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感恩老師的故事

感恩老師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1 02:21:19

『壹』 感恩教師的小故事

《感恩老師》故事四
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之後,給他得老師寫了一份信,全文如下:
大猷師尊鑒:
科技界通知,楊振寧和我合得1957年物理學諾貝爾獎金。至今以後的感覺很多,一方面當然覺得是一種光榮,可另一方面深深感覺自己的常識有限,希望在將來繼續努力。
現在的成就大部分是源於在昆明時您的教導,假如在46年您沒有給我這個機會,那就根本不可能有我今天的光榮。
生政道
李政道作為全球知名的科學家,和其合作者的人生態度、價值取向有很大區別,是一個道德非常高尚、飲水思源的人。做人一定要飲水思源。

《感恩老師》故事五
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在去陳國和蔡國的路上被困,一連好幾天沒吃上一頓飯。孔老夫子實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覺,想以此來忘卻飢餓。孔子的大弟子顏回見老師餓得很,心中十分憂傷,心想,老師上了年紀,怎能經得住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辦法,怕是要出危險了。顏回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討。這一次真是天不絕人,居然碰上一個好心腸的老婆婆,給了他一些白米。顏回高高興興地把米拿回來,急忙把米倒在鍋里,砍柴生火,不一會兒,飯就熟了。

『貳』 名人感恩老師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感恩老師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波蘭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科學家,曾經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金,被人們尊稱為「鐳的母親」。她在取得巨大的成就和受到世人的無限敬仰的同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少年時代教法語的歐班老師,因為居里夫人深深懂得,如果當初沒有老師細心嚴格的教誨,自己是不可能取得這樣偉大的成就的。
這一天,歐班老師收到一封信,寄信人是「瑪麗·居里」。 歐班老師簡直不敢收下,還以為是郵局弄錯了呢!因為,這時的居里夫人早已經是一位在全世界都被贊頌的偉大科學家,怎麼會給一個又老又窮,默默無聞的農村教師寫信呢?歐班老師連連擺手對郵遞員說:「先生,您一定是弄錯了,一定是弄錯了,我不可能收到這位名人的來信!」直到送信的人十分肯定收信人沒錯,她才用不斷顫抖的手拆開了信封。
歐班老師覺得這件事情真是難以置信啊!她顫顫巍巍地戴上老花鏡,拆開信仔仔細細地讀了起來,讀著讀著,激動地淚水不禁湧出了眼眶,原來寫信人竟是她二十年前門門功課都考全班第一的小姑娘瑪麗亞!居里夫人在信中向歐班老師深表敬意,告訴老師,她一直在法國從事科學研究,並且誠懇地邀請老師能到巴黎作客,細心的居里夫人還把往返的路費一起寄了過來。歐班老師讀完了信,獃獃地坐在椅子上,淚水模糊了她的雙眼,那個多年前可愛勤奮的小瑪利亞浮現在她的眼前,歐班老師喃喃地說:「我竟然教出來了一個這樣偉大的科學家。」
過了不久,久別的師生就見面了,居里夫人在家裡熱情接待了少年時代的老師歐班女士。她親自下廚房做菜,向老師祝酒。飯後又和老師緊緊挨在一起,親切地談心。她使歐班老師忘掉了一切拘束,忘掉了面前是一位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

『叄』 關於感恩老師的故事 短點的

那一年我十四歲,上初中三年級。那一年的教師節是周一,因為學校有活動,怕遲到的我一大早就匆匆忙忙往學校趕,西北的天亮得慢,那一天霧特別大,大老遠就看到校門口圍著一大群人,天生愛看熱鬧的我立刻加快了腳步,一溜小跑地過去,學生們早就圍的里三層外三層,我又抻脖子又踮腳,隱隱約約看到兩個衣衫襤縷的乞丐,霧水濕透了他們單薄的衣衫,凍的瑟瑟發抖,但是高一些的那個胸前卻緊緊抱著一個裹了好幾層塑料紙的四四方方的布包。高個兒的大約二十上下,一言不發面露愧色地站著,低個兒的年齡和我差不多,長得很瘦弱,一雙眼睛怯怯地望著大家。周圍的學生嘰嘰喳喳,不一會兒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原來周六的時候他們就來過,說有事要找學校的負責人,但是門衛沒讓他們進,沒想到今天一大早竟發現他們蜷縮在校門口,看樣子是在這兒守了兩天了。門衛看他們可憐,就去找校保衛室的人去了,不大一會兒保衛室就來人把他們帶走了,同學們也哄的一聲作鳥獸散了。。。
早操的時候就已經有人得到確切消息了,原來他們竟然是一所小學的兩位老師!他們是到山下來買課本的。
這怎麼可能?
「怎麼不可能?學校已經抽了幾個高年級的學生去幫忙搬運桌椅去了。。。」那幾個小靈通說。
搬運桌椅?
我們原來就知道深山裡的條件很苦,幾乎沒有學校,他們是來自幾十里外的關山腳下,姓王,是親兄弟,我們就姑且之為大王、小王吧。那兒原來沒有學校,以前有幾個知青曾在那裡插隊,曾經開辟過一個教室,帶來過一些教材,給山裡的孩子們上過課,大約有幾十個學生,大王老師就曾經是知青們的學生。後來知青們都返城了,大王老師就擔當起教學的任務,一直堅持給山裡的孩子們上課,後來他的弟弟漸漸也開始能幫助他教低年級的學生。知青們帶來的教材用了很多年,聽說教材都變了,大王老師決定用積攢的錢下山給孩子們買新課本,然而就在他出發的頭一天,山中颳了一場大風,把教室里的課桌桌面刮跑了。所謂的課桌,實際就是幾塊木板用繩子固定到了兩頭的石頭上,學生們只能站著聽講。大王老師就帶著自己的弟弟一起背著三天的干糧從深山中跋涉而來,在書店買了新書本後怕被霧打濕層層密封起來。在經過一中門前的時候,看到學校非常氣派,就想找一找校長,能不能支援他們一些舊課桌和舊書、舊作業之類的。他們已經整整一天一夜沒有吃東西了,錢被用來買書外還買了一盒廉價的香煙訕笑著遞給校長,校長很辛酸地擋住了。。。
他們站在樓道里,看著學校張貼的標語:教師節快樂,吃驚地睜大眼睛,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節日。
後來,我們有很多問題問班主任:他們為什麼不去教育局請求援助?
班主任說:「他們是一所不在編的學校,教育局沒有備案,沒辦法撥給經費。」也就是說:大王和小王老師是純粹地在義務奉獻!可是,他們卻跋山涉水,豪無怨言。他們因為我們學校支援的桌椅、課外書、作業本等感激涕零,我們學校後來派一輛車把支援的東西送去,然而因為山路陡不得不想把援品舍棄,但是他們卻背著沉重的負擔一遍遍地翻山越嶺把東西全運回去。因為他們背的是責任和希望。後來,有人到了那所不能稱之為學校的學校,卻發現,破舊不堪的教室前竟然飄盪著一張用綢面床單改制的五星紅旗!
從那發後,每年我們學校都會派幾個老師和學生去支教,第二年差一點排上了我,不過,因為要參加中考只好放棄了。小王老師在他自學完小學課程後就到了一中去上中學,學習很刻苦而且成績非常好。
在我上大學的第二年,還聽到過關於他們的故事:小王老師考上了北農大(一說西北師大),但就在快要開學的時候,大王老師因為送學生回家太晚,天黑看不清路不留心從懸崖上摔下去跌斷了腿。小王老師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撕碎了錄取通知書,永遠地留在山裡做了一名不在編的小學老師,現在也不知道轉沒轉成民辦。許多年以後,我來到了故鄉山東,有關西北的故事還常常會在我的夢中出現,每年教師節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許多年以前蜷縮在中學門口那兩個衣衫單薄狀如乞丐的兩個普通老師,大王老師那瘦弱的身體、小王老師那雙怯怯的眼睛還會閃現在我的面前,但是從此卻就再也沒有了有關他們的消息。。。
這是我聽到過的一首詩,我不知道作者是誰,也許是小王老師寫的:

沒有你的日子
可以想像
沒有你的日子
就沒有希望
沒有希望
就沒有力量

有了你的日子
可以想像
有了你的日子
就有了希望
有了希望
就有了力量

『肆』 感恩老師的小故事

《感恩老師》故事一
周恩來不忘師恩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岑突患腦血栓逝世,周總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輓聯上寫著:「張伯岑老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
張伯岑病故後,周恩來一直惦記著張家的生活,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把自己的購物證給張伯岑夫人,還派人給張夫人送去500元,並囑咐交際處對張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關照。

《感恩老師》故事二
毛澤東向教師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同志來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他特意邀請自己在私塾讀書時的教師毛禹珠一起用飯,席間熱情為老師敬酒。
毛禹珠不勝榮幸,感慨地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卻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感恩老師》故事三
朱德給老師讓座1959年,朱德同志在雲南政治學校禮堂看戲,開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
朱德一眼便認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將座位讓給老人,待老人座定後,他自己才坐下。

《感恩老師》故事四
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之後,給他得老師寫了一份信,全文如下:
大猷師尊鑒:
科技界通知,楊振寧和我合得1957年物理學諾貝爾獎金。至今以後的感覺很多,一方面當然覺得是一種光榮,可另一方面深深感覺自己的常識有限,希望在將來繼續努力。
現在的成就大部分是源於在昆明時您的教導,假如在46年您沒有給我這個機會,那就根本不可能有我今天的光榮。
生政道
李政道作為全球知名的科學家,和其合作者的人生態度、價值取向有很大區別,是一個道德非常高尚、飲水思源的人。做人一定要飲水思源。

《感恩老師》故事五
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在去陳國和蔡國的路上被困,一連好幾天沒吃上一頓飯。孔老夫子實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覺,想以此來忘卻飢餓。孔子的大弟子顏回見老師餓得很,心中十分憂傷,心想,老師上了年紀,怎能經得住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辦法,怕是要出危險了。顏回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討。這一次真是天不絕人,居然碰上一個好心腸的老婆婆,給了他一些白米。顏回高高興興地把米拿回來,急忙把米倒在鍋里,砍柴生火,不一會兒,飯就熟了。
孔夫子這時剛好醒來,突然聞到一股撲鼻的飯香,好生奇怪,便起來探看。剛一跨出房門。就看見顏回正從鍋里抓了一把米飯往嘴裡送。孔子又高興又生氣:高興的是有飯吃了;生氣的是,顏回竟然如此無禮,老師尚且未吃,他卻自己先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顏回恭恭敬敬地端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送到孔子面前,說:「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贈米,現在飯做好了,先請老師進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來,說:「剛才我在睡夢中見到去世的父親,讓我先用這碗白米飯祭奠他老人家。」顏回一把將那碗米飯奪了回去,連忙說:「不行!不行!這米飯不幹凈,不能用它來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問道:「為何說它不幹凈呢」顏回答道:「剛才我煮飯時,不小心把一塊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為難,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臟的飯給老師吃呀!後來,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飯抓來吃了。這掉過炭灰的米飯怎能用來祭奠呢」孔夫子聽了顏回的話,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對顏回的誤解,深感這個弟子是個賢德之人。

『伍』 名人感恩老師的故事

周恩來不忘師恩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岑突患腦血栓逝世,周總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輓聯上寫著:「張伯岑老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張伯岑病故後,周恩來一直惦記著張家的生活,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把自己的購物證給張伯岑夫人,還派人給張夫人送去500元,並囑咐交際處對張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關照。

朱德給老師讓座 1959年,朱德同志在雲毛澤東向教師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同志來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他特意邀請自己在私塾讀書時的教師毛禹珠一起用飯,席間熱情為老師敬酒。毛禹珠不勝榮幸,感慨地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卻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陸』 關於感恩老師的事例

關於感恩老師的事例:

一、周恩來

周恩來不忘師恩。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岑突患腦血栓逝世,周總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輓聯上寫著:「張伯岑老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

張伯岑病故後,周恩來一直惦記著張家的生活,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把自己的購物證給張伯岑夫人,還派人給張夫人送去500元,並囑咐交際處對張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關照。

二、毛澤東

毛澤東向教師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同志來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他特意邀請自己在私塾讀書時的教師毛禹珠一起用飯,席間熱情為老師敬酒。毛禹珠不勝榮幸,感慨地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卻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三、朱德

朱德給老師讓座。1959年,朱德同志在雲南政治學校禮堂看戲,開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將座位讓給老人,待老人坐定後,他自己才坐下。

四、孔子

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在去陳國和蔡國的路上被困,一連好幾天沒吃上一頓飯。孔老夫子實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覺,想以此來忘卻飢餓。孔子的大弟子顏回見老師餓得很,心中十分憂傷,心想,老師上了年紀,怎能經得住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辦法,怕是要出危險了。

顏回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討。這一次真是天不絕人,居然碰上一個好心腸的老婆婆,給了他一些白米。顏回高高興興地把米拿回來,急忙把米倒在鍋里,砍柴生火,不一會兒,飯就熟了。孔夫子這時剛好醒來,突然聞到一股撲鼻的飯香,好生奇怪,便起來探看。剛一跨出房門。

就看見顏回正從鍋里抓了一把米飯往嘴裡送。孔子又高興又生氣:高興的是有飯吃了;生氣的是,顏回竟然如此無禮,老師尚且未吃,他卻自己先吃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顏回恭恭敬敬地端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送到孔子面前,說:「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贈米,現在飯做好了,先請老師進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來,說:「剛才我在睡夢中見到去世的父親,讓我先用這碗白米飯祭奠他老人家。」

顏回一把將那碗米飯奪了回去,連忙說:「不行!不行!這米飯不幹凈,不能用它來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問道:「為何說它不幹凈呢」顏回答道:「剛才我煮飯時,不小心把一塊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為難,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臟的飯給老師吃呀!

後來,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飯抓來吃了。這掉過炭灰的米飯怎能用來祭奠呢」孔夫子聽了顏回的話,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對顏回的誤解,深感這個弟子是個賢德之人。

五、彭德懷

1957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彭德懷元帥身穿便服,准備接見北京市部分中小學教師代表。工作人員提醒他說:「彭總,您是國防部長,應該著軍服才好。」彭總說:「今天是去見老師,學生見教師應該穿便服。」接見的時候,彭總穿著便服,頻頻向老師問好。

『柒』 關於老師的感恩故事

感恩的心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站在家門口,充滿期望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來的時光,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回一塊年糕。在她們貧困的家裡,一塊小小的年糕就是天上的美味啊!
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吃晚飯的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盼啊盼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了,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於在路邊看到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的搖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應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偷枕在自己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這時她發現,媽媽的眼睛並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十分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媽地手裡放著一塊年糕……她拚命地哭著,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雨一直下著,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了。媽媽的眼睛為什麼不閉上呢?那是因為她不放心自己嗎?她突然明白自己該怎麼做了。她擦乾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自己一定會好好的活著,讓媽媽放心的走……於是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唱」著一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她就這樣在雨中不停歇的「唱」著,一直唱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

『捌』 感恩老師的故事

程門立雪」這個成語家喻戶曉。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學家將樂縣人楊時求學的故事。
楊時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他一生立志著書立說,曾在許多地方講學,倍受歡迎。居家時,長期在含雲寺和龜山書院,潛心攻讀,寫作教學。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師程頤,以求學問上進一步深造。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雲密布。他們行至半途,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口。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如銀妝,房屋也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一隻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 後來,楊時學得程門立雪的真諦,東南學者推楊時為「程學正宗」,世稱「龜山先生」。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玖』 關於感恩老師的小故事

感恩老師的故事(一)
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在去陳國和蔡國的路上被困,一連好幾天沒吃上一頓飯。孔老夫子實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覺,想以此來忘卻飢餓。孔子的大弟子顏回見老師餓得很,心中十分憂傷,心想,老師上了年紀,怎能經得住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辦法,怕是要出危險了。顏回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討。這一次真是天不絕人,居然碰上一個好心腸的老婆婆,給了他一些白米。顏回高高興興地把米拿回來,急忙把米倒在鍋里,砍柴生火,不一會兒,飯就熟了。孔夫子這時剛好醒來,突然聞到一股撲鼻的飯香,好生奇怪,便起來探看。剛一跨出房門。就看見顏回正從鍋里抓了一把米飯往嘴裡送。孔子又高興又生氣:高興的是有飯吃了;生氣的是,顏回竟然如此無禮,老師尚且未吃,他卻自己先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顏回恭恭敬敬地端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送到孔子面前,說:「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贈米,現在飯做好了,先請老師進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來,說:「剛才我在睡夢中見到去世的父親,讓我先用這碗白米飯祭奠他老人家。」顏回一把將那碗米飯奪了回去,連忙說:「不行!不行!這米飯不幹凈,不能用它來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問道:「為何說它不幹凈呢」顏回答道:「剛才我煮飯時,不小心把一塊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為難,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臟的飯給老師吃呀!後來,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飯抓來吃了。這掉過炭灰的米飯怎能用來祭奠呢」孔夫子聽了顏回的話,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對顏回的誤解,深感這個弟子是個賢德之人。
感恩老師的故事(二)
周恩來不忘師恩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岑突患腦血栓逝世,周總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輓聯上寫著:「張伯岑老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張伯岑病故後,周恩來一直惦記著張家的生活,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把自己的購物證給張伯岑夫人,還派人給張夫人送去500元,並囑咐交際處對張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關照。
感恩老師的故事(三)
毛澤東向教師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同志來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他特意邀請自己在私塾讀書時的教師毛禹珠一起用飯,席間熱情為老師敬酒。毛禹珠不勝榮幸,感慨地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卻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感恩老師的故事(四)
朱德給老師讓座1959年,朱德同志在雲南政治學校禮堂看戲,開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將座位讓給老人,待老人座定後,他自己才坐下。

熱點內容
女教師監禁mdyd 發布:2025-09-12 00:28:58 瀏覽:995
生物的技術閱讀 發布:2025-09-11 21:59:25 瀏覽:472
內派教師 發布:2025-09-11 19:02:33 瀏覽:884
柚木老師 發布:2025-09-11 18:36:33 瀏覽:488
愛因斯坦教育 發布:2025-09-11 15:40:39 瀏覽:582
李建老師 發布:2025-09-11 14:09:05 瀏覽:237
學生和老師的關系 發布:2025-09-11 09:35:01 瀏覽:124
師德師風政治學習心得 發布:2025-09-11 09:06:43 瀏覽:485
階梯數學4 發布:2025-09-11 07:08:42 瀏覽:884
氧分子的化學符號 發布:2025-09-11 07:06:35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