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班主任
一年級的班主任是最好當的也是最難當的
一年級的班主任瞪一下眼 小孩都乖得想貓一樣
但是如果小孩子認為你很好欺負的話你就要壞了,他要覺得你好欺負,他天天欺負你,你還不能說什麼,所以說,開學第一天就要讓他們感覺到你的厲害,殺雞嚇猴這個道理明白吧
『貳』 小學一年級班主任班級寄語
今天,你們是一隻只快樂的小鳥,要在這里起飛;
今天,你們是一隻只幸福的小船,要在這里揚帆;
今天,你們是一匹匹奔騰的駿馬,要在這里奮蹄。
小朋友愛玩鬧來,特別是自1年級的孩子,有時候要拿出該有的威勢,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如果你作為老師總是慈眉善目的話,他們肯定會越鬧越狂,把教師弄得烏煙瘴氣,所以身為班主任的你必須要凶一點,當然適當時候可以和他們玩鬧下,不過凶必須占據多數時候,不然他們很難會聽話,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好好孩子,呵呵,總之就是凶多一點,可藹可親適當時候展露,這是我的見解,祝你成功克服這個問題
『肆』 小學一年級班主任怎麼帶
一年級的班主任是比較難的,因為剛剛踏入小學,小學小朋友字。都不會很不會寫,姿勢也不是很端正,這就給班主任帶來一定的壓力和難度。
『伍』 如何當好小學一年級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級
新的學年快要開始了,又將有千千萬萬學齡兒童要上一年級。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 一年級的班主任更是擔負著為基礎教育打好基礎的重任。要把這一工作做好,我的體會是一定要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一、上好准備課
剛入學的小學生,對老師和學校的集體生活都感到陌生,因而在開學初,必須給他們上好准備課。
首先,在開學的第一天,教師必須高興、親切地對待每個新生,說話態度溫和,面容和藹可親,要給兒童留下一個幸福、愉快的好印象,消除兒童們緊張的心理和陌生感。
其次,要帶領學生對校園、校舍進行參觀。每到一個地方,都要給他們說明這是什麼地方,做什麼用的,進出時要注意什麼。如果校園大,可分幾次熟悉,不必一次走遍。可先給他們介紹本班教室、活動場地。男女廁所、老師辦公室和住室等。有的地方不能去,有的東西不能動,都要告訴他們不能去、不能動的理由,使剛入校的兒童懂得一些校園生活常規。
第三,要給他們講上課常規,每項要求都要說具體,要親自做示範,再找能按要求做的好學生當榜樣,讓他們照著做,而且要組織他們作反復演習、排練。比如要求學生上課怎樣坐好,怎樣舉手發言,哪怕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也要花費好幾分鍾、好幾次才能練好。
第四,要向他們講些應遵守的簡易明了的紀律。如《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的好懂易做的,放學路隊排隊靠右。要走人行道的簡單交通規則等,這些紀律、規則也要分期進行,或一天學一條,不能一次學得過多。
二、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
剛入學的兒童,在家過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因而,對他們的要求不能過高過急。要從他們的實際和特點出發,如要求他們坐的姿勢要端正,但時間不能太長,要像其他年級學生一樣坐40分鍾是有困難的,中間可穿插一些有趣的活動,或給他們幾分鍾的休息時間,讓他們輕松輕松;他們的注意力容易集中,但不會持久,很容易分散,當教師的就要趁他們注意力集中時講授一點,內容不能單調,方法、樣式也要多樣化。兒童的記憶力差,教學時應盡量使用實物、模型、圖片等直觀教具,加深他們的印象。兒童模仿力強,教師就應以身作則,以模範行為去影響他們。兒童的自尊心強,愛表揚,愛聽好話,教師就要盡力地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訓斥;多提積極要求,少搞消極限制; 多樹好的榜樣,少講壞人壞事。要從兒童心理特點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啟發誘導他們在愉快的童年中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總之,要當好一年級的班主任,須嘴勤、手勤、腿勤,有耐心,而且還要經常深入學生中,了解他們的思想、要求和愛好,要走訪家長和社會,爭取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完成黨和人民交給一年級班主任的重任。
『陸』 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開學第一天要做些什麼
開學第一天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喜歡學校,喜歡老師,喜歡上學,立規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講一遍應該如何如何就能夠立下規矩的。
最好把自己想像成一個6歲的小孩子,用他們的眼睛重新打量這個學校,就知道如何跟他們相處了。在以後的班級工作中,也盡量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這點很重要。
(6)小學一年級班主任擴展閱讀:
小學教師的工作內容:
1、教授學校開設的各種課程,學習課程標准,認真備課,按時保質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批改和講解學生作業,解答學生疑問等等;
2、組織考試,選擇或編寫考卷,批改試卷並登記學生成績;
3、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必要的時候進行家訪;
4、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並與學生一起參與,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
5、對學生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樹立兒童正確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
6、發現兒童的興趣,指導兒童加入學校的興趣組,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7、如實對學生的成績、表現、思想情況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8、及時發現兒童生活中的困難和思想上的問題,在家訪中與家長溝通,一方面反應兒童的情況,另一方面將家長的意見結合到教學中;
『柒』 如何做好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工作
一、抓住教育的契機,定好第一面的調
每年新學期開始的第一個月,為了把握住教育的最佳機會,我總是先做好三件事。第一、和學生見好第一面。首先,我開誠布公地把自己的姓名、經歷、興趣和愛好介紹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就象媽媽一樣和藹可信;其次讓他們一個個地上講台來進行自我介紹,通過介紹,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周圍環境、個人交往和興趣、愛好等情況,這樣,在較短的時間里,我就對學生有了一個基本的、也是全面的了解,學生也消除了對我的陌生感和害怕的心理,和他們交上好朋友。二、留心觀察學生,逐個了解他們的思想、學習情況和心理、性格特點,對每個學生的情況盡可能做到全面了解,心中有數。三、加強常規教育。如:上課要認真聽講;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就象親兄弟、親姐妹一樣;用別人的東西要先爭得主人同意;……等等讓學生一上學就知道哪些事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明確學生頭腦當中的是非觀念。
二、為人師表,做媽媽式的好老師
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自理能力和自製能力都很差,班主任老師除了要教給他們知識以外,更多的是教給他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在這里,老師的言傳身教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每天早上,我總是趕在孩子們前面走進教室,和他們一起打掃衛生,看到地上的廢紙,我總是第一個撿起來,在我的帶動下,同學們都能自覺做好值日,當好「衛生小衛士」;每天放學,我總是幫學生穿好衣服送他們回家;每當學生生病或受傷的時候,我總是毫不猶豫地陪著他們上醫院,像媽媽一樣照顧他們……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健康地成長為一個懂得關心和幫助別人的人,一個有愛心的人。
三、多給孩子一點寬容,相信他們也是一種教育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生命既是一種強大的生命力,同時也是一種脆弱的極易損傷的珍品,有時只消一句冷酷無情的話,就足以扯斷一根纖細的生命線。」小學生的心是稚弱的,如果老師說話不考慮後果,不講求方法,就極易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至於影響他的一生。所以小學生更需要理解、需要寬容。新時代的少年兒童,他們富有幻想,敢於實踐,常常有一些近乎離奇的想法和做法,另外,一年級的小學生自製能力較差,是非觀念不十分清楚,容易干傻事,犯錯誤。對此,班主任老師要能理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一群單純的孩子呢?當他們犯錯誤時,班主任老師不能只是簡單地批評,甚至訓斥體罰,應該對他們犯錯誤的具體情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相信他們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從而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學生一旦認識和改正錯誤,就要寬容,要鼓勵他們再接再勵,這樣做,容易加深學生與班主任的感情交融,取得事半功培的教育效果。例:新生剛入學不久,我沒收了五輛玩具小汽車放在講桌上,下午放學的時候不見了兩輛,第二天又丟了兩輛,講台上只剩下一輛小汽車。其實我一分析就知道是誰拿走的,可是如果我直接挑明的話,恐怕拿車的同學迫於害怕的心理不會承認是他拿的,相反還會給他造成一種心理負擔。於是,我在班上說:「小朋友的東西都放在桌子上,老師不能隨便去拿,我要用的話,必須向小朋友去借,你同意了,我才能用。同樣,老師的東西放在講桌上小朋友也不能隨便拿,你要用的話,必須向我借,我同意了,你才能拿。對嗎?」「對。」聲音特別洪亮。我接著說:「今天,老師桌子上的玩具小汽車被一個同學拿去玩了,沒有告訴我,我希望你玩完了及時還給我,如果你覺得自己做錯了的話,請在今天下午放學前把小汽車放到講桌上。老師相信你不是故意的。」到了下午,當我看到五輛小汽車整整齊齊地擺在桌子上時,我就知道我成功了。
四、做學生的大朋友,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事物的生長總需要一個適宜的環境,對孩子思想的培養也是這樣。在班級里,孩子們明白了同學間要團結友愛,平等互助。作為班主任的我,更是孩子們的大朋友,不擺架子,除了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外,還能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例如:有一次上課,我讀錯了一個字,劉源同學馬上給我提出來,我不但沒批評他,反而還這樣表揚他:「大家看劉源聽課多認真哪!一個錯字都聽出來了。謝謝你,劉源。」這樣做,自然少了一些「師道尊嚴」,實際上卻多了一份坦誠。從那以後,同學們聽課更認真了。當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班主任更要獻出加倍的愛去關懷他們,鼓勵他們,使他們振作起來,重新鼓起前進的風帆。就拿跳繩比賽的事來說吧,我們班有十二個同學一個也跳不過去,我就陪他們一起跳,邊跳邊指導,不時地加上一些鼓勵的話,如:「你跳得好多了,再練一練就會了。」「真棒!再加把勁。」只要看到一點點進步,我都發給他們一朵小紅花以示鼓勵。在我的引導下,這十二個同學全部學會了跳繩。
是呀,一年級孩子們的心靈是一張潔白無暇的紙,就看你畫上去的是灰色的黑點,還是亮麗的彩虹。看來一年級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怎樣當好小學一年級班主任
新的學年快要開始了,又將有千千萬萬學齡兒童要上一年級。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 一年級的班主任更是擔負著為基礎教育打好基礎的重任。要把這一工作做好,我的體會是一定要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一、上好准備課
剛入學的小學生,對老師和學校的集體生活都感到陌生,因而在開學初,必須給他們上好准備課。
首先,在開學的第一天,教師必須高興、親切地對待每個新生,說話態度溫和,面容和藹可親,要給兒童留下一個幸福、愉快的好印象,消除兒童們緊張的心理和陌生感。
其次,要帶領學生對校園、校舍進行參觀。每到一個地方,都要給他們說明這是什麼地方,做什麼用的,進出時要注意什麼。如果校園大,可分幾次熟悉,不必一次走遍。可先給他們介紹本班教室、活動場地。男女廁所、老師辦公室和住室等。有的地方不能去,有的東西不能動,都要告訴他們不能去、不能動的理由,使剛入校的兒童懂得一些校園生活常規。
第三,要給他們講上課常規,每項要求都要說具體,要親自做示範,再找能按要求做的好學生當榜樣,讓他們照著做,而且要組織他們作反復演習、排練。比如要求學生上課怎樣坐好,怎樣舉手發言,哪怕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也要花費好幾分鍾、好幾次才能練好。
第四,要向他們講些應遵守的簡易明了的紀律。如《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的好懂易做的,放學路隊排隊靠右。要走人行道的簡單交通規則等,這些紀律、規則也要分期進行,或一天學一條,不能一次學得過多。
二、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
剛入學的兒童,在家過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因而,對他們的要求不能過高過急。要從他們的實際和特點出發,如要求他們坐的姿勢要端正,但時間不能太長,要像其他年級學生一樣坐40分鍾是有困難的,中間可穿插一些有趣的活動,或給他們幾分鍾的休息時間,讓他們輕松輕松;他們的注意力容易集中,但不會持久,很容易分散,當教師的就要趁他們注意力集中時講授一點,內容不能單調,方法、樣式也要多樣化。兒童的記憶力差,教學時應盡量使用實物、模型、圖片等直觀教具,加深他們的印象。兒童模仿力強,教師就應以身作則,以模範行為去影響他們。兒童的自尊心強,愛表揚,愛聽好話,教師就要盡力地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訓斥;多提積極要求,少搞消極限制; 多樹好的榜樣,少講壞人壞事。要從兒童心理特點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啟發誘導他們在愉快的童年中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總之,要當好一年級的班主任,須嘴勤、手勤、腿勤,有耐心,而且還要經常深入學生中,了解他們的思想、要求和愛好,要走訪家長和社會,爭取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完成黨和人民交給一年級班主任的重任。
『捌』 小學一年級班主任怎麼做自我介紹
(溫柔地說)嗨!小朋友們好,我是×老師,你們好,(先對小朋友笑一個,然後在黑板上寫出你的姓)繼續說,我喜歡乖的小朋友,上課不吵鬧,聽老師的話的我就會給你們小紅花哦!表現好的獎糖果!!大家一起回答,好不好?(小朋友們自然會回答好),你在指著黑板你的姓說大家一起念,(你先讀一遍,讓同學們跟)讀完你再說,有什麼問題可以來找老師,下課了還可以找老師討論一下生活中的事哦!以後我就是你們的老師了!
『玖』 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第一天班主任需要做些什麼
答:首先微笑,接著歡迎他們,然後點名,訓練常規,不管做什麼都不能讓你的微笑在臉上消失。孩子們還小,第一天除了興奮就是害怕,你要讓他們感受到對於他們的到來你是很歡迎的。
『拾』 小學一年級怎麼選班主任
語文和數學誰當班主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好老師會對孩子今後的成長起很大作用,尤其是小孩子,教會孩子生活很重要。聽我一句,選老師不要只單純的從成績入手,那是很不可靠的,要看老師的為人,和老師有無耐心和愛心,極其重要。老師就只是而言無多的差異。關鍵是耐心。然後好老師會引導孩子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