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老師
一、關注學生的情感——能夠積極地並且是自信地學習,是學生學習狀態很重要的標志。談起學習,很自然會聯想起背許多公式,做大量繁雜的題,這既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也並未反映學習的本質,長期這樣,會造成學生對學習的不良感受。
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應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新的課程標准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主張全面評價學生的教學過程、情感與態度。新的理念必然會帶來新的學習方式的革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核心。
三、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應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正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向自主性、創造性學習轉變,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傳授知識的角色向教育促進者轉變:幫助學生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發展認知能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學習服務: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性的課堂氣氛:作為學習的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求真理,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與錯誤。教師「應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B. 教師的教學特點怎麼寫
按以下要求寫
老師上課認真,嚴謹,嚴肅,對待同學親切和藹,下課有不會的可以問老師,老師會對我單獨進行輔導
D. 教學方法有哪些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
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7、參觀教學法
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
8、現場教學法
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9、自主學習法
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4)教學老師擴展閱讀:
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運用。
首先,教師應當根據具體教學的實際,對所選擇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和綜合運用。
其次,無論選擇或採用哪種教學方法,要以啟發式教學思想作為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
另外,教師在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還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參與性。
E. 教師如何有效的教學
大家好,我是師者說,有17年的教學經驗,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不考慮家長因素的情況下,要提高班級的成績,主要在於教師,教師一定要向課堂40分鍾要質量,也就是上好每一節課,孩子們上課時能把知識點都掌握了,課後作業也會寫得比較輕松,孩子們也能找到學習的自信心,成績也會很好。
反之,由於教師的種種原因,導致孩子們上課沒有精神,沒有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學習效果自然大打折扣。那麼教師應該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小學階段,我想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認真備課,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製作選用合適的課件,並且熟悉它。
一堂課要做到,導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快速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設計要重難點突出,結構清晰流暢。這些,教學設計上都有,那麼在備課時,教師要熟悉整個小學階段教材的內容編排情況,在備一節課時,要了解孩子之前已經學了什麼。既要備書上的重難點,還要備預設,要想到孩子們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我們又應該如何應對。甚至有的細心的老師,每一個環節應該說什麼話,都會寫下來。
二、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
同一堂課,知識點只有那麼多,結構也大同小異,甚至於同一教案,同一個課件,讓不同的老師來教,效果也不盡相同。因此,備好了一堂課,只是能上好課的前提。
那麼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該想方設法提高自身的素質。
語言方面,教師上課的語言一定要精煉,不能太啰嗦,而且要具有感染力,有激情,能吸引住孩子們,年輕的教師們可以對著鏡子多練習,找到孩子們最喜歡的樣子。也可以在網上多看那些名師上課,比如:吳正憲、張齊華等等名師,相信能給您啟發!
課堂上用好"評價",如果能積極有效地評價孩子們的學習過程和結果,能很好地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不要用"你很棒","你很聰明"等籠統的字眼,要多用具體的,如"你聽得真認真","你真愛動腦筋"等等。再比如,"剛剛小組活動時,孩子們都能做到分工明確,積極思考,合作交流,真是好的學習方法"等等。
總之,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從備課和教師自身能力提高上下功夫。當然方法有很多,只要大家認真學習,一定會有很多的提高。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F. 老師的教學風格有哪些
(一)理智型教學風格
這種風格主要表現在,教師講課深入淺出,條理清楚,層層剖析,環環相扣,論證嚴密,結構嚴謹,用思維的邏輯力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理智控制課堂教學進程。學生通過聽教師的講授,不僅學到知識,也受到思維的訓練,還受到教師嚴謹的治學態度的熏陶和感染。雖然有的教師在課堂上不苟言笑,但內心卻充滿對知識的透徹理解和對人的理智能力發展的執著追求。
一般說來,在數學等學科的課堂教學,採用這種風格的教師相對較多一些。
(二)情感型教學風格 這種教學風格的表現是,教師講課情緒飽滿,將對科學的熱愛和追求融於對學生的關心、教導和期望之中,充滿著對人的高度尊重的信賴。講到動情之處,往往情緒高漲,慷慨激昂,滔滔不絕,扣人心弦,給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引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師生之間在理解、溝通的前提下,共同營造出一種渴求知識、探索真理的熱烈氣氛。學生在這樣的教師引導下,所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的訓練價值,還包括人格、情感的陶冶價值。
相比內向型性格的教師而言,外向型性格的教師的課堂教學常常採用情感型教學風格。
(三)自然型教學風格 這種教學風格的主要特點是,教師講課親切自然,朴實無華,沒有矯揉造作,也不刻意渲染,而是娓娓而談,細細道來,師生之間在一種平等、協作、和諧的氣氛下,進行默默的情感交流,將對知識的渴求和探索融於簡朴、真實的教學情景之中,學生在靜靜的思考、默默的首肯中獲得知識。教師講課雖然聲音不高,但神情自若,情真意切,猶如春雨滲入學生心田,潤物細無聲,它雖沒有江海波瀾的壯闊,卻不乏山澗流水之清新,給人一種心曠神怡、恬靜安寧的感受。
(四)幽默型教學風格 這類教學風格所體現的最大特點是,教師講課生動形象,機智詼諧,妙語連珠,動人心弦。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猶如畫龍點睛,給學生開啟智慧之門;一種恰如其分的幽默,引來學生會心的微笑,如飲一杯甘醇的美酒,給人以回味和留戀;哲人的警句、文化的箴言不時穿插於講述中間,給人以思考和警醒。聽這樣的教師講課,學生心情舒暢、樂於學習,在輕松、愉快和笑聲中獲得人生的啟迪,獲得心智的訓練,變機械學習、被動模仿為心領神會、主動思考。對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言,這是一種值得著力陶鑄和追求的教學風格。
(五)技巧型教學風格 這類教學風格體現在,教師講課精於教學的技巧,充滿著機智,各種教學方法、技巧信手拈來,運用自如,恰到好處,並絲毫不帶有雕琢的痕跡。整個課堂教學的結構就像一種設計好的程序,過渡自然,組織嚴密,搭配合理,有條不紊。講解、分析、論證時,思路清晰;提問、討論、練習時,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照顧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體現出教師對學生的透徹了解及對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和對知識重點、難點的准確把握。對於學生掌握知識而言,這是一種追求高效率的教學風格,是許多教師課堂教學所實施和追求的一種境界。
G. 古代老師是如何教學的
古代教育的授課方式,分這樣幾個步驟。
第一步,授書。這是從先生的角度來說的。從學生的角度,叫「上書」。因為學生要拿著書自己上到先生的桌子那裡,所以叫「上書」。授書(上書)又分三個小階段。
第一個階段叫「點書」,就是學生拿著書,翻到要學習的這一頁,教給先生。先生給他點出句讀。古代點句讀有專門的工具,比牙簽略粗略長一些,一般是木製、雞骨制、鐵制的,也有高端的象牙制的。一頭粗一頭細,兩頭都有一個圓圈。用它戳上印泥,往書中斷句的地方一蓋,就是一個圓圈,表示句讀。通常小圈表示逗號,大圈表示句號。也有小圈表示逗號和句號,大圈表示這個字用得好的。但一般評點精彩會用朱筆在字旁點一個點。點書這一節,如果學生年齡大,會句讀了,就會是自己點好給先生修改。
第二個階段,叫「讀書」,就是先生范讀,學生跟著讀。一句一句地模仿。我們采錄的情況,一般先生是讀三遍。也有讀六遍的,也有讀兩遍的。
第三個階段,教「講書」,就是先生要講解。講解簡單的、學生那個年齡段可以理解的意思,就是串講。尤為重要的,是講故事。
那麼一天授多少次書?一次授多少書?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古代蒙館的學習時間,一般是一天2到4小時。學館的學習時間,一般是一天4到8小時。古代有很多「兒童十二時辰圖」之類的畫,看一看就可以發現,兒童除了吃飯睡覺,大部分時間是在嬉戲。學習上課的時間很少,作業也很少,或者沒有。在這幾小時的時間里,授多少書,由兒童自己決定。因為他上完了書,要回去背。背會了,要給老師檢查。什麼時候背會?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覺得背會了,就舉手告知先生,於是再次上去。所以是學生掌握著學習進度。
一次授書的內容並不多,像開蒙的時候,一般就是十個字左右,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就是一次授書的內容。到大一點,就到二三十個字。到學館,一次一般也不會超過一百字。一天上多少次書?我們采錄到的,最多的一位先生,是一天十次。他說,我小時候是神童啊,一天可以上到十回書啊。那麼別人呢?他說,一般也就三四次,也有甚至一天就一次的。可見,大概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或者上午兩次下午兩次,是比較正常的情況。一天的學習內容,在幾十字到一兩百字之間。這個進度,現在看起來好像很慢,可是您算算,這是每天新學的內容,就按一天一百字,一年就是三萬字,十二到十五年的私塾學習,就至少積累了三五十萬字。關鍵這些都是熟背的!除了學習新課,還要復習舊課。復習是每天都要進行的。
古代文人能背過多少字?一般在幾十萬字到幾百萬字之間。大家都聽說過茅盾能背《紅樓夢》吧?隨便打開一頁,他都能背下去。能背《紅樓夢》的不止他一個。《紅樓夢》一百萬字。這還是當玩的。真正要背過的,首推十三經。科舉要考的。八股文是從十三經中隨意抽取一個詞、一句話、一段文字,就以此為題作文。所以十三經都是要背過的。十三經多少字?據南宋鄭畊老統計,周易24207字,尚書25800字(近人黃侃除去偽古文,則17925字),毛詩39224字,周禮45806字,儀禮56115字,禮記99020字,左傳196845字(孔子春秋本文18000字),公羊傳(清閻若琚統計)44075字,穀梁傳(清閻若琚統計)41512字,論語13700字,孝經1903字,爾雅13113字,孟子34685字,大學1753字,中庸3568字,共計641326字。
背過這64萬字就可以進考場了嗎?當然不行。因為你還不會寫八股文呢。八股文是十三經為題,所以古代的高考復習資料叫「高頭講章」,就是把十三經的每句話都作題目,下面附上一篇典範八股文。
背過十三經,掌握高頭講章,就可以了嗎?還是不行。明清科舉雖然主考八股文,可不是不考詩詞文賦,況且詩詞文賦也是八股文的基礎。要掌握詩詞文賦,就要背過或熟讀楚辭、樂府、漢魏六朝賦、古詩、唐詩、宋詞、元曲、諸子百家、文選、古文觀止等等一系列詩文,字數也不在幾十萬以下。
這樣就可以了嗎?當然還是不行。沒有讀過《史記》算什麼文人?沒有讀過《資治通鑒》算什麼文人?所以還要讀史,好的也要背過。此外,天文地理、農業水利、醫卜數術、拳理兵書,都要涉獵。琴棋書畫、文武雙全,這才能算是個文人。所以說,古人文人能背過幾十萬字到幾百萬字,決非虛言。古代教育沒有課本,都是讀原著,整本讀。
第二步,是背書,學生下去自己復習。復習的內容不僅僅是典籍本身,還包括典籍的註疏,和老師的講解。
古人授課的第三步,叫復講。復講就是學生背好書後,舉手告知學生,於是再次上去先生那裡,要檢查。檢查通過,就可以再次上書,所以是學生決定著學習的進度。那麼什麼是復講呢?是不是老師再講一遍呢?不是。是學生講!老師剛才怎麼講給你的,請你再復述一遍。
什麼才叫真學到了本事?就是能講給別人聽。古代的兒童是從三歲就開始做這項訓練了。三四歲的時候,剛開蒙,老師教的東西很少很簡單,是他可以復講的。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增加難度,但一直是他那個年齡可以承受的。
從授書,到背書,到復講,這樣就完成了一次課堂教學。於是再次授書。其實老師授課的時間不長,每個人一次授書也就是幾分鍾到十幾分鍾。一天下來,老師還有很多空閑時間,因為學生是自學為主的,老師只引導、點撥。這沒有什麼,只要從小形成習慣就好了。現在我們的教學,老師就是學生的學習保姆。不厭其煩地講啊講啊,學生都理解的,還在講,浪費時間,浪費老師的精力。學習的效果怎樣?
除了授課,還有復習,還有會講,還有考試。這些都是讀書的內容。除了讀書,還有別的學習內容,像習字、作文、唱歌、彈琴、跳舞、游戲、武術、農耕、下棋、學醫等等。復習,是每天都做的事情。不斷地滾動,不斷地重復。
會講,是討論課。出一個題,大家討論,檢驗學習成果,發表個人高見。切磋和討論,也是學習得真知,尤其是創新的重要途徑。《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篇」就是會講。會講最後,老師點評。
朱熹與張栻在嶽麓書院的會講,朱熹與陸九淵在鵝湖寺的會講,都是歷史上的著名盛事。史載,各地的學子們得到消息,紛紛騎著快馬從四面八方趕來聽講。路上的人流絡繹不絕,講堂內外圍得水泄不通。飲馬池的水一下就被學子們的馬喝光了。台上台下的辯論連續三晝夜不輟。
作者:徐健順,中央民族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H. 對任課教師教學工作的意見及建議是什麼
多和學生交流,要善於觀察學生,了解學生。
I. 如何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1、教師應當接受專業的培訓;
2、教師應當積極參與教育科研;
3、教師應當關注學生思維方式與心理情感;
4、教師應當靈活使用適當的教學方法;
5、教師應當做好課外的工作;
6、教師應當認真研究教材;
7、教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
做為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錘煉崇高的品德,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
拓展資料:
教師,這個職業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職業之一。按照行業規范,在時間節點內,根據職稱和專業,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經驗技術。他受社會的委託對受教育者進行專門的教育。在社會發展中,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
對學生來說,又是學生智力的開發者和個性的塑造者。因此人們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崇高稱號給予人民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他是學生們身心發展過程的教育者、領導者、組織者。教師工作質量的好壞關繫到我國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質提高的程度,從而影響到國家的興衰。
教師的角色不只是向學生傳授某方面的課本知識,而是要根據學生的發展實際及教育目標、要求,在特定的環境中採用特定的教學方法,通過特定的途徑來促進學生成長,教師這種角色是一種性質復雜的職業角色。一個人成長為這種角色需要經過復雜的、長期的學習過程。
教師角色的性質就在於幫助學生成長;或者說,教師是促進學生成長的人。
教師角色是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實現的。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教師通過與其他角色——主要與學生——互動,建立起一定的關系,發揮著自己的角色功能。這里就有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角色地位問題。教育活動主要發生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因此教師的角色地位主要通過師生關系來確定。
教育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關系,是孰為主體孰為客體的關系。
對此,大致有三種觀點。
第一,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這種觀點是說,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處在絕對的支配地位,學生處在絕對的受支配地位。這種觀點是「教師中心論」。
第二,學生為主體,教師完全受制於學生的要求。這種觀點是說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處在絕對的被支配的位置。這種觀點是「學生中心論」。
第三,教師與學生互為主客體。
教育活動中,教師作為一定社會的教育目的,承擔起了一定的教育任務,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運用一定的教育資源,對學生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教師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體是毋庸置疑的。
在教育活動中,學生雖然是教育活動的對象——客體,但是學生作為有一定認知與實踐能力的人,也是作為主體在活動著。針對教師作為主體所開展的教育活動,學生也在這種活動中主動地認識著、實踐著。學生也把教師及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所運用的一切教育資源作為認識與實踐的對象。
鑒於教師與學生互為主客體的關系,在現代教育思想中,人們一般認為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發揮著主導的作用,而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揮著主體的作用。
J. 教師應該如何進行線上教學
教師要進行線上教學其實非常簡單,這段時間停課不停學很多老師也已經摸索出線上教學的步驟、技巧,下面結合老師們總結的經驗,回答你的問題:
一、做好課程准備
課程的准備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教育,都非常重要。特被是線上教育,課程的內容會更加多元化,這樣也正是線上課程的好處。課程的內容也不再僅限於文字,可以是圖文的形式,也可以是直播授課,和錄播課程。在做課程研發的時候,圖文、直播、錄播內容是可以配套使用的。多形式的課程內容可以滿足不同的消費者需求。准備好課程內容,是做在線教育的第一步。
二、包裝好課程
研發課程內容之後,需要給課程進行包裝才能讓課程看起來有價值。課程的包裝包括logo、形象、海報、文字、顏色、排版風格等。好的課程包裝,是你為課程引流的立足點。
老師可以注意以下內容:
1.上課內容要有專業性、連續性;
2.課程內容排版的美觀,做好品牌植入等;
3.課程海報要突出內容重點,標題要引人注意;
三、選擇平台上傳課程
課程內容准備就緒之後,要做線上教育,就必須找一個線上教育平台上傳自己的課程內容。
老師可以利用支持在線教育的工具打造屬於自己的知識店鋪,美閱教育SaaS產品針對K12教育、職業教育、興趣培訓、企業內訓、知識付費等不同教育場景提供專業的線上化解決方案。支持豐富的線上課程形式、便捷的線下課程預約排課、零延時的高效互動直播課堂、多種實用營銷工具幫助快速招生引流,安全加密技術保障課程內容版權。
四、為課程進行推廣引流
足夠的流量能帶來生源,這就需要對課程或個人平台進行推廣引流了。一般建議先用免費的課程內容,積累IP積累用戶。除此之外,常見的推廣方式有以下幾種:搜索引擎推廣、信息流廣告、自媒體平台推廣、短視頻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