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班級管理
愛心是做好一名教師的基礎;童心也是做好一名老師的基礎;童心體現在教育中便是愛心。特別是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擁有一顆童心特別重要。小學生正處於童年少年階段,如果你想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心靈,你就必須具有一顆童心,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童心和愛心都是搞好教育教學的基礎,要打好這個基礎有待於班主任老師工作的方式方法。那麼,如何搞好班主任工作呢?有人說班主任要做到三勤,即:眼勤、腿勤、嘴勤,這已是大家共認的,我不再啰嗦。根據我經驗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抓起。 一、注重班幹部的選拔任用 班級管理中選拔和任用班幹部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項工作做得好班級工作就開展順利。事實證明,實行班幹部輪換制對構建和諧班級非常有效,它既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嘗到當官的快樂,打破從來沒有當過官的神秘感,而且增強了每個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人人參與班級管理不僅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還培養了他們自我管理和管理班級的能力,更使他們在學習和管理的雙重過程中健康、全面、和諧成長。 二、堅持平等相待 一視同仁的原則 在我的班級里的所有學生,不管是哪一類學生我都會一視同仁,沒有偏向。每學年的開學之初我都會在班內給全班學生說明:你在家裡再嬌慣,只要是走到學校就與別的同學一樣,沒有人會嬌慣你;你在家裡再懶,只要是走進學校就應該遵守學校的紀律,該值日時就要按時值日,老師布置的作業就要按時完成,不能搞特殊;你的成績好與不好老師也不會偏袒與誰。學校是有紀律的,不遵守紀律就要受批評,凡是遵守紀律的都是好孩子。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也要如此。像我們班一周一次的調換桌位,我都是遵循平等相待原則,這樣,同學們沒有一個鬧意見的。對懶散型這類孩子也能做到一視同仁,他們有時因為太懶,不能及時完成作業,我就讓他們補上。有的孩子不願值日,我就讓組長責任分工到每位同學,這樣就治了那些懶孩子的惰性。並且要曉之以理,讓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是班集體的一員,人人都要為這個集體出一份力。這樣日子久了,懶漢們知道躲不過也就不再偷懶了。 三、用心創建良好的班風 班風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好的班紀班規能形成好的班風。教師如何創設這一過程是關鍵。首先,在開學之初讓全班同學討論制定適合本班的班紀班規及監督機制,然後張貼在教室的牆壁上,這樣有利於班級所有成員的自覺遵守,以便後來的管理運用。這樣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便於班級管理和自我管理,也有利於大家互相監督,沒有老師強加的成分,學生會在心平氣和的氛圍里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良好的班紀班風就會慢慢形成。師生和諧共處有了保證,可以減少許多師生分岐。同時,也大大減少了班主任老師的工作量,何樂而不為呢? 四、利用校園、班級文化的建設與熏陶打造和諧班級 校園、班級文化是實施班級管理,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和豐富學生知識的載體。校園、班級里設置的牆壁文化豐富多彩,各種手抄報、黑板報、文化長廊等的建設,不僅在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創建師生和諧的氣氛,其內容對學生還具有熏陶作用。因師生合作的這些文化內容更具親和力,使學生更容易吸收和內化。圖書櫥中的書籍和學生個人的課外書也是班級的共享文化。班級舉行的各種文體活動、詩歌朗誦、即時作文等,這些無不為構建和諧班級創造了條件。其中師生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是潤滑劑,在此作用下,師生和諧、生生和諧占據班級。所以說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不僅給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還能創造和諧班級。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會充滿快樂,充滿生機。 五、改進對學生的評價機制 以往的班級工作中我往往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全面,總是以學生的學業成績來評判一個學生,學生稍有缺點要麼總是以批評教育或以說教為主,很少關注學生的感受,也總看不到學生其他方面的優點長處,班幹部也總是跟在老師後面告御狀,弄得老師煩惱不堪。為此,我們應改進一些做法。 1、嚴要求、多鼓勵、少批評。 由於一些特優生學習成績好,腦袋瓜靈活,學習也認真刻苦,它的優點比一般同學都多,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這反而使他有一種優越感。為防止他們高傲自大,老師應善於引導,嚴格要求,要不失時機地告誡他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道理,來鼓勵他們不斷進取。 學習困難生在學習、行為上有不良的習慣反復出現,對他們的教育管理更要嚴格要求,絕不能放任縱容。嚴格的管理是根本的工作原則,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簡單粗暴的批評、指責、懲罰的教育方法是背道而馳的,這樣的教育,會使學生與教師間形成更大的對立情緒,也會使學生產生更強的逆反心理,對學生的教育收效甚微,適得其反。學生的默許認可也是被動的、不自覺的、暫時的。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堅持正面教育,給學生擺事實,講道理,多鼓勵,少批評,多談心,學生會在老師的耐心教育,積極引導下不斷進步。學生對教師這樣的教育方法更能自覺接受。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我不斷改進對學困生的教育管理,以嚴要求,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開展教育工作,用循循善誘的語言和朋友式的對話形式進行教育,避免空洞無效的嚴厲說教,惡意的訓斥。總之,在實際工作中,對學困生的教育轉化工作要嚴而有格。 2、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在教育教學中班主任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並加以愛護和扶植,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激勵其進步和提高。我班有一名學生,生性頑皮,學習馬虎、草率,成績差,而且脾氣暴躁、犟,常常在班裡惹事生非,喜怒無常,同學對他意見大,老師對他做了不少工作。但該生本質不壞,而且經常為同學服務。有一次,同學嘔吐,班內同學對此都無動於衷,甚至很多人捂著鼻子避開。就是這位同學,主動向老師請示,處理地上的贓物,類似這樣的事情他做了好幾次。我抓住這一典型事例,開展全班同學向他學習,學習他關心同學,樂於助人的好品質。同學們感受到他的熱心,消除了同學間的隔閡,縮短同學間的距離。並且我在個別談話交流中,抓住他的優點表揚鼓勵,激勵他在各個方面有更大進步。自此,這位同學在學習上進步很大,壞毛病改了,我還在班幹部選配時提議讓他當班長,受到了全班學生贊同。 在學困生的身上,固然存在許多不足,但他們也有閃光點,我們要善於捕捉和發現,並以此為動力,激勵學生揚長避短,奮發進取,以求進步。學困生由於種種原因,在學校及家裡受到批評、歧視及埋怨較多,從而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產生了自卑感。一有什麼動靜,就變得很敏感,心存戒心,而且逆反心理很重,經常的批評容易使他們自暴自棄。但是這是表面現象,說到底,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諒解、信任和理解,需要溫暖和關懷。所以,老師要關愛學困生,幫助學困生分析原因,心平氣和,誠心相待。我們在教育時應給予他們溫暖、關懷,幫助他們克服逆反心理,樹立學習的信心。 六、加強家校聯系有利學生進步 及時、有效的溝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途徑。在學校里班主任及時與學生溝通,教育教學效果就好。在課外也應如此。班主任及時與家長聯系溝通,商討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了解學生在家及學校的情況,以尋找最佳的教育途徑,最大限度地發揮家長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教學效果會更好。 我總是在每學期開學初先統計學生家長的聯系電話和聯系方式,了解其家長的各種情況,這不僅了解了學生情況、家長情況,而且也為以後方便與家長聯系做好了基礎。並且盡可能的多與家長們聯系溝通,及時反映孩子們在學校里的情況,家長們也很樂意我的做法,有些家長主動與我聯系,了解孩子學校的情況,我總是熱情相待。我也會在適當的時間進行家訪,了解學生在家的各種情況。我們學校也舉行過不少次的家長會,讓家長們走進學校,了解學校和老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這樣,長此以往的家校聯系下去,受益的是學生。 總之,只要我們班主任老師胸懷一顆愛心去對待班主任工作,做到細心、耐心、恆心,多採取一些切合實際的方式方法與學生溝通相處,我們的教育教學定會上一個新台階。
B. 如何進行班級管理
其實覺得管理班級特別是紀律不太好的話,光靠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個人認為是首先做的是要組建一個有責任心的班委組,畢竟集體的力量更大,而且能在這個班委小集體建立起團結;然後各主科的課代表很重要,認真的課代表能有很大的作用,畢竟對於初一的學生榜樣的作用還是很大的;最後,你們班比較活躍的同學可以讓他們參與策劃活動,很多比較容易出頭的同學是想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那活動可以又你們一起參與。最重要的是讓大家看出你這個班長是一個在班級中穿針引線的組織者,而非是一個在他們之上的領導者。嗯,就是說從小處做起。呵你真是個有責任心的好班長哪,我初中做班長的時候就是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現在想來若是那時候能多做一些一定可以更好。嗯,要加油哦!
C. 班主任班級管理制度
說到制度,我覺得行不通,管理一個班級不是制度能解決的,你不是用制內度取框住他們,你是要去教容育他們。讓他們盡量往正規的人生道路上發展,班主任管理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並且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要因人而異,因不同的階段而異,大致有以下幾點:
1,必須培養得力的班幹部;
2,要在學生心目中建立一定的威信,不要和學生走得太近,也不要有太遠的距離,
3,要從心裡去愛你的學生,關心他們,盡量不要偏愛優生,要一視同仁。
4,一定得守信用,以身作則。還要在人格上和專業水平上讓學生佩服。
D. 作為班主任,怎樣管理好一個班級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教育者、組織者、領導者,他們的工作影響著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影響著他們一生的生活道路。作為班主任該如何做,才能管理好班級,經過幾年的班主任工作,在管理方面我總結以下幾點心得體會,與大家探討。 一、為人師表,率先垂範。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層的組織單位,而班主任則是這個單位的領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作,班主任對創設良好的班集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學校里,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時間最長,開展的教育活動最多,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在學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因此,規范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範。 二、尊重和理解學生 。 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克服一個誤區:班主任是居高臨下的,學生必須惟命是從,我教你聽,我管理你服從,教師和學生永遠保持距離,對於犯錯誤的同學,一味高聲訓斥或請家長。這樣的做法我向來不贊成。對於溫順的學生也許會點頭稱是,但對於性格暴躁的,有反叛精神的學生則會怒目而視,甚至還有可能出言頂撞。這樣不但樹立不起老師的威嚴,反而使威嚴掃地,事倍功半。因此,採取民主的方式對待班級的學生,當他們出現問題時要設身處地的為學生想一想。我堅信:每一個人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心!沒有一個學生是故意搗亂的。作為教師對待學生應該像對待朋友一樣,理解他們,尊重他們,適當的寬容他們,在這個前提下引導他們進步。 三、掌握批評學 。 班主任要樹立良好的威信還必須掌握批評學生的藝術性。由於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個性,因此批評學生也應有所不同。對於性格內向,自尊心強的學生,教師應採取「溫和式」批評;對於脾氣不好,自我意識強的學生,教師應採取「商討式」批評;對於無意識過失或初次犯錯誤的學生,教師應採取「容忍式」低調處理;對於屢教不改的學生,教師要認真分析原因,對症下葯,切不可對學生失去信心。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十分繁瑣卻又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它直接關系著社會主義培養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設者的重大問題,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對此充滿信心,傾注心血,則一定會有收獲。
E. 班級管理的八大原則
班級管理是個復雜的工程,自主管理更是一門科學,它不能缺乏理性,更不能少了人性,以下六項原則必須遵循。
1、制度約束原則。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一個好的學校,必須有嚴格的制度,學校要制定一個科學規范切實可行的校規來約束學生的日常行為,班主任也要根據校規制定班規,也就是學生日常生活的准則。制度是管理的保障。
2、公平公正原則。
任何組織或團體的衰敗幾乎都是緣於自身的缺漏,而這缺漏很多是領導人沒有搞好平衡,失衡而致亂。和別人鬥了一輩子,人最終還是敗給了自己,人和團體,道理都是一樣的。班主任一碗水要端平,才能管理好班級,公平是班級管理的基礎。
3、民主集中原則。
班級管理只有有班主任的滿腔熱忱是不夠的,還要有學生的積極響應,這就需要師生的民主參與意識。班主任要想辦法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班級活動才能火熱的開展起來。班級管理既要參與,也要秩序,既要民主,也要集中。
發揚民主是學生自主管理的前提,班級生活需要學生自主、自理、自治與自評,沒有民主,自我管理根本無法實現,只有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與建設,才能取得班級自主管理的成功。教師只有依靠學生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把班級辦好、管好。
4、集體責任意識原則。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責任意識十分重要,班主任重視,學生才重視,班主任對班級的責任感直接主導著學生的責任心,規范著學生的日常行為。
同樣,在班級管理中,師生的集體意識十分重要,有了集體意識就有了集體榮譽感,學生對班級也就有了責任感,有了責任感,也就有了自己的行為准則,一切以班級榮譽為准則。
有了集體意識,有了責任感,班級就成了師生自己的家,哪有不好好建設自己家園的呢?
五、人性化管理原則
班級管理最終是對學生的管理,必須是人性化的管理。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教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學校的一切活動都為滿足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而設計和組織。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獨立和個性自由,才能創造一種良好的和諧的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教師必須尊重學生成長中的個性特點,把學生看成是平等的交往者,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教師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同學,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這樣,才能達到和諧的管理氛圍。
制定「合情」的班級規范、「合理」育人目標來激發學生的群體意識,使學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行為與整個班級聯系起來,自覺地為創造健康向上的班風而努力奮斗。人性化的管理對形成自主性管理班級起著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和諧發展原則
創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創建和諧的班級氛圍,人人互相尊重,個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愛班如家,讓班級在不斷的進步中發展,學生在不斷的進步中成長,教學相長,和諧發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育有規律可循,有原則可守,有許多教育工作者對班級自主管理進行過深入研究,很多經驗值得借鑒。如:教育均等性原則,對每個學生進行等距離教育;教育充分性原則,提高活動頻率,增強師生間,學生間互動空間的密度、時間的密度,使每個學生均衡地得到教師的關懷和輔導,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處於活動的中心地位,潛能得到充分挖掘;教育主體性原則,以學生的存在為前提,以學生的主體發展為歸宿;教育激勵性原則,以表揚激勵為主要手段,及時發現學生新的閃光點,鼓勵學生新的進步;顯形評價原則,學生內在的素質必然外現於日常行為,所以,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日常表現,並適時的做出恰當評價,突出評價對學生的引導和表率作用。
這些先進的思想和理念給了我們班主任工作很多啟示,相信班主任工作會越來越走向科學化。
F. 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在班級管理中,一年級的班級管理最為重要,因為一年級新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學校,對學校生活還很不熟悉,再加上學生年齡小,不懂事,自覺性較差,根本談不上遵守什麼紀律了。對小學一年級班級的管理與教育必須從頭開始。
一.注重學生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培養。
大家都知道,小學生一旦養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想要糾正過來是很困難的,所以從學生剛入班我就開始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在加強學生學習注意力時,我跟學生對:什麼「一二三,不講話」「小小手,抱端正」「小眼睛,看老師」,我在班上反復訓練,還把這些口令告訴課任老師。每當學生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時,這些口令卻能起到不錯的效果,甚至比你喊破嗓門或敲破桌子的效果還要好。
在強調讀書姿勢時,我跟學生這樣對口令:坐端正,書捧好,稍稍有點兒——(學生接)往外斜。為什麼要求學生手捧書本往外斜呢?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學生的視力,因為這樣能使學生的視線與書本基本垂直;另一方面是因為有些孩子讀書時總愛把書本打開架在桌上當作屏風,兩只手卻在下面做小動作。在強調寫字的姿勢時,我訓練學生要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邊一拳,手離筆尖一寸。
一年級小學生最愛發言,老師問題一出,他們就高舉小手「我我我」,甚至從座位上站起來,屁股撅得老高。我就要求他們:「誰的手舉得最端正,我就喊誰。」此時我就教他們如何正確舉手:左手放胸前,右手舉旁邊。有些孩子你沒有喊到他,他就一聲長嘆——「哎」,像泄了氣的皮球,別人的發言也就與他不相幹了,這時我就要求他們:「同學大聲說,我們靜靜聽。」教育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這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現在的孩子普遍好動,做操或放學排隊總是打打鬧鬧,說說笑笑,我就要求他們做到三個字「快靜齊」。學生一邊走我就一邊說:「好朋友,手牽手」「手牽手,跟著走」「不牽手,不許走」。
放學排隊往往也是令人頭痛的,不少學生自理能力比較差,別人都出門排隊了,他還在座位上磨蹭,收這個收那個,半天出不來。這時我就採取圍棋規則中讀秒倒計時的方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必須整理好書包,出門排隊,超過時間,你就得為班級做一件好事(比如掃地)。一開始給30秒時間,全體學生一起數數:「30,29,28……」,慢慢地再縮短時間,給20秒,給10秒,漸漸地,那些愛磨蹭的學生動作也就逐漸快起來了。
雖然這些都是細微之處,但我認為,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學習習慣,就是要從這些細微之處抓起,而且要堅持不懈,一抓到底。我總是利用晨會或早讀課下課時,向學生反復強調紀律,安全,衛生等等,俗話說「猴子不上樹,多敲幾遍鑼」,一定要讓學生形成思維定式,形成條件反射。
另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老師的言傳,更需要老師的身教,也就是說,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我們要以身作則,處處做學生的表率,比如,我們要求學生早晨不能遲到,那我們首先應該做到。我一般每天早晨至少提前5—10分鍾進課堂,督促學生及時交作業,組織學生早讀,我就拿著抹布去擦窗檯和玻璃,再把走廊和花壇前的垃圾和樹葉清掃干凈,然後回到教室再把講台整理干凈,把衛生用具歸類放好。讓學生知道:「老師來得真早,老師也愛勞動。」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G. 班主任如何在日常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班主任的職責《小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定》對班主任的職責作了如下規定:(1)按照《小學德育綱要》,聯系本班的實際,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習慣。
(2)經常與任課教師取得聯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協同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刻苦學習的意志,教會學習方法,學好功課,並掌握學生的課業負擔量。
(3)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教育學生堅持體育鍛煉,注意保護視力,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指導班委會和少先隊工作。培養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做好學生的個別工作。
(5)指導學生參加勞動實踐。關心學生的課餘生活,支持並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有益的課外活動。
(6)搞好班級的經常性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常規訓練,做好學生的品德評定和學籍管理工作。
(7)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系,互通情況,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指導家長正確教育子女,注意爭取社會力量教育學生。
H. 班主任應怎樣管理班級
一、認真負責,腿勤手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做好班級工作,最主要的是了解學生群體和個體的特點,這樣,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的思想狀況如何,學習態度怎樣,能否遵紀守法,有什麼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這不是班主任整天坐在辦公室里就能了如指掌的。我靠的就是勤跑、勤觀察、勤了解。學生一到校,我就出現在教室里;早自習課,我天天到教室看看;學生上課,我在教室外轉轉;課間操,我跟隨學生到操場練練;活動課、午飯後,我常到學生中間談談。腿勤,聽的多,看的多,了解的多,使我掌握了大量的實情和第一手資料,為制定出針對學生實際的治班措施,採取切實可行的治班方法,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俗話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班主任雖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但不能只做指揮官,而應既做指揮員,又做戰斗員。在實際工作中,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好。班主任的行動最有說服力和影響力。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十分注重多動手,以自己的行為去帶動學生。教室里偶爾出現紙屑,我也會彎腰撿起來。教室里桌椅擺放不整齊,我也會動手清理。班主任的手勤,產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班級的一切工作都變得得心應手了。 二、為人師表,率先垂範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層的組織單位,而班主任則是這個單位的領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作,班主任對創設良好的班集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學校里,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時間最長,開展的教育活動最多,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在學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因此,規范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範。我作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實踐中,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帶頭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人格,從不挖苦諷刺他們;教育他們熱愛勞動,我每天早上和學生一塊打掃教室清潔衛生;教育學生搞好團結,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師搞好團結;和學生交知心朋友;在學習上,要求學生書寫認真工整,我在板書時首先做到書寫規范認真。這樣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經成了一種無聲的教育。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教師更應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職業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風范去影響學生,當好學生健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三、做到民主,尊重和理解學生 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克服一個誤區:班主任是居高臨下的,學生必須惟命是從,我教你聽,我管理你服從,教師和學生永遠保持距離,對於犯錯誤的同學,一味高聲訓斥或請家長。這樣的做法我向來不贊成。對於溫順的學生也許會點頭稱是,但對於性格暴躁的,有反叛精神的學生則會怒目而視,甚至還有可能出言頂撞。這樣不但樹立不起老師的威嚴,反而使威嚴掃地,事倍功半。 因此,採取民主的方式對待班級的學生,當他們出現問題時要設身處地的為學生想一想。我堅信:每一個人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心!沒有一個學生是故意搗亂的。作為年輕人,教師對待學生應該像對待朋友一樣,理解他們,尊重他們,適當的寬容他們。在這個前提下引導他們進步。 我所帶的班級中有一位女同學因為在課堂上講話,因為科任老師的嚴厲批評,使得學生對老師不服,從而頂撞起來。過後我找這為學生了解情況, 我並沒有嚴厲的批評他頂撞老師不對,相反我是站在他的立場上,講做人應有禮貌,尤其是對待父母和師長,同時幫他分析自己錯在哪裡。課上講話不僅影響自己,而且影響其他的同學,是對不起大家的事。而和科任老師頂撞,更是錯上加錯,這節課還上不上?如果你對老師有意見,下課和老師單獨談談,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聽了我的一翻說教,這個學生向我道歉並保證以後不會再出現類似情況。 四、掌握批評學生的藝術性 年輕的班主任要樹立良好的威信還必須掌握批評學生的藝術性。由於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個性,因此批評學生也應有所不同。對於性格內向,自尊心強的學生,教師應採取』溫和式』批評;對於脾氣不好,自我意識強的學生,教師應採取』商討式』批評;對於無意識過失或初次犯錯誤的學生,教師應採取』容忍式』低調處理;對於屢教不改的學生,教師要認真分析原因,對症下葯,切不可對學生失去信心。 如果把班級比做是一條航行的大船,那麼班主任就是掌握方向的舵手。尤其是年輕的班主任在學生的心目中是怎樣的形象,能否樹立起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主要取決於能否平等的對待學生,把學生當自己的朋友。當學生的行為出現偏差時,藝術的批評學生,指導學生,使其心服口服,而不是板著臉孔教訓學生,諷刺挖苦學生使學生敬而遠之。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十分繁瑣卻又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它直接關系著社會主義培養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設者的重大問題,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對此充滿信心,傾注心血,則一定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