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

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7-15 18:34:28

1. 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

我覺得,一些老師和學生存在友情,但大多數都是師生情,只有和比較年輕的老師之間,專才會存在友屬情~
我和我們老師沒事還出去ktv呢!
但是,老師在課堂上肯定會表現出是師生關系....這個是肯定了,不然老師就沒有老師樣了,學生也不會聽話了,那樣課堂就會不受控制了

2. 教師與學生是什麼關系

教師與學生來的關系是指教師和學自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態度等。

  • 1、在教學上是授受關系

這是有關師生在教學中關系的最簡單的表述。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處於教育和教學的主導地位,從教育內容的角度說,教師是傳授者,學生是接受者。作為處於主導地位的教師,能否建立正確的學生觀,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教育的水準和質量。

  • 2、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關系

學生雖然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在人格上與教師是平等的。

現代的師生關系是以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地對待學生、熱愛學生為基礎,同時又看到學生是處在半成熟、發展中的個體,教師需要對學生正確指導。

  • 3、在社會道德上是互相促進的關系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在某個方面超過教師的情況是大量存在的,正如韓愈所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一個具有辯證頭腦的教師,必須善於正視這一點,必須善於從學生身上吸取各種營養,不斷地充實和豐富自己。

3. 老師和學生的關系

師生關系的好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教學。如果師生關系好,那麼學生就會喜歡上你的課,認真完成你布置的各項任務;相反如果學生不喜歡老師的話,那上課要麼不聽、要麼違反紀律,作業就更成問題了。那如何處理好這個關系呢?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取決於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和是否尊重;其次,教師的人格魅力、學識智慧對學生尤其是大中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教師應該胸懷大度、性格開朗、舉止優雅、知識淵博,堅決摒棄小家子氣和庸俗氣;再次,教師要看到師生之間是平等合作、教學相長的關系,要主動與學生溝通,善於和學生交往。讀完這篇文章和它的反思,結合我平時的工作,使我了解到要正確處理好師生關系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懂得傾聽。傾聽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基礎和前提。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渴望別人尊重的願望。作為一個新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須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難處,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做什麼?有什麼高興的事?有什麼煩惱的事?他們學習中有什麼成功的地方?有什麼困惑?對這些問題有個比較清楚的認識,就可以對症下葯,有的放矢。所以在了解學生時候,就要放下老師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增加老師的親和力,學會傾聽。這樣學生們就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和關懷。他們就願意把自己的想法、願望、要求、困惑告訴你,求得老師的關懷和尊重,求得老師的寬容和理解,求得老師的幫助和解釋。這個時候所進行的交流,就是心與心的交流。所以,傾聽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第二,要懂得欣賞。欣賞是有效實施教育的態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學會傾聽的基礎上,欣賞學生。不僅包含了對學生的理解和寬容,更重要的是把學生當做和自己一樣平等的人;不僅欣賞優秀學生的優秀品質,而且,要學會欣賞學生的缺點和失誤。
第三,要懂得贊美。贊美是欣賞的結果,是對傾聽和欣賞的鞏固。它和表揚不同。它不是當著學生的面的表揚,而是在學生背後的贊美。他是融洽人際關系的法寶。老師的傾聽是不是假的,老師的欣賞是不是做作出來的,只有當學生聽別的同學說出來的時候,才會從內心深處認同,才會對老師的教育感激,對老師的教育感恩,才會肯定老師的誠意,才會不自覺地在老師的期望的方向上,邁出步子。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一定要知道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在其他學生面前中肯的指出你試圖教育的學生的優秀品質,贊美他的行為和思想,叫他知道你對他的關注,叫他知道你對他的關懷,是發自內心的對人的尊重。
總之,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做好教師的工作,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在關心、關懷的基礎上,傾聽學生的心聲,真誠地欣賞學生的長處,贊美學生的優秀品質,就一定能夠很好的處理師生之間的關系,帶領學生一起進步。

4. 如何解決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

教育起源於人類的交往,人與人交往,也隱含了教育構成的基本要素。處於教學交往中的教師與學生應該是教學過程共同的主體,他們之間不是施教與受教、改造與被改造的單一對象關系,而是一種「人與人」、「我與你」的意義存在關系。在這種關系中,教師與學生人格上獨立,關繫上平等,活動上自主,教學上民主。有了教師與學生,特別是學生主體的定位,交往的雙方才能相互尊重,敞開心扉,彼此接納,互相作用。教師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和朋友。所以,師生交往在學校內部的人際交往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導作用,良好的師生交往,可以促進師生健康心理的發展。反之,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那麼如何進行師生交往呢?
一、轉變觀念,正確交往
過去,許多教師對於不同的學生,所採用的行為方式和言語形式都存在著很明顯的差異,偏愛那些學習好、守紀律、聽老師話的學生,如班幹部、三好學生等。對他們經常表揚、鼓勵,在與他們的交往中,往往表現出更大的耐心,持續的時間也相對較長,另外卻忽略了這些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小問題不能及時給予教育和指導,漸漸地,他們產生了一種優越感,在與同學交往時自驕自滿,不能平等與夥伴相處,對學習較差的學生或行為習慣不良的學生表現得不夠耐心,甚至厭惡,導致方法生硬態度不好,心理沖突頻繁,感情疏遠,緊張、對立;個別老師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部分尖子生和後進生的身上,認為只要讓尖子生考上去、後進生不出事就完成任務了;忽略了對中等生的關心和親近,由於老師與中間學生交往較少,聽不到學生渴望溝通和親近的心聲,長此下去這部分學生便會在心理上產生被漠視、被忽略的感覺,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改善教育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1.尊重和熱愛學生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公正對待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教師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善於採納學生的建議,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兒女手足,有了這種感情,才能把每一個學生培育好。教師應認識到,學生首先是人,人是平等的,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要知道不可能每名學生都會向教師想像的道路前進,要尊重學生行為上的不同選擇,才會獲得學生的尊重。如果把他們只單單看成是學生,教師就會覺得自己首先高他們一等,以俯視的態度看待學生,對學生諷刺、挖苦、辱罵、體罰,就很難獲得學生的尊重和認同,只能引起他們的仇視。我聽到過一些學生這樣說:「我很討厭上某某老師的課」,問其原因,說這個老師每次上課經常是先批評我們。青少年的自尊心是具有強烈性,而且是敏感的、脆弱的,這就要求老師們在與學生交往中,注意尊重學生。
2.相互理解
一位合格的教師應該能夠辯證地認識學生、鼓勵學生、賞識學生,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讓教師大傷腦筋的事情,諸如學生不按時完成作業,作業態度不認真;上課打瞌睡,隨便說話;不守紀律,遲到,曠課,抱怨學生太笨,講多少遍的問題還是不會等,但如果我們結合自己讀書時的情況,站在學生的角度想一想,就會漸漸理解學生的苦衷。因此理解是交往的條件,只有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溝通,相互傾聽,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沒有理解,人的交往就會萎縮。教學不是教師單方面的表演或說教,相互理解才能清除長期統治教壇的「師道尊嚴」的屏障,使彼此走向對方的內心世界,使師與生情感共鳴、思維共振。現在,有相當部分教師還停留在過去的「師道」上,不理解學生的思想,對某些學生的行為、思想及言論感到不可思議,想不通,這就是某些教師不能想學生心中所想,引不起共鳴的結果,達不到和諧的師生交往。
3.提高教師素質
「學博為師,德高為范」、「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就是許多師范院校對未來教師的要求。對於學生而言,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知識淵博、謙虛有禮、誠實守信的,學生時時刻刻都盯著教師的一言一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己的素質,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無私奉獻、以身作則,在學生當中樹立以身示範的作用。現在,有許多教師,時時都要求學生要遵守紀律,男同學不要吸煙、喝酒;女同學不要化妝、帶首飾;……但自己偏偏在這方面做不到,起不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影響了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下次學生就會不那麼聽你的話,甚至感到厭惡,學生就不想再和你交往,使師生的交往處於尷尬的境地,就不會有良好的師生交往。一次,我在一旁看到一個班主任組織幾個學生進行清理垃圾及除草的勞動,這個班主任撐著一把太陽傘在旁邊站著指揮學生做這做那,她自己卻一動不動,學生稍微慢了點或清理得不好,她就不理智的埋怨學生,致使學生更不想勞動,個別根本不理會這個教師就自行走了,搞得這個班主任氣得面紅耳赤,下不了台。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這個班主任的原因,這是放不下身位,不能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導致的結果。
4.加強心理教育
隨著改革開放,經濟增長,知識要求提高,學生在升學壓力、未來的就業壓力等方面的因素影響,精神負擔大,焦慮不安,這就要求教師要主動和學生進行交往,為課堂教學提供良好的心理氣氛,傾聽他們的心聲,然後引導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分析自己的個性心理特徵,正確對待自己的優點、缺點。現在,有的學生對自己的容貌、體態、家庭條件等特別在意,怨這怨那,徒添憂傷,這就要求教師幫助學生要一分為二地看待自己,有的是不能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需要以後天的努力來挖掘自己的亮點,同時要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要積極參加文娛、體育活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調節和穩定情緒,增加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培養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從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
綜合所述,師生關系作為課堂教學和主要關系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著教育的使命,正是在此關系中完成著人類文化精華的傳遞,實現著師生之間心靈的碰撞與精神的陶冶,達成了師生共生共長以及生成文化的雙重目的。認識師生交往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打破教師絕對權威的神話,建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是作為現代教師所必須要努力明確和做到的。教師要審時度勢,把握師生交往的藝術,這樣才能促使師生關系不斷得到改善和加強,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

5. 如何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既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前提條件,又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要想處理好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關系,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1、了解學生,讓學生當主人。對學生要有研究。只有了解學生的社會、家庭背景、個性差異、興趣愛好、心理變化、發展特點,我們才有與學生相處的基礎。而要做到這一點,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設身處地地體察學生的思想感情,努力克服"自我中心"的傾向,培養自己"非中心化"的能力,經常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去思考、去體驗。教師了解學生對某一問題、某一言行的看法和態度,以便和學生取得共同語言,並根據學生的心理水平,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內容和方法。知識最終要靠學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終要學生自己去做。這就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展示。教師應該做好角色的轉換。在素質教育中教師不再是獨奏者而應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應該是學生,教師的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不是學生的監督者。2、
改變自己,以身作則。師生關系是對立統一的,教師處於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運動變化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關鍵在於教師。作為教師首先應該結合自身的工作轉變觀念,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很多教師就是因為這點讓他們每到一個新的班級都會獲得學生的一片歡呼。其次,教師往往在學生的心目中有較高的地位。因此,學生容易產生一種"向師性",即模仿教師的各種言行。因此,教師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對學生就有明顯的表率作用。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一個重要特徵,教師職業道德的特殊性在於育人,不僅用自己的學識去教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去教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人格本身是一種教育因素,直接影響學生的人格,對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在思想品德、學識才能、言語習慣、生活方式和舉止風度等方面"以身教之",成為學生的表率。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應首先做到。這樣學生便於接受,也會覺得這樣的老師可敬、可親,那麼和諧的師生關系也便於建立。3、
要熱愛學生,給學生以尊重。只有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學生需要關心愛護,需要溫暖幫助。愛學生就要做到關心了解學生,教師只有全面了解學生才能有針對性地教育指導學生。了解的內容:不僅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特長愛好,而且要了解學生的生活習慣,健康狀況;不僅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而且要了解他們的學習方法等。」

6. 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怎樣的

老師,有時候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怎樣的?如果真的是指小學的時候,那麼老師和學生真的沒不會什麼,只是會照顧一些學生,不過到大學就不確定了,大學的時候用的老師和學生之間可以發生愛情的。

7. 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8. 老師和學生應該是怎樣的關系

教師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權威者成為引導者.參與者,顧問,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內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容學生,賞識每一位學生,尤其以一顆真摯的愛心,去接近那些後進生。
師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誠合作,師生之間形成平等合作,民主對話的新型民主關系。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開展教育研究,提高合作能力,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9. 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

老師教書育人,學生認真接受老師教導的知識,並尊敬老師,老師愛護學生,只有融洽的相處才能在學習的同時快樂的成長。

10.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有哪些

法律上的關系:教師是學校的工作人員,學生是享受教育服務的人員,教師代表學校為學生提供教育服務。
道德上的關系:心理上的師徒關系

熱點內容
地理坐標符號 發布:2025-09-16 10:17:44 瀏覽:938
幼兒教師師風師德演講稿 發布:2025-09-16 07:48:26 瀏覽:745
生物理論 發布:2025-09-16 02:01:48 瀏覽:37
奉化學古箏 發布:2025-09-16 00:20:13 瀏覽:386
人大美術學 發布:2025-09-15 22:07:45 瀏覽:651
校園青春電影2017 發布:2025-09-15 20:50:11 瀏覽:763
教學創新論文 發布:2025-09-15 14:31:43 瀏覽:118
新班主任古麗君電視劇 發布:2025-09-15 14:15:39 瀏覽:771
佛太極拳教學 發布:2025-09-15 11:23:27 瀏覽:712
小學二年級奧數學 發布:2025-09-15 10:26:29 瀏覽:594