師德師風剖析材料 發布:2025-08-23 15:23:12 瀏覽:98
電功率教學反思 發布:2025-08-23 14:21:15 瀏覽:38
初二下冊語文輔導 發布:2025-08-23 14:18:50 瀏覽:124
農村留守兒童家訪教案 發布:2025-08-23 14:05:48 瀏覽:645
大阪藤田美術館 發布:2025-08-23 12:42:18 瀏覽:329
英茂生物 發布:2025-08-23 11:51:54 瀏覽:412
語文易錯詞 發布:2025-08-23 11:00:28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