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為老師打傘
1. 春遊 學生給老師打傘事件的看法700字
近日,一組「學校出遊,學生為霸氣老師全程打傘」的照片在網上熱傳,引起網友熱議。隨後,上海寶山區教育局證實,事件屬實,學校已嚴肅批評涉事教師。
從學生角度而言,這或許為了表達對老師的敬意。據報道,這名老師平時就與學生關系融洽,是學生自願為老師打傘。但從教育角度來看,讓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踮著腳給自己撐傘,既算不上恰當的師道尊嚴,也不是真正的愛護學生。其他學生都空著手,獨有這名學生給老師打傘,哪怕是自願的,哪怕是發自內心的敬意,也是不良示範。
在中小學階段的師生關系中,老師具有主導性地位。尤其是老師的人格,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持久深遠。老師讓小學生給打傘看上去是件小事,但對處於人格形成期的中小學生會有不可忽視的潛在負面影響。教育家徐特立說:「教師是有兩種人格的,一種是經師(教知識),一種是人師(教行為)」。一個合格的教師,盡心「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時刻不忘自己「行為世范」的責任,才能引導學生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
2. 小學生為老師打傘,你贊同還是反對
不贊成。小學生這么小,怎麼為老師打傘了?
當然有種情況是5,6年級的小學生,長得很高大,跟老師差不多高,那麼這種情況也可以勉強接受吧!
3. 高中議論文 「學生應不應該為老師撐傘」
學生給老師撐傘何錯之有?
最近,被冠以「最霸氣女教師出遊,小學生為其打傘遮陽」的幾張照片在網上火了。許多評論充滿「正義感」:「現在的老師也真是牛了!」「霸氣女教師,你擺的什麼譜?」「感情你是國家領導人了?」……還有的評論矛頭直指撐傘的小學生:「小小年紀就知道拍馬屁!」
我得知這事的第一個反應,是回憶我從教三十多年中有沒有讓學生給自己撐過傘。想了很久,確定我從來沒有過。但我並未因此而釋然,反而更加「不安」起來,因為我的許多行為,其「惡劣」程度遠遠超過了讓學生給我撐傘——
我曾經讓學生幫我搬家,而且不止一次;我多次和學生摔過跤,把學生緊緊地壓在下面;和學生一起吃了飯,我讓學生幫我洗碗;有一年出差,學生送我去火車站,
他們幫我背包;至於讓他們幫我抱抱作業本,或去辦公室幫我拿拿粉筆,或者……哎呀呀,太多了。我越想越後怕,同時也很慶幸:幸好以前拍照攝像沒那麼方便,
而且也沒有互聯網,否則我不知會被「人肉」多少次!
所謂「後怕」所謂「慶幸」當然不過是調侃而已。實際上,當我回想起這些往事,湧上心頭的是溫馨是幸福。以前我說過,只要師生之間互相信任,嬉笑怒罵皆成教育。現在,我還想補充一句,只要師生之間彼此依戀,舉手投足都是真情——
我讓學生幫我搬家,是因為我把他們當做我的哥們了,他們也為能夠給「老李」給「西哥」給「鎮西將軍」搬家而開心;我把學生壓在下面,是因為他們也曾把我壓
在下面——但無論誰壓誰,共同的感覺都是「痛並快樂著」;我讓學生幫我洗碗,是因為周末我請他們到我家玩,一起包餃子,饕餮之後大家有的洗碗,有的掃地,
儼然一家人了,哪還有什麼師生之分?去火車站的路上,孩子們幫我背包,他們幸福我開心,彼此都被感動著,哪有一絲所謂「霸氣」所謂「拍馬屁」的氣息?
當然,如果說學生為老師做事是一種「付出」的話,那我為們的付出也不少。那天我在小學門口看到幼兒園的一個小朋友(我校附設了一個幼兒園)扛著午休的被
子,我趕緊接過來幫她扛上了五樓教室。三十年前的一個晚上,我班一個來自農村的女生突發闌尾炎,我立馬背著她直奔醫院(寫到這里突然想到,這事若發生在今
天,一個年輕男教師半夜背著一個高一女生,多半會成為別樣的「新聞」)。住院部在山上,我咬著牙一點一點地往上挪動步子,同時開玩笑地對背上的女生吟誦著
名詩篇《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一直在呻吟的女生輕聲回應我:「給人民做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我寫這些,無意標榜自己多麼「愛學生」,而是想說,當師生關繫到了一種境界,就很難說究竟是誰在為誰「付出」,或者說誰「伺候」誰。我相信,許多普通老師都有一肚子這樣溫馨的故事,這就是我們和學生平常在普通不過的生活。這是我們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愛——樸素而又純凈。
同時,還很自然。比如最近網上熱傳的小學生為老師撐傘的照片。孤立地看照片,如網上所描述:「這位女老師手裡拿著扇子,戴著墨鏡,全程無表情……」似乎這
老師很冷漠,很擺譜。在有些人看來,照片中的老師應該表情親切,面帶微笑,最好雙手摟著孩子的肩膀,然而那是擺拍,是作秀——我們很多領導「平易近人」的
照片就是這樣「擺」出來的,「作」出來的。但這幾張照片不是,這是這位老師和學生共同生活中的一個瞬間,一個橫切面。在拍照之前或者之後,也許也有過笑
容,有過親昵,而恰好這個「瞬間」和「橫切面」沒有——真實而不虛假,自然而不做作,這不挺好嗎?
問題是,上網了曝光了,於是有關部門便「高度重視」了。據媒體的跟進報道——
很快,上海市寶山區教育局便就此事回應稱,經調查,被打傘的老師確認為上海寶山顧村中心校的,學生為教師打傘一事屬實,撐傘學生稱是自願為老師打傘,該局
責成學校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並要求各單位加強師德師風教育,提醒廣大教師嚴於律己,注意言傳身教、關愛學生,積極營造師生相互尊重的和諧氛圍。
既然是孩子「自願為老師打傘」,我就真想不通,這位女教師何錯之有?教育局竟然「責成學校對其進行批評教育」!本來應該為教師做主的政府教育部門,竟然將
此事上升到「師德師風」的高度,以此「提醒廣大教師嚴於律己,注意言傳身教、關愛學生,積極營造師生相互尊重的和諧氛圍」雲雲。
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我只知道,孩子幫老師撐傘,已經是一種「和諧氛圍」了。這絕不只是我一個人的「主觀偏見」,在我的博客上,許多網友留下這樣的評論——
小學生幫老師撐傘,多美好多可愛,這會有什麼問題嗎?
老師愛學生,學生就會愛老師,這實際上是一種愛的表達方式。本身是一幕充滿溫情的師生情景,被好事者傷害了。
……
媒體報道中還提到:「這位女教師平時和孩子關系比較好。」我從這三張照片中,看到的豈止是「比較好」,簡直就是沒有距離的好。如果不是平時對孩子的愛,這位老師會收獲孩子自願幫自己撐傘的愛?我這不是主觀推斷,有該事件最新進展為證——
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女教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她說「我錯了」,同時流淚說道:「現在輿論一邊倒,說我的行為不好,這個我也是承認的,校長怎麼處理,教育
局怎麼處理我都是接受的,因為的確是我個人的問題。但是,我也看到有些言論是攻擊小朋友的,我希望你能幫到我,就是讓他們不要再評論(哽咽)小孩子,他們
還小,都只有十歲左右。我很擔心的,因為他們其實不懂的,就很單純的。」
這段話我讀得很感動也很心酸。自己被輿論聲討,還擔心著孩子,這是一種怎樣的愛心?從這里我們可以找到孩子自願為她撐傘的原因。
一個從教才三年的年輕教師,那麼愛孩子,卻在沒有任何過錯的情況下,被領導批評,被網路示眾,被「全民」聲討……我為我們的教師感到一種錐心的痛。
真不知道,從今以後,那可愛的小男孩和這純真的女教師如何相處?我無法想像。
我想對孩子說,你很乖很可愛,繼續這樣愛老師吧!
我想對女教師說,繼續愛著你的孩子吧,千萬不要因此而放棄你的教育理想!
我還想說——
那些攻擊小朋友「拍馬屁」的人,心態是扭曲的,因為他們以自己並不幹凈的精神世界去揣度孩子純潔的心靈。
而這幾張照片的偷拍者和上傳者則是可恥的——什麼心理?這么陰暗!
4. 雨中為老師撐傘作文
前些日子,「最霸氣女教師出遊,小學生為其打傘遮陽」的幾張照片爆紅網路,許多網友的評論讓人覺得心寒。我們的老師含辛茹苦教育我們,難道只能是學生心安理得接受老師的付出,一點點的感恩舉動就會引來這么多非議嗎?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語文老師,她不僅帶給我們許多知識,而且在我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不斷開導我,鼓勵我。
記得那天,陰沉沉的天空,可能隨時會」小宇宙爆發」,一場傾盆大雨在所難免。這時,我剛到學校,心裡有一種莫名的緊張感。因為今天要數學期中測試。在短暫的早讀課復習後,緊張的考試開始了,教室里鴉雀無聲,只能聽見「沙沙沙」的寫字聲,同學們都在認真答題。我心裡暗暗得意:哈哈……這張考卷太簡單,對我來說,小菜一碟!當老師說收考卷時,我以火箭般的速度沖了過去,第一個把試卷交上講台。
到了下午,老師一邊報分數一邊發考卷,我心裡有點七上八下。「劉彤,96分。」「劉訓柏,99.5分。」「莊子蝶」終於叫到我了,我豎起耳朵仔細聽著,「92分」,什麼?才92分?不會是搞錯了吧!我的心情一下跌到谷底。一看試卷,30乘以70等於210,居然少了1個0,選擇題扣了1分,判斷題減扣了1分,竟然還做錯了一道應用題,扣掉了5分。這時的我,腦子里一片空白,我彷彿看到了同學們嘲笑的眼神:班長怎麼也只有考了這么幾分啊?太丟人了!想到這里,我的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正在這時,柳老師走進教室,一一詢問我們的考試情況,當柳老師問到我,我低下頭哭了。她一直安慰我說:「沒關系的,以後仔細審題,仔細檢查就好了。遇到一些挫折和失敗,人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後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要學會堅強。」「可是,我答應媽媽要考100分。」「沒事,回去跟媽媽說,這次我沒有仔細審題,沒仔細檢查,下次我一定能考好的。」柳老師撫摸著我的頭,讓我覺得自己的心裡好受了許多。「嗯,謝謝柳老師。」
我一直牢記著老師的話,從那以後,每一次作業、每一次考試,我都不敢馬虎,認真細致對待,所以我的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每次看到老師對著我投來贊賞的目光,我的心裡就感覺暖暖的。學校生活中雨點般的回憶,有些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淡忘,而有些會因為感動而在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老師這個職業,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可背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多少人都無法體會到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心懷感恩,自覺給老師「撐傘」。
5. 《如何看待學生給老師打傘》駁論文
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分論點是支撐起這個靈魂的骨架,而論據是議論文的血肉。一個人要豐滿多彩,光有靈魂和骨架,沒有血肉是不可想像的。同樣一篇議論文只有中心論點和分論點是不能稱為文章的,它還必須有典型而鮮活的論據。
典型的論據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與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實,切合題旨。其次,選用的論據要棄舊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學作文,記住幾個經典論據,如司馬遷、居里夫人、張海迪,變換著角度使用,把它們當做萬花油。其實,這些論據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選取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論據說理,使閱卷者在閱讀時產生新鮮感,效果會更好。另外,有些同學習慣用古代事例闡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聯系實際,無時代的活水,也不能達到充分說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時尚言論和當前媒體普遍關注的事例輔助說理,加強說理的針對性、時代感,使文章更具說服力。
6. 小學生為老師撐傘作文600
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要學會堅強。」「可是,我答應媽媽要考100分。」「沒事,回去跟媽媽說,這次我沒有仔細審題,沒仔細檢查,下次我一定能考好的。」柳老師撫摸著我的頭,讓我覺得自己的心裡好受了許多。「嗯,謝謝柳老師。」 我一直牢記著老師的話,從那以後,每一次作業、每一次考試,我都不敢馬虎,認真細致對待,所以我的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每次看到老師對著我投來贊賞的目光,我的心裡就感覺暖暖的。學校生活中雨點般的回憶,有些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淡忘,而有些會因為感動而在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老師這個職業,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可背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多少人都無法體會到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心懷感恩,自覺給老師「撐傘」。 東湖塘中心小學三(1)班莊子蝶 指導老師柳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間 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 收藏 分享 頂 踩 回復 舉報 作文網友 125.40.175.x:5525 沙發 作文網友 發表於 2015-5-22 11:16:20 某日,師生外出偶遇。天突下雨,只有一傘,於是,學生為老師撐傘。 路人看到後,憤憤不平,說現在的老師真沒師德。 學生於是將傘撐到自己頭上。 又有路人說,現在的小孩真不懂禮貌,老師怎麼教的? 老師聽到後,拿過傘,幫學生撐起傘。 路人又說,孩子一定有來頭,這個老師趨炎附勢。 老師想,算了,俺自個兒用吧,於是自己給自己撐。 路人又說,現在的老師真沒愛心,自己有傘,不管學生。 老師無奈,唉,把傘收了吧,誰都不用總行了吧。 於是兩個人誰都不用。 又有路人說,瞧這對師生,有傘不用,老師越教越傻,學生越學越笨了。 老師急了,乾脆和學生手把手共握一傘。 路人竊竊私語,看,師生戀! 於是,教育局組織各校教師師德學習,主題是:新常態下,老師該怎麼撐傘? 回復 作文網友 125.40.175.x:5393 板凳 作文網友 發表於 2015-5-22 11:16:26 某日,師生外出偶遇。天突下雨,只有一傘,於是,學生為老師撐傘。 路人看到後,憤憤不平,說現在的老師真沒師德。 學生於是將傘撐到自己頭上。 又有路人說,現在的小孩真不懂禮貌,老師怎麼教的? 老師聽到後,拿過傘,幫學生撐起傘。 路人又說,孩子一定有來頭,這個老師趨炎附勢。 老師想,算了,俺自個兒用吧,於是自己給自己撐。 路人又說,現在的老師真沒愛心,自己有傘,不管學生。 老師無奈,唉,把傘收了吧,誰都不用總行了吧。 於是兩個人誰都不用。 又有路人說,瞧這對師生,有傘不用,老師越教越傻,學生越學越笨了。 老師急了,乾脆和學生手把手共握一傘。 路人竊竊私語,看,師生戀! 於是,教育局組織各校教師師德學習,主題是:新常態下,老師該怎麼撐傘? 晶贊 回復 作文網友 125.40.175.x:5567 地板 作文網友 發表於 2015-5-22 11:16:28 某日,師生外出偶遇。天突下雨,只有一傘,於是,學生為老師撐傘。 路人看到後,憤憤不平,說現在的老師真沒師德。 學生於是將傘撐到自己頭上。 又有路人說,現在的小孩真不懂禮貌,老師怎麼教的? 老師聽到後,拿過傘,幫學生撐起傘。 路人又說,孩子一定有來頭,這個老師趨炎附勢。 老師想,算了,俺自個兒用吧,於是自己給自己撐。 路人又說,現在的老師真沒愛心,自己有傘,不管學生。 老師無奈,唉,把傘收了吧,誰都不用總行了吧。 於是兩個人誰都不用。 又有路人說,瞧這對師生,有傘不用,老師越教越傻,學生越學越笨了。 老師急了,乾脆和學生手把手共握一傘。 路人竊竊私語,看,師生戀! 於是,教育局組織各校教師師德學習,主題是:新常態下,老師該怎麼撐傘?
7. 小學生給老師打傘是尊敬老師還是有辱師德
那麼,問題來了,小學生要給老師打傘,老師該如何應對?表情太過自然,不行,顯內得被容伺候是理所應當。那麼,應該是受寵若驚,極為尷尬?怕也是不合適的,那麼唯有斷然拒絕了。可嘆,在一個講究尊師重教,師生相互關愛的社會,老師已不能接受學生的敬意與愛意了。
老師與學生,本無什麼等級之分,學生給老師打個傘,更不應該曲解為阿諛奉承、奴性思想。如若對老師表現關愛即被視為奉承拍馬、奴性思想。那豈不是要教學生只知道接受老師的關愛,而不懂的回報感恩?關漢卿語「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呂氏春秋勸學》也說「事師之猶事父也」。感恩敬愛師長是最自然的、基本的人性的表現,而非什麼高深的處世之道。
當事老師作了檢討。還好,處理結果不是太遭,真怕來一個重處、嚴肅處理,那樣無疑會把師生關系拉出個「楚河」邊界。別把師生關系復雜化,別讓老師學生們不知如何自處,怎樣是過,怎樣是不及?學生給老師打傘,媒體、網友都別再圍觀了,都散了吧,別把小事大事化,弄得師生都人人自危,敬愛關愛都不行。
8. 圍繞上海小學生為老師打傘寫一片駁論文100-150字,急急急
新時期新論文:論雨天環境下,師生同行,如何打傘?
今天大雨,一學回生為老師撐傘。
路人答看到後,憤憤不平,說現在的老師真沒師德。
學生於是將傘撐到自己頭上。
又有路人說,現在的小孩真不懂禮貌,老師怎麼教的?
老師聽到後,拿過傘,幫學生撐起傘。
路人又說,孩子一定有來頭,這個老師趨炎附勢。
老師想,算了,俺自個兒用吧,於是自己給自己撐。
路人又說,現在的老師真沒愛心,自己有傘,不管學生。
老師無奈,唉,把傘收了吧,誰都不用總行了吧。
於是兩個人誰都不用。
又有路人說,瞧這對師生,有傘不用,老師越教越傻,學生越學越笨了。
老師急了,乾脆和學生手把手共握一傘。
路人竊竊私語,看,師生戀!
一周後,教育局組織各校教師師德學習,主題是:新常態下,老師該怎麼撐傘?
9. 老師為學生撐傘還是學生撐傘為老師呢解決
你好!看了你的描述,老師為學生撐傘還是學生為老師撐傘,這個問題是,學生在學校讀書經常碰到的,老師有時為學生撐傘,送學生到家,體現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受護,而學生有時為老師撐傘,顯示出學生尊重老師,尊敬老師,懷著感恩之心,所以不論老師為學生撐傘還是學生為老師撐傘,都是凝聚師生情誼,沒有必要刻意點明,完全沒問題,祝好運!
10. 學生為老師打傘,問題在哪
上海學生給老師打傘的新聞被披露後,網上出現了各種聲音。我們注意到,多數網友認為老師不該讓學生打傘。這篇評論能聯系實際,觀點新穎,讀來讓人回味,值得教育部門反思。
上周,一則發生在上海的小學生為女老師打傘的圖片新聞,在網上熱傳。輿論場也是一片質疑。當地教育部門很快回應,照片中的師生來自上海寶山區某校,並稱,這名老師平時與學生關系非常好,事發時是學生主動為老師打傘,當事老師已經作了檢討。
這則新聞之所以被網友關注,很大原因在於,很多人是戴著世俗的社會眼鏡在看學生給老師打傘,就像看那些下屬給領導打傘的新聞一樣,認為老師的做法有些官僚。當然還有一種聲音,認為網友有些過度解讀。師生間能像朋友一樣自然相處,說明關系融洽,沒必要上綱上線。
的確,老師能與學生融洽相處、打成一片十分難得,尤其在當下中國的校園這種氛圍十分稀缺。怕的就是高高在上、擺出一副說一不二面孔的所謂嚴師。說一個女兒在學校與老師相處的細節:女兒今年上二年級。一年級時,她經常帶些水果(比如櫻桃、小西紅柿)到學校,也會拿出一些與同學分享,如果老師在,她也會拿出一個給老師。我知情後告訴她,你帶得多可以多給一些啊,一個也太少了。女兒含糊其詞,但我明白她有些捨不得。我也只能笑笑,沒有再多說。其實孩子的想法很簡單,她把老師當成朋友,覺得有好吃的東西,大家可以一起分享。但她不明白,只給一個,在大人的眼裡,有點拿不出手,反而讓大人尷尬。好在女兒的老師,很懂得孩子們心,並不介意,反而會接過學生的一個水果,說聲謝謝,然後笑著放到嘴裡(這是女兒告訴我的)。我能想到,這時的老師和孩子們,因為彼此尊重而收獲的溫暖和快樂。
回到學生為老師打傘這則新聞,我覺得單純看並沒什麼。但是,照片的畫面暴露了一個細節,其他孩子沒有傘在陽光下曬著,此時的老師根本就不該獨自撐傘。道理很簡單,天氣熱大家都熱,老師感覺熱就打傘,孩子們呢?要打傘,也是先給孩子們打,否則老師就不應撐起傘。跟孩子們一樣曬著,這體現的是一種平等和尊重。所以,學生給老師打傘,最大的問題,不是學生為什麼要給老師打傘,而是老師怎麼能一個人撐著傘,而同學們在太陽下曬著?換句話說,學生為女老師打傘的不妥,不在於什麼老師「官僚」或「霸道」,而是師生間缺乏一種平等意識和相互尊重。這個錯誤,或許並不能怪女老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