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兩學一做心得體會
中央提出的「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在各地拉開帷幕,從嚴治黨從「關鍵少數」向全體黨員鋪開、從集中教育向經常教育拓展,對強黨性、做表率,抓基層、打基礎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熟知牢記黨章黨規才能懂規矩正「言行」,永葆黨風之純。「無規矩不成方圓」,黨章黨規作為黨員履行義務責任的基本准繩,是黨員幹部的行為准則和規范。但是不明黨章不熟黨規,則便無從遵守難以履行,現實中就存在這類黨員,給黨的形象帶來了一定損害。所以說,我們每名黨員作為執政黨的一份子、代言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關系甚大,必須不說「雷人」話、不做「違規」事,必須說到做到事先知道,常學常用黨章黨規的各項條文細則,始終把共產黨人的「家風家訓」常掛嘴邊、牢記心間、用在實處。
學深悟透講話精神才能有信仰講「氣節」,煥發黨性之彩。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無窮的,早期共產黨人信仰馬列主義拋骨灑血、前仆後繼,中期共產黨人矢志中國崛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近期共產黨人為了人民幸福銳意改革、拼搏進取,信仰支撐起一個個時代,造就了一批批「國士」。當下,面對花花世界、紙醉金迷,每位共產黨員更要有信仰,需要學深悟透系列講話提出的「中國夢」、「兩個一百年」、「三嚴三實」、「四個全面」……,守住「底線」,保持「氣節」,堅定不移的遵循、矢志不渝的奮斗。
先做合格共產黨員方可積跬步致「千里」,維護黨紀之責。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百尺高樓起於塵土,本次學教活動從「合格」抓起,更加務實,更顯決心,更見深度。長久以來,各級積極組織黨員學先進、爭優秀,攀高不就低,望山不看路,致使部分黨員熱衷於看熱鬧、走過場,高不成、低不就,忘掉「身份」,等同「群眾」。常言道曲高而和寡,確實還得從實處下手、從小事抓起,按照黨員標准,管住一言一行、約束一舉一動,不違規、不越紀,認真履行責任,積極擔當義務,於點滴處彰顯黨性,在平凡中超越「自我」,自可心底坦盪、贏得認可。
可見,「兩學一做」學教活動的「低姿態出場」易於接受、更利操控,彼時人人知規守紀、個個履職盡責,自將成就一番「從嚴治黨」新氣象。
『貳』 如何踐行兩學一做心得2000字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
從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再到此次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內教育節奏依然不變、力度仍然不減。此次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的學習教育,既是對此前系列專題教育活動的銜接與鞏固,也是對黨員同志的這階段教育學習的安排和要求。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是要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從此次要求可以看出「兩學一做」的鮮明的主題、明確的目標,可以說,此次學習教育不只是一次學習活動,更是要由內而外、由淺入深地自覺進行思想凈化、精神補鈣、行動加油。
踐行「兩學一做」,要自覺對照檢查。「知者行之始」,「兩學一做」的基礎是學,對照黨章黨規,認識到思想上修枝剪葉的重要性,及時發現問題,受到警醒,從而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明底線、知廉恥、守紀律。學習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的過程也就是主動「照鏡子」的過程,在學習中查思想、找差距、挖根源,以學益智、以學修身,自覺補足精神之鈣,強健道德之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養。
踐行「兩學一做」,要自覺改造提高。「行者知之成」,「兩學一做」的關鍵在做,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就得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更好地找准問題、聚焦問題、解決問題,以須臾無可停歇的姿態努力改造、提升自己;就得聯系自身實際,找差距、補短板,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堅強無畏的勇氣,堅定不移的恆心,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抓常、抓細、抓好。另外,也要求相關部門及時跟進,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責任,不達標准不交賬,不出成效不過關,確保學習教育落到實處、發揮實效。
踐行「兩學一做」,要自覺做到轉換。「知行合一,止於至善」。堅持以優良作風推動事業進步,是我們黨的一個寶貴經驗。我們深化「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開展「兩學一做」,就是要激勵領導幹部提振精氣神、樹立好作風、增強執行力,更好地推動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就是要督促各級黨組織肩負起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既抓思想引導又抓行為規范,真正把學習教育抓在日常、嚴在經常,倒逼廣大黨員、幹部定位準、標桿高、行之篤,推動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革命靠自覺。讓「兩學一做」轉化成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自覺,讓黨員幹部真正當好旗幟和標桿。唯此,才能轉換成幹事創業的動力之源和風氣之魂,贏得群眾的信任與支持。
『叄』 在"兩學一做"中有哪些體會和認識
在"兩學一做"中有哪些體會和認識:
一是要在提高認識上下功夫。
各級黨委要高度重視「兩學一做」活動,把「兩學一做」活動作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有效載體來抓。通過學習和實踐,充分認識到「兩學一做」是轉變機關作風的有力舉措,在提高認識上下功夫。
二是要在融合深化上下功夫。
「兩學一做」是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有益補充,是化解基層矛盾的有效抓手,自覺從講政治、顧全局的高度,克服高高掛起、麻痹鬆懈、應付交差、告一段落等模糊認識,為深化「兩學一做」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是要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
要把「兩學一做」活動作為教育實踐活動一項重要任務來抓,繼續強化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與機關工委牽頭協調、基層黨組織廣泛參與的工作責任制。立足本地本單位實際,認真制定並組織實施「兩學一做」年度計劃,確保活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級黨委要把「兩學一做」列為督導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深入聯系點實
四是要在力求實效上下功夫。
要因地制宜、因單位制宜,積極搭建聯系活動載體,努力提高聯系活動實效。堅持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緊密結合實際,做到既全面貫徹上級部署,又完全符合實際情況;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既全面、系統,又重點突出;既目標明確、舉措有力,又要求具體、可以操作。使學習教育成為一種心理上的常態,著力消除機關和黨員幹部身上的不正之風,確保活動成效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
『肆』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感悟和建議有哪些
感悟
「兩學一做」,重要的是端正思想作風、解決突出問題。繼續抓好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和不嚴不實問題的整改。
堅持把「兩學一做」融入日常,以黨支部為基本單位,以組織生活為基本形式,以落實黨員日常教育管理制度為基本依託,把常態化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融為一體。
現在的社會比較浮躁,面臨的糖衣炮彈和利益誘惑很多。黨員幹部要強化崇規意識、守規意識、執規意識,時時用黨的紀律嚴格約束自己,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按規則、按程序、按制度」辦事,做到堅持原則不動搖、執行標准不走樣、履行程序不變通,使每項工作都能「信得過」、「過得硬」。
建議
要從小事做起,從衣食住行做起,不為金錢所誘,不為美色所迷,不為物慾所累,慎獨慎初,自警自省。
作為高校人民教師,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傳道授業,當然在教書育人之前我們必須端正自己的思想作風,堅決不向學生傳播不正之風。
新時代的大學生因時代的變遷享受著豐厚的物質需求,這也促使了一些人思想上的懶惰,培養了貪婪的惡習,更受到社會上某些不良之風的影響,涉世不深的學生過早的被暴露社會陰暗面前,使其不成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扭曲。
因此,以身作則積極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將自身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
『伍』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心得感悟
兩學一做」學習心得:學習是基礎,怎麼做才是關鍵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我版們黨繼黨的群權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後,有一次加強全體黨員學習教育的重要實踐活動,要求全體黨員從同一主題教育活動向靈活性教育轉變的重要舉措。學習是實踐的基礎,怎麼做是實踐的關鍵,執行好「兩學一做」
『陸』 「兩學一做」的心得體會
通過對新黨章反抄復的學習和思襲考,我尤其對黨員應具備的素質,應履行的義務,應享有的權利,應承擔的責任有了進一步的明了和定位,對黨員的先進性要求有了更加清晰具體的理解,自己的思想理念也得到了新的激發和升華。
努力把干好工作和提升自身素質統一起來。要在干好本職工作的過程中,努力通過深化認識,思考歸納,概括升華,使自己在工作中獲得的經驗思想、心得體會等成為自身業務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的有機構成部分,從而推動自身素質不斷得到提高,為與時俱進,不斷適應新形勢、新情況、新工作。
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善於學習尤其是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向同行學習,主動接受先進的知識和經驗。當前,經濟正處於跨越式發展階段,民事糾紛、土地徵用補償、涉法涉訴信訪等影響穩定因素突出,面對復雜形勢,我們必須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提高執法水平。
努力把堅守宗旨信念和開拓創新統一起來。黨章第一章第三條要求全體黨員還應履行以下義務:「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
『柒』 幼師怎樣做一名合格黨員的心得體會結合兩學一做
1.圍繞專題學習討論。把個人自學與集中學習結合起來,明確自學要求,引導黨員搞好自學。按照「三會一課」制度,黨小組要定期組織黨員集中學習;不設黨小組的,以黨支部為單位集中學習。黨支部每季度召開一次全體黨員會議,每次圍繞一個專題組織討論。學習討論要緊密結合現實,聯系個人思想工作生活實際,看自己在新任務新考驗面前,能否堅守共產黨人信仰信念宗旨,能否正確處理公與私、義與利、個人與組織、個人與群眾的關系,能否努力追求高尚道德、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持積極健康生活方式,能否自覺做到黨規黨紀面前知敬畏守規矩,能否保持良好精神狀態、積極為黨的事業擔當作為。通過學習討論,真正提高認識,找到差距,明確努力方向。 2.創新方式講黨課。講黨課一般在黨支部范圍內進行。黨支部要結合專題學習討論,對黨課內容、時間和方式等作出安排。黨員領導幹部要在所在黨支部講黨課,到農村、社區、企業、學校等基層單位黨支部講黨課。組織黨校教師、講師團成員、先進模範到基層一線黨支部講黨課。要鼓勵和指導基層黨組織書記、普通黨員聯系實際講黨課。注重運用身邊事例、現身說法,強化互動交流、答疑釋惑,增強黨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七一」前後,黨支部要結合開展紀念建黨95周年活動,集中安排一次黨課。 3.召開黨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年底前,黨支部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支部班子及其成員對照職能職責,進行黨性分析,查擺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要面向黨員和群眾廣泛徵求意見,嚴肅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針對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出整改措施。組織全體黨員對支部班子的工作、作風等進行評議。黨小組可參照黨支部要求,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 4.開展民主評議黨員。以黨支部為單位召開全體黨員會議,組織黨員開展民主評議。對照黨員標准,按照個人自評、黨員互評、民主測評、組織評定的程序,對黨員進行評議。黨員人數較多的黨支部,個人自評和黨員互評可分黨小組進行。結合民主評議,支部班子成員要與每名黨員談心談話。黨支部綜合民主評議情況和黨員日常表現,確定評議等次,對優秀黨員予以表揚;對有不合格表現的黨員,按照黨章和黨內有關規定,區別不同情況,穩妥慎重給予組織處置。
『捌』 「兩學一做」心得體會
通過對新黨章反復的學習和思考,我尤其對黨員應具備的素質,應履行的義務,專應享有的權利,屬應承擔的責任有了進一步的明了和定位,對黨員的先進性要求有了更加清晰具體的理解,自己的思想理念也得到了新的激發和升華。
努力把干好工作和提升自身素質統一起來。要在干好本職工作的過程中,努力通過深化認識,思考歸納,概括升華,使自己在工作中獲得的經驗思想、心得體會等成為自身業務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的有機構成部分,從而推動自身素質不斷得到提高,為與時俱進,不斷適應新形勢、新情況、新工作。
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善於學習尤其是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向同行學習,主動接受先進的知識和經驗。當前,經濟正處於跨越式發展階段,民事糾紛、土地徵用補償、涉法涉訴信訪等影響穩定因素突出,面對復雜形勢,我們必須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提高執法水平。
努力把堅守宗旨信念和開拓創新統一起來。黨章第一章第三條要求全體黨員還應履行以下義務:「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
『玖』 「兩學一做,兩會精神,怎樣做一名合格黨員」的心得體會學生黨員
聚焦「轉」,融入核心。「兩學一做」,歸根結底是要端正思想作風,解決突出問題。這次學習教育是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的鞏固和深化,因此要樹起問題導向,抓住學習教育的核心,通過學習教育,鍥而不舍、弛而不息地解決黨性意識弱化、宗旨觀念淡薄、組織紀律渙散等問題,教育管理失之於寬松軟、不嚴不實等問題,生活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等問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素質,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要堅持把「兩學一做」融入日常,以黨支部為基本單位,以組織生活為基本形式,以落實日常教育管理制度為基本依託,把常態化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融為一體。
『拾』 從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到「兩學一做」,心得體會究竟該怎麼寫
學習體會有哪幾種
對機關幹部來講,經常要寫的學習體會主要有三種:
>>>>>一是關於文件和領導講話的學習體會。這種學習體會比較常用。認真學習文件出台和領導講話的背景、意義,深刻理解文件和領導講話中的新要求、新精神,結合實際提出貫徹落實措施,對指導做好工作具有的重要作用。
>>>>>二是關於工作實踐的學習體會。這種學習體會注重對工作的思考總結,以發現工作規律,提高工作水平。工作實踐的學習體會一般分為對自身工作的思考和對他人經驗的借鑒。
>>>>>三是關於文章書籍的學習體會。閱讀文章書籍是提高思想認識、提升工作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方法。撰寫文章書籍的學習體會,重在找出文章書籍中對自己觸動最深的思想、理論和觀點,加以消化吸收,以便對工作、生活有所指導幫助。
學習體會寫作原則
學習的深度決定了體會的厚度。寫好學習體會的前提是學深、學透,同時聯系思想、工作、學習、生活實際進行評價和論述,敘議結合,亮明觀點,給人以啟發。作為一種特殊的文體,學習體會的寫作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行文方式要「形散神不散」。學習體會的行文方式靈活多樣,篇幅可長可短,但是主題一定要鮮明。寫作體裁上,可以是夾敘夾議的議論文,也可以是抒情寫意的散文,還可以是言簡意賅的詩歌;寫作手法上,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基本表達方式,乃至比興、聯想等表現手法都可以根據思想表達的需要自由選用;內容上,只要是作者本人的真實觀點、感受和思想的表達,從時代的發展到自己的一段歷史、一點悲歡,無不可寫;主題選用上,既可以一個觀點為統領,按幾個不同的側面分別組織材料,也可以作者自己思想認識和感情的變化為序,把材料串聯在一起,以確保主題鮮明。
>>>>>二是寫作目的要「務實不務虛」。學習體會不能寫成乾巴巴的「新八股」,其生命力在於「針對實際,有感而發」,即緊密聯系實際,從現實出發,闡述人們思考和關心的問題。只有貼近現實生活,學習體會才能具有針對性和時代感,才能鮮活有分量,才能由表及裡、言之有物,引起人們思想上的共鳴。要善於聯系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實際,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和體會。一般以自己的語言為主,適當地引用原文作例證,表達自己的觀點,寫出真情實感。
>>>>>三是主題切入要「在精不在多」。「縱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在寫學習體會時,應細讀深思,盯住一點,以此作為切入點進行深入闡述。不要貪多,用一篇學習體會就想把所有的感受寫完。多中心即無中心,面面俱到就面面難到。不要看到一地珠寶就眼花繚亂,一下子就要全部一手抓來,那樣反而一件也抓不住。只能是一件一件地拿,一件一件地裝,才能有條不紊地全部收入囊中。
>>>>>四是語言風格要「朴實不虛誇」。套話、空話難以引起共鳴,讓人信服。學習體會是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真實感受的反映,實用性強。為了更清晰、准確地將自己的想法、感受表達出來,學習體會應直截了當、簡潔明了,在運用朴實的語言進行敘述、議論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地採用描寫、抒情等手法,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學習體會寫作方法
學習體會的寫作方法非常靈活,每種寫作方法呈現出的特點也各不相同。一般來講,學習體會的寫作方法包括引、議、聯、結四個部分。
>>>>>一是「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學習體會重在「體會」,是由特定的「學習」產生的。「引」是「感」的落腳點,所謂「引」就是圍繞感點,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長的,或摘錄引發「感」的關鍵詞句,或概述引發「感」的要點。不管採用哪種方式引述,「引」都要簡練、准確、有針對性。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體會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做好鋪墊。
如《熱愛生活,關心集體——有感於〈愚公移山〉的獻疑精神》這篇學習體會中,第二段寫道:「『愚婆』身上有什麼精神值得我們稱頌的呢?先來看看原文:北山愚公者……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在這里,作者引用學習的原文,為全文做了鋪墊。
>>>>>二是「議」——分析材料,提煉感點。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亮明基本觀點。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而對寓意深的材料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學習體會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非常靈活,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熱愛生活,關心集體——有感於〈愚公移山〉的獻疑精神》一文在「引」之後接著作出「議」:「一、『愚婆』熱愛生活,關心集體的態度值得我們肯定……二、愚婆勤於思考、誠懇務實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學習『愚婆獻疑』的精神可以使我們的決策更科學、更合理……」通過展開的議論,文章得出了自己的論點,亮出了全文觀點句:「愚婆為什麼有勤於思考的態度、誠懇務實的作風、積極獻疑的行動,歸根結底是因為她有一顆熱愛生活、關心集體的滾燙紅心。」
>>>>>三是「聯」——聯系實際,縱橫拓展。寫學習體會不能就事論事、泛泛而談,而要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就事論事,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文章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系實際,既可以聯系現實生活中類似的現象,也可以聯系現實生活中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系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的部分,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是對基本觀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
在亮明觀點之後,《熱愛生活,關心集體——有感於〈愚公移山〉的獻疑精神》一文進入了「聯」的環節,聯系實際,擺事實講道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對待工作要麼漠不關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麼就是冷嘲熱諷、譏笑責難。關鍵時刻不出力、不奉獻;工作還沒開展就潑冷水、唱反調。歸根結底是逆反、妒忌心理在作怪。這種工作態度對事業百害而無一益。當一項任務擺在我們面前時,我們要多學學愚婆。首先,要設身處地地思考工作,科學合理地提出建議;其次,工作要求真務實,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不要空喊口號;最後,無論你的建議有沒有被採納,始終要保持對工作的高度熱忱,始終要保持寬容理解的心態。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工作,有助於進步。不要像智叟一樣,目光短淺、無所作為又信口開河。這種人自以為是,其實不過是賣弄小聰明罷了。他的行為,只可能造成工作中的不和諧,造成同事關系緊張化,給工作帶來阻力。」
>>>>>四是「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結」既可以回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不管採用哪種方式結尾,都必須與前文貫通,渾然一體。學習體會始終要受「學習」的約束, 開頭要引「 學習」,中間還要不時地回扣「學習」的內容,結尾也要恰當呼應「學習」的內容進行升華。《熱愛生活,關心集體——有感於〈愚公移山〉的獻疑精神》一文在最後提出:「今天不熱愛生活,明天就無法生活;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今天不關心集體,明天就要脫離集體。願我們多發揚『愚婆』精神,少效仿『智叟』作風,做一個熱愛生活、關心集體的人。」將「愚婆」精神升華為集體主義精神,強調了感點,點亮了主題,並向讀者發出了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